三十多年前。
白潔梳著兩根小辮,一張鵝蛋臉,眼睛仁黑溜溜的,如同水浸的黑水晶,要多亮有多亮。經常屁顛屁顛地跟在揚帆後麵跑。
春天去東坡摘香甜的槐花,她在下麵仰起脖子等,揚帆上樹摘,然後倆人一嘟嚕一嘟嚕地往嘴裏塞;夏天就到南河摸魚逮蝦踩河蚌。
“凡哥哥,我要那條小魚。”
“好,哥哥給你抓去。”
“凡哥哥,我也要一個小河蚌玩,大的不好看。”
“我給你找找,你在那裏等著,這裏水深你別過來。”小揚帆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小哥哥。
秋天蓼紅葦白,棲息在蘆葦地裏的小鳥唱著很清脆的歌。他們就在這歌聲裏,鑽蘆葦地裏尋鳥蛋;冬天到了,除了堆雪人,還有一件事他們最願意幹,那就是到秋天碾穀的場子裏支起個籮筐逮麻雀。抓到一兩隻,尋來一堆枯枝敗葉,把麻雀埋進去,然後點燃,柴火燃盡,再稍等一會,用棍子撥拉出烤得黑糊糊一股焦糊味的麻雀,從這隻小手倒那隻小手,燙得不停地用小嘴嗬著氣。這項工作一般是揚帆幹,丫頭白潔隻是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盯著他手心裏的麻雀問:“凡哥哥,很燙嗎,還不能吃嗎?”最好的那點肉當然最後也落在了小丫頭的肚子裏。
屁股後老跟這麽一個丫頭,小揚帆心裏不但不煩而且還很開心。那時小孩子們喜歡玩娶媳婦兒遊戲,找來兩根長一點的老玉米杆,把發黃發脆的長葉子捋靜,再尋來兩根半尺長的小短棍,從玉米杆一頭最上麵的那一節橫穿過去,做成兩個把子,這樣兩輛“車”就做成了。接下來兩個小孩,把“車”放在自己身體的右側,用小手握住“車子”兩側的“把子”,,男孩在前扮新郎,女孩在後扮新娘,別的小孩嘴裏“咚咚咚、哐哐哐,嗚裏哇啦”吹著音樂,大家玩得認真又開心。揚帆不知道用這樣的“車子”娶了白潔丫頭幾迴。
大概在揚帆九歲,白潔六歲那年。
夏收幾乎結束。他們幾個小孩子在一個打麥場的麥杆垛上玩。一會兒走過來兩個十五、六歲衣著髒亂的大男孩。他倆手裏捏著幾穗泛著青色透出縷縷香氣的小麥。他倆背靠一堵短牆對他們幾個小孩說:“你們誰願意吃這?”他們揚揚手中的麥穗。
“我要,我要。”孩子們從麥垛上滑下來圍在他倆周圍不停地嚷,小丫頭白潔嚷得最響。
“不要吵。要吃也可以,你們要聽話。”
“聽話,我聽話,我最聽話。”他們幾個小人兒搶著說。
“那好。女孩誰躺在下麵,讓男孩騎在她身上。我這把就歸女孩兒,他那把就給男孩。你們誰幹?”其中一人把麥穗先放到鼻子下嗅嗅,接著在手心裏輕輕地不停地捋著。
那天在一塊玩的有倆女孩子,一個是白潔,還有一個大點的女孩。聽了他倆的話,那個大女孩,溜到一邊玩了。白潔卻說:“我要吃。”
“丫頭那個不好吃,別吃,迴頭哥給你買一塊糖。”揚帆拉住白潔說。
“不嘛,凡哥哥我就要吃。”
“不許吃。”揚帆大聲喊。
“哇。”小丫頭白潔哭了起來。
不管他怎哄,都哄不住。“好,哥讓你吃。”揚帆囁嚅著說。
最後他和丫頭拿到了麥子。那兩個人邪笑著走開。揚帆心裏從此留下了哭著吃麥子的那個丫頭。
再大一點,小夥伴們起哄喊他們倆小兩口,他雖然裝出發怒的樣子,可是心裏卻感到甜滋滋的。在他心裏已經把小丫頭看成了自己的媳婦,盡管並不大清楚媳婦具體的含義。白潔就不同了,每當孩子們起哄,她就害羞地捂著臉哭,以至於不理揚帆,更別說甜甜地喊他凡哥哥了。於是揚帆就不許別人喊,為這事他和那幫搗蛋孩子不知道幹過多少次架。他打架的時候她就哭得更厲害,小孩子們就更起哄。在孩子們的起哄聲中,他們漸漸長大。她不再叫他凡哥而改叫揚帆,說話也很少了。揚帆有了什麽心愛的東西或好吃的食品,就在某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悄悄等著白潔,眼瞅沒人的時候,快速塞給她。然後她緊緊地握在手心裏,看他一眼。那眼神比孩童時多了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他閉上眼睛想時感覺更美好。
他們長大了。
白潔梳著兩根小辮,一張鵝蛋臉,眼睛仁黑溜溜的,如同水浸的黑水晶,要多亮有多亮。經常屁顛屁顛地跟在揚帆後麵跑。
春天去東坡摘香甜的槐花,她在下麵仰起脖子等,揚帆上樹摘,然後倆人一嘟嚕一嘟嚕地往嘴裏塞;夏天就到南河摸魚逮蝦踩河蚌。
“凡哥哥,我要那條小魚。”
“好,哥哥給你抓去。”
“凡哥哥,我也要一個小河蚌玩,大的不好看。”
“我給你找找,你在那裏等著,這裏水深你別過來。”小揚帆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小哥哥。
秋天蓼紅葦白,棲息在蘆葦地裏的小鳥唱著很清脆的歌。他們就在這歌聲裏,鑽蘆葦地裏尋鳥蛋;冬天到了,除了堆雪人,還有一件事他們最願意幹,那就是到秋天碾穀的場子裏支起個籮筐逮麻雀。抓到一兩隻,尋來一堆枯枝敗葉,把麻雀埋進去,然後點燃,柴火燃盡,再稍等一會,用棍子撥拉出烤得黑糊糊一股焦糊味的麻雀,從這隻小手倒那隻小手,燙得不停地用小嘴嗬著氣。這項工作一般是揚帆幹,丫頭白潔隻是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盯著他手心裏的麻雀問:“凡哥哥,很燙嗎,還不能吃嗎?”最好的那點肉當然最後也落在了小丫頭的肚子裏。
屁股後老跟這麽一個丫頭,小揚帆心裏不但不煩而且還很開心。那時小孩子們喜歡玩娶媳婦兒遊戲,找來兩根長一點的老玉米杆,把發黃發脆的長葉子捋靜,再尋來兩根半尺長的小短棍,從玉米杆一頭最上麵的那一節橫穿過去,做成兩個把子,這樣兩輛“車”就做成了。接下來兩個小孩,把“車”放在自己身體的右側,用小手握住“車子”兩側的“把子”,,男孩在前扮新郎,女孩在後扮新娘,別的小孩嘴裏“咚咚咚、哐哐哐,嗚裏哇啦”吹著音樂,大家玩得認真又開心。揚帆不知道用這樣的“車子”娶了白潔丫頭幾迴。
大概在揚帆九歲,白潔六歲那年。
夏收幾乎結束。他們幾個小孩子在一個打麥場的麥杆垛上玩。一會兒走過來兩個十五、六歲衣著髒亂的大男孩。他倆手裏捏著幾穗泛著青色透出縷縷香氣的小麥。他倆背靠一堵短牆對他們幾個小孩說:“你們誰願意吃這?”他們揚揚手中的麥穗。
“我要,我要。”孩子們從麥垛上滑下來圍在他倆周圍不停地嚷,小丫頭白潔嚷得最響。
“不要吵。要吃也可以,你們要聽話。”
“聽話,我聽話,我最聽話。”他們幾個小人兒搶著說。
“那好。女孩誰躺在下麵,讓男孩騎在她身上。我這把就歸女孩兒,他那把就給男孩。你們誰幹?”其中一人把麥穗先放到鼻子下嗅嗅,接著在手心裏輕輕地不停地捋著。
那天在一塊玩的有倆女孩子,一個是白潔,還有一個大點的女孩。聽了他倆的話,那個大女孩,溜到一邊玩了。白潔卻說:“我要吃。”
“丫頭那個不好吃,別吃,迴頭哥給你買一塊糖。”揚帆拉住白潔說。
“不嘛,凡哥哥我就要吃。”
“不許吃。”揚帆大聲喊。
“哇。”小丫頭白潔哭了起來。
不管他怎哄,都哄不住。“好,哥讓你吃。”揚帆囁嚅著說。
最後他和丫頭拿到了麥子。那兩個人邪笑著走開。揚帆心裏從此留下了哭著吃麥子的那個丫頭。
再大一點,小夥伴們起哄喊他們倆小兩口,他雖然裝出發怒的樣子,可是心裏卻感到甜滋滋的。在他心裏已經把小丫頭看成了自己的媳婦,盡管並不大清楚媳婦具體的含義。白潔就不同了,每當孩子們起哄,她就害羞地捂著臉哭,以至於不理揚帆,更別說甜甜地喊他凡哥哥了。於是揚帆就不許別人喊,為這事他和那幫搗蛋孩子不知道幹過多少次架。他打架的時候她就哭得更厲害,小孩子們就更起哄。在孩子們的起哄聲中,他們漸漸長大。她不再叫他凡哥而改叫揚帆,說話也很少了。揚帆有了什麽心愛的東西或好吃的食品,就在某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悄悄等著白潔,眼瞅沒人的時候,快速塞給她。然後她緊緊地握在手心裏,看他一眼。那眼神比孩童時多了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他閉上眼睛想時感覺更美好。
他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