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沉啟拜了火蓮尊者。又走上幾日,便來到一處。此處重山疊巒,樹蔭茂密,很少有人家居住,倒是剛才兩人上山時遇到幾民獵戶,他們家住山腳西邊的小村上,隻有單單十來戶人家,都靠這打獵為生。
獵戶們熱情並與他們說,這片山雖然沒名,卻也是塊寶地。沒什麽狂野猛獸,也不必擔心性命。有些野兔,山雞的倒也能拿來充饑。山到深處有一片荷花池,不大,但池旁常長有些靈芝草藥的,也免去了他們去城裏買藥的麻煩。
沉啟和火蓮聽這獵戶幾番介紹,臨走前便也多謝了兩句。
兩人進了山,沒幾個唿吸的時間就來到荷花池邊。沉啟見火蓮在前引路,明顯是認識的,那為什麽要聽獵戶那樣嘮叨,他這麽問。火蓮尊者答道:“這人活一世,草木一春,雲雲耳。不說修行人以道行增添壽元,也就這些獵戶又能活上多少年,與人惡一世,與人善一世。心正則安,不動顏表。”
火蓮見沉啟若有所思,問道:“聽懂了沒,”見沉啟直搖頭,又笑道:“就知道你不懂。”
“那師傅你今年多大了。”沉啟問。
“差不多,快400歲了吧。”
“我勒個乖乖,那七步子呢?”
“我算算……四五十之餘。”
兩人來到池邊。隻見一灘池水上,清風佛麵,翠玉紅粉,好不美麗。雖不似湖麵廣闊。卻也漣漪起伏,盎然生機。
火蓮轉過身來,麵對沉啟。表情好不慎重說道:“七步子入紫陌城替我,其實本不是他的職責,他是代掌門進的。九閬山上雖說是七步子主動,但其中道理,他的心思怕也是白日昭昭,大家心底都明白。”
這番話倒也驗證了沉啟所想,七步子是故意進紫陌城的。
隻見火蓮又道:“七步子為人重情世俗心重,這次去定是為了紫陌二公主而去。如若有讓他查出真相的那天,那勢必就是劍宗與紫陌決裂那天,隻怕是場惡戰啊。”
這些沉啟也考慮到了,隻苦於此刻的他能力有限,跟在七步子身邊恐也是累贅。所以他才想拜火蓮尊者為師,先學的能自保,也去幫七步子的忙。
火蓮尊者雖已看出沉啟心中所想與他所述無差,但也願再說他一說,一來是給他敲個警鍾,二來便是看看他是不是真有這般的心智。王城之間,爾虞我詐,機關陷阱,沒有這般的心智隻有死路一條。
隻是當他見沉啟聽完後,眼睛都不帶眨的,就明白了。
心中也是大悅。
火蓮收迴了閑話,指著那一灘池水道:“這一灘荷花池是我百年前尋到的,當日我飛至此山上空,忽覺體內始元一陣,就如滴水入池塘,心生疑惑便去尋找,這才有了此池。此池中蓮花開的妖豔,水底幽蘭深邃不見草石,周圍又長滿靈芝藥材,顯然是塊靈氣有餘之地,我也是在這裏入了混元,可以說這灘池水也是我的元。”
“上次在清修堂內我沒能探出你的始元,今天來到此處,就是利用這池中水加上我的火蓮境再去探一探。”
火蓮尊者一通說法並沒有讓沉啟興奮,反倒是讓他退後了幾步。看來前兩次的失敗讓他也心中顧忌了。火蓮走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前兩次是我大意了,沒告知你要領。這次我說些,你進入後便不會有那麽大的負擔了。”
這沉啟顯然還是半信半疑,但還是答應了。
火蓮讓沉啟站到池水邊,隻是輕輕一推,沉啟來不及反應直往後倒,卻又停在半空。隻見火蓮雙掌推起,麵朝沉啟,雙掌的掌心處化出兩道火焰。這兩道火焰分別表露青紅兩色,對應的沉啟身上,也有這兩種顏色。
火蓮尊者的始元是火,卻也不是紫陌城家的火元。他的火化成蓮花樣,是異火。而這火元和異火之間孰強孰弱,倒也說不清。不論道行火元應更勝些。
當年,他就憑著“蓮之雅,劍之君,君附雅者。”這句,讓當年劍宗收下了他。他的入境也分為兩層,先入的是陽火境,後來進的是陰火境,也就是他此刻手中表現的火的顏色。他雙手的手背處皆有一個火焰的圖案。
如果認為每個異元者手背都有兩個圖案,也是不為過的。
“沉啟,剛才說的話你可曾記住。”
沉啟點頭稱是。
隻見火蓮先一手化指成劍,一手放於下方。隻聽他一聲輕“喝”,他手心處的陽火瞬時消散,沉啟腳下,池水翻卷作漩渦狀。說這時火蓮放下的手劍已經抬起,一張巨大的青色掌印直接將沉啟按進了水中。
池水如同猛獸般直往沉啟嘴裏灌,但見他也不掙紮,反而是屏氣凝神,隨水而下。隨著他慢慢的潛入,沉啟也並不覺得難受,隻等他覺得背後一震,他想應該是到底了。
之前在池水火蓮尊者便跟他說,進入境時切勿掙紮,放平身心才能入境。這也跟沉啟第一次入境在睡夢中,是一樣的道理。
沉啟慢慢睜開眼,隻覺有道亮光擋在他眼前。他下意識的遮擋,再環視了下四周。隻見他此刻深處一道溶洞內,洞內石林聳立,光滑無比,溪水在旁潺潺而下,不時還有七彩之光乍然若現。這便是境穴。
火蓮尊者跟他說了,這境穴是入境的第一道門檻,你要隨光亮極速離開,切不能留念於幻景。如若慢些離開,亮光也會瞬然而滅,到那時再想找到入境的通道就難於登天了。
沉啟記得他的話,很快便來了亮光處,隻等他在踏進一步,便消失在亮光之中了。
紫陌城中,清修堂內。
一人穿蓑帶笠坐於輕舟上,輕舟隨風而擺,人卻未動,湖水也未動。那到底是船在動,還是風在動,這就是火蓮留給七步子的難題。
忽然,一身披戰甲,手持寶劍的人闖進了清修堂內。此人麵容端正,身材魁梧,步伐沉穩,一看就是個練家子。他來到七步子麵前,作揖道:“紫陌城王,有請。”
七步子迴頭看了來人,放下竹竿,站起身子整了整衣袖道:“也好,也好,我坐著,也膩了。”
獵戶們熱情並與他們說,這片山雖然沒名,卻也是塊寶地。沒什麽狂野猛獸,也不必擔心性命。有些野兔,山雞的倒也能拿來充饑。山到深處有一片荷花池,不大,但池旁常長有些靈芝草藥的,也免去了他們去城裏買藥的麻煩。
沉啟和火蓮聽這獵戶幾番介紹,臨走前便也多謝了兩句。
兩人進了山,沒幾個唿吸的時間就來到荷花池邊。沉啟見火蓮在前引路,明顯是認識的,那為什麽要聽獵戶那樣嘮叨,他這麽問。火蓮尊者答道:“這人活一世,草木一春,雲雲耳。不說修行人以道行增添壽元,也就這些獵戶又能活上多少年,與人惡一世,與人善一世。心正則安,不動顏表。”
火蓮見沉啟若有所思,問道:“聽懂了沒,”見沉啟直搖頭,又笑道:“就知道你不懂。”
“那師傅你今年多大了。”沉啟問。
“差不多,快400歲了吧。”
“我勒個乖乖,那七步子呢?”
“我算算……四五十之餘。”
兩人來到池邊。隻見一灘池水上,清風佛麵,翠玉紅粉,好不美麗。雖不似湖麵廣闊。卻也漣漪起伏,盎然生機。
火蓮轉過身來,麵對沉啟。表情好不慎重說道:“七步子入紫陌城替我,其實本不是他的職責,他是代掌門進的。九閬山上雖說是七步子主動,但其中道理,他的心思怕也是白日昭昭,大家心底都明白。”
這番話倒也驗證了沉啟所想,七步子是故意進紫陌城的。
隻見火蓮又道:“七步子為人重情世俗心重,這次去定是為了紫陌二公主而去。如若有讓他查出真相的那天,那勢必就是劍宗與紫陌決裂那天,隻怕是場惡戰啊。”
這些沉啟也考慮到了,隻苦於此刻的他能力有限,跟在七步子身邊恐也是累贅。所以他才想拜火蓮尊者為師,先學的能自保,也去幫七步子的忙。
火蓮尊者雖已看出沉啟心中所想與他所述無差,但也願再說他一說,一來是給他敲個警鍾,二來便是看看他是不是真有這般的心智。王城之間,爾虞我詐,機關陷阱,沒有這般的心智隻有死路一條。
隻是當他見沉啟聽完後,眼睛都不帶眨的,就明白了。
心中也是大悅。
火蓮收迴了閑話,指著那一灘池水道:“這一灘荷花池是我百年前尋到的,當日我飛至此山上空,忽覺體內始元一陣,就如滴水入池塘,心生疑惑便去尋找,這才有了此池。此池中蓮花開的妖豔,水底幽蘭深邃不見草石,周圍又長滿靈芝藥材,顯然是塊靈氣有餘之地,我也是在這裏入了混元,可以說這灘池水也是我的元。”
“上次在清修堂內我沒能探出你的始元,今天來到此處,就是利用這池中水加上我的火蓮境再去探一探。”
火蓮尊者一通說法並沒有讓沉啟興奮,反倒是讓他退後了幾步。看來前兩次的失敗讓他也心中顧忌了。火蓮走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前兩次是我大意了,沒告知你要領。這次我說些,你進入後便不會有那麽大的負擔了。”
這沉啟顯然還是半信半疑,但還是答應了。
火蓮讓沉啟站到池水邊,隻是輕輕一推,沉啟來不及反應直往後倒,卻又停在半空。隻見火蓮雙掌推起,麵朝沉啟,雙掌的掌心處化出兩道火焰。這兩道火焰分別表露青紅兩色,對應的沉啟身上,也有這兩種顏色。
火蓮尊者的始元是火,卻也不是紫陌城家的火元。他的火化成蓮花樣,是異火。而這火元和異火之間孰強孰弱,倒也說不清。不論道行火元應更勝些。
當年,他就憑著“蓮之雅,劍之君,君附雅者。”這句,讓當年劍宗收下了他。他的入境也分為兩層,先入的是陽火境,後來進的是陰火境,也就是他此刻手中表現的火的顏色。他雙手的手背處皆有一個火焰的圖案。
如果認為每個異元者手背都有兩個圖案,也是不為過的。
“沉啟,剛才說的話你可曾記住。”
沉啟點頭稱是。
隻見火蓮先一手化指成劍,一手放於下方。隻聽他一聲輕“喝”,他手心處的陽火瞬時消散,沉啟腳下,池水翻卷作漩渦狀。說這時火蓮放下的手劍已經抬起,一張巨大的青色掌印直接將沉啟按進了水中。
池水如同猛獸般直往沉啟嘴裏灌,但見他也不掙紮,反而是屏氣凝神,隨水而下。隨著他慢慢的潛入,沉啟也並不覺得難受,隻等他覺得背後一震,他想應該是到底了。
之前在池水火蓮尊者便跟他說,進入境時切勿掙紮,放平身心才能入境。這也跟沉啟第一次入境在睡夢中,是一樣的道理。
沉啟慢慢睜開眼,隻覺有道亮光擋在他眼前。他下意識的遮擋,再環視了下四周。隻見他此刻深處一道溶洞內,洞內石林聳立,光滑無比,溪水在旁潺潺而下,不時還有七彩之光乍然若現。這便是境穴。
火蓮尊者跟他說了,這境穴是入境的第一道門檻,你要隨光亮極速離開,切不能留念於幻景。如若慢些離開,亮光也會瞬然而滅,到那時再想找到入境的通道就難於登天了。
沉啟記得他的話,很快便來了亮光處,隻等他在踏進一步,便消失在亮光之中了。
紫陌城中,清修堂內。
一人穿蓑帶笠坐於輕舟上,輕舟隨風而擺,人卻未動,湖水也未動。那到底是船在動,還是風在動,這就是火蓮留給七步子的難題。
忽然,一身披戰甲,手持寶劍的人闖進了清修堂內。此人麵容端正,身材魁梧,步伐沉穩,一看就是個練家子。他來到七步子麵前,作揖道:“紫陌城王,有請。”
七步子迴頭看了來人,放下竹竿,站起身子整了整衣袖道:“也好,也好,我坐著,也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