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便是內廷,與朝堂外廷合成內外廷,但是內外不得相交不僅是因為祖訓也是因為身份。


    內廷其實就是由太監組成,這樣的集合體對於士大夫而言為了吃飯閹割了卵蛋活命當不得大丈夫而為,自然是不屑於顧,然而太監雖然身有殘疾本就是一肚子哀怨被士大夫一鄙視這更是火燒澆油,所以內廷外廷雖然礙於公事或有交集,但是儼然是兩個天地。


    楊延和不知道內廷所議,也不知道黃錦對嘉靖到底了什麽,不過從嘉靖的臉色來看相信肯定是與遂州之事有關。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如今大明朝除了那楊家兒所做的幾件事外還能有更好的消息?


    嘉靖非常熱情,但是並沒有透露出什麽有用的信息,這無疑讓楊延和有些為難。


    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在這件事情上都可謂是受益匪淺,隻是這楊銘的舉人出生的問題卻不是他好提出的。


    畢竟正所謂恩出於上,他楊延和若是開口別人難免閑言碎語,況且楊銘也乃是蜀中之人,又是楊姓,本來毫無瓜葛若是風頭一起那還不成了挾私求進?


    “楊師傅,來喝茶,這雨前龍井還真是和其他茶葉不同,光看這湯色就讓人心曠神怡,喝上一口苦中迴甘真乃是不可多得妙物啊!”嘉靖拿起茶杯,朝著杯中輕輕的吹了一口氣,泛起一陣陣漣漪。


    “不錯!龍井之茶確實是人間極品,不過到這茶不知陛下可知這茶有三品?”楊延和笑了笑,道。


    “茶中三品?”嘉靖一愣,這茶道雖然是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這所謂茶中三品他卻是不曾聽,“還請楊師傅指!”


    楊延和見嘉靖上套,也不矯情,當下道:“茶之三品者,望、聞、品也!望者觀其色,聞者聞其香,品者品其味也!正如君子,望之風度,聞之名望,品之文章是也!方才老臣所呈遂州之奏折,裏麵有一君子,恰巧與老臣添為同鄉,為國之重器老臣以為此子雖有文才、略有功,但是未免有些浮躁於世,遂州知州龐顏請求恩賜其⊥⊥⊥⊥,<div style="margin:p 0 p 0">舉人出生,老城以為是不是先觀望幾年,待他鋒銳冬藏圓潤之後再複啟用,如此不知陛下?”


    觀望?略有功?


    本來對楊延和就已經不順眼的嘉靖一聽心裏就有些不舒服了,解決了西南大旱還有流民這樣的大事還隻能算功?一策而出蜀中白蓮教餘孽灰飛煙滅!這樣的人才不用還要磨練幾年?


    妒忌!這就是妒忌!


    神馬同鄉、同姓這些完全都是借口!楊延和這便是不希望有用之才入朝,以便他等老匹夫把持朝政!否則這樣的經緯之才如何就不能恩賜一個舉人出生?別看嘉靖好多事情上裝著糊塗,可是一年數百萬兩銀子的進項他卻算的清楚,前麵黃錦的密報裏就有言,遂州第一批烈酒便已經獲利將近十餘萬兩銀子,並且第二批、第三批烈酒已經出發,科爾沁草原的蒙古、西域、吐蕃.....這些地方都是苦寒之地,烈酒正是打開財源之地,這烈酒易於製造,甚至可以幾乎花不了什麽成本,但是帶來的利潤卻是能讓國力瞬間增強,他不相信內閣這些老臣子看不出來,如此便是要爭功了!


    隻要楊銘不能入朝為官,那麽隻要烈酒策、煤炭集團事成,那麽像楊延和、蔣冕這些所謂的閣老那還不名傳千古?那麽自己呢?那就成了被這幾座大山穩穩壓住的石子,當一杯子的傀儡皇帝?


    “楊師傅此言詫異,正所謂舉賢不避親,何況楊銘乃是遂州人士與楊師傅之祖地相隔甚遠,這朝堂之上具是慧眼之人楊師傅自然不必擔心他人攻陷!自隋開舉科試便是為國選賢,這楊子樂所做之事皆乃為國為民,如此少年才俊正當為國所用,恩賜舉人尚不足顯其一偶,依朕看不僅要恩賜其出生,更是要封赦其父母,教子有方當為天下之表率!”


    “可是,這楊子樂據聞今年不過年方十五,尚未及冠......”毛紀不合時宜的道。


    嘉靖:“古有甘羅十二為相,難不成朕就容不得一位十五歲的舉人?”


    一邊,嘉靖看樣楊延和,笑道:“似乎楊師傅當年入舉之時似乎不過十四歲吧?”


    嘉靖的意思很清楚,你楊延和十四歲能當舉人為什麽別人就不能?他這麽一無論是楊延和還是蔣冕,又或者是毛紀顯然都無言以對,嘉靖這才微笑著了頭。這是他第一次在國事上擊敗了楊延和等人,心裏的舒暢盡顯臉上。


    “既然陛下心意已決,老臣自然無話可,隻不過為官者皆當東華門揚銘,楊子樂雖承蒙聖上恩賜舉人出生卻該與眾墨守成規,或是去吏部候補或是參加論才大典,否則天下悠悠之口......”


    這就是要斷楊銘的後路了!嘉靖暗暗心想,舉人雖然也能為官,可是要等到候補那還不等到猴年馬月去了?唯有參加今年的恩科的中進士出身這楊銘方能名正言順的出仕為官!今年雖開恩科,可是也不過是夏月自己等級開舉,蜀中距離京城綿延千裏如此算來楊子樂想要趕上院試很有可能根本就來不及!


    老狐狸!


    這是嘉靖對楊延和的又一句暗罵!沒有想到這老家夥居然如此心計,為了讓大才不能入仕居然想出如此卑鄙之策,隻是這借口於情於理都毫無睚眥讓嘉靖可謂是無計可施!


    “啟稟陛下,陛下不是早上就下旨飛鴿傳書蜀中鎮守著士子楊銘啟程進京了麽?”黃錦一見嘉靖為難,先是朝三位閣老告罪又才好意的提醒嘉靖。


    聽到黃錦的提醒,嘉靖似乎也記起了上午的恩旨,作為一個帝王,想要見一位功臣自然不必經過內閣,這也的過去,至於封賞完全可以分兩路進行,隻要楊銘入了京城參加院試,即使他文才再差嘉靖也有辦法將其定在三甲之內!


    楊延和等人顯然沒算到嘉靖居然還有後著,滿臉不情願的暗暗告退!


    剛迴到值房,毛紀道:“楊公果然高明,陛下居然親口恩賜楊銘舉人出生,有了那一群太監操持想必這位才子進京有望了!”


    楊延和卻是歎了口氣,默默地迴到了自己的椅子上,雖然算計勝出他卻是有苦難言,嘉靖與自己顯然已經不再是當時初登大寶的樣子,如此.....哎!


    ps:今日的章節送上,雖然沒有推薦,但是各位都很給力!再次謝謝各位讀者的不離不棄,煙頭一定更加努力,隻是年關事情確實很多不能爆更,待年後一定補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