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對錢財那是格外的深有體會,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是沒錢,那可是萬萬不能的!看著黃錦一臉喜色的臉上,蔣太後更加的期待了!
“迴稟娘娘、萬歲!”黃錦那張笑得像菊花的臉拉的老長老長,用他那雞公一般的嗓音道:“這煤炭集團那楊公子給萬歲爺留上了五成的份子,還有那烈酒,方子都完全獻給了萬歲爺,這裏邊固然那些個文官要占那麽兒,可是皇家占的才是大頭呢!”
嘉靖心裏聽得癢癢的,看著黃錦那張笑臉恨不得一巴掌抽過去,讓他的快些,不過想到皇家占著大頭,這每年多出十來萬兩銀子雖當不了大用,但是也算是了勝於無了。↖頂↖↖↖,..
黃錦哪裏不明白嘉靖的心思,趕忙又道:“方才那些銀子隻不過是蜀中一月的分紅呢,等到這煤炭集團開遍我大明的大江南北,萬歲爺,您想想,指不定一年能有上百萬兩銀子的進項呢!”
“上百萬兩?”
首先驚唿出聲的是將皇後,她可是受夠了沒銀子的苦,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居然會有人送上一百萬輛銀子到眼前,明知道黃錦不可能騙自己可是還是禁不住驚唿出聲。
嘉靖先是驚訝,然後心裏默默地算了算,大明朝這麽多個州府,如果全國的城市居民都用上這煤球、煤爐還真是這個數,想到這裏他對這個楊銘卻是更有興趣了。
“繼續!”嘉靖坐在了椅子上,朋友宮女送上來的茶水輕飄飄的喝了一口,讚道:“好茶!”
茶自然是一樣的茶,隻不過喝茶的人心情不同,這茶的滋味就大不一樣了。黃錦看得出來,主子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錯,就連一直以來緊繃的臉都放鬆了好多,這才又補充道:“這自然是真的,以後每年都有這個進項!不過.....”
道烈酒,黃錦難免還是有些猶豫,雖然這烈酒的製造之法折子上表明是進獻給嘉靖的,可是似乎遂州那邊早已經開始了運作,不僅如此,那第一批所得之利整整十多萬兩銀子似乎都押解上京,好像是要入國庫。
嘉靖緩緩的放下茶杯,眉頭微微的一皺,問道:“怎麽了?”
黃錦隻好道:“迴稟萬歲爺,不過那烈酒的利錢似乎已經押解上京,聽楊公的意思似乎是要入國庫!”
“楊師傅?”聽到是楊延和的意思,嘉靖眉頭皺的更深,對於楊延和他實在是又敬又恨。想當初正是楊延和提議於張皇後商量舉薦當時還是興獻王世子的他出登大寶,本來這便是天大的恩情,無論是嘉靖還是蔣皇後甚至興獻王府的人都是無限的感激,可也是這楊延和,正當嘉靖入京本想著大展抱負清除奸黨穩定朝綱之時才發現整個朝廷已經被這楊公肅清,那些奸黨叛逆更是紛紛斬立決也成就了楊延和的威名。
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稱之為中興之始!
問題也就出在這裏。
尼瑪事情都被你幹完了,我幹什麽?
嘉靖就好比用盡全身力氣,朝著沙包一拳打去,可是還沒出招居然發現這沙包居然被人打爆了,那種鬱悶絕對是無語之極。
當然,如果隻是心情的問題這個並不妨礙嘉靖對楊延和的尊敬,可是當一個帝王發現自己的權力被無限架空,甚至底層的官員根本就不聽自己的時候這種在內心被積壓的憤怒就變成了仇恨。
隻是如今嘉靖手裏無人,更是無錢,忠於自己的手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即使是三兩個站穩了腳跟的也備受文官集團抵觸,所以雖然他心裏不爽,但是還是默默地隱忍,沒有人知道他手裏有一個冊子,記錄著一份名單.....
“國庫的錢估計也到底了吧?”嘉靖臉色終於緩和了下來,又重新端起了茶杯口的喝下了一口茶水。
黃錦此時哪裏還有剛才的臉,嘉靖其實是一個很懂得隱忍之人,越是如此就越是能表明他內心的憤怒,他心翼翼的道:“萬歲爺,國庫卻是並無甚銀子了,這次西南大旱,據楊公和蔣公、毛公就因此在值房裏爭執過,若不是楊公子正好在蜀中幫主龐顏解決了此事更是拉迴了烈酒的進項指不定成什麽樣子呢!”
“哦?是嗎?”嘉靖臉色居然露出了幾分笑意,楊延和吃癟?居然和蔣冕和毛紀爭執?這讓他的心情無疑大好,反正也不過就是十來萬兩銀子罷了,少了這兒銀**中也並不會好到如何,用在國事上他並不反對,他在意的是沒有經過他的旨意這銀子就用了,到時候誰知道這銀子是他嘉靖的恩賜?
正著,門外的太監便進了門來,當下便見禮道:“啟稟陛下,楊閣老、蔣閣老、毛閣老覲見!”
不用問,這楊延和等人便是為這兩件事而來,嘉靖朝黃錦看了一眼,黃錦立即便站到了嘉靖身後,連帶著蔣皇後都正經危坐等候楊延和三人。
“老臣楊延和見過陛下!”
“老臣蔣冕見過陛下!”
.......
嘉靖不等三人跪拜下身,趕忙上前將三人扶起,一臉不滿的道:“楊師傅,蔣師傅,毛師傅這又不是早朝,不必多禮,你們三位師傅一起來見朕不知究竟是何時?”
楊延和等人都滿意的了頭,對於嘉靖的禮遇非常高興。見皇帝而不跪拜整個大明就他們獨一份了,這其中自然有楊延和的舉薦從龍之功,更多的還是他對大明朝貢獻的一種表彰,為臣如此夫複何求?
“啟稟陛下,蜀中有士姓楊名銘,此子才高八鬥、智慧高絕,今年西南之旱情綿延三省流民四塗,正當危機之際力挽狂瀾,所出三策,其一,剿滅蜀中白蓮教餘孽。其二,開辦煤炭集團。其三,獻秘方製烈酒販運吐蕃。以上三策不僅解決西南之匪患,更換取無數銀錢迴蜀安置流民,使之得以為生,更為朝廷每年新增稅賦數百萬兩,此乃遂州、洪城之奏本還請陛下過目!”
楊延和一看黃錦,便知道嘉靖也得到了消息,這其實很正常,所謂忠君愛國,忠君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特別是天下熙熙的鎮守太監,一有風吹草動不出三日宮中便已經知曉,雖然這些人治國並無多大本事,但是探聽消息卻是再厲害不過。蜀中之事早已牽動朝廷,這樣的大事不用那些個鎮守太監想必早已經八百裏加急送到了宮中。
ps:今日的章節送上!
“迴稟娘娘、萬歲!”黃錦那張笑得像菊花的臉拉的老長老長,用他那雞公一般的嗓音道:“這煤炭集團那楊公子給萬歲爺留上了五成的份子,還有那烈酒,方子都完全獻給了萬歲爺,這裏邊固然那些個文官要占那麽兒,可是皇家占的才是大頭呢!”
嘉靖心裏聽得癢癢的,看著黃錦那張笑臉恨不得一巴掌抽過去,讓他的快些,不過想到皇家占著大頭,這每年多出十來萬兩銀子雖當不了大用,但是也算是了勝於無了。↖頂↖↖↖,..
黃錦哪裏不明白嘉靖的心思,趕忙又道:“方才那些銀子隻不過是蜀中一月的分紅呢,等到這煤炭集團開遍我大明的大江南北,萬歲爺,您想想,指不定一年能有上百萬兩銀子的進項呢!”
“上百萬兩?”
首先驚唿出聲的是將皇後,她可是受夠了沒銀子的苦,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居然會有人送上一百萬輛銀子到眼前,明知道黃錦不可能騙自己可是還是禁不住驚唿出聲。
嘉靖先是驚訝,然後心裏默默地算了算,大明朝這麽多個州府,如果全國的城市居民都用上這煤球、煤爐還真是這個數,想到這裏他對這個楊銘卻是更有興趣了。
“繼續!”嘉靖坐在了椅子上,朋友宮女送上來的茶水輕飄飄的喝了一口,讚道:“好茶!”
茶自然是一樣的茶,隻不過喝茶的人心情不同,這茶的滋味就大不一樣了。黃錦看得出來,主子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錯,就連一直以來緊繃的臉都放鬆了好多,這才又補充道:“這自然是真的,以後每年都有這個進項!不過.....”
道烈酒,黃錦難免還是有些猶豫,雖然這烈酒的製造之法折子上表明是進獻給嘉靖的,可是似乎遂州那邊早已經開始了運作,不僅如此,那第一批所得之利整整十多萬兩銀子似乎都押解上京,好像是要入國庫。
嘉靖緩緩的放下茶杯,眉頭微微的一皺,問道:“怎麽了?”
黃錦隻好道:“迴稟萬歲爺,不過那烈酒的利錢似乎已經押解上京,聽楊公的意思似乎是要入國庫!”
“楊師傅?”聽到是楊延和的意思,嘉靖眉頭皺的更深,對於楊延和他實在是又敬又恨。想當初正是楊延和提議於張皇後商量舉薦當時還是興獻王世子的他出登大寶,本來這便是天大的恩情,無論是嘉靖還是蔣皇後甚至興獻王府的人都是無限的感激,可也是這楊延和,正當嘉靖入京本想著大展抱負清除奸黨穩定朝綱之時才發現整個朝廷已經被這楊公肅清,那些奸黨叛逆更是紛紛斬立決也成就了楊延和的威名。
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稱之為中興之始!
問題也就出在這裏。
尼瑪事情都被你幹完了,我幹什麽?
嘉靖就好比用盡全身力氣,朝著沙包一拳打去,可是還沒出招居然發現這沙包居然被人打爆了,那種鬱悶絕對是無語之極。
當然,如果隻是心情的問題這個並不妨礙嘉靖對楊延和的尊敬,可是當一個帝王發現自己的權力被無限架空,甚至底層的官員根本就不聽自己的時候這種在內心被積壓的憤怒就變成了仇恨。
隻是如今嘉靖手裏無人,更是無錢,忠於自己的手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即使是三兩個站穩了腳跟的也備受文官集團抵觸,所以雖然他心裏不爽,但是還是默默地隱忍,沒有人知道他手裏有一個冊子,記錄著一份名單.....
“國庫的錢估計也到底了吧?”嘉靖臉色終於緩和了下來,又重新端起了茶杯口的喝下了一口茶水。
黃錦此時哪裏還有剛才的臉,嘉靖其實是一個很懂得隱忍之人,越是如此就越是能表明他內心的憤怒,他心翼翼的道:“萬歲爺,國庫卻是並無甚銀子了,這次西南大旱,據楊公和蔣公、毛公就因此在值房裏爭執過,若不是楊公子正好在蜀中幫主龐顏解決了此事更是拉迴了烈酒的進項指不定成什麽樣子呢!”
“哦?是嗎?”嘉靖臉色居然露出了幾分笑意,楊延和吃癟?居然和蔣冕和毛紀爭執?這讓他的心情無疑大好,反正也不過就是十來萬兩銀子罷了,少了這兒銀**中也並不會好到如何,用在國事上他並不反對,他在意的是沒有經過他的旨意這銀子就用了,到時候誰知道這銀子是他嘉靖的恩賜?
正著,門外的太監便進了門來,當下便見禮道:“啟稟陛下,楊閣老、蔣閣老、毛閣老覲見!”
不用問,這楊延和等人便是為這兩件事而來,嘉靖朝黃錦看了一眼,黃錦立即便站到了嘉靖身後,連帶著蔣皇後都正經危坐等候楊延和三人。
“老臣楊延和見過陛下!”
“老臣蔣冕見過陛下!”
.......
嘉靖不等三人跪拜下身,趕忙上前將三人扶起,一臉不滿的道:“楊師傅,蔣師傅,毛師傅這又不是早朝,不必多禮,你們三位師傅一起來見朕不知究竟是何時?”
楊延和等人都滿意的了頭,對於嘉靖的禮遇非常高興。見皇帝而不跪拜整個大明就他們獨一份了,這其中自然有楊延和的舉薦從龍之功,更多的還是他對大明朝貢獻的一種表彰,為臣如此夫複何求?
“啟稟陛下,蜀中有士姓楊名銘,此子才高八鬥、智慧高絕,今年西南之旱情綿延三省流民四塗,正當危機之際力挽狂瀾,所出三策,其一,剿滅蜀中白蓮教餘孽。其二,開辦煤炭集團。其三,獻秘方製烈酒販運吐蕃。以上三策不僅解決西南之匪患,更換取無數銀錢迴蜀安置流民,使之得以為生,更為朝廷每年新增稅賦數百萬兩,此乃遂州、洪城之奏本還請陛下過目!”
楊延和一看黃錦,便知道嘉靖也得到了消息,這其實很正常,所謂忠君愛國,忠君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特別是天下熙熙的鎮守太監,一有風吹草動不出三日宮中便已經知曉,雖然這些人治國並無多大本事,但是探聽消息卻是再厲害不過。蜀中之事早已牽動朝廷,這樣的大事不用那些個鎮守太監想必早已經八百裏加急送到了宮中。
ps:今日的章節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