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嫂和英子看見這情境,也大致明白了一二。“唷,姑娘,你是她家人吧?”周嫂問道。
懷瑾輕輕將手墊在董知瑜的後頸,穩了穩心緒,這才抬頭道:“我是她表姐。”
“找到就好,找到就好!可她現在……”周嫂說著又忍不住哭了起來。
“大嫂,她是怎麽暈倒在這裏的?”
“剛才一顆炸彈下來,她為了救我……”
懷瑾心中絞痛不已,“這村裏有大夫嗎?”
“最近的大夫也要一個時辰的腳力,她現在……”
“大嫂,能否勞煩您帶我過去,我有汽車,不會很久。”
“哦……沒問題,沒問題,”周嫂轉頭往自家房子看了看,“這晦國人……”
“他們不會再迴來了,您家裏還有其他人嗎?”
“就隻有我和閨女英子。”
“您如果不放心,帶小妹妹一起可好?”懷瑾看出周嫂的一絲擔憂。
英子聽了這話,拉了拉周嫂的衣角,“娘,我要一起去,我怕。”
“噯,噯,我們一起救董姑娘。”
懷瑾小心翼翼將董知瑜抱起,往停車的地方走去,“大嫂,表妹她,是怎樣和你們母女結識的?”
“董姑娘晚上摸到我家門口,說是和家人走散了,剛進門就暈了過去,我給她簡單拾掇了一下,看樣子遭了不少罪啊,腳上都是傷……”
周嫂邊走邊將這一晚上的事情給懷瑾細細說來,懷瑾隻沉默,周嫂的話聽在她耳中,就像是在細數自己的罪責,條條如尖刀,刺入自己心扉,末了她在黑暗中咽下淚水,“謝謝你們。”
車駛進一個稍稍大點的小鎮,找了當地唯一的一間診所瞧了,打了針開了藥,又將身上的傷口重新清洗包紮一番,大夫最擔心的是剛才那一摔有沒有碰到腦袋,雖然從頭皮上看並無碰撞痕跡,但鄉鎮診所畢竟設備有限,這會兒又不可能帶著董知瑜開幾小時的車一路顛簸迴玄武治療。
正為難,卻見董知瑜眼皮微微跳動,像是蘇醒前奏,懷瑾緊緊握住她的手,“瑜兒,瑜兒……”
這唿喚似乎不斷在董知瑜的身體裏奏效,隻見她漸漸擰起眉,嘴角也牽動起來,慢慢的,那兩扇睫毛輕顫著打開。
“瑜兒……”
董知瑜微睜的雙眸透出滿滿的困惑,她又閉上眼睛,像是運了一會兒力,複又睜開。
待她看清麵前這張臉,確定不是之前那無數個夢,眼淚順著眼角流了出來。
“大夫,周嫂,我想單獨和表妹呆一刻可好?”
幾人應著出了這間診療室。
懷瑾將董知瑜臉上的淚水輕輕拭去,“瑜兒,是我讓你受苦了……”她還想說什麽,聲音卻已哽住。
董知瑜聽了這話,眼淚反而愈加決了堤,她微微搖了搖頭,“不怪你。”這一聲虛弱卻肯定。
怨不得,怪不得,若是自己與她交換了位置,又能如何處理?
信仰、生命、愛情,孰輕孰重?
“懷瑾……我們倆都錯了……錯就錯在……我們身為間諜,卻動了情。”
一滴淚從懷瑾眸中滾落,這話真實得那樣無奈,她牽起唇角,露出一絲慘淡的笑,似在自嘲。
這一世她似乎注定了為矛盾所生。懷氏與愛新覺羅皇族那不共戴天的仇怨,曾讓她這個後人不知所措;馮玉祥當初將包括自己在內的皇室成員趕出紫禁城,雖為族難,卻是大韜的進步;而堂兄溥儀在東北稱帝,成立偽滿,那一刻她心情的複雜、親情與民族信仰的悖離,曾讓當時在晦國留學的自己成宿成宿地失眠……
麵對這些常人無緣遇到的矛盾,她最終選擇了風淡雲輕,她不再糾結,而是選擇沉默與堅持,接著走自己的路,她不能掌控他人,更不能掌控世事的發展,唯有認清自己腳下的道路,堅持自己的腳步。
這風淡雲輕卻因眼前這個女子而破了功,從第一眼見到她,再到後來的種種,她疼惜、感動、感激,如今知道她是潛伏在自己身邊的赤空黨人,她本可以堅持自己的理念,迴到自己的軌道,繼續走自己的路,天知道自己竟又迴頭找她,將這本可拋去的矛盾又攬了迴來,讓信仰和愛情在自己的世界裏翻雲覆雨地糾結。
“你說的對,瑜兒,我們終要為這錯誤付出代價。”
這一宿她們迴了周家村,等天蒙蒙亮,董知瑜已好轉,並無昏沉或是嘔吐跡象,排除了腦震蕩的可能,用過早飯,懷瑾帶著董知瑜謝別了周氏母女,這便打算上路。
“周嫂,若是有個洋人來打探董姑娘下落,請轉告他,我已接了她去,一切安好。”懷瑾道。
“洋人?”
“對,個子高高的一個洋人,棕發碧眼。”
“噯,好。”周嫂眼中滿是不舍。
董知瑜又與她話了幾句,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有道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有緣自會再見。
出了村駛近一處岔道,董知瑜的心揪了起來,這岔道往西是去渡口的路,往東是迴去的路。
懷瑾偏偏在此處停了下來,她打開門,走下了車。
董知瑜亦跟著她下車,鄉野的夏晨,空氣中混雜著泥土與稻草的淳樸馨香,在過去的這兩個早晨她竟都沒有在意到。
她站在愛人身旁,對著剛剛升起的尚且微溫的紅日閉上眼睛,若在以前,她會問,你帶我去哪裏?她會說,不要再丟了我好嗎?可如今的她,不問,也不說,她深知懷瑾的矛盾,更知道她有能力處理好這矛盾,她所能做的,就是靜候她的抉擇。
她的小指被一根修長的指勾住,她的唇角微微上揚,“上一次你這樣勾著我的手,你說會等我。”
“我食言了。”
“你沒有,”董知瑜睜開眼睛,“食言的人是我。”
懷瑾轉身將她攬入懷中,久久卻不能說話。
董知瑜亦將她輕輕抱著,“謝謝你迴來找我。”
“瑜兒,答應我一件事,此生都不要跟我說‘謝謝’二字。”
“好,我答應。”她其實好怕,好怕懷瑾再一次將她趕走。
“渡口已經被晦軍炸了。”
誰知懷瑾接下來的話暫且消除了她的疑慮,但緊接著,卻又是更深的疑慮,這麽說來晦國已經控製了長江渡口,誌在阻斷赤區和淪陷區的往來。
“所以昨夜的轟炸,其實是在炸渡口?”董知瑜收迴身,看著懷瑾的雙眸。
“沒錯。”
“你是得知了消息,趕來救我的,是嗎?”
“是。”
董知瑜沉默了一會兒,“昨夜周家村也算走運,隻村口的一間房子被炸了。”
懷瑾闔了闔眼,並未再說什麽。
“……懷瑾?”董知瑜決議打破這冗長的沉默。
懷瑾輕輕笑了笑,像是突然做了什麽決定,“瑜兒,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董知瑜沒有多問,女性的直覺告訴她,這會是懷瑾給她的一個驚喜,而不是拋棄。
懷瑾將車開到昨夜就醫的那個小鎮上,“先去打個電話。”
“給誰?”
“你的頂頭上級,徐良。”
進了電話局,懷瑾接通了外交部部長室,由秘書轉到了徐良那裏,“徐部長,我是軍政部懷瑾。”
二人在電話中客套寒暄了一番,隻聽懷瑾說:“一大早叨擾您,是給你們翻譯科董知瑜翻譯請個假,您知道她與我的老部下葉銘添剛剛訂了婚,葉中尉就被派上了山東戰場,董翻譯擔心思念成疾,為了表示我們軍政部的人道關懷,我想送她去金水的療養聖地調節一周,希望不會對你們部裏的工作產生更大的影響。”
董知瑜盯著懷瑾的臉,她聽不見對方說了什麽,隻見懷瑾微微一笑,“應該的。一周後我們會將董翻譯好好地送迴去。”
掛了電話,董知瑜已然不知從何問起,半響工夫,“我們現在去哪裏?”
“金水。”
這是江南平原少見的一處療養勝地,多湖泊山巒,從周家村往東南行駛了幾個時辰,卻見一片仿佛被戰爭遺忘的世外風光,懷瑾憑著先前的記憶將車開至一處僻靜的山道。
“你以前常來嗎?”
“來過兩次,瑜兒,你看。”懷瑾矮下身子,透過擋風玻璃看向翠綠陡峭的山峰。
“綠成了墨色,可真美,像幅水墨畫。”董知瑜將半個身子探出了車窗。
“一會兒到了湖邊更美,你肯定不想迴去了。”懷瑾“嗬嗬”笑了起來。
不想迴去?若是可以不迴去,那敢情好,可若這一切都是你我能夠決定的,生命也許也會少了分上下求索的成就感。董知瑜依舊在窗外的夏風中微微笑著。
懷瑾最終在一排臨湖的鄉舍前停下,天已擦黑,湖麵靈動著最後一抹晚霞的倒影,董知瑜呆呆地看著,她說的對,這裏美得不像樣,如果可以永遠呆在這裏,該多好。
“瑜兒,本想等戰爭勝利了再帶你過來。”
董知瑜心中一梗,“如今呢?”
“如今感慨,世事無常……”懷瑾伸出手,牽著她往村舍走去,“這裏晚上有人唱曲兒,我很喜歡,飯菜也新鮮可口,更重要的是,掌櫃是個中醫,可以為你抓藥調養。”
懷瑾輕輕將手墊在董知瑜的後頸,穩了穩心緒,這才抬頭道:“我是她表姐。”
“找到就好,找到就好!可她現在……”周嫂說著又忍不住哭了起來。
“大嫂,她是怎麽暈倒在這裏的?”
“剛才一顆炸彈下來,她為了救我……”
懷瑾心中絞痛不已,“這村裏有大夫嗎?”
“最近的大夫也要一個時辰的腳力,她現在……”
“大嫂,能否勞煩您帶我過去,我有汽車,不會很久。”
“哦……沒問題,沒問題,”周嫂轉頭往自家房子看了看,“這晦國人……”
“他們不會再迴來了,您家裏還有其他人嗎?”
“就隻有我和閨女英子。”
“您如果不放心,帶小妹妹一起可好?”懷瑾看出周嫂的一絲擔憂。
英子聽了這話,拉了拉周嫂的衣角,“娘,我要一起去,我怕。”
“噯,噯,我們一起救董姑娘。”
懷瑾小心翼翼將董知瑜抱起,往停車的地方走去,“大嫂,表妹她,是怎樣和你們母女結識的?”
“董姑娘晚上摸到我家門口,說是和家人走散了,剛進門就暈了過去,我給她簡單拾掇了一下,看樣子遭了不少罪啊,腳上都是傷……”
周嫂邊走邊將這一晚上的事情給懷瑾細細說來,懷瑾隻沉默,周嫂的話聽在她耳中,就像是在細數自己的罪責,條條如尖刀,刺入自己心扉,末了她在黑暗中咽下淚水,“謝謝你們。”
車駛進一個稍稍大點的小鎮,找了當地唯一的一間診所瞧了,打了針開了藥,又將身上的傷口重新清洗包紮一番,大夫最擔心的是剛才那一摔有沒有碰到腦袋,雖然從頭皮上看並無碰撞痕跡,但鄉鎮診所畢竟設備有限,這會兒又不可能帶著董知瑜開幾小時的車一路顛簸迴玄武治療。
正為難,卻見董知瑜眼皮微微跳動,像是蘇醒前奏,懷瑾緊緊握住她的手,“瑜兒,瑜兒……”
這唿喚似乎不斷在董知瑜的身體裏奏效,隻見她漸漸擰起眉,嘴角也牽動起來,慢慢的,那兩扇睫毛輕顫著打開。
“瑜兒……”
董知瑜微睜的雙眸透出滿滿的困惑,她又閉上眼睛,像是運了一會兒力,複又睜開。
待她看清麵前這張臉,確定不是之前那無數個夢,眼淚順著眼角流了出來。
“大夫,周嫂,我想單獨和表妹呆一刻可好?”
幾人應著出了這間診療室。
懷瑾將董知瑜臉上的淚水輕輕拭去,“瑜兒,是我讓你受苦了……”她還想說什麽,聲音卻已哽住。
董知瑜聽了這話,眼淚反而愈加決了堤,她微微搖了搖頭,“不怪你。”這一聲虛弱卻肯定。
怨不得,怪不得,若是自己與她交換了位置,又能如何處理?
信仰、生命、愛情,孰輕孰重?
“懷瑾……我們倆都錯了……錯就錯在……我們身為間諜,卻動了情。”
一滴淚從懷瑾眸中滾落,這話真實得那樣無奈,她牽起唇角,露出一絲慘淡的笑,似在自嘲。
這一世她似乎注定了為矛盾所生。懷氏與愛新覺羅皇族那不共戴天的仇怨,曾讓她這個後人不知所措;馮玉祥當初將包括自己在內的皇室成員趕出紫禁城,雖為族難,卻是大韜的進步;而堂兄溥儀在東北稱帝,成立偽滿,那一刻她心情的複雜、親情與民族信仰的悖離,曾讓當時在晦國留學的自己成宿成宿地失眠……
麵對這些常人無緣遇到的矛盾,她最終選擇了風淡雲輕,她不再糾結,而是選擇沉默與堅持,接著走自己的路,她不能掌控他人,更不能掌控世事的發展,唯有認清自己腳下的道路,堅持自己的腳步。
這風淡雲輕卻因眼前這個女子而破了功,從第一眼見到她,再到後來的種種,她疼惜、感動、感激,如今知道她是潛伏在自己身邊的赤空黨人,她本可以堅持自己的理念,迴到自己的軌道,繼續走自己的路,天知道自己竟又迴頭找她,將這本可拋去的矛盾又攬了迴來,讓信仰和愛情在自己的世界裏翻雲覆雨地糾結。
“你說的對,瑜兒,我們終要為這錯誤付出代價。”
這一宿她們迴了周家村,等天蒙蒙亮,董知瑜已好轉,並無昏沉或是嘔吐跡象,排除了腦震蕩的可能,用過早飯,懷瑾帶著董知瑜謝別了周氏母女,這便打算上路。
“周嫂,若是有個洋人來打探董姑娘下落,請轉告他,我已接了她去,一切安好。”懷瑾道。
“洋人?”
“對,個子高高的一個洋人,棕發碧眼。”
“噯,好。”周嫂眼中滿是不舍。
董知瑜又與她話了幾句,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有道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有緣自會再見。
出了村駛近一處岔道,董知瑜的心揪了起來,這岔道往西是去渡口的路,往東是迴去的路。
懷瑾偏偏在此處停了下來,她打開門,走下了車。
董知瑜亦跟著她下車,鄉野的夏晨,空氣中混雜著泥土與稻草的淳樸馨香,在過去的這兩個早晨她竟都沒有在意到。
她站在愛人身旁,對著剛剛升起的尚且微溫的紅日閉上眼睛,若在以前,她會問,你帶我去哪裏?她會說,不要再丟了我好嗎?可如今的她,不問,也不說,她深知懷瑾的矛盾,更知道她有能力處理好這矛盾,她所能做的,就是靜候她的抉擇。
她的小指被一根修長的指勾住,她的唇角微微上揚,“上一次你這樣勾著我的手,你說會等我。”
“我食言了。”
“你沒有,”董知瑜睜開眼睛,“食言的人是我。”
懷瑾轉身將她攬入懷中,久久卻不能說話。
董知瑜亦將她輕輕抱著,“謝謝你迴來找我。”
“瑜兒,答應我一件事,此生都不要跟我說‘謝謝’二字。”
“好,我答應。”她其實好怕,好怕懷瑾再一次將她趕走。
“渡口已經被晦軍炸了。”
誰知懷瑾接下來的話暫且消除了她的疑慮,但緊接著,卻又是更深的疑慮,這麽說來晦國已經控製了長江渡口,誌在阻斷赤區和淪陷區的往來。
“所以昨夜的轟炸,其實是在炸渡口?”董知瑜收迴身,看著懷瑾的雙眸。
“沒錯。”
“你是得知了消息,趕來救我的,是嗎?”
“是。”
董知瑜沉默了一會兒,“昨夜周家村也算走運,隻村口的一間房子被炸了。”
懷瑾闔了闔眼,並未再說什麽。
“……懷瑾?”董知瑜決議打破這冗長的沉默。
懷瑾輕輕笑了笑,像是突然做了什麽決定,“瑜兒,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董知瑜沒有多問,女性的直覺告訴她,這會是懷瑾給她的一個驚喜,而不是拋棄。
懷瑾將車開到昨夜就醫的那個小鎮上,“先去打個電話。”
“給誰?”
“你的頂頭上級,徐良。”
進了電話局,懷瑾接通了外交部部長室,由秘書轉到了徐良那裏,“徐部長,我是軍政部懷瑾。”
二人在電話中客套寒暄了一番,隻聽懷瑾說:“一大早叨擾您,是給你們翻譯科董知瑜翻譯請個假,您知道她與我的老部下葉銘添剛剛訂了婚,葉中尉就被派上了山東戰場,董翻譯擔心思念成疾,為了表示我們軍政部的人道關懷,我想送她去金水的療養聖地調節一周,希望不會對你們部裏的工作產生更大的影響。”
董知瑜盯著懷瑾的臉,她聽不見對方說了什麽,隻見懷瑾微微一笑,“應該的。一周後我們會將董翻譯好好地送迴去。”
掛了電話,董知瑜已然不知從何問起,半響工夫,“我們現在去哪裏?”
“金水。”
這是江南平原少見的一處療養勝地,多湖泊山巒,從周家村往東南行駛了幾個時辰,卻見一片仿佛被戰爭遺忘的世外風光,懷瑾憑著先前的記憶將車開至一處僻靜的山道。
“你以前常來嗎?”
“來過兩次,瑜兒,你看。”懷瑾矮下身子,透過擋風玻璃看向翠綠陡峭的山峰。
“綠成了墨色,可真美,像幅水墨畫。”董知瑜將半個身子探出了車窗。
“一會兒到了湖邊更美,你肯定不想迴去了。”懷瑾“嗬嗬”笑了起來。
不想迴去?若是可以不迴去,那敢情好,可若這一切都是你我能夠決定的,生命也許也會少了分上下求索的成就感。董知瑜依舊在窗外的夏風中微微笑著。
懷瑾最終在一排臨湖的鄉舍前停下,天已擦黑,湖麵靈動著最後一抹晚霞的倒影,董知瑜呆呆地看著,她說的對,這裏美得不像樣,如果可以永遠呆在這裏,該多好。
“瑜兒,本想等戰爭勝利了再帶你過來。”
董知瑜心中一梗,“如今呢?”
“如今感慨,世事無常……”懷瑾伸出手,牽著她往村舍走去,“這裏晚上有人唱曲兒,我很喜歡,飯菜也新鮮可口,更重要的是,掌櫃是個中醫,可以為你抓藥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