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 作者:林暮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至桑國覆滅,大鑾都不知伏家的存在,直至那高人將伏丘帶到了允和麵前。
後來,伏丘領命前往芪地,依據瘴沼特點製定了治理之法,用了三十餘年,前後動用數十萬人馬,才將曾經的瘴沼密林變成了如今的農田與藥田。
聽完這麽一段歷史,再看眼前美如畫卷的田野風光,季青臨的感受變得有些複雜。
他仿佛看見了當年那遮天蔽日的密林之中,四處遍布的瘴沼之上,一批又一批人揮汗如雨地勞作、砍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密林中的巨木一棵棵倒下,瘴氣縈繞的瘴沼一點點消失,最終化為肥沃土壤,長出了一簇簇嫩芽,蔓延出一片生機盎然的田野。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不僅僅是古芪國的這片土地,整個人世間,他們所能看見的屋宇樓閣,一草一木,又有哪一處未曾經歷過這種浣骨洗髓般的變革呢?
在改善世間這件事上,神與人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千萬年前五神創世,以黃沙滄海和皚皚白雪奠定出了世間最初的格局,他們像是天地間最早的畫師,在這巨幅化作上勾勒出了山河湖海的輪廓,點綴了陰晴雨雪四季更迭,點綴了生靈與人間。
而後人們世世代代在這已有雛形的畫卷上進一步精雕細琢,反覆修改,這才有了今人目之所及的一切。
季青臨情不自禁地彎起唇角,輕輕笑了一下,這才轉過頭去問道:「後來呢?」
解無移也輕緩地笑了一下,反問道:「你是問伏丘,還是問太子?」
季青臨道:「你都已經說了,大鑾如今水土司最高的官職便是以伏丘的名字命名,想來他後來必然是因治理芪地瘴沼有功,成了名垂青史的功臣。所以我想問的自然是那位太子,他在位的那些年,真的隻做了這一件事嗎?」
解無移靜靜看向窗外,似是在迴憶那段歷史,季青臨卻仿佛在他看似平靜的表情中讀出了一絲釋然。
片刻後,解無移開口道:「允和在位四十六年,除芪地瘴沼,安西南流民,治黃淮水患,統八國文字,造運河通南北,設科考以擇官。可以說,就是他,為大鑾奠定了千年盛世。」
季青臨沉默片刻,言簡意賅地贊道:「是位明君。」
此時對於那位高人的身份,季青臨心中其實已經有了幾分猜測,但這猜測卻又有些不太合理之處。
他想了想,眯起眼睛湊近幾分,似笑非笑道:「我怎麽覺得你今日說的這些,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哦?」解無移微微挑眉,不置可否。
季青臨也不答話,就這麽似笑非笑地與他對視著。
解無移並不是一個喜愛侃侃而談之人,以往但凡出言必是言之有物,意有所指。
而今日,季青臨不過是隨口問了一句芪地瘴沼之事,他卻花費了如此之多的口舌來與季青臨講述這位太子允和的功績,且言語之中絲毫不吝溢美之詞。
要知道,在鍾藏蟬的記憶裏,他們當初之所以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對付大鑾這個共同的敵人。
可如今一千三百年過去,大鑾依舊存續,而解無移談及大鑾太子不僅未有惡評,反而盛讚其功。
他不像是在解釋芪地瘴沼為何變為農田,倒像是在迴答季青臨先前問過的另一個問題——為何四季穀用了一千三百年都還未使大鑾覆滅。
就在他們談話之時,馬車已經駛過大片農田,行至了兩山之間的一處峽穀之中,狹長小道上散布著從山頂墜落的細小碎石,車輪從上軋過,發出輕微的「哢噠」聲。
季青臨掀開簾子看了一眼,發現天色已暗,加之兩旁山壁將光線嚴嚴遮擋,仿佛他們不是在峽穀之中,而是在某個狹長隧道裏。
他放下車簾,轉迴頭來道:「其實我很好奇,水鏡神尊為何要放棄長生,將這貯藏靈氣的玉佩交給你?」
解無移眉尖微微顫動了一下,抿了抿唇,眼神變得有些複雜,像是內心在經受著某種掙紮,許久之後才垂眸道:「這個問題,或許隻有師父自己才能迴答。」
季青臨撇了撇嘴,又道:「那他將玉佩交給你時,就什麽也沒有和你說嗎?」
解無移道:「說了。」
季青臨眸中一亮:「說了什麽?」
解無移側頭看向一旁,麵上似是多了一抹無奈,微微吸了口氣道:「說了一個謊。」
季青臨眨了眨眼,心想難道神仙的言行都是這般莫測,叫人摸不著頭腦?
還未等他再問,便聽車前不遠處有人大喝一聲:「停車!」
車夫連忙勒馬將車停下,季青臨轉身掀開前方車簾,車夫迴過頭來道:「公子,是官兵。」
季青臨抬眼看去,便見不遠處果然有兩個大鑾官兵向他們的車馬走來,其中一人手執火把,另一人單手搭在腰間劍柄之上,一邊走一邊沖他們道:「車上何人?不知此處封路嗎?」
季青臨往他們身後看去,發現這裏已經接近峽穀盡頭,再往前一段便是竹樓遍布的村落,村口也零零星星有不少火光,光影之中人影閃動,都穿著兵服鎧甲,看樣子駐紮在此地的官兵不在少數。
那兩名官兵走到車前,見季青臨掀著簾子不答話,抬了抬下巴道:「喂,跟你說話呢,聽見沒有?」
季青臨收迴遠眺的目光看向眼前二人,客氣道:「敢問官爺,此處為何封路?」
</br>
後來,伏丘領命前往芪地,依據瘴沼特點製定了治理之法,用了三十餘年,前後動用數十萬人馬,才將曾經的瘴沼密林變成了如今的農田與藥田。
聽完這麽一段歷史,再看眼前美如畫卷的田野風光,季青臨的感受變得有些複雜。
他仿佛看見了當年那遮天蔽日的密林之中,四處遍布的瘴沼之上,一批又一批人揮汗如雨地勞作、砍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密林中的巨木一棵棵倒下,瘴氣縈繞的瘴沼一點點消失,最終化為肥沃土壤,長出了一簇簇嫩芽,蔓延出一片生機盎然的田野。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不僅僅是古芪國的這片土地,整個人世間,他們所能看見的屋宇樓閣,一草一木,又有哪一處未曾經歷過這種浣骨洗髓般的變革呢?
在改善世間這件事上,神與人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千萬年前五神創世,以黃沙滄海和皚皚白雪奠定出了世間最初的格局,他們像是天地間最早的畫師,在這巨幅化作上勾勒出了山河湖海的輪廓,點綴了陰晴雨雪四季更迭,點綴了生靈與人間。
而後人們世世代代在這已有雛形的畫卷上進一步精雕細琢,反覆修改,這才有了今人目之所及的一切。
季青臨情不自禁地彎起唇角,輕輕笑了一下,這才轉過頭去問道:「後來呢?」
解無移也輕緩地笑了一下,反問道:「你是問伏丘,還是問太子?」
季青臨道:「你都已經說了,大鑾如今水土司最高的官職便是以伏丘的名字命名,想來他後來必然是因治理芪地瘴沼有功,成了名垂青史的功臣。所以我想問的自然是那位太子,他在位的那些年,真的隻做了這一件事嗎?」
解無移靜靜看向窗外,似是在迴憶那段歷史,季青臨卻仿佛在他看似平靜的表情中讀出了一絲釋然。
片刻後,解無移開口道:「允和在位四十六年,除芪地瘴沼,安西南流民,治黃淮水患,統八國文字,造運河通南北,設科考以擇官。可以說,就是他,為大鑾奠定了千年盛世。」
季青臨沉默片刻,言簡意賅地贊道:「是位明君。」
此時對於那位高人的身份,季青臨心中其實已經有了幾分猜測,但這猜測卻又有些不太合理之處。
他想了想,眯起眼睛湊近幾分,似笑非笑道:「我怎麽覺得你今日說的這些,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哦?」解無移微微挑眉,不置可否。
季青臨也不答話,就這麽似笑非笑地與他對視著。
解無移並不是一個喜愛侃侃而談之人,以往但凡出言必是言之有物,意有所指。
而今日,季青臨不過是隨口問了一句芪地瘴沼之事,他卻花費了如此之多的口舌來與季青臨講述這位太子允和的功績,且言語之中絲毫不吝溢美之詞。
要知道,在鍾藏蟬的記憶裏,他們當初之所以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對付大鑾這個共同的敵人。
可如今一千三百年過去,大鑾依舊存續,而解無移談及大鑾太子不僅未有惡評,反而盛讚其功。
他不像是在解釋芪地瘴沼為何變為農田,倒像是在迴答季青臨先前問過的另一個問題——為何四季穀用了一千三百年都還未使大鑾覆滅。
就在他們談話之時,馬車已經駛過大片農田,行至了兩山之間的一處峽穀之中,狹長小道上散布著從山頂墜落的細小碎石,車輪從上軋過,發出輕微的「哢噠」聲。
季青臨掀開簾子看了一眼,發現天色已暗,加之兩旁山壁將光線嚴嚴遮擋,仿佛他們不是在峽穀之中,而是在某個狹長隧道裏。
他放下車簾,轉迴頭來道:「其實我很好奇,水鏡神尊為何要放棄長生,將這貯藏靈氣的玉佩交給你?」
解無移眉尖微微顫動了一下,抿了抿唇,眼神變得有些複雜,像是內心在經受著某種掙紮,許久之後才垂眸道:「這個問題,或許隻有師父自己才能迴答。」
季青臨撇了撇嘴,又道:「那他將玉佩交給你時,就什麽也沒有和你說嗎?」
解無移道:「說了。」
季青臨眸中一亮:「說了什麽?」
解無移側頭看向一旁,麵上似是多了一抹無奈,微微吸了口氣道:「說了一個謊。」
季青臨眨了眨眼,心想難道神仙的言行都是這般莫測,叫人摸不著頭腦?
還未等他再問,便聽車前不遠處有人大喝一聲:「停車!」
車夫連忙勒馬將車停下,季青臨轉身掀開前方車簾,車夫迴過頭來道:「公子,是官兵。」
季青臨抬眼看去,便見不遠處果然有兩個大鑾官兵向他們的車馬走來,其中一人手執火把,另一人單手搭在腰間劍柄之上,一邊走一邊沖他們道:「車上何人?不知此處封路嗎?」
季青臨往他們身後看去,發現這裏已經接近峽穀盡頭,再往前一段便是竹樓遍布的村落,村口也零零星星有不少火光,光影之中人影閃動,都穿著兵服鎧甲,看樣子駐紮在此地的官兵不在少數。
那兩名官兵走到車前,見季青臨掀著簾子不答話,抬了抬下巴道:「喂,跟你說話呢,聽見沒有?」
季青臨收迴遠眺的目光看向眼前二人,客氣道:「敢問官爺,此處為何封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