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個工棚已經從古典風過渡到了純粹的工業風,主體都是用鋼材搭建而成,因此工棚的挑高極高,單根橫梁的橫跨也是極大。


    所以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空間無比巨大。


    一頭巨大的“怪獸”就橫亙在巨大的工棚之內。


    一眼看過去,隻見這頭怪獸充滿了濃鬱的賽博朋客風,因為各種管道、法蘭、閥門基本全都暴露在外麵,沒有任何的裝飾加以遮掩。


    不過倒是刷上了油漆,而且刷的朱紅色。


    整體形狀跟崇禎手繪的機車頭也沒有太大差別。


    工棚雖然大,但是橫亙其內的火車頭卻也絲毫不見小。


    翁之禮走到火車頭前,一臉得意的說道:“聖上,還有諸位大人,咱們大明火車廠所打造的這個火車頭,長5丈,寬1丈,高9尺,重約30萬斤。”


    聽說火車頭重30萬斤,在場的幾十個文官武臣頓時發出一片驚歎。


    有個侍郎更是忍不住問翁之禮:“翁掌櫃,這麽重的鐵家夥真的可以跑起來?蒸汽機似乎也沒有那麽大的馬力吧?”


    馬力這個功率單位還是被引入。


    1馬力等於1秒內將150斤重物提升1米。


    “完全沒問題。”翁之禮笑著說,“咱們的這個火車頭用的蒸汽機,跟周瑜號使用的是同一個規格的蒸汽機,功率3000馬力。”


    3000馬力的蒸汽機是目前功率最大的。


    所以說這話的時候,翁之禮顯得信心十足。


    翁之禮的信心並不是虛張聲勢,而是基於事實。


    因為火車廠早就在之前試車了多次,完全可以跑起來。


    不光火車頭可以跑起來,就是拖拽多節滿載石頭的火車皮也完全沒有問題,火車的運輸能力真有聖上說的那麽誇張!


    “那還等什麽,趕緊的開始吧。”


    說完,崇禎就率先登上了火車頭。


    “聖上……”張慎行原本還想阻止,心說這玩意到底靠不靠譜誰也說不好,聖上您是萬金之軀暫時就先不要上去了,可是還沒等到他說話,崇禎就已經抬腿上了火車,張慎行便也隻好跟著其他官員跟了上去。


    不過火車頭的駕駛室根本裝不下那麽多的官員。


    看到後麵的官員還要往火車頭上擠,翁之禮趕緊製止:“列位,列位大人,火車頭上根本坐不下那麽多人,不過沒關係,我們還準備了一節車廂,車廂裏有大量座位,足以容納列位大人就座,列位大人請這邊來。”


    後麵的官員這才發現後麵的軌道上還停放了一節車廂。


    當下六部尚書以下官員以及內務府各科的都給事中就上了後麵的這節車廂,車廂裏居然還有一排排的長椅,足可以坐下上百人。


    文官武臣們一邊落座一邊嘖嘖稱奇。


    有些官員更把腦袋探出車窗往外看。


    得益於崇禎這個穿越者,華夏的火車就沒有重複另一個世界的老路,把最開始的火車設計成為馬車的樣子,而是上來就是火車該有的樣子。


    翁之禮顧不上招待這些官員,又迴到了火車頭。


    火車頭上的人員就要少得多,除了崇禎、朱慈烺父子,就隻內閣的四位輔弼還有內務府主事馬鳴騄等七人。


    向崇禎見過禮,翁之禮又道:“開車!”


    火車頭後部的兩個工人立刻將鍋爐門開到最大,再一鏟一鏟往裏送無煙煤,鍋爐裏的爐火很快燒到了最旺。


    另一個工人則用力打開閥門。


    伴隨著“嗤”一聲放氣聲響,車頭開始動起來。


    四位閣老便紛紛驚唿了起來,六七十歲的人了,此刻卻表現得像個小孩子,完全被眼前的景象給震驚到了。


    “老天爺,真的能跑!”


    “此物真奇哉,燒煤就能跑!”


    “慢是慢了點,但是能動起來就好。”


    “首揆說的是,隻要能動起來,速度可以想辦法慢慢的提上去。”


    盡管十分吃驚,不過幾位閣老還是自恃身份,提出了改進的意見。


    畢竟是領導嘛,不管懂或不懂,總得提出點改進意見,不然體現不出水平。


    崇禎聽了卻差點笑出聲,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當火車頭完全跑起來後幾位閣老會有什麽樣的表情?老花鏡掉地上?


    話說,四位閣老好像沒有戴老花鏡?


    這時候劉理順忽然輕咦了一聲問道:“咦,怎麽往後開?”


    翁之禮笑著說:“劉閣老容稟,得先跟後麵的車廂連上,要不然就把車廂裏的列位大人給落下了,嗬嗬嗬。”


    “哦,哦哦哦。”劉理順忙不迭點頭,“有理,甚是有理。”


    幾人說話之間,火車頭已經順著鐵軌往後滑行了數十步,然後聽到嗒的一聲,車頭和車廂就通過連接機構,連接到了一起。


    因為有崇禎這穿越者在,車廂連接也直接用上詹氏掛鉤。


    當然,崇禎隻是畫了一個草圖,但許多事有靈感就足夠。


    大明的能工巧匠其實不在少數,隻要你能提供加工草圖,就都能給你造出來。


    有了崇禎繪製的草圖,翁之禮帶著火車廠的幾個老工匠,隻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將具體的結構給琢磨出來,所以,現在這個叫翁氏掛鉤。


    隻是輕輕一碰,車廂就通過翁氏掛鉤牢牢連住了火車頭。


    在得知了這一點之後,四位閣老和馬鳴騄再次嘖嘖稱奇。


    此物屬實神奇,隻要輕輕一撞居然就能鉤住,屬實方便。


    崇禎卻已經通過走道,來到了火車頭的後門,正好看到工人打開了車廂前門,然後一眼就看到坐在車廂內的群臣。


    “嘿,聖上!”群臣紛紛起身湧到車廂的前門。


    火車廠的工人卻已經在翁氏掛鉤上麵墊上木板,又在車廂與車頭間拉上多條鐵鏈,很快就搭好了過道橋,兩側甚至還有六道鐵鏈充當護欄。


    崇禎當即穿過過道橋進入到車廂,與群臣相見。


    朱慈烺、四位閣老還有馬鳴騄也相繼跟了過來。


    這時候,火車頭已經再次動起來,而且這次是往前行駛。


    “聖上,首揆,孟閣老……”車廂內的群臣忙不迭的向崇禎等見禮。


    明明隻是分開不到片刻,卻搞得好像久別重逢,四位閣老也很興奮。


    盡管他們不懂工業革命,卻也能朦朦朧朧的意識到火車的重大意義。


    大明有了火車,兩京之間的聯係就會更加緊密,江南的財賦就能更快的轉運京師,而且損耗也會大大降低,這無疑會大大的降低治理成本。


    作為內閣輔弼,這點起碼的政治素養還是有的。


    隨著時間推移,火車的行駛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崇禎終於又聽到了熟悉的喀嗒聲,這是鋼輪碾過鋼軌的連接處時發出的聲響。


    崇禎估計了下,行駛的速度大概30公裏每小時。


    按照這個速度,大概需要兩個晝夜才能到達南京。


    對於崇禎來說,這個速度簡直慢到發指,但是對於群臣來說卻已經快到讓人害怕,有個年邁的侍郎甚至嚇得臉色發白,險些昏過去。


    但是更多的官員興奮異常,臉上也盡是期待之色。


    沒一會,火車就駛出火車廠的內部軌道,上了兩京鐵路。


    順便再說一句,道岔機構也是崇禎提供的構想以及草圖,然後再經由翁之禮帶著火車廠的工匠把它造出來。


    當然,現在的道岔機構完全是人工操作。


    兩京鐵路為節省運輸成本,基本都是沿著運河而修建的,所以駛出火車廠區之後,映入崇禎和群臣眼簾的,便是運河沿岸的風景線。


    然而運河沿岸的風景卻談不上美麗,土地也是大量荒蕪。


    馬鳴騄唯恐崇禎心下不喜,解釋道:“聖上,從北京直到通州段運河兩岸的土地,大多都是皇莊,本來是可以佃給無地百姓耕種的,隻不過經過多年的戰亂,北直人口銳減,流民又大多跑去了江南,所以很招募到流民耕種。”


    “此事朕知道。”崇禎點點頭表示他知道。


    “不光是皇莊,整個北直乃至整個北方的土地都沒人種。”


    經過多年戰亂,北直人口原本就所剩無幾,剩下的青壯又大多被建奴強征為練勇、綠營炮兵以及八旗漢軍,八裏橋戰敗之後又被明軍抓去修築鐵路,所以荒廢的不隻是皇莊,整個北直幾乎都沒人種。


    這也是崇禎為什麽重視江南及湖廣的農業。


    因為三年之內,北方數省的農業生產絕不可能恢複如初,那麽這三年內京師及北方數省的糧食就要靠江南及湖廣供給。


    所以江南及湖廣的糧食生產絕不能出問題。


    要不然大明治下就又會爆發大規模的饑荒。


    既然話說到這,崇禎就決定擇日不如撞日,趁著這個機會在火車上開個辦公會議,跟內閣把能決定大明百年國運的土地大計給定下來。


    “諸位卿家,京師以及北方數省的光複也已經有段時間。”


    崇禎的目光從張慎行等閣部大員臉上掃過,又接著說道:“關於北直各府州及北方數省的土地如何處置,似乎也該有個明確的說法了。”


    聽到這,眾大臣便紛紛從車窗外收迴目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