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行。”崇禎道,“父皇若直接給金鉉下中旨,那就是侵奪內閣的事權,朝中的官員還不得鬧翻天?眼下他們還隻是罵父皇幾句,可父皇要是下中旨侵奪內閣事件,他們恐怕就要血諫國子監,濺咱們父子一身血了。”


    真這麽幹,直接就把雙方矛盾給激化了。


    真要踏出這一步,也就意味著帝黨的徹底分裂。


    從此之後,整個文官集團就又要站到皇帝的對立麵。


    雖然崇禎也不怕這個,但是能不決裂還是不要決裂。


    畢竟現在的主要矛盾是與建奴之間的滅國之爭,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的矛盾屬於內部矛盾、次要矛盾。


    再說直接抓人手法太低級。


    作為高端玩家,崇禎不屑於這麽做。


    “父皇,難道就這樣算了?”朱慈炯忿然說道。


    崇禎道:“就這樣算了肯定是不可能就這樣算了。”


    朱慈烺心頭一動問道:“這麽說,父皇有主意了?”


    “那當然。”崇禎哂然說道,“父皇乃是大明皇帝,手中掌握著整個大明的資源,對付一小撮不法奸商那還不是手拿把攥?”


    “瞧著吧,他們怎麽吃進去的,”


    “到時候,父皇就讓他們怎麽吐出來。”


    說此一頓,又道:“而且是連本帶利的全部吐出來。”


    朱慈炯笑著說道:“那兒臣就放心了,不然也太便宜這些奸商。”


    崇禎笑了笑又道:“好了,現在各科分別匯報工作,格物科就不用再次匯報了,朕上午就已經看過蒸汽機了,其餘各科哪個先來?”


    “聖上。”鄭森一下站起身說道,“我們飛行科先來。”


    “行啊。”崇禎欣然說道,“你就跟朕好好的說道說道,你們飛行科製作的飛車,可以飛多遠?又可以攜帶多重的載荷?”


    “迴稟聖上,飛車1號可以攜帶大約1000斤的載荷,其中人員、火油、螺旋漿裝置以及吊籃的總重量大約在800斤,飛行距離最遠可達100裏。”鄭森一臉得意的說道,“如果攜帶20個手榴彈就隻能飛50裏。”


    “還不錯嘛。”崇禎笑著說,“不過朕以為還可以改進。”


    “必須改進。”鄭森重重點頭道,“飛車1號還是小了,臣打算做一個更大的,體型要比飛車1號大十部,這樣就能飛得更遠,攜帶更多的手榴彈。”


    崇禎忙問道:“現在的飛車1號有多大?長度直徑多少?”


    鄭森已經看過崇禎繪製的示意圖,也已經熟知長寬高直徑等概念。


    當下鄭森迴答道:“飛車1號長度10丈,直徑為4丈,算上吊籃總高為5丈,放大後的飛車2號長度為20丈,直徑則要加大到6丈!”


    “鄭大木,你能不能給我消停些?”馬鳴騄忍不住了。


    “就這個飛車1號用了多少銀子?再弄個飛車2號不得翻好幾倍?”


    “咱們內務府再是家大業大,也經不住你這麽個花法,非要造飛車2號也行,去找你老子去要銀子去,閩國公拔根毫毛就值一百萬兩。”


    “馬主事,你以為我沒去找?”鄭森黑著臉說道,“他死活不肯給。”


    崇禎笑著問馬鳴騄:“馬卿,飛行科的這個飛車1號花了多少銀子?”


    “迴聖上,前前後後已經花去15萬兩銀子。”馬鳴騄肉疼的說道,“15萬兩,都能采購6萬支燧發槍或者250門4寸炮,結果就造這麽個玩意。”


    崇禎聞言也是咋舌,心說這玩意的造價還真是不便宜。


    要是弄100架飛艇組建空軍,那不得花出去1500萬兩?


    鄭森連忙解釋道:“聖上,其實也沒那麽貴,飛車1號是因為以前沒嚐試過,所以犯了許多錯誤,也浪費了好多材料,再造一架的話就沒有那麽貴。”


    崇禎問道:“那要是造一輛同樣大小的飛車,要多少銀子?”


    鄭森答道:“如果造一輛同樣大小的,2萬兩銀子就足夠了。”


    “2萬兩?”崇禎笑著說,“那你這飛車1號的浪費可有點多。”


    鄭森搔了搔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聖上,這不是沒造過麽。”


    崇禎沉吟片刻後說道:“要不然這樣吧,也別整什麽飛車2號了,你就照著飛車1號的尺寸製造25輛飛車,然後正式組建一支空軍。”


    鄭森興奮的說道:“如果製造25輛飛車,價錢還能更低些。”


    “嗯,總之先造25輛。”崇禎點點頭說,“然後就從國子監生中招募士子,開始訓練編隊飛行吧,最好能編寫出一套訓練用的教材。”


    “是。”鄭森握拳說道,“臣明天一早就來招募士子。”


    25輛飛車就能攜帶500顆左右的手榴彈,這就有那麽點意思了。


    這樣一來,鄭森的空軍還有張繼孟的神火炮就將成為明軍的兩大秘密武器。


    如果被建奴提前知道了,並且做好了防備,鄭森的空軍和張繼孟的神火炮其實也構成不了太大的威脅,但是在建奴不知道的前提之下,驟然之間使出這兩樣秘密武器,那是絕對可以給建奴構成最致命的殺傷。


    隻可惜這兩樣秘密武器就第一次能有奇效。


    第二次再用建奴就必定會有防備,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這兩樣秘密武器不能夠輕用,必須留到決戰之時。


    想到這裏,崇禎又直接問張繼孟:“張繼孟,神火炮造好了嗎?”


    “迴聖上,造是造好了,可結果不盡如人意。”張繼孟站起身,有些羞愧的說道,“臣嚐試了不下百次,皆無法命中指定區域。”


    “差多少?”崇禎問道,“二十丈?”


    張繼孟道:“不止二十丈,足有五十丈。”


    崇禎瞬間無語,這圓概率偏差屬實讓人無語。


    兩三千米射程,圓概率偏差就能超過一百米,這可不就是布朗運動?在另一個世界也隻有阿三的導彈能比。


    ……


    迴頭再說建奴。


    借著清順之戰,多爾袞也辦了一件大事。


    就是在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蒙古諸部強製推行盟旗製度,並且對各個部落的遊牧地界進行了劃定,從此之後每個部落就隻能在劃定的區域之內放牧,嚴禁跨區域遊牧,否則就會受到清廷的嚴懲。


    然後對各個部落的人口進行了造冊編戶。


    通過這套措施,清廷對蒙古諸部的控製力度得到了空前強化。


    這一舉措也意味著清廷對內蒙諸部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奴爾哈赤時代,隻是與科爾沁蒙古結盟,黃台吉也隻是當上名義上的蒙古共主,但到了多爾袞這裏卻實現了對內蒙諸部的實際統治。


    當然,這也是因為黃台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要不然憑多爾袞自己是絕對實現不了這個目標的。


    這一舉措的最大好處就是大大加強了清廷的軍力。


    負責處理此事的大學士剛林此刻正向多爾袞陳述:“主子,科爾沁蒙古、察哈爾蒙古以及土默特蒙古諸部的牧區劃界已經全部完成,還有各部牧民的編戶也已完成,計有壯丁十二萬丁以上,口數三十餘萬。”


    “好。”多爾袞欣然道,“將軍都派出了?”


    “是的,都已經派出了。”剛林道,“今後我大清再有戰事之時,就可以通過將軍府對蒙古各部下達征召令,除了留守之兵力,最多可以征召八萬蒙古騎兵!”


    洪承疇、寧完我還有範文程聞此,都是大為振奮,這下大清的騎兵力量得到了成倍的擴充,這之前,外藩蒙古最多也就能夠征召兩三萬騎兵,可是推行盟旗製之後,可征召的蒙古騎兵數量就增加到了八萬騎!


    多爾袞卻輕歎一聲說道:“可征召的蒙古騎兵數量大大的增加了,這固然是好事,然而也有不好的,今後再要征召蒙古騎兵為了我大清而戰,就需要大清朝廷為之提供糧餉,這一來大清朝廷的壓力就會增加。”


    “主子所言極是。”剛林喟然道,“別的姑且不說,隻是今年用於賑濟土默特蒙古諸部的糧草就是個天文數字,奴才估算過了,至少需要十萬石糧食及五十萬包草料,否則牧民或牛羊就會大麵積的餓死。”


    多爾袞接著問道:“京畿的秋糧總共收了多少?”


    剛林道:“不算各旗公庫,歸於國庫的秋糧大約100萬石,草料500萬包。”


    “怎麽隻有這些?”多爾袞臉色瞬間黑下來,又道,“根據南明的魚鱗圖冊,京師附近足有四千多萬畝耕地,就算畝收一石也該有四千多萬石!”


    剛林苦笑:“主子,賬可不是這麽算的,京畿的耕地雖然有四千多萬畝,可是種地的包衣隻有五十萬,五十萬包衣可種不了四千多萬畝這麽多,實際耕種也就兩千萬畝,而且畝收也遠沒有一石,僅有四鬥左右。”


    建奴采取的是粗放式耕種,畝收非常低。


    “畝收仍隻有四鬥?”多爾袞臉色難堪。


    這點糧食夠幹什麽?一場大仗就打沒了。


    所以說大清的家底還是薄,跟南明沒法比。


    剛林說道:“主子,算上河北、山西以及山東等地,應當可以湊足200萬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