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國子監試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作者:寂寞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過幾天,南京城又迎來了第三件大事。
萬眾矚目的國子監考試,終於要開考了。
這三個月來,從全國各地陸陸續續趕來南京的趕考生員足足有五萬多人,把偌大的魏國公府、懷遠侯府、靈壁侯府以及安遠侯府都住得滿滿當當,真是儒冠滿京華,三年一次的南京鄉試也沒有這等盛景。
先是27萬募兵到了南京。
接著是5萬多士子參加國子監試。
這一文一武,成了南京城的談資。
這天一大早,汪韜就來到鈔庫街的牛記雲吞鋪前坐下。
“汪員外來了?”牛記的夥計立刻迎下來,笑著問道,“還是老規矩,兩副燒餅,再加兩碗雲吞?”
“對,老規矩。”汪韜笑著點點頭。
“得嘞,一號桌汪員外,兩副燒餅加兩碗雲吞。”
不一會,焦黃酥脆的兩副燒餅還有熱騰騰的兩碗雲吞端上來,這時候,汪韜的老朋友孫廷蘭也到了。
“孫翁。”汪韜趕緊起身招唿。
“汪公。”孫廷蘭也是長揖見禮。
見過禮,兩人一邊吃早餐一邊閑聊。
這幾個月甚至這半年多,兩人都是這生活節奏。
尤其孫廷蘭,已經徹底將家裏的布帛鋪盤出去,不再從事實體的營生,專門開始研究市易所的債券買賣。
汪韜就是跟著孫廷蘭混。
靠著孫廷蘭的獨到眼光,汪韜已經抹平了損失。
但是孫廷蘭的身家也已經追了上來,現在兩人的身家差不多,都是十萬兩左右,這其實已經算是富豪了。
汪韜小聲問道:“孫翁,今天是最後一個交易日了,過了今天,明天開始皇家市易所和戶部市易所都要歇業盤賬了,所以你說,在關門歇業前會不會來一波大漲?”
“不隻你一個人這麽想,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孫廷蘭笑道,“所以,今天的債券價格肯定會有一波大張。”
汪韜當即說道:“這樣的話,待會市易所開門之後我們得快些,搶在價格還沒有上漲之前先買進,然後到關門之前賣出,就能夠穩賺一波。”
孫廷蘭卻笑道:“汪公,我勸你還是不要買進了,趕緊趁這機會出貨,將手頭的債券全部都出清,然後輕輕鬆鬆過大年。”
“這又是為何?”汪韜一臉懵。
“直覺。”孫廷蘭笑著道,“信不信由你。”
“我信。”汪韜不假思索的說道,“待會兩市一開我就全部拋出。”
兩人說話之間,一隊身穿襴衫的士子通過來燕橋,前往上方橋南上方門北的大校場參加國子監的招生考試。
隱約可以聽到考生言語。
大多是問某兄你準備得如何了?
同伴則自信滿滿的說今科必中。
問話的則又說,小弟這次恐怕是要慘了。
看著結伴走過的士子,汪韜羨慕的說道:“真是羨慕這些士子,他們真是趕上了一個難得的好時候,擱我年輕時,哪有這樣的機會?”
“是啊。”孫廷蘭對此也是深有感觸,因為他其實也是秀才出身。
當年他來南京參加鄉試的時候,一萬多秀才才隻錄取幾十個舉人,而且隔三年才有一次鄉試的機會。
可現在,國子監一次就要招生1500人,而且每年都要招1500人。
雖說參加國子監考試的生員有五萬多人,但是中式的機會仍舊遠超他們那個時候。
而更讓他們兩個羨慕的是,在國子監讀完三年畢業就能進內務府,雖然不算是科舉出身的朝廷命官,但是論權勢和地位卻完全不在進士出身的普通官員之下,舉人就更加無法跟內務府出身的士子比。
關於這,隻要看那些勤王士子就知道了。
勤王士子是真的能橫著走,連內閣輔弼都得退避三舍。
這可真的是應了一句老話,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不能比啊。
看著這些士子的背影,孫廷蘭幽幽說道:“也不知道這次考試的考題是什麽?”
“考題據說要到考試現場才會最終揭曉,而且還是聖上親自出題。”旁邊一桌的一個縉紳忽然插話進來說,“而且,據說就隻考一場。”
“就隻考一場?”汪韜愕然道,“隻考四書?”
“是的,隻考一場四書。”那縉紳道,“而且時間也隻有一個上午!”
“隻半天時間?”孫廷蘭神情一凜道,“雖說隻考一場,可半天時間也太短了,對於那些腦子不太好使的考生而言,破題都夠嗆。”
汪韜也默念道,但願他們好運。
……
考試時間其實並不是一個上午。
準確說,隻有兩個時辰的時間。
卯正開始考試,午正準時收卷,正好兩個時辰。
大約卯初時分,參加國子監試的考生就陸續來到大教場。
大教場,固名思義就是當年洪武帝用來校閱京營的場所,後來朱逮遷都之後,大教場就跟金川門內的營房一並遭到了廢棄。
不過大教場並不跟營房在一起。
京營營房在南京內城的最北端,獅子山的南麓。
但是大教場在南京外城的最南,可謂南轅北轍。
當考生們陸續到來時,隻見大教場的四周早已經標槍般插滿了京營兵,一個個穿著大紅的鴛鴦戰襖,著實的威風。
大教場裏邊則擺滿了矮幾坐席。
遠遠的看過去,就像是一張巨大的棋盤。
離得近了之後,考生們才發現,矮幾上已經擺好了文房四寶以及宣紙。
“都過來排隊!”還隔著幾十步,一個披著棉甲的勤王士子便朗聲說道,“按照之前下發的編號,過來排隊!”
這之前,參加考試的考生已經領了編號。
因為考生太多,所以整個考場被劃分成了三百六十一個區域。
對,就是按照圍棋的縱橫各十九道劃分,每個區域約一百五十個考生,各有兩個勤王士子以及京營兵負責考場秩序。
大約卯時一刻,五萬多考生便全部到齊。
雖然距離卯正時分還有三刻鍾,但是早就已經到場的副主考朱慈烺便示意考生們可以提前進場,太子仁慈,覺得考生們站著有些累。
五萬多考生在勤王士子引領下有序進場,很快找到各自坐席。
考生正襟危坐,連咳嗽都不敢,隻有維持秩序的勤王士子在反複重申考場紀律:不準交頭接耳,不準喧嘩,不準結交監考。
但是可以磨墨,提前鋪好試卷。
大校場上便立刻響起翻動試卷的簌簌聲。
然而讓所有考生失望的是,試卷隻是空白試卷,且隻有一張。
看到這,不少考生便在心裏說一聲苦也,怎麽隻有一張試卷,連草稿紙都沒有?這要是寫錯了或者沾了墨,豈非就要落榜?
在考生們忐忑不安的等待之中,時間來到卯正。
崇禎珊珊來遲,這狗皇帝昨天晚上宿在烏衣巷,荒唐了一宿。
拖著略微有些沉重的步伐,崇禎登上了校閱台,在台上站定。
站在校閱台前緣往下俯瞰,但隻見五萬多張考桌整齊的擺開,五萬多個考生正襟危坐向他投來敬畏中帶著崇拜的目光。
所謂大地如棋局,生員當棋子,說的就是這個。
當下崇禎便從衣袖之中取出一本線裝書,是一本論語精校本。
離校閱台最近的考生見了頓時眼前一亮,看來考題出在論語!
當下這些考生便絞盡腦汁,開始思量皇帝有可能會選哪一句?如果選了這句,又該如何破題?哪怕隻是比其他考生多構思片刻也是極好的。
然而,崇禎隻是隨意的翻了幾頁便又把論語合上。
然後崇禎便朗聲說道:“這次考試的考題,便是論語!”
“啊?”站在校閱台下的高起潛、盧九德還有幾十個大嗓門的士子便是一愣。
考題便是論語?聖上,你違規了,考題隻能選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但不能直接拿論語當考題。
哪有拿論語當考題的?這也未免太簡單了。
拿論語當考題,就算讓童生來考,也能閉著眼睛破題。
“啊什麽啊?”崇禎臉色垮下來,哼聲道,“耳朵聾了,考題是論語!”
“是!”高起潛、盧九德一個激冷,趕緊尖著嗓子高喊,“萬歲爺說了,今科國子監試的考題便是論語,論語!”
幾十個大嗓門士子紛紛跟著大吼:“考題是論語,論語!”
很快,號子聲便傳遍整個大教場,傳進每個考生的耳朵。
整個考場頓時一片嘩然,就論語?這也未免太簡單了吧?簡直白送啊!著了,今科我是必中的了,我要進國子監了,哇哈哈!
當下考生們便揮毫潑墨,開始謄寫。
沒錯,這樣的一道考題,根本不用醞釀。
雖然從未見過拿論語做題的範文,但這根本難不住他們,他們中間最年幼的都學了五年以上程文,還能寫不出來這?
……
與此同時,在內閣值房,四位閣老及兩位堂官正在商議國事。
在一個月前的廷推之中,前禮部尚書王鐸最終落選,張慎言、孟兆祥、錢謙益三人得以入閣,分別成為次輔、三輔以及四輔。
在上個月,除了內閣輔臣的廷推,還進行了六部堂官的廷推。
最終範中傑在晉升吏部左侍郎短短不到半年之後,再次晉升吏部尚書,王鐸則得以原複原職,仍擔任禮部尚書一職。
身為赴難九卿之一的吳麟征又得以上了個大台階,繼不久前晉升詹事府詹事之後,再次晉升戶部尚書。
這次參與內閣會議的是戶部尚書吳麟征還有兵部尚書呂大器,所商議的事情就是如何處理從偽順那邊交易得來的一萬匹戰馬。
說起這一萬匹戰馬,就又得說起上個月的那次黨爭。
史可法已經被處死,但是解學龍也落了個失足落井,最終讓三輔路振飛撿了一顆落地桃子,一下就從內閣三輔變成內閣首輔。
路振飛當上首輔後便立刻促成了與偽順之間的貿易。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談成的結果是大明朝拿出一百萬石糧食,換取偽順的一萬匹好馬、兩萬頭牛以及十萬隻羊。
這個價格,肯定是大明占了便宜。
因為到了崇禎朝時,一匹好馬就值將近一百兩銀子。
所以說隻是一萬匹好馬就已經抵得上一百萬石糧食,另外的兩萬頭牛以及十萬隻羊相當於白送給大明。
偽順的使節很生氣,卻無可奈何。
因為這次交易是他們有求於大明。
然後到了昨晚深夜,湖廣總督何騰蛟送來了二百裏加急,說偽順已經把一萬匹好馬、兩萬頭牛以及十萬隻羊如數交割給大明。
議事廳內,路振飛很愜意的坐在正中間的太師椅上。
次輔張慎言、三輔孟兆祥還有四輔錢謙益分坐左右,至於兵部尚書呂大器和戶部尚書吳麟征則沒有座位,隻能站著。
路振飛說道:“再過半個月就年休,看來偽順的這批羊肉是趕不上給京中的官員發放年節禮了,本來呢,仆還想著在年休之前給大家發幾隻羊,犒勞一下大家在過去這一年中的辛苦付出,順便也為來年的差事提一提勁,這下是泡湯了。”
“首揆仗義。”錢謙益一臉諂媚的道,“不過就算是節後發放羊肉,效果也是一樣的,京中大小官員仍會感激首揆你。”
路振飛擺了擺手又說道:“先說正事,這一萬匹戰馬到底如何處置?”
張慎言、孟兆祥還有吳麟征都是眼觀鼻,鼻觀心,這事情有些敏感,還是別急著當這個出頭鳥的好。
這一萬匹馬之所以難搞,就在於有一樣事權沒有跟內務府劃分清楚。
具體就是兵部的事權跟內務府高度重疊,現在兵部的事權基本喪失,無論是募兵還是對外征戰都是內務府全權決定。
或者說由皇帝一言而決。
所以這一萬匹戰馬作為寶貴的軍用物資,到底歸兵部處置,還是交給內務府處置?
路振飛其實早有了答桉,但他還是想聽聽其他內圖輔臣以及戶部兵部堂官的意見,免得禦史言官又罵他說搞一言堂。
看到幾個人都不肯說話,路振飛直接點名。
路振飛扭頭問呂大器道:“大司馬,你的意見呢?”
“下官唯內閣馬首是瞻。”呂大器不假思索的應道。
萬眾矚目的國子監考試,終於要開考了。
這三個月來,從全國各地陸陸續續趕來南京的趕考生員足足有五萬多人,把偌大的魏國公府、懷遠侯府、靈壁侯府以及安遠侯府都住得滿滿當當,真是儒冠滿京華,三年一次的南京鄉試也沒有這等盛景。
先是27萬募兵到了南京。
接著是5萬多士子參加國子監試。
這一文一武,成了南京城的談資。
這天一大早,汪韜就來到鈔庫街的牛記雲吞鋪前坐下。
“汪員外來了?”牛記的夥計立刻迎下來,笑著問道,“還是老規矩,兩副燒餅,再加兩碗雲吞?”
“對,老規矩。”汪韜笑著點點頭。
“得嘞,一號桌汪員外,兩副燒餅加兩碗雲吞。”
不一會,焦黃酥脆的兩副燒餅還有熱騰騰的兩碗雲吞端上來,這時候,汪韜的老朋友孫廷蘭也到了。
“孫翁。”汪韜趕緊起身招唿。
“汪公。”孫廷蘭也是長揖見禮。
見過禮,兩人一邊吃早餐一邊閑聊。
這幾個月甚至這半年多,兩人都是這生活節奏。
尤其孫廷蘭,已經徹底將家裏的布帛鋪盤出去,不再從事實體的營生,專門開始研究市易所的債券買賣。
汪韜就是跟著孫廷蘭混。
靠著孫廷蘭的獨到眼光,汪韜已經抹平了損失。
但是孫廷蘭的身家也已經追了上來,現在兩人的身家差不多,都是十萬兩左右,這其實已經算是富豪了。
汪韜小聲問道:“孫翁,今天是最後一個交易日了,過了今天,明天開始皇家市易所和戶部市易所都要歇業盤賬了,所以你說,在關門歇業前會不會來一波大漲?”
“不隻你一個人這麽想,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孫廷蘭笑道,“所以,今天的債券價格肯定會有一波大張。”
汪韜當即說道:“這樣的話,待會市易所開門之後我們得快些,搶在價格還沒有上漲之前先買進,然後到關門之前賣出,就能夠穩賺一波。”
孫廷蘭卻笑道:“汪公,我勸你還是不要買進了,趕緊趁這機會出貨,將手頭的債券全部都出清,然後輕輕鬆鬆過大年。”
“這又是為何?”汪韜一臉懵。
“直覺。”孫廷蘭笑著道,“信不信由你。”
“我信。”汪韜不假思索的說道,“待會兩市一開我就全部拋出。”
兩人說話之間,一隊身穿襴衫的士子通過來燕橋,前往上方橋南上方門北的大校場參加國子監的招生考試。
隱約可以聽到考生言語。
大多是問某兄你準備得如何了?
同伴則自信滿滿的說今科必中。
問話的則又說,小弟這次恐怕是要慘了。
看著結伴走過的士子,汪韜羨慕的說道:“真是羨慕這些士子,他們真是趕上了一個難得的好時候,擱我年輕時,哪有這樣的機會?”
“是啊。”孫廷蘭對此也是深有感觸,因為他其實也是秀才出身。
當年他來南京參加鄉試的時候,一萬多秀才才隻錄取幾十個舉人,而且隔三年才有一次鄉試的機會。
可現在,國子監一次就要招生1500人,而且每年都要招1500人。
雖說參加國子監考試的生員有五萬多人,但是中式的機會仍舊遠超他們那個時候。
而更讓他們兩個羨慕的是,在國子監讀完三年畢業就能進內務府,雖然不算是科舉出身的朝廷命官,但是論權勢和地位卻完全不在進士出身的普通官員之下,舉人就更加無法跟內務府出身的士子比。
關於這,隻要看那些勤王士子就知道了。
勤王士子是真的能橫著走,連內閣輔弼都得退避三舍。
這可真的是應了一句老話,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不能比啊。
看著這些士子的背影,孫廷蘭幽幽說道:“也不知道這次考試的考題是什麽?”
“考題據說要到考試現場才會最終揭曉,而且還是聖上親自出題。”旁邊一桌的一個縉紳忽然插話進來說,“而且,據說就隻考一場。”
“就隻考一場?”汪韜愕然道,“隻考四書?”
“是的,隻考一場四書。”那縉紳道,“而且時間也隻有一個上午!”
“隻半天時間?”孫廷蘭神情一凜道,“雖說隻考一場,可半天時間也太短了,對於那些腦子不太好使的考生而言,破題都夠嗆。”
汪韜也默念道,但願他們好運。
……
考試時間其實並不是一個上午。
準確說,隻有兩個時辰的時間。
卯正開始考試,午正準時收卷,正好兩個時辰。
大約卯初時分,參加國子監試的考生就陸續來到大教場。
大教場,固名思義就是當年洪武帝用來校閱京營的場所,後來朱逮遷都之後,大教場就跟金川門內的營房一並遭到了廢棄。
不過大教場並不跟營房在一起。
京營營房在南京內城的最北端,獅子山的南麓。
但是大教場在南京外城的最南,可謂南轅北轍。
當考生們陸續到來時,隻見大教場的四周早已經標槍般插滿了京營兵,一個個穿著大紅的鴛鴦戰襖,著實的威風。
大教場裏邊則擺滿了矮幾坐席。
遠遠的看過去,就像是一張巨大的棋盤。
離得近了之後,考生們才發現,矮幾上已經擺好了文房四寶以及宣紙。
“都過來排隊!”還隔著幾十步,一個披著棉甲的勤王士子便朗聲說道,“按照之前下發的編號,過來排隊!”
這之前,參加考試的考生已經領了編號。
因為考生太多,所以整個考場被劃分成了三百六十一個區域。
對,就是按照圍棋的縱橫各十九道劃分,每個區域約一百五十個考生,各有兩個勤王士子以及京營兵負責考場秩序。
大約卯時一刻,五萬多考生便全部到齊。
雖然距離卯正時分還有三刻鍾,但是早就已經到場的副主考朱慈烺便示意考生們可以提前進場,太子仁慈,覺得考生們站著有些累。
五萬多考生在勤王士子引領下有序進場,很快找到各自坐席。
考生正襟危坐,連咳嗽都不敢,隻有維持秩序的勤王士子在反複重申考場紀律:不準交頭接耳,不準喧嘩,不準結交監考。
但是可以磨墨,提前鋪好試卷。
大校場上便立刻響起翻動試卷的簌簌聲。
然而讓所有考生失望的是,試卷隻是空白試卷,且隻有一張。
看到這,不少考生便在心裏說一聲苦也,怎麽隻有一張試卷,連草稿紙都沒有?這要是寫錯了或者沾了墨,豈非就要落榜?
在考生們忐忑不安的等待之中,時間來到卯正。
崇禎珊珊來遲,這狗皇帝昨天晚上宿在烏衣巷,荒唐了一宿。
拖著略微有些沉重的步伐,崇禎登上了校閱台,在台上站定。
站在校閱台前緣往下俯瞰,但隻見五萬多張考桌整齊的擺開,五萬多個考生正襟危坐向他投來敬畏中帶著崇拜的目光。
所謂大地如棋局,生員當棋子,說的就是這個。
當下崇禎便從衣袖之中取出一本線裝書,是一本論語精校本。
離校閱台最近的考生見了頓時眼前一亮,看來考題出在論語!
當下這些考生便絞盡腦汁,開始思量皇帝有可能會選哪一句?如果選了這句,又該如何破題?哪怕隻是比其他考生多構思片刻也是極好的。
然而,崇禎隻是隨意的翻了幾頁便又把論語合上。
然後崇禎便朗聲說道:“這次考試的考題,便是論語!”
“啊?”站在校閱台下的高起潛、盧九德還有幾十個大嗓門的士子便是一愣。
考題便是論語?聖上,你違規了,考題隻能選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但不能直接拿論語當考題。
哪有拿論語當考題的?這也未免太簡單了。
拿論語當考題,就算讓童生來考,也能閉著眼睛破題。
“啊什麽啊?”崇禎臉色垮下來,哼聲道,“耳朵聾了,考題是論語!”
“是!”高起潛、盧九德一個激冷,趕緊尖著嗓子高喊,“萬歲爺說了,今科國子監試的考題便是論語,論語!”
幾十個大嗓門士子紛紛跟著大吼:“考題是論語,論語!”
很快,號子聲便傳遍整個大教場,傳進每個考生的耳朵。
整個考場頓時一片嘩然,就論語?這也未免太簡單了吧?簡直白送啊!著了,今科我是必中的了,我要進國子監了,哇哈哈!
當下考生們便揮毫潑墨,開始謄寫。
沒錯,這樣的一道考題,根本不用醞釀。
雖然從未見過拿論語做題的範文,但這根本難不住他們,他們中間最年幼的都學了五年以上程文,還能寫不出來這?
……
與此同時,在內閣值房,四位閣老及兩位堂官正在商議國事。
在一個月前的廷推之中,前禮部尚書王鐸最終落選,張慎言、孟兆祥、錢謙益三人得以入閣,分別成為次輔、三輔以及四輔。
在上個月,除了內閣輔臣的廷推,還進行了六部堂官的廷推。
最終範中傑在晉升吏部左侍郎短短不到半年之後,再次晉升吏部尚書,王鐸則得以原複原職,仍擔任禮部尚書一職。
身為赴難九卿之一的吳麟征又得以上了個大台階,繼不久前晉升詹事府詹事之後,再次晉升戶部尚書。
這次參與內閣會議的是戶部尚書吳麟征還有兵部尚書呂大器,所商議的事情就是如何處理從偽順那邊交易得來的一萬匹戰馬。
說起這一萬匹戰馬,就又得說起上個月的那次黨爭。
史可法已經被處死,但是解學龍也落了個失足落井,最終讓三輔路振飛撿了一顆落地桃子,一下就從內閣三輔變成內閣首輔。
路振飛當上首輔後便立刻促成了與偽順之間的貿易。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談成的結果是大明朝拿出一百萬石糧食,換取偽順的一萬匹好馬、兩萬頭牛以及十萬隻羊。
這個價格,肯定是大明占了便宜。
因為到了崇禎朝時,一匹好馬就值將近一百兩銀子。
所以說隻是一萬匹好馬就已經抵得上一百萬石糧食,另外的兩萬頭牛以及十萬隻羊相當於白送給大明。
偽順的使節很生氣,卻無可奈何。
因為這次交易是他們有求於大明。
然後到了昨晚深夜,湖廣總督何騰蛟送來了二百裏加急,說偽順已經把一萬匹好馬、兩萬頭牛以及十萬隻羊如數交割給大明。
議事廳內,路振飛很愜意的坐在正中間的太師椅上。
次輔張慎言、三輔孟兆祥還有四輔錢謙益分坐左右,至於兵部尚書呂大器和戶部尚書吳麟征則沒有座位,隻能站著。
路振飛說道:“再過半個月就年休,看來偽順的這批羊肉是趕不上給京中的官員發放年節禮了,本來呢,仆還想著在年休之前給大家發幾隻羊,犒勞一下大家在過去這一年中的辛苦付出,順便也為來年的差事提一提勁,這下是泡湯了。”
“首揆仗義。”錢謙益一臉諂媚的道,“不過就算是節後發放羊肉,效果也是一樣的,京中大小官員仍會感激首揆你。”
路振飛擺了擺手又說道:“先說正事,這一萬匹戰馬到底如何處置?”
張慎言、孟兆祥還有吳麟征都是眼觀鼻,鼻觀心,這事情有些敏感,還是別急著當這個出頭鳥的好。
這一萬匹馬之所以難搞,就在於有一樣事權沒有跟內務府劃分清楚。
具體就是兵部的事權跟內務府高度重疊,現在兵部的事權基本喪失,無論是募兵還是對外征戰都是內務府全權決定。
或者說由皇帝一言而決。
所以這一萬匹戰馬作為寶貴的軍用物資,到底歸兵部處置,還是交給內務府處置?
路振飛其實早有了答桉,但他還是想聽聽其他內圖輔臣以及戶部兵部堂官的意見,免得禦史言官又罵他說搞一言堂。
看到幾個人都不肯說話,路振飛直接點名。
路振飛扭頭問呂大器道:“大司馬,你的意見呢?”
“下官唯內閣馬首是瞻。”呂大器不假思索的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