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道:“奴才想說我大清兵更持久,但是有個前提。”


    停頓了下,又接著說:“如果我大清兵擋不住明軍水師,讓來自淮安、揚州乃至南京的糧船源源不斷的進入徐州,又或者主子無法從八旗私庫征到糧食,又或者在徐州、歸德府的屯田收成寥寥,那麽堅持到最後的就是明軍。”


    多爾袞神情一凝,喃喃低語道:“水師?明軍水師?”


    低語片刻,多爾袞忽又大喝道:“曹爾玉,把徐州的輿圖掛起來。”


    “嗻!”曹爾玉答應一聲,當即帶著幾個包衣搬來一扇檀木屏風,又將徐州的輿圖掛在屏風之上。


    多爾袞和洪承疇三人便相繼走到了屏風前。


    對著徐州輿圖,多爾袞一臉嚴肅的詢問洪承疇道:“亨九,如果不解圍,我大清兵是否可以擋住明軍水師?”


    “主子,擋住明軍水師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洪承疇斬釘截鐵的道:“明軍水師的火器雖然犀利,但是其水師戰船的堅固耐受程度與寨堡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我大清兵隻需沿著黃河兩岸多築寨堡。”


    “並在這些寨堡之上多多架設紅衣大炮,明軍水師就再無可能到達徐州。”


    頓了頓,洪承疇又道:“崇禎之所以敢囤兵於徐州、邳州乃至夏鎮,其最大的倚仗便是水師之火器,殊不知這恰恰也是其最大劣勢!我大清兵若堅持困守之策,則徐州城內之軍民早晚會因為糧盡而陷入絕境。”


    多爾袞輕嗯了一聲又問:“那麽你們估計,徐州城內囤有多少糧食?大約可以支撐多少時日,方能陷入斷糧之絕境?”


    “主子,這就不好估計了。”洪承疇搖頭。


    範文程沉吟片刻之後說道:“十王信中說,山陽庫內有存糧至少五十萬石,那麽按常理來講,徐州存糧當也在五十萬!”


    “五十萬石?!”多爾袞臉色瞬間垮下來。


    寧完我說道:“坐糧標準隻有行糧之一半,按每丁每天一升來計算,五十萬石糧足可以供五十萬軍民支撐三月而有餘,若是崇禎心黑,不顧徐州城內百姓死活,隻保證五萬軍隊之口糧,更是可以支撐三年有餘!”


    “三年?!”多爾袞的臉色幾乎黑成了鍋底。


    “實際肯定堅持不了三年。”洪承疇肅然道,“頂多兩年。”


    “奴才附議。”範文程也認同洪承疇的判斷,“此時的南明早已不是當初的大明,徐州的明軍也是不複當年遼軍的士氣,堅持兩年到頂了。”


    “兩年?兩年!”多爾袞背負雙手再次來迴踱步。


    八旗大軍在徐州堅持兩年,無疑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洪承疇三人便又不再說話,隻是靜靜的看著多爾袞。


    多爾袞在暖閣不停的踱步,而且步速也變得越來越快。


    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是堅持?還是及早退兵呢?


    寧完我三人則是默默的閉上了嘴巴,他們隻負責謀劃,給多爾袞提供參考意見,但是最終的決定還是要多爾袞自己下。


    很快一刻鍾過去,多爾袞依然沒有下定決心。


    因為這下決心真的很難下,幹係也太大,多爾袞隱隱有一種直覺,這次的決定很有可能會決定清廷未來上百年的國運。


    所以絕對不允許出現差錯。


    多爾袞實在難以下定決心,又停下來詢問洪承疇道:“亨九,那麽你覺得隻留下一半兵力在徐州歸德屯田兼圍困徐州,能成事嗎?”


    多爾袞還是做不到這樣的決絕,想要打個對折。


    就是留下一半的軍隊繼續圍困徐州,順便屯田,然後分出另外的一半兵力用於其他各個方向的征戰,比如說土默特川以及山東。


    “不行。”洪承疇斷然道,“一半兵力肯定不夠。”


    洪承疇的迴答,在多爾袞意料之中,他早知道會是這個答桉。


    這一刻,多爾袞是真的深刻的感受到國力不足的難處,但凡清朝有明朝一半的國力,不用一半國力,但凡有明朝兩三成的國力,他也就用不著為了十幾二十萬兵力以及幾十萬石的軍糧而發愁,翻手之間就把問題解決了。


    沒見崇禎在徐州、邳州及夏鎮各屯兵五六萬人?


    沒見崇禎隻是在淮安一府就募集了那麽多鄉勇?


    沒見崇禎隻在山陽一個倉庫就囤糧五十多萬石?


    清朝要有這人力以及物力,滅掉明朝和偽順那還不跟玩似的?


    可惜呀,可惜了,如此龐大的人力以及物力卻是屬於明朝的,崇禎這個蠢貨皇帝,也真是暴殄天物,空有如此強大的人力物力卻不會使用。


    見多爾袞遲遲下不了決心,洪承疇又道:“主子,獅象搏兔皆用全力,何況是對南明這樣的一個中原王朝的滅國大戰?”


    寧完我和範文程也附和道:“主子,切忌分兵哪!去年十月兵分兩路、分別攻伐南明及偽順的殷鑒可是不遠,難道主子這麽快就又忘記了嗎?”


    多爾袞便越發的感到煩躁,但硬是忍住了沒有發火。


    因為他知道衝人發火沒有任何用處,而隻會寒了人心。


    能控製自己情緒的才是強者,隻有弱者才會被情緒控製。


    多爾袞目光深沉的盯著輿圖,突然,多爾袞眼前一亮說:“亨九,除了對徐州采取長期圍困之策略,是否還有速勝之策?”


    “速勝?”洪承疇愕然說道,“主子,明軍雖然不堪野戰,但是守城還是沒問題,此前十王在徐州迭遭敗績,也是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不宜追求速勝,否則就算是拿下徐州,隻怕也會是慘勝,難免會影響到下一步的南征。”


    多爾袞沉聲說道:“除了強攻,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洪承疇苦笑著說:“奴才愚鈍,實在是想不出別的更好的破城之策。”


    “是真的想不出,還是想到了卻不願意說?”多爾袞直視著洪承疇的眼睛,又道,“本王就不相信,以亨九你的智謀竟會想不到水淹?”


    “水淹?掘黃河?!”洪承疇頓時間臉色大變。


    寧完我、範文程也是神情一凝,這個真沒想到。


    “不錯,就是水淹之策!”多爾袞冷哼一聲說道,“閻應元在山陽又是火攻又是水淹,一仗就斬殺我大清近四千勇士及五千多包衣,那麽現在,本王就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同樣掘開黃河大堤,水淹徐州可也!”


    “主子,此事萬萬不可。”洪承疇急道。


    “不可?”多爾袞怒道,“還敢說不可,合著在亨九你的眼裏,漢人的命是命,我們八旗勇士的命就不是命,是吧?所以你寧可保全黃河兩岸的漢人百姓,也不惜犧牲我數萬八旗子弟,是吧?你就是這樣迴報我對你的信任?”


    “主子,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簡單。”洪承疇急得跪下來,“奴才雖是漢人,卻是大清朝的臣子,更是主子您的一介家奴,所思所想皆是為了我大清哪,奴才並非是舍不得犧牲黃河兩岸的漢民百姓,而全是為了大清著想。”


    “是嗎?”多爾袞說道,“不肯水淹徐州,反倒是為了大清著想?”


    “是的,不掘黃河大堤,正是為了我大清。”洪承疇點點頭又道,“主子您隻知道黃河河道高過地麵,隻要掘開大堤,傾瀉而下的河水便足以淹沒徐州全城,至於環繞在徐州城外的幾百個銃台就更加不在話下……”


    “就是這個。”多爾袞道,“黃河一旦決堤,徐州乃至下遊州府頃刻間化為澤國,明軍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在黃淮沿線修築的數千個銃台頃刻就會被浸入水底,如此一來,崇禎精心打造的黃淮防線也就不複存在了。”


    說到這一頓,多爾袞又道:“等到洪水退去,我大清兵再行出兵,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輕鬆突破黃淮防線,打到長江邊!此等戰法,豈非好過花費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在徐州跟明軍僵持數年之久?”


    聽到這,寧完我和範文程也連連點頭。


    因為他們覺得多爾袞說的在理,水淹徐州確實勝過在徐州拚消耗。


    洪承疇卻歎息一聲,搖頭說道:“主子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掘開黃河大堤其實是把雙刃劍,一著不慎非但傷不到明軍,反而傷害大清哪!”


    “你這話什麽意思?”多爾袞皺眉道,“怎麽反而會傷害到大清?”


    洪承疇道:“黃河自古以來為養民之河,同時也是一條害民之河,其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沿河百姓當真是苦不堪言。”


    “然自萬曆間潘季馴治河以來,黃河之河道便被固定在了開封、考城、商丘、碭山、徐州及宿遷一線,期間雖然偶爾會有決堤潰壩,但是已有近百年未曾出現大的改道,因而河床也是越來越高,已然遠遠高過地麵。”


    說此一頓,洪承疇又加重語氣接著說道:“但是除了河床高過地麵外,黃河兩岸的堤壩還有一個特點,這個才是最致命的。”


    “哦是嗎?”多爾袞冷笑一聲說。


    “那本王倒是要洗耳恭聽了,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