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麟征忙道:“我進不進吏部、當不當右侍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左塚宰必須入閣,否則我等都沒辦法替聖上在內閣發聲。”


    陳良謨說道:“吳大人此言差矣,此事可不能隨便謙讓。”


    “士亮兄所言極是。”吳甘來道,“此事不容謙讓,至於士林清議就交給我和士亮兄,我們自來到留都這些時日,可也沒閑著。”


    說完,吳甘來三人目光轉向孟兆祥。


    從孟兆祥內心其實是反對挑起黨爭的。


    但是處在這個位置,許多事就身不由己。


    當下孟兆祥歎息道:“好吧,你們去辦吧。”


    “下官領命。”吳甘來和陳良謨興衝衝去了。


    有明一朝,科道言官的“鬥誌”都是極高昂。


    吳甘來和陳良謨自從來到南京,也是極為活躍。


    他們倆處下了至少半數的六科給事中以及禦史,所以完全有能力發動輿論挑起黨爭,於是緊鑼密鼓的聯絡各自的同年同鄉又或者同窗舊友。


    一場黨爭迅速在南京官場醞釀。


    大明朝的痼疾馬上又要發作了。


    ……


    先不說南京的黨爭,迴過頭再說北京。


    睿親王府東暖閣的震驚仍然還在持續。


    好半晌後,寧完我、範文程還有洪承疇才終於從巨大的震驚中迴過神。


    洪承疇輕歎一聲說:“奴才本以為已經夠高看閻應元此人,卻沒有想到還是低估了,此人若是不能夠及早剪除,他日必成我大清心腹之患。”


    “是啊,此人之用兵當真了得。”範文程喟然道,“豫親王征戰沙場二十載,可謂是身經百戰,卻愣是連中了此人四次火攻!且一次比一次狠!”


    “還有運河的水攻!”寧完我道,“如此用兵令人歎為觀止。”


    說真的,寧完人三人完全是由衷之言,並未刻意吹捧閻應元。


    “夠了,有完沒完!”多爾袞聽得心下煩躁,黑著臉打斷了三人的連番吹捧。


    其實多爾袞也知道洪承疇他們三個人的用意,他們無非就是想要說明一點,山陽之敗並非多鐸無能,而是閻應元此人太妖孽,非戰之罪。


    但是這個邏輯對女真人沒用,女真人不講這個。


    女真人從來隻以成敗論英雄,不管敵人強大與否。


    所以多鐸敗了就是敗了,該處罰就必須得接受處罰。


    不過多爾袞現在擔心的並不是這,處罰多鐸沒什麽大不了,以後補迴來就是,真正讓多爾袞擔心的是,伐明的大局!


    多鐸在山陽打了大敗仗,會不會影響徐州的戰局?


    不對,這麽說其實不對,山陽之敗肯定會影響徐州的戰局,至少從江南掠奪糧草的計劃已經落空,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山陽之敗會不會導致徐州也戰敗?


    如果徐州也戰敗,那麽清廷就會永遠喪失一統天下的機會。


    那麽對於多爾袞,恐怕也就會永遠的失去問鼎皇位的機會。


    想到這,多爾袞就越發焦躁,這樣的結果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不過多爾袞的臉上並未表現出來,而是鎮定的說道:“三位先生想必也清楚,豫親王在山陽落敗後,洗劫江南的計劃就已經化為泡影,掠奪江南的錢糧也就沒有了指望,那麽支撐前線的糧草就隻能夠由各旗公庫提供。”


    “是的。”洪承疇輕歎了一聲說道,“連一個山陽都拿不下,揚州和南京就更沒可能,洗劫江南肯定是不行了,至少今年不成了。”


    “今年若是不成,明年隻怕就更加沒指望。”


    多爾袞幽幽說道:“因為明年閻應元隻會更受重用,州府的鄉勇也隻會更多。”


    “此事卻也未必。”洪承疇一擺手說,“閻應元未必一定受重用,或許反而會淪為千夫所指也未可知。”


    多爾袞眼睛一亮,說道:“離間計麽?”


    “大可不必離間,他們自己會鬥起來。”洪承疇道,“離間沒準反而會壞事。”


    說到對大明官場的了解,還得洪承疇,洪承疇算是把住了大明官場的脈絡,黨爭,大明官場永恆的主題就是這倆字。


    閹黨強大時,文官就跟閹黨鬥。


    閹黨勢弱時,抱團的文官就會按照地域劃分為浙黨、楚黨、齊黨甚至贛黨,然後互相之間鬥個不亦樂乎。


    似乎不進行黨爭,官生就是不完整的。


    眼下崇禎皇帝變得越來越強勢,文官們就又該與皇帝鬥了。


    所以作為崇禎皇帝的親信爪牙,閻應元定會遭到文官打壓,不要說是重用,不揪他小辮子革除功名就不錯了。


    總之一句話,大明官場沒得救。


    洪承疇真不相信閻應元在大明官場會有出頭之日。


    一個腐朽的官場,越有能力越容易淪為眾失之的。


    大明的這些文官自己平庸,還要逼著別人跟他們一樣平庸。


    “也是,此事就暫且不提。”多爾袞多聰明,很快也想到了,又接著說道,“那麽仍舊說迴徐州戰事,我大清兵是應該堅持圍困徐州呢?還是趁黃河還沒有解凍退兵,等今年冬天黃河再結冰時,再南下圍困徐州?”


    忍了這半天,多爾袞終於還是忍不住說出退兵二字。


    其實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多爾袞的態度,他已經萌生退兵的念頭。


    原因很簡單,多爾袞的信心已經動搖了,他覺得徐州再打下去也是贏不了。


    聽到這,洪承疇等三個鐵杆漢奸就急了,多爾袞想退兵,他們是不願意的。


    還是之前那句話,像滿清這樣的綜合實力遠遜於中原王朝的邊塞蠻夷政權,通常隻有一次機會可以一統中原,一旦錯失就永遠錯失。


    徐州之戰既然已經起了頭,就絕不能輕言退兵二字。


    “主子,萬萬不可退兵!必須堅持圍城!”洪承疇急聲道,“豫親王雖然在山陽城下吃了敗仗,而且還是大敗,但是我大清兵的兵鋒仍不是南明能抗衡,明軍仍不具備與我大清兵進行野戰之能力及底氣,所以從軍力上看圍困徐州是沒有問題的。”


    “亨九所言極是。”範文程道,“隻要糧草的難題能夠解決,我大清兵就定能在徐州戰場堅持到最後,贏得這場滅國之戰的最終勝利,進而一戰定乾坤。”


    “主子,奴才也是這麽認為的。”寧完我附和道,“絕對不可退兵。”


    多爾袞皺眉說道:“你們剛才也說了糧草的問題,能解決得了這個難題嗎?”


    “能!”洪承疇斬釘截鐵的說道,“當年鬆錦大戰,先皇曾在錦州城外屯田,我們完全可以效彷先皇也在徐州、歸德等地屯田。”


    “對,可以屯田!”範文程附和道。


    “就在徐州屯田,還省去運糧之費。”


    寧完我接著說道:“眼下已是五月初,馬上就可以春耕了,隻要麥種播下,待到九月中便能收麥,也就是說隻需要想辦法解決四個月的糧草。”


    “沒有那麽簡單。”多爾袞搖搖頭說,“我大清兵可以屯田,明軍難道就不會搞破壞?你們別忘了,除了徐州,在夏鎮及邳州還有明朝的邊軍。”


    “淮安府的鄉勇經此一戰之後也是已經成了氣候,同樣不容小覷。”


    “此外還有窺伺在側的偽順軍及河南的土賊豪強,也是不可忽視,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的威脅,屯田真的可行?”


    寧完我三人立刻就沉默了。


    徐州、歸德乃是四戰之地,除了圍困徐州之外,還要應對來自夏鎮、邳州明軍及洛陽方向的偽順軍,且屯田不比野戰,需要分兵築堡防禦,很容易遭到明軍及偽順軍各個擊破,所以二十多萬人未必應付得過來。


    更何況,實際並沒有那麽多守備兵力。


    因為隨軍的包衣還要種田,肯定就沒法再打仗。


    隨軍出征的外藩蒙古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徐州。


    單憑八旗滿洲的六七萬人,保護徐州、歸德的屯田肯定是忙不過來。


    說到底,徐州可不是遼西,當年先帝圍錦州時,隻需派兵監視遼西,可是現在不行,現在大清兵得提防來自四麵八方的侵擾襲擊。


    東暖閣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洪承疇三人都在苦思對策。


    好半晌,還是洪承疇率先打破了沉默:“主子,在徐州、歸德屯田既便會遭受明軍或偽順軍之侵襲,多少仍是可以收獲一些糧食,若是仍不敷使用,那就隻能給各旗私庫派糧,總之徐州之圍絕不可解,此戰隻許勝不許敗!”


    “什麽,給各旗私庫派糧?”多爾袞目光一凝。


    有那麽一瞬間,多爾袞甚至懷疑洪承疇是不是想要害他。


    因為給八旗私庫強行派糧,多爾袞立刻就成為眾失之的,人心盡失。


    但是轉念之間,多爾袞又認可了洪承疇的意見,隻要打贏徐州之戰,給各旗私庫派糧其實也沒什麽,因為攻滅了南明,他就能拿出更多的利益去補償各旗私庫,他多爾袞不僅不會喪失掉人心,反而會更得人心。


    反過來,如果輸掉徐州之戰,就算是不給各旗私庫派糧,他多爾袞也一樣會在旗人的心中威望大跌,給各旗私庫派了糧,結果也不會更糟,不是嗎?


    當下多爾袞道:“亨九,你這是要畢其功於一役,讓本王與崇禎搏命?”


    “大國相爭,原本就是搏命,焉有退路後路可言?”洪承疇肅然說道,“主子不僅要給各旗私庫派糧,還要親領鑲黃旗前往徐州與崇禎對峙!非此不足以提振軍心,不足以扭轉豫王爺在山陽之敗後所造成的頹勢。”


    好家夥,洪承疇還要多爾袞親征徐州。


    寧完我、範文程也是附和道:“奴才等附議!”


    “亨九,鑲黃旗也發往徐州?”多爾袞皺眉說道,“京師的安危不顧了?山西及大同的安危不顧了?土默特川也不要了?”


    “主子,難道你還沒看出來嗎?”洪承疇道,“我大清兵自今年初南下,已然在徐州與明軍大戰三月有餘,偽順大軍可曾有從山西或者河南出動一兵一卒前來攻伐?可見闖逆早已打定主意隔岸觀火。”


    “不錯。”範文程道,“在徐州戰場還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偽順不會出兵,我大清兵完全可以集中全部兵力,畢其功於一役。”


    寧完我也是激動的道:“徐州大戰若得以成功,功績絕不亞於老汗之薩爾滸大戰及先帝之鬆錦大戰,屆時主子榮登大寶也將成為眾望所歸。”


    一句話,就是要多爾袞親領大軍出征,與崇禎決戰徐州。


    不得不說,這三個狗漢奸真是為建奴為多爾袞操碎了心。


    多爾袞卻還是有些猶豫,因為這賭注太大了,他有些害怕。


    皺著眉頭來迴踱步片刻,多爾袞又停下來問:“土默特川呢?”


    “土默特不過芥蘚之疾。”洪承疇說道,“隻要贏得徐州大戰、攻滅南明,土默特蒙古翻手間便可奪迴,實不足掛齒。”


    範文程與寧完我同聲說:“請主子速斷!”


    但是多爾袞哪裏敢速斷,又問洪承疇道:“亨九,此戰大清兵有幾分成算?”


    “主子,奴才若是說大清兵有十分成算,那肯定是騙人。”洪承疇搖搖頭,隨即又接著說道,“但七八分成算是有的,至少比明軍的贏麵要大得多。”


    範文程也附和道:“是的,大清的成算至少是明軍的兩倍!”


    “是明軍的兩倍?”多爾袞皺眉道,“可你們說過,南明實力遠勝我大清。”


    寧完我道:“南明的實力固然勝過我大清,但是徐州的實力卻不如我大清,主子大軍需要麵對的隻是徐州的明軍而已!”


    “明白了。”多爾袞點頭道,“三位的意思,是大清無需打敗整個南明,而是隻需要勝過徐州明軍即可,是嗎?”


    “就是這個意思。”寧完我道。


    “比拚兩國國力,大清肯定不如南明。”


    “但是以大清國一國之力對徐州區區一城,則成算極大!”


    說此一頓,寧完我又接著說道:“主子,徐州之戰打到現在,其實已經演變成了兩邊人力物力之比拚,就看誰能更加持久?”


    多爾袞輕輕頷首,又道:“那麽,三位先生以為哪邊更持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