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怡坐在田邊的石頭上,看著僱傭來的幾個災民麻利地在西瓜田裏忙碌著。文軒和喚兒在田裏,拿著兩個鵝蛋大的小西瓜玩兒,八婆二嫂家的月圓兒,也抱著一個啃著。雜貨鋪裏僱傭了災民幫著進貨、看貨,八婆二嫂這些日子便閑了下來,又開始過起東家走西家串的悠閑日子。
八婆二嫂心疼地看著被文軒他們收集起來的大大小小的十幾個西瓜,心疼地道,「這些西瓜真箇就長不大了?這要是長大了,一個二十兩,這就是三百多兩銀子啊!」
「都已經立秋了,長不大了。」藍怡笑著,倒不覺得心疼。
「立秋了啊,真快!」八婆二嫂看著旁邊仍舊鬱鬱蔥蔥地番薯秧和旁邊一架快要長成的秋黃瓜,問道,「這塊地拔了西瓜,要種什麽?」
「種白菜、蘿蔔。」藍怡道,「李應說客棧裏的芹菜肉包賣的最好,所以芹菜葉再種上一些。」
八婆二嫂捂嘴笑了,「嗬嗬,你種幾棵意思意思就行,大夥都看著呢,隻要你種啥,咱們村的田裏就一窩蜂地種啥!到時候你從他們手裏買,也貴不到哪裏去。」
藍怡搖頭失笑,轉問道八婆二嫂田裏的事情,「牡丹籽今年收了多少斤?」
八婆二嫂嘴巴咧開,雙下巴更明顯了,「收了八百多斤,比起你們的園子,少多了。」
雖然年景不好,但藍怡、王二叔和夏婉的牡丹園,也收上來六千多斤牡丹籽,按今年一斤牡丹籽五十文的價格來算,也有三百餘貫的進項。一車車的牡丹籽拉出去,晃花了村民的雙眼,紛紛起了種牡丹的心思,可是現在山坡都種滿了,再種就得去外村買地,就不能沾上青山丹園的光,請不到趙花匠幫忙照看了,到時候能不能種好還是兩說著。若是種在坡地裏,明年他們就無法種大紅果、西瓜和番薯了,不少人都為此發愁,合計著搭夥到外村去買或租些田地,多種些東西,隻要有周二嫂在,他們也不愁銷路。
人有了盼頭,就有精神氣兒,是以,在這樣的年頭,北溝村的村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忙碌著,臉上的笑模樣就沒少過。
北溝村,是被神龍保佑的福地,這一點村裏人深信不疑,村裏住下的災民也深信不疑,一個個的卯足了勁兒幹活,想的就是表現好些,能留在北溝村做個無田無產的客戶也好。
「東家,這西瓜秧咋辦?」一個黑瘦幹練的僱工過來請示藍怡。
「裝驢車,先拉迴家,放在中院曬上。」藍怡吩咐道,「裝好後大夥兒喝點水歇一歇。」
黑瘦的漢子露出憨厚地笑了,「等拔了草,撒糞翻了地再歇著。」說完,領著大夥開始忙活。
八婆二嫂感嘆道,「要不誰也願意當地主婆呢,坐在地頭上看著別人幹活的滋味,真是不差啊。」
藍怡用帕子給文軒和喚兒擦擦額頭的汗,笑著沒有說話。
八婆二嫂看著喚兒問道,「弟妹啊,丫頭還不肯說話,給賈嬸子瞧過沒有,她的嗓子沒毛病吧?」
「嗓子是好的,許是以前受了什麽驚嚇才不肯說話的吧。」藍怡看著跑在文選後邊的喚兒,心裏想著小七也快該迴來了吧。
「這孩子能跟著你,真是命裏修來的福氣。」八婆二嫂感嘆道,「我聽說北山頭村裏死了好幾個孩子了,造孽啊,這老天爺啥時候能開眼,給咱們下點雨啊。上個月祭二郎神的時候,咱們的頭真是白磕了。」
二郎神是掌管水域之神,在六月二十四他的生辰時,北溝村裏也舉行了大規模的祭神儀式,希望二郎神能早些從天宮歸來,廣降甘霖,救蒼生疾苦。
旱情和高溫並持,體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竟撐不住了,病倒的不在少數,藍怡為此也憂心忡忡的,就怕哪一天這病情蔓延到北溝村來,孩子們的身體跟著遭罪。
這時,於燕跑了上來,「夫人,家裏來客了,他們自報說是花家村的。」
「花家村?」八婆二嫂最先反應過來,「那不是林山的姥姥家麽,王二叔不是做主已經跟他們斷了親戚麽?再說了,你嫁到周家都有一年了,他們就算來找,也該找王二叔才是,怎麽能找到你頭上來呢?弟妹,王二叔在牡丹園子裏,我去跟他說一下不?」
「先不必去了,二叔那邊也忙著,我且迴去看看再說吧。」藍怡也有些摸不到頭腦,與旁邊幫忙看守番薯田的兩個差役打了個招唿,由於燕扶著慢慢向山坡下走去。
藍怡迴到家中,見到華常業與一個黑瘦帶須的中年漢子有幾分拘束地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見自己進來,趕緊站起身。
藍怡笑臉相迎,「讓你們久等了,常業,這位是?」
雖換了新衣,仍舊憔悴不堪的花常業露出笑意,道,「周二嫂,這是族叔花展歡,他是村裏的郎中。」
聽名字才想起自己是與花展歡見過一麵的,藍怡微微欠身,笑道,「展歡叔,是藍怡記性不好,您別見怪,快請屋裏坐。」
花展歡受寵若驚地拱手,沒想到藍怡會待他們如此有禮,心裏也升起幾分希望。
於燕上了茶,藍怡簡單與兩人寒暄幾句,花常業便不好意思地開了口,「周二嫂,我和展歡叔是沒了法子,才求到你這裏來的。家裏出了一些事,情況不太好了。」
花家村處在花溪出山口的地段,水位較高,所以在其他村四處找水、引水的時候,花家村的人並沒有參與,算是黃縣三十五村中比較幸運的,所以村裏的一切照舊,安靜閑散的度日。待到災民湧入,村裏的裏正也在劉知縣的激情號召下,收下一百餘人,花常業家田地較多,也收了一戶人家,幫忙幹些田間雜活。這本是美事,但花常業的母親何氏和妻子小何氏卻覺把這戶人當做了家裏的奴僕,天天指派他們一家四口做事,補充給他們的糧食卻極少,後來這家中五歲的小兒子病倒了,何氏便大唿小叫地說這孩子得了可怕的熱病,要把他們趕出花家村。這家人也被逼急了,與大小何氏撕扯起來,最後事情越鬧越大,竟成了村裏人與被收容的災民之間的群毆,打死了人。何氏也因是挑頭鬧事的,被杖責以示懲戒。
</br>
八婆二嫂心疼地看著被文軒他們收集起來的大大小小的十幾個西瓜,心疼地道,「這些西瓜真箇就長不大了?這要是長大了,一個二十兩,這就是三百多兩銀子啊!」
「都已經立秋了,長不大了。」藍怡笑著,倒不覺得心疼。
「立秋了啊,真快!」八婆二嫂看著旁邊仍舊鬱鬱蔥蔥地番薯秧和旁邊一架快要長成的秋黃瓜,問道,「這塊地拔了西瓜,要種什麽?」
「種白菜、蘿蔔。」藍怡道,「李應說客棧裏的芹菜肉包賣的最好,所以芹菜葉再種上一些。」
八婆二嫂捂嘴笑了,「嗬嗬,你種幾棵意思意思就行,大夥都看著呢,隻要你種啥,咱們村的田裏就一窩蜂地種啥!到時候你從他們手裏買,也貴不到哪裏去。」
藍怡搖頭失笑,轉問道八婆二嫂田裏的事情,「牡丹籽今年收了多少斤?」
八婆二嫂嘴巴咧開,雙下巴更明顯了,「收了八百多斤,比起你們的園子,少多了。」
雖然年景不好,但藍怡、王二叔和夏婉的牡丹園,也收上來六千多斤牡丹籽,按今年一斤牡丹籽五十文的價格來算,也有三百餘貫的進項。一車車的牡丹籽拉出去,晃花了村民的雙眼,紛紛起了種牡丹的心思,可是現在山坡都種滿了,再種就得去外村買地,就不能沾上青山丹園的光,請不到趙花匠幫忙照看了,到時候能不能種好還是兩說著。若是種在坡地裏,明年他們就無法種大紅果、西瓜和番薯了,不少人都為此發愁,合計著搭夥到外村去買或租些田地,多種些東西,隻要有周二嫂在,他們也不愁銷路。
人有了盼頭,就有精神氣兒,是以,在這樣的年頭,北溝村的村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忙碌著,臉上的笑模樣就沒少過。
北溝村,是被神龍保佑的福地,這一點村裏人深信不疑,村裏住下的災民也深信不疑,一個個的卯足了勁兒幹活,想的就是表現好些,能留在北溝村做個無田無產的客戶也好。
「東家,這西瓜秧咋辦?」一個黑瘦幹練的僱工過來請示藍怡。
「裝驢車,先拉迴家,放在中院曬上。」藍怡吩咐道,「裝好後大夥兒喝點水歇一歇。」
黑瘦的漢子露出憨厚地笑了,「等拔了草,撒糞翻了地再歇著。」說完,領著大夥開始忙活。
八婆二嫂感嘆道,「要不誰也願意當地主婆呢,坐在地頭上看著別人幹活的滋味,真是不差啊。」
藍怡用帕子給文軒和喚兒擦擦額頭的汗,笑著沒有說話。
八婆二嫂看著喚兒問道,「弟妹啊,丫頭還不肯說話,給賈嬸子瞧過沒有,她的嗓子沒毛病吧?」
「嗓子是好的,許是以前受了什麽驚嚇才不肯說話的吧。」藍怡看著跑在文選後邊的喚兒,心裏想著小七也快該迴來了吧。
「這孩子能跟著你,真是命裏修來的福氣。」八婆二嫂感嘆道,「我聽說北山頭村裏死了好幾個孩子了,造孽啊,這老天爺啥時候能開眼,給咱們下點雨啊。上個月祭二郎神的時候,咱們的頭真是白磕了。」
二郎神是掌管水域之神,在六月二十四他的生辰時,北溝村裏也舉行了大規模的祭神儀式,希望二郎神能早些從天宮歸來,廣降甘霖,救蒼生疾苦。
旱情和高溫並持,體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竟撐不住了,病倒的不在少數,藍怡為此也憂心忡忡的,就怕哪一天這病情蔓延到北溝村來,孩子們的身體跟著遭罪。
這時,於燕跑了上來,「夫人,家裏來客了,他們自報說是花家村的。」
「花家村?」八婆二嫂最先反應過來,「那不是林山的姥姥家麽,王二叔不是做主已經跟他們斷了親戚麽?再說了,你嫁到周家都有一年了,他們就算來找,也該找王二叔才是,怎麽能找到你頭上來呢?弟妹,王二叔在牡丹園子裏,我去跟他說一下不?」
「先不必去了,二叔那邊也忙著,我且迴去看看再說吧。」藍怡也有些摸不到頭腦,與旁邊幫忙看守番薯田的兩個差役打了個招唿,由於燕扶著慢慢向山坡下走去。
藍怡迴到家中,見到華常業與一個黑瘦帶須的中年漢子有幾分拘束地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見自己進來,趕緊站起身。
藍怡笑臉相迎,「讓你們久等了,常業,這位是?」
雖換了新衣,仍舊憔悴不堪的花常業露出笑意,道,「周二嫂,這是族叔花展歡,他是村裏的郎中。」
聽名字才想起自己是與花展歡見過一麵的,藍怡微微欠身,笑道,「展歡叔,是藍怡記性不好,您別見怪,快請屋裏坐。」
花展歡受寵若驚地拱手,沒想到藍怡會待他們如此有禮,心裏也升起幾分希望。
於燕上了茶,藍怡簡單與兩人寒暄幾句,花常業便不好意思地開了口,「周二嫂,我和展歡叔是沒了法子,才求到你這裏來的。家裏出了一些事,情況不太好了。」
花家村處在花溪出山口的地段,水位較高,所以在其他村四處找水、引水的時候,花家村的人並沒有參與,算是黃縣三十五村中比較幸運的,所以村裏的一切照舊,安靜閑散的度日。待到災民湧入,村裏的裏正也在劉知縣的激情號召下,收下一百餘人,花常業家田地較多,也收了一戶人家,幫忙幹些田間雜活。這本是美事,但花常業的母親何氏和妻子小何氏卻覺把這戶人當做了家裏的奴僕,天天指派他們一家四口做事,補充給他們的糧食卻極少,後來這家中五歲的小兒子病倒了,何氏便大唿小叫地說這孩子得了可怕的熱病,要把他們趕出花家村。這家人也被逼急了,與大小何氏撕扯起來,最後事情越鬧越大,竟成了村裏人與被收容的災民之間的群毆,打死了人。何氏也因是挑頭鬧事的,被杖責以示懲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