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春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也有鶯燕銜草飛。


    春分時節,第一場春雨姍姍而來,紛紛灑灑,細如牛毛。藍怡站在雨中,感受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的美好,終於鬆了一口氣。


    春分,太陽到達赤道線,向著北歸迴線移動,天將一日日熱起來,太陽的迴歸,帶來的是春迴大地、萬物復甦,藍怡家的兩個寶寶也終於能夠在院子裏玩耍了。


    宇兒已經大好,寶寶雖還微微有幾聲輕咳,但是食慾和精神都已恢復,眼看著一日好過一日。


    這次生病,讓寶寶更喜黏在娘親身邊,藍怡走到哪裏他便想跟在哪裏,時刻想讓娘親抱著,疼著,就算藍怡有什麽事情要離開片刻,他都淚汪汪地瞧著,讓藍怡不忍。藍怡對於寶寶這次生病也是深感自責和後怕,也覺得將他帶在身邊更安心些。


    於是,當宇兒的父親李富貴忌日到來之時,藍怡也隻能帶著寶寶和宇兒一起去給李富貴上墳燒紙。


    按著黃縣這邊的習俗,親人去世的前三年需要在忌日到墳上祭拜,三年之後便隻需按照習俗祭拜。


    這日春光大好,惠風和暢。藍怡將山羊們牽到山坡吃草,隨後帶著寶寶和宇兒出門去往李家村。


    「我的兒呀!你撇下娘就走了,讓我可咋活啊!」李富貴夫妻墓碑之前,坐著一個老婦人,她唱戲一般哭得振振有詞、抑揚頓挫、


    藍怡牽著毛驢走近了,見這一身破舊土黃衣裙的老婦人不時甩甩鼻涕,用手拍打墓碑和大腿,但是在她身邊卻並未見到任何祭祀用品。


    藍怡將宇兒和寶寶從籮筐裏抱出來,問道:「宇兒,這老奶奶你認識麽?」


    宇兒點頭,語氣中帶著些許迷茫和懼意:「是我奶奶。」


    宇兒可以說是跟著奶奶陳氏長大的,陳氏待他雖不親,但宇兒畢竟是她的親孫子,陳氏雖對他多有打罵,卻總算沒有少他一口飯吃。宇兒對她,有依賴,也有畏懼。


    「恩,走,咱們給你爹燒紙去。見著奶奶要有禮貌,別怕,有娘在呢。」藍怡將毛驢拴在樹上,拎著竹籃,帶兩個孩子走到墳邊。


    李富貴的娘陳氏聽到有人過來,用手背抹抹鼻涕眼淚,抬起昏花的老眼轉頭,瞧見了藍怡母子三人。


    「你這個小喪門星,還知道你有親爹啊!老娘養你半天,給你吃給你喝,真是白養大了你個白眼狼!」宇兒雖說長高了,也壯實了,但陳氏還是一眼將他認出來,再瞧瞧他身上整齊的衣衫和健康的臉色,氣便不打一處來。


    宇兒下意識地往藍怡身邊靠,抬頭看看娘親,見藍怡含笑堅定地看著他,便深吸一口氣挺起小胸脯:「奶奶,今天是爹的忌日,娘帶我過來給爹燒紙。」


    陳氏沒有想到一棍子都敲不出聲響來的宇兒會大聲的答話,她抬眼瞧瞧藍怡和寶寶,又看看她們身後的毛驢,眼睛閃了閃。


    藍怡雖未見過陳氏,但是她卻見過藍怡,當日李裏正帶著她們幾個到李家取宇兒的東西時,陳氏便在屋裏,她隔著窗縫瞧見了幾人,也知道是她收養了宇兒。


    「哼!你個有奶就是娘的白眼狼,還有臉叫我奶奶!」陳氏罵完,使勁抽抽鼻涕,接著又開始哭了起來,「我的兒啊,你睜開眼瞧瞧啊,都說養兒防老,我這是糟的什麽罪啊……」


    藍怡被她哭得頭疼,彎腰對宇兒說:「去,給爹爹磕頭燒紙。」


    宇兒乖乖的走到陳氏另一側,在墓碑邊跪下磕了三個頭,取出籃子裏的紙錢用火摺子點著:「爹,宇兒來看你了,娘說這些紙錢你和娘在那邊花,不夠了就託夢迴來,宇兒再燒給爹娘。」


    陳氏在旁邊哭著,眼睛一直狠狠盯著宇兒。大兒子去世後,陳氏一門心思地想將這個小喪門星趕出門,所以後來知道小兒子要將他賣掉也不心疼。但是現在瞧著宇兒生活的這麽好,陳氏又覺得十分生氣,至於具體氣什麽,她卻說不上來。


    「李大哥,李大嫂,我帶著宇兒過來看你們了。今年春忙,過幾日清明我就不帶著孩子過來了。」藍怡看宇兒將紙錢燒完,她上前將籃子裏的一小罐酒拿出來,打開倒在菸灰上。


    宇兒又給爹娘磕了三個頭才起身,對坐在旁邊的陳氏說道:「奶奶,我走了。」


    陳氏眼皮也沒抬,隻是一把將墓碑旁半空的小酒罐抱進懷裏,接著唱說哭泣。


    藍怡也懶得理她,三人牽毛驢離開。


    陳氏一直斜眼盯著三人,有心問問宇兒他現在住在哪裏卻張不開嘴。因為藍怡雖看著麵嫩,李二瘸子卻曾說過這小寡婦是縣太爺家的親戚,他們招惹不得。陳氏雖老眼昏花,見識淺薄,但是她現在卻覺得養著宇兒的小寡婦肯定不是啥縣太爺家的親戚。


    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麽?要真是縣太爺家的親戚,能穿成這樣?要真是縣太爺家的親戚,放著家裏的奴才不用,親自帶宇兒過來!


    藍怡走遠不見後,陳氏今日的目的也答到了,她抱著酒罐子起身迴家。李二瘸子說起過幾次,他大哥墳頭上有菸灰,肯定是有人祭拜過,家就那點親戚,想也知道是宇兒迴來了。


    所以她趁著大兒子的忌日到墳頭上來看看,果真讓她碰到了。陳氏掂掂懷裏的酒罐子,緊咬鬆皺的嘴唇,眼裏閃過無數不甘和算計。


    藍怡帶著宇兒和寶寶迴到家中,給兩個孩子喝了溫水,又吃了些東西,才讓他們在院子裏曬曬太陽,自己則忙活著把溫室內新長出的小草拔掉,菜園子也要清理出來準備種東西。


    「娘,草。」寶寶趴在菜園子南邊,藍怡挖的菜坑邊指著鑽出來的小芽喊道。寶寶下個月就要滿兩歲了,現在已能跟娘親和哥哥進行簡單的對話,雖然超過五個字還是會磕巴,但是在這個年紀已經很不錯了。


    「我瞧瞧。」藍怡放下鐵鍬,走到菜坑邊,這才發現埋在菜坑裏的蘿蔔和白菜發芽了,拱開稻草和薄土鑽了出來。好在菜坑裏的蘿蔔白菜也沒剩下幾顆,否則還真是可惜了。


    「這是蘿蔔和白菜呢,寶寶後邊一些,娘把它們挖出來種上,過幾天就開花啦。」


    寶寶聽了站起身,拍拍小手:「花,開花。」


    藍怡笑著點頭:「對,開花,白菜花和蘿蔔花,開花打籽,咱們就能種更多蘿蔔白菜了。」


    她想著山坡上的牡丹,這十幾日她從未去看過,想來也該能長出花芽了吧,看來該忙著給牡丹施肥了。


    自己那兩畝坡地的小麥,王二叔已幫著澆過返青水,現在也不知道是啥樣子,也該去看看了吧。


    她還想著多移些金銀花、枸杞等迴來種在牆邊,菜園子也該開出來種上了。


    「弟弟,咱們去撿雞蛋啦。」宇兒從溫室內出來,手裏帶著剛拔的青草,喊道。每日撿雞蛋餵雞是他們兩個的主要工作,現在身體好了,自然還是要做的。


    「哥,哥,等。」寶寶趕緊邁開小腿向雞欄跑過去,自從王林喜幫著藍怡做好了雞欄,藍怡便不讓家裏的雞在院子裏亂跑了,院子裏整潔了些,種菜也不用再圈籬笆。現在家裏多了五隻更活潑的小山羊,好在它們被關在羊圈裏出不來,否則這一院子的東西都要被禍害了。


    「娘,雞還在窩裏下蛋呢,沒出來。」宇兒帶著弟弟,失望地趴在雞欄邊喊道。


    藍怡剛將一棵白菜挖出來,準備移栽到菜園田壟邊上,聽了宇兒的喊聲轉頭望去,果真看到雞窩裏有三隻母雞臥著,往日這時候它們也該生完蛋起來了,今日是有些奇怪。


    「沒事,咱們下午再撿吧。你們過來幫娘拿蘿蔔,咱們種好了後就去做飯吃。晌午娘給你們做花花綠綠的麵條,好不好?」


    兩個孩子生病,藍怡變著花樣的給他們做好吃的,花花綠綠麵則是綠豆麵和白麵和在一起,再配以各種綠色蔬菜、蘑菇丁、肉丁等打滷,最後再蓋上一個荷包蛋的營養豐富的麵條。


    宇兒和寶寶對視一眼,趕緊點頭:「好!」


    寶寶趕緊跑到娘親身邊:「娘,要吃花蛋。」


    宇兒則望著西邊院牆說:「娘,牛蛋說要是咱們吃花花綠綠麵時,叫他一聲。」


    藍怡點頭,牛蛋和大福幾個也咳嗽了幾日,有輕有重,現在也都好了,這些小傢夥有些日子沒一起玩了。


    「去吧,把大福、牛蛋都叫過來。」


    三人種好蘿蔔和白菜,藍怡給兩個孩子洗手後,寶寶黏著幫娘親洗菜,宇兒則跑出去找小夥伴們分享美食。


    等到迴來時,卻不是三個,而是五個。牛蛋的兩個雙生姐姐小花小草也一併過來了,八歲的倆小丫頭不好意思地扭著衣角,怯怯喊了聲「嬸子」,說來奇怪,牛嫂火爆脾氣,牛文田也是爽利性子,這對雙生女兒卻十分害羞內向。


    藍怡笑著點頭:「小花,小草,你們娘親不在家?」若是牛嫂在家,肯定不會讓這三個孩子都過來吃飯的。


    「恩。娘和爹還有大哥去田裏幹活了,二哥去學裏讀書,家裏就咱們仨。」牛蛋替兩個姐姐迴答道。牛蛋的二哥牛今年十歲,在村裏的義學讀書,現在還不到義學放學的時候。


    「恩。牛蛋聽著鍾聲,放學了也讓你哥過來吧。大福,你幫伯娘去拿一些柴火,小花小草,你們幫嬸子洗菜,好不好?」


    這些小傢夥一聽,馬上開始行動,藍怡很快便將蔬菜麵做好了,端到矮桌上。


    一堆小蘿蔔頭快樂地坐在桌子邊上,將頭紮在碗裏吃著。就連寶寶也讓娘親給他準備一個小碗,自己坐著有模有樣地拿著小勺子比劃。


    十歲的牛修舜此時也在一群小蘿蔔中,他很快將麵條扒拉下去,眼睛望著鍋裏不知道能不能再盛一碗吃,往日在家每次迴碗都要被娘罵的。


    「修舜,吃完了就自己盛吧,想吃多少盛多少。」藍怡笑著說。牛嫂家的三個兒子大名都是義學的夫子給起的,叫做修堯、修舜和修禹,牛蛋也就是牛修禹還小,大夥平日裏也就這麽叫了。


    牛修舜一聽,露出大大的笑容,捧著碗到鍋邊利索地又盛了大大一碗迴來,小花小草吃完後也每人又盛了半碗。


    藍怡抽抽嘴角,難怪牛嫂會被五個孩子吃的罵人,這飯量,還真是不小,她也才吃一碗麵條好不好。


    「嬸子,後天是周家村集呢,娘說讓爹去買四頭小豬迴來,你要不要帶一隻?」牛修舜吃完,抹抹嘴問道。


    藍怡忍不住笑笑,這小子,吃了兩碗麵條就將他老子賣了,四頭小豬可就是百十來斤了,再給自己背上一頭,牛老爹再壯實也得壓彎了腰的。


    「也好,幫我帶一隻吧。」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寡婦丫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藍並收藏穿越之寡婦丫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