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


    《論語》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論語·雍也》)


    由此看來,如何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麵,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麵,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麵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後來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絜矩之道”。就是說,這種“道”是以本人自身為尺度,來調節本人的行為。公元前3世紀、2世紀儒家有一部論文集名叫《禮記》,其中有一篇《大學》,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禮記》另有一篇《中庸》,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其中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大學》所舉的例證,強調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麵;《中庸》所舉的例證,強調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麵。不論在哪個方麵,決定行為的“絜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東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時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這就包括了義的性質。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開端和終結。《論語》有一章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裏仁》)


    每個人在自己心裏都有行為的“絜矩”,隨時可以用它。實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簡單,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知命


    從義的觀念,孔子推導出“無所為而為”的觀念。一個人做他應該做的事,純粹是由於這樣做在道德上是對的,而不是出於在這種道德強製以外的任何考慮。《論語》記載,孔子被某個隱者嘲諷為“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憲問》)。《論語》還記載,孔子有個弟子告訴另一個隱者說:“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後麵我們將看到,道家講“無為”的學說。而儒家講“無所為而為”的學說。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於做的本身之內,而不是在於外在的結果之內。


    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這種學說的好例。他生活在社會、政治大動亂的年代,他竭盡全力改革世界。他周遊各地,還像蘇格拉底那樣,逢人必談。雖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費,可是他從不氣餒。他明知道他不會成功,仍然繼續努力。


    孔子說他自己:“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他盡了一切努力,而又歸之於命。命就是命運。孔子則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換句話說,它被看做一種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後來的儒家,就把命隻當做整個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條件和力量。我們的活動,要取得外在的成功,總是需要這些條件的配合。但是這種配合,整個地看來,卻在我們能控製的範圍之外。所以我們能夠做的,莫過於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不計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說的君子,知命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


    由此看來,知命也就是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這樣,對於外在的成敗也就無所縈懷。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也就永不失敗。因為,如果我們盡應盡的義務,那麽,通過我們盡義務的這種行動,此項義務也就在道德上算是盡到了,這與我們行動的外在成敗並不相幹。


    這樣做的結果,我們將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遠快樂。所以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又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孔子的精神修養發展過程


    在道家的著作《莊子》中,可以看到道家的人常常嘲笑孔子,說他把自己局限於仁義道德之中,隻知道道德價值,不知道超道德價值。表麵上看,他們是對的,實際上他們錯了。請看孔子談到自己精神修養發展過程時所說的話吧,他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孔子在這裏所說的“學”,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學。《論語》中孔子說:“誌於道。”(《述而》)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裏仁》)孔子的誌於學,就是誌於這個“道”。我們現在所說的“學”,是指增加知識;但是“道”卻是我們用來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孔子還說:“立於禮。”(《論語·泰伯》)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所以孔子說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


    他說“四十而不惑”,是說他這時候已經成為知者。因為如前麵所引的,“知者不惑”。


    孔子一生,到此為止,也許僅隻是認識到道德價值。但是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認識到天命了,並且能夠順乎天命。換句話說,他到這時候也認識到超道德價值。在這方麵孔子很像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覺得,他是受神的命令的指派,來喚醒希臘人。孔子同樣覺得,他接受了神的使命。《論語》記載:“子畏於匡,曰:‘……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有個與孔子同時的人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八佾》)所以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的時候,深信他是在執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認識到的價值也就高於道德價值。


    不過,我們將會看出,孔子所體驗到的超道德價值,和道家所體驗到的並不完全一樣。道家完全拋棄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觀念,而代之以追求與混沌的整體達到神秘的合一。因此,道家所認識、所體驗的超道德價值,距離人倫日用更遠了。


    上麵說到,孔子到了七十就能從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確。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指導,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努力。這代表著聖人發展的最高階段。


    孔子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


    西方對於孔子的了解,可能超過了對於其他任何中國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國內部,孔子雖然一直出名,他的曆史地位在各個時代卻有很不相同的評價。按曆史順序說,他本來是普通教師,不過是許多教師中的一個教師。但是他死後,逐漸被認為是至聖先師,高於其他一切教師。到公元前2世紀,他的地位更加提高。當時許多儒家的人認為,孔子曾經真的接受天命,繼周而王。他雖然沒有真正登極,但是就理想上說,他是君臨全國的王。這顯然是個矛盾,可是有什麽根據呢?這些儒家的人說,根據可以在《春秋》的微言大義中找到。他們把《春秋》說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現其倫理、政治觀點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鄉魯國的編年史。再到公元前1世紀,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還高。據當時的許多人說,孔子是人群之中活著的神,這位神知道在他以後有個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所以他在《春秋》中樹立一種政治理想,竟能完備得足夠供漢朝人實施而有餘。這種神化可以說是孔子光榮的頂點吧,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稱做宗教。


    但是這種神化時期並沒有持續很久。公元1世紀初,就已經有比較帶有理性主義特色的儒家的人開始占上風。從此以後,就不再認為孔子是神了,但是他作為“至聖先師”的地位仍然極高。直到19世紀末,孔子受天命為王的說法固然又短暫地複活,但是不久以後,隨著民國的建立,他的聲望逐漸下降到“至聖先師”以下。在現在,大多數中國人會認為,他本來是一位教師,確實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但是遠遠不是唯一的教師。


    此外,孔子在生前就被認為是博學的人。例如,有一個與他同時的人說:“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論語·子罕》)從前麵的引證,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自認為是繼承古代文化並使之垂之永久的人,與他同時的一些人也這麽認為。他的工作是以述為作,這使得他的學派重新解釋了前代的文化。他堅持了古代中他認為是最好的東西,又創立了一個有力的傳統,一直傳到最近的時代,這個時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時代,中國又麵臨巨大而嚴重的經濟、社會變化。最後,他是中國的第一位教師。雖然從曆史上說,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後來有些時代認為他是“至聖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哲學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友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友蘭並收藏中國哲學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