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府之中幾人討論著前往蘇州的時候,太子府中,朱常洛卻是自朱由檢離開後便一直緊皺著眉頭,朱由檢的話他也並非一點都沒聽進去,隻是寒了人心那一句,便足以讓他原本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準備前往方從哲府上去相請的打算又開始躊躇不定。
猶豫了良久,朱常洛還是決定往方府一行,此時內閣隻有方從哲一人,離了他當真是政令不通、諸事不行,隻是在去方府之前朱常洛準備先行前往英國公府上探望一番。
自英國公父子遇刺後,朱常洛也隻是派人去探望過,自己還尚未去過英國公府,若不是朱由檢的一番話,朱常洛也不會有此打算。
朱常洛令人備了補品,帶著貼身的護衛便先行前往英國公府。
在英國公府門前,下了馬車,朱常洛正遇到了從朱由檢處迴府的張之極,張之極被人抬著坐在步攆上,見到門前的朱常洛,連忙道:“見過殿下,子瑜有傷在身無法行禮,還望殿下恕罪。”,雖然聽說了朱常洛命朱由檢撤去方府門外的看守,朱由檢敢在朱常洛麵前發脾氣,但張之極卻是不敢如此,即使心有不滿,他卻不能表露分毫。
朱常洛擺了擺手道:“不必多禮,近來國事繁重,本宮聽聞國公和子瑜遇刺,雖心急如焚,卻一直事務纏身未能早些前來探望,今日得空,本宮便來看望看望國公和子瑜的傷情。”
“多謝殿下關心,子瑜隻不過是些皮肉上的傷害,多休養些時日便可恢複,隻是我爹他……唉,殿下進去看了便知,自我爹受傷醒來之後,便整日愁眉不展、鬱鬱寡歡,還望殿下能勸勸我爹。”,說到張維賢的傷勢,張之極不由得歎了口氣。
朱常洛點了點頭,便與張之極一同進了國公府。
來到張維賢床前時,下人正給張維賢喂藥,朱常洛便站在一旁候著,他那隨從本想出聲提醒太子殿下來了,卻被朱常洛揮手阻止了。
等到張維賢喝完了藥,朱常洛方才上前道:“國公可有好些?”
張維賢轉頭,見是太子到來,連忙就想起身,但任由他如何努力,除了微微揚起一點的頭,身子卻毫無反應,朱常洛連忙上前按住張維賢道:“國公勿動,還要保重身體才是。”
張維賢使勁了力氣也是徒勞,隻得放棄了掙紮,他看著坐在床沿的朱常洛,張維賢眼神很是晦暗,“勞煩殿下前來看望老臣,老臣不慎惶恐。”
朱常洛道:“國公何必多禮,你我多年唇齒相依,如今國公驟逢大難,本宮本該早些前來看望國公,隻是近來事務繁雜,內閣的方閣老又因喪子之事悲痛欲絕,臥床不起,朝中事務無人打理,本宮一時被國事牽絆不得脫身,才拖到今日方來看望國公。”
朱常洛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張維賢,便是想試探張維賢再聽聞他提到方從哲時的態度,果然如他所想,在提到方從哲喪子之時,張維賢眼角抖了一抖,再提到方從哲臥病在床,朝中事務無人打理時,張維賢的神情又是一變。如此一來,朱常洛心裏便明了了許多,看來傳聞方從哲之子方世鴻之死確實與英國公有關。
張維賢歎了一口氣道:“如今老臣已是廢人一個,竟然還要勞動殿下親自前來,老臣心裏有愧。”
朱常洛道:“國公勿要妄自菲薄,即使國公臥病在床,但於京營確實無人比得上國公更加熟悉,本宮今日特意帶來了許多上等的人參為國公調理身子,待國公傷情有所好轉後,京營之事還需要國公幫著參謀呢。國公便安心養傷,本宮便不打擾國公休息了。”
說完,朱常洛替張維賢理了理被角,然後便起身準備離開。
張維賢看著朱常洛起身,他猶豫了片刻然後突然開口道:“殿下……”
轉身欲走的朱常洛聽聞張維賢叫他,連忙迴轉身問道:“國公可是還有事情?”
張維賢閉著眼睛皺著眉頭一副很是痛苦的表情,隻是過了片刻,他突然睜開眼睛,眼神堅定的看著朱常洛道:“請問殿下,老臣遇刺之事可有眉目了?”
朱常洛點了點頭,然後道:“根據順天府的案情卷宗來看,此事乃是女真人細作所為,現在案子已經移交到了北鎮府司,根據錦衣衛上的折子來看,英國公遇刺之事與前幾日城東廟會的爆炸案乃是同一夥人所為,但是那兩個漏網的兇犯卻被他們逃掉了。”
張維賢盯著朱常洛道:“城東廟會的爆炸案,老臣這幾日也有所聞,聽子瑜說此次爆炸還牽連了世子?而且世子還派人用火藥圍堵了方府府門,不知殿下是否了解此事?”
“這事本宮也是今日問詢後方知,若不是方大人多日不曾入閣處理政務,本宮此時可能還蒙在鼓裏。”
“那想來殿下也是知道世子為何以火藥圍堵方府了?”
此時的朱常洛聽了張維賢的話,才明白過來張維賢想說什麽,他也並未表明什麽其他,隻是淡淡的道:“略知一二。”
“那此事殿下如何看呢?”
見張維賢緊追不舍,朱常洛隻得實話實說道:“此事並無確鑿證據,本宮已經讓世子把人和火藥都撤了。”
張維賢繼續問道:“那些女真細作到底是受何人指使,殿下可曾想過老臣遇刺之事可能也與方府有關呢?”
朱常洛見張維賢咄咄逼問,略有些不高興的迴道:“本宮已經說過,城東廟會爆炸一案並無確鑿證據證明與方大人有關,至於國公遇刺一案錦衣衛也仍在探查,國公還是好生休息,勿要多想,待此案有了結果,本宮定會給國公一個交代。”
張維賢見朱常洛的樣子,索性迴過頭閉上了眼睛,不再看向朱常洛,口中仍舊說道:“老臣猜測殿下離開老臣府上之後便是要去請方大人迴朝理政吧?”
朱常洛被張維賢問的有些失了耐心,索性直言道:“是又如何?如今朝中無人,本宮不惜放下身份,放下顏麵,親自去方府請人,難道這也有錯嗎?國公與本宮多年相協,自是了解本宮的為人,難道要本宮隻是為了私憤而不顧朝政大事嗎?”
“殿下莫要動怒,老臣並無此意,到了老臣這個年紀,加之老臣如今已經變成了這幅德行,泄不泄私憤不過是一時之痛快,隻是殿下是否想過,若真是方從哲指使女真人對老臣和世子動的手,那麽便是說明方從哲與女真人必有勾結,如此一來,朝中大事還能倚仗的了他方從哲嗎?”
朱常洛搖了搖頭,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道:“本宮並非沒有想過,隻是這不過是猜測罷了,方大人做到了首輔之位,他為什麽還要去勾結女真人,難道他還想再上一步謀反不成?國公與方大人同朝為官多年,應該了解方大人並無此野心。”
張維賢再次轉過頭,目光越過朱常洛,看著他身後的隨從,然後對朱常洛道:“老臣有一事想與殿下單獨訴說。”
朱常洛順著張維賢的目光看向那站在不遠處的護衛,然後輕輕擺了擺手道:“你先到外麵候著。”
那隨從應了一聲“是”便轉身離開。
朱常洛看向張維賢道:“國公有何事現在可以說了。”
張維賢咬了咬牙,仍舊猶豫了片刻才說道:“老臣之前有一事未與殿下明說,那方從哲之子方世鴻的死,老臣知情。”
朱常洛聞言大驚,連忙問道:“難道這事與國公有關?”
“雖不是老臣所為,但老臣也牽涉其中,殿下可還記得那日京營演武之時,老臣與子瑜將首炮讓與方從哲之事?方從哲之子方世鴻便是死在那日的炮火之下。”
朱常洛問道:“難道是子瑜讓人綁了方世鴻困在那炮陣之下的嗎?”
張維賢艱難的搖了搖頭道:“不是,除了老臣和子瑜之外,世子也知道此事,至於到底是何人綁了方世鴻,又是何人指使,老臣不知,但老臣和子瑜以及世子卻都曾在京營演武之時慫恿過方從哲炮轟方世鴻。然後便有了老臣和子瑜遇刺,世子差點死於城東爆炸之事。如此一來殿下還會覺得這些都是巧合嗎?”
朱常洛思慮片刻,然後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這兩個案子倒是的確有可能是方從哲指使,不過本宮今日也曾聽聞督察院的陳禦史說這兩個案子都是方府的管事勾結女真人做下的,如果說那方府的管事與方世鴻感情甚篤,知悉方世鴻被害與你們有關,為了給少主報仇,勾結女真人做下這兩件案子也不無可能。”
聽聞朱常洛的話,張維賢很是疲憊的歎了一口氣,道:“殿下如此為方從哲開脫,難道現在還要自欺欺人嗎?老臣所言並非為了讓殿下替老臣報仇,而是希望殿下能夠提防著方從哲。那方從哲若是真的敢刺殺老臣和世子,如此膽大妄為之人難道便不敢派人暗中行刺太子殿下嗎?”
朱常洛道:“那方從哲有何緣由要行刺本宮?當年國本之爭時方大人也是當先支持本宮的。”
“如今已今非昔比,殿下監國,權柄在我,那方從哲此前多次觸怒殿下,如今又與世子結怨,難免那方從哲不會擔心太子殿下日後會報複於他,為了自保,方從哲自然會做些鋌而走險之事,既有派人謀刺老臣和世子的膽量,又怎麽會介意膽子再大一些?”
朱常洛仔細的想了半晌,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道:“這一切不過是猜測,本宮不覺得他方從哲有如此膽色,何況即便他真有此想法,本宮又豈是他想謀刺便能得手的?不過國公的話也不無道理,本宮此行便想著先請方從哲迴朝,然後著手增補內閣。如今朝臣多以他方從哲馬首是瞻而對本宮陽奉陰違,待日後本宮坐上了正位,便殺雞儆猴,無論他方從哲是否真有大逆不道的想法,本宮都容他不得,隻是現在本宮還需仰仗他來處理政務。”
猶豫了良久,朱常洛還是決定往方府一行,此時內閣隻有方從哲一人,離了他當真是政令不通、諸事不行,隻是在去方府之前朱常洛準備先行前往英國公府上探望一番。
自英國公父子遇刺後,朱常洛也隻是派人去探望過,自己還尚未去過英國公府,若不是朱由檢的一番話,朱常洛也不會有此打算。
朱常洛令人備了補品,帶著貼身的護衛便先行前往英國公府。
在英國公府門前,下了馬車,朱常洛正遇到了從朱由檢處迴府的張之極,張之極被人抬著坐在步攆上,見到門前的朱常洛,連忙道:“見過殿下,子瑜有傷在身無法行禮,還望殿下恕罪。”,雖然聽說了朱常洛命朱由檢撤去方府門外的看守,朱由檢敢在朱常洛麵前發脾氣,但張之極卻是不敢如此,即使心有不滿,他卻不能表露分毫。
朱常洛擺了擺手道:“不必多禮,近來國事繁重,本宮聽聞國公和子瑜遇刺,雖心急如焚,卻一直事務纏身未能早些前來探望,今日得空,本宮便來看望看望國公和子瑜的傷情。”
“多謝殿下關心,子瑜隻不過是些皮肉上的傷害,多休養些時日便可恢複,隻是我爹他……唉,殿下進去看了便知,自我爹受傷醒來之後,便整日愁眉不展、鬱鬱寡歡,還望殿下能勸勸我爹。”,說到張維賢的傷勢,張之極不由得歎了口氣。
朱常洛點了點頭,便與張之極一同進了國公府。
來到張維賢床前時,下人正給張維賢喂藥,朱常洛便站在一旁候著,他那隨從本想出聲提醒太子殿下來了,卻被朱常洛揮手阻止了。
等到張維賢喝完了藥,朱常洛方才上前道:“國公可有好些?”
張維賢轉頭,見是太子到來,連忙就想起身,但任由他如何努力,除了微微揚起一點的頭,身子卻毫無反應,朱常洛連忙上前按住張維賢道:“國公勿動,還要保重身體才是。”
張維賢使勁了力氣也是徒勞,隻得放棄了掙紮,他看著坐在床沿的朱常洛,張維賢眼神很是晦暗,“勞煩殿下前來看望老臣,老臣不慎惶恐。”
朱常洛道:“國公何必多禮,你我多年唇齒相依,如今國公驟逢大難,本宮本該早些前來看望國公,隻是近來事務繁雜,內閣的方閣老又因喪子之事悲痛欲絕,臥床不起,朝中事務無人打理,本宮一時被國事牽絆不得脫身,才拖到今日方來看望國公。”
朱常洛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張維賢,便是想試探張維賢再聽聞他提到方從哲時的態度,果然如他所想,在提到方從哲喪子之時,張維賢眼角抖了一抖,再提到方從哲臥病在床,朝中事務無人打理時,張維賢的神情又是一變。如此一來,朱常洛心裏便明了了許多,看來傳聞方從哲之子方世鴻之死確實與英國公有關。
張維賢歎了一口氣道:“如今老臣已是廢人一個,竟然還要勞動殿下親自前來,老臣心裏有愧。”
朱常洛道:“國公勿要妄自菲薄,即使國公臥病在床,但於京營確實無人比得上國公更加熟悉,本宮今日特意帶來了許多上等的人參為國公調理身子,待國公傷情有所好轉後,京營之事還需要國公幫著參謀呢。國公便安心養傷,本宮便不打擾國公休息了。”
說完,朱常洛替張維賢理了理被角,然後便起身準備離開。
張維賢看著朱常洛起身,他猶豫了片刻然後突然開口道:“殿下……”
轉身欲走的朱常洛聽聞張維賢叫他,連忙迴轉身問道:“國公可是還有事情?”
張維賢閉著眼睛皺著眉頭一副很是痛苦的表情,隻是過了片刻,他突然睜開眼睛,眼神堅定的看著朱常洛道:“請問殿下,老臣遇刺之事可有眉目了?”
朱常洛點了點頭,然後道:“根據順天府的案情卷宗來看,此事乃是女真人細作所為,現在案子已經移交到了北鎮府司,根據錦衣衛上的折子來看,英國公遇刺之事與前幾日城東廟會的爆炸案乃是同一夥人所為,但是那兩個漏網的兇犯卻被他們逃掉了。”
張維賢盯著朱常洛道:“城東廟會的爆炸案,老臣這幾日也有所聞,聽子瑜說此次爆炸還牽連了世子?而且世子還派人用火藥圍堵了方府府門,不知殿下是否了解此事?”
“這事本宮也是今日問詢後方知,若不是方大人多日不曾入閣處理政務,本宮此時可能還蒙在鼓裏。”
“那想來殿下也是知道世子為何以火藥圍堵方府了?”
此時的朱常洛聽了張維賢的話,才明白過來張維賢想說什麽,他也並未表明什麽其他,隻是淡淡的道:“略知一二。”
“那此事殿下如何看呢?”
見張維賢緊追不舍,朱常洛隻得實話實說道:“此事並無確鑿證據,本宮已經讓世子把人和火藥都撤了。”
張維賢繼續問道:“那些女真細作到底是受何人指使,殿下可曾想過老臣遇刺之事可能也與方府有關呢?”
朱常洛見張維賢咄咄逼問,略有些不高興的迴道:“本宮已經說過,城東廟會爆炸一案並無確鑿證據證明與方大人有關,至於國公遇刺一案錦衣衛也仍在探查,國公還是好生休息,勿要多想,待此案有了結果,本宮定會給國公一個交代。”
張維賢見朱常洛的樣子,索性迴過頭閉上了眼睛,不再看向朱常洛,口中仍舊說道:“老臣猜測殿下離開老臣府上之後便是要去請方大人迴朝理政吧?”
朱常洛被張維賢問的有些失了耐心,索性直言道:“是又如何?如今朝中無人,本宮不惜放下身份,放下顏麵,親自去方府請人,難道這也有錯嗎?國公與本宮多年相協,自是了解本宮的為人,難道要本宮隻是為了私憤而不顧朝政大事嗎?”
“殿下莫要動怒,老臣並無此意,到了老臣這個年紀,加之老臣如今已經變成了這幅德行,泄不泄私憤不過是一時之痛快,隻是殿下是否想過,若真是方從哲指使女真人對老臣和世子動的手,那麽便是說明方從哲與女真人必有勾結,如此一來,朝中大事還能倚仗的了他方從哲嗎?”
朱常洛搖了搖頭,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道:“本宮並非沒有想過,隻是這不過是猜測罷了,方大人做到了首輔之位,他為什麽還要去勾結女真人,難道他還想再上一步謀反不成?國公與方大人同朝為官多年,應該了解方大人並無此野心。”
張維賢再次轉過頭,目光越過朱常洛,看著他身後的隨從,然後對朱常洛道:“老臣有一事想與殿下單獨訴說。”
朱常洛順著張維賢的目光看向那站在不遠處的護衛,然後輕輕擺了擺手道:“你先到外麵候著。”
那隨從應了一聲“是”便轉身離開。
朱常洛看向張維賢道:“國公有何事現在可以說了。”
張維賢咬了咬牙,仍舊猶豫了片刻才說道:“老臣之前有一事未與殿下明說,那方從哲之子方世鴻的死,老臣知情。”
朱常洛聞言大驚,連忙問道:“難道這事與國公有關?”
“雖不是老臣所為,但老臣也牽涉其中,殿下可還記得那日京營演武之時,老臣與子瑜將首炮讓與方從哲之事?方從哲之子方世鴻便是死在那日的炮火之下。”
朱常洛問道:“難道是子瑜讓人綁了方世鴻困在那炮陣之下的嗎?”
張維賢艱難的搖了搖頭道:“不是,除了老臣和子瑜之外,世子也知道此事,至於到底是何人綁了方世鴻,又是何人指使,老臣不知,但老臣和子瑜以及世子卻都曾在京營演武之時慫恿過方從哲炮轟方世鴻。然後便有了老臣和子瑜遇刺,世子差點死於城東爆炸之事。如此一來殿下還會覺得這些都是巧合嗎?”
朱常洛思慮片刻,然後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這兩個案子倒是的確有可能是方從哲指使,不過本宮今日也曾聽聞督察院的陳禦史說這兩個案子都是方府的管事勾結女真人做下的,如果說那方府的管事與方世鴻感情甚篤,知悉方世鴻被害與你們有關,為了給少主報仇,勾結女真人做下這兩件案子也不無可能。”
聽聞朱常洛的話,張維賢很是疲憊的歎了一口氣,道:“殿下如此為方從哲開脫,難道現在還要自欺欺人嗎?老臣所言並非為了讓殿下替老臣報仇,而是希望殿下能夠提防著方從哲。那方從哲若是真的敢刺殺老臣和世子,如此膽大妄為之人難道便不敢派人暗中行刺太子殿下嗎?”
朱常洛道:“那方從哲有何緣由要行刺本宮?當年國本之爭時方大人也是當先支持本宮的。”
“如今已今非昔比,殿下監國,權柄在我,那方從哲此前多次觸怒殿下,如今又與世子結怨,難免那方從哲不會擔心太子殿下日後會報複於他,為了自保,方從哲自然會做些鋌而走險之事,既有派人謀刺老臣和世子的膽量,又怎麽會介意膽子再大一些?”
朱常洛仔細的想了半晌,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道:“這一切不過是猜測,本宮不覺得他方從哲有如此膽色,何況即便他真有此想法,本宮又豈是他想謀刺便能得手的?不過國公的話也不無道理,本宮此行便想著先請方從哲迴朝,然後著手增補內閣。如今朝臣多以他方從哲馬首是瞻而對本宮陽奉陰違,待日後本宮坐上了正位,便殺雞儆猴,無論他方從哲是否真有大逆不道的想法,本宮都容他不得,隻是現在本宮還需仰仗他來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