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人的血色士兵熟練的戰位,古老的‘羅馬方陣’眨眼工夫就擺放在壁爐穀的出口,將整個出口圍的水泄不通。(羅馬方陣:由兩個百人隊組成一個基本戰術單位——小隊,一個百人隊實際為60-80人。一個小隊通常有120-160人,若為成年人小隊,則隻包含一個百人隊。三個小隊組成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大約有450-570人。包含大約120-160名少年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壯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時含有一隊30人的騎兵。 十個大隊組成一個羅馬軍團,一般由4500——6000人組成。同時,一個羅馬軍團配有一個附屬軍團,也稱聯合軍團。兩者的建製類似,但是附屬軍團的騎兵為600人。 兩個羅馬軍團與兩個附屬軍團構成集團軍,由最高統帥指揮。)

    眾多的血色士兵在伊森利恩的督促下擺開了戰鬥隊型;他們每橫列20人,縱6人。兩人之間間隔1。8-2米。橫列的各小隊之間約為30米間隔。各小隊交錯排列。

    整個隊列通常由三個橫列組成。

    1)、血色新兵(由少年兵和青年兵組成)組成的第一橫列。(少年兵:缺乏訓練,組成輕步兵。裝備普通標槍和投鏢。青年兵:有一定的戰鬥經驗,組成軍團的第一橫列。裝備兩支重標槍、一支寬刃短劍和一個圓形盾牌。)

    2)、血色壯年兵、血色重裝騎士、以及帶著狗和強勁弓箭的弓煎手組成的第二橫列。(壯年兵: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為軍隊的核心,組成軍團的第二橫列。裝備兩支重標槍、一支寬刃短劍和一個圓形盾牌。)

    3)、血色成年兵、血色牧師、血色十字軍火法師組成的第三橫列。(成年兵:年齡最大,經驗最豐富。通常構成軍隊的後備隊。組成軍團的第三橫列。裝備一支十二英尺的長矛。另外血色牧師和血色法師會不斷的詠唱魔法;或治療隊中受傷的人,或是施放出巨大的破壞力的活球。而血色成年兵則負責保護這些脆弱的牧師和法師)

    伊森利恩開始驅趕方陣的第一橫列的血色新兵向前推進,當血色新兵距離泰蘭•弗丁20碼時,將重標槍擲出。

    敵人的一切行動都在泰蘭•弗丁的預料中,就在血色新兵剛剛舉起重標槍擺出準備投擲的架勢的時候。騎在馬上的泰蘭•弗丁立刻鞭策了下坐騎,一個‘急速衝鋒’,泰蘭•弗丁的身影狂風掠過草地一般,狂風的唿嘯還在耳邊迴響著,但眨眼一瞬間進唿狂暴的泰蘭•弗丁就已經衝向敵人的陣營中。

    第一橫列的血色新兵還沒有來的及將手中的標槍投出敵人已經近在眼前了,剛一交戰泰蘭•弗丁就將伊森利恩的‘羅馬方陣’第一橫列衝垮了。被‘急速衝鋒’撞倒的血色新兵,成片成片的倒下。

    脫手而出的重標槍,在天空上亂舞,落在地上反而給第一橫列中的血色新兵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根本沒有作戰經驗的血色新兵慌不擇路的奔逃更加加速了場麵的混亂。

    隻顧著躲避那脫手飛出重標槍的血色新兵則在下一刻遭到了泰蘭•弗丁的攻擊。隻是片刻而已第一道戰線已經崩潰,所有的血色新兵開始撤退到第2防線和第二橫列的血色壯年兵、血色重裝騎士、以及帶著狗和強勁弓箭的弓箭手共同防守。

    第一橫列撤退引起的恐慌,同時也如同瘟疫一樣散播到第二橫列。膽怯像毒素一樣籠罩了不止一次吃盡苦頭的血色新兵,使他們甚至忘記自己的對手隻有區區一人。

    泰蘭•弗丁並沒有停下攻擊,給予敵人喘息休整的機會,而是直接往第二橫列衝去。

    緊接著泰蘭•弗丁就乘著這些混亂和膽怯、以及不斷發抖因為恐懼而走神這些間隙,施與最嚴厲的破壞性攻擊,慌亂的恐懼使進如第二橫列的血色新兵不斷的奔逃著。而這些新兵引起的恐慌也波及到了第二橫列的精銳士兵。……就像被推倒的骨牌一樣,崩潰從一點擴散開來,瞬間波及整體。

    第二橫列很快也在一番激烈的交戰後崩潰掉了。

    伊森利恩:“怎麽會這樣?不該是這樣的!不!”

    …………

    時間迴憶到5天前。

    伊森利恩為了竄奪瑪登霍爾德領主——泰蘭•弗丁的大片土地,開始籌劃陰謀。首先他開始動用一切權利,拉攏兵權,他不惜花費重金,賄賂上層軍隊的官員。

    然後又用自己的親信的500血色士兵以增加壁爐穀的防禦為借口,部署這些親信士兵到這裏。這樣他就等於是將中了‘繼母之毒’的泰蘭•弗丁困死在壁爐穀裏麵然後,等著他死去,最後理所當然的成為瑪登霍爾德的新主人。

    伊森利恩將一切如意算盤打的叮當響,但是他還是不放心。所以他向洛瑞克請教兵法戰術。

    洛瑞克自然是對這個外行照本宣科的講解了些基本的戰鬥陣型,其中就抱愧最古典常用的‘羅馬方陣’。但是洛瑞克還是有所保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使之翼疾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使之翼疾風並收藏聖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