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向孫策匯報了盛憲的建議,孫策才知道王充這位漢代思想家也是會稽人,而且就是上虞人,與虞翻家鄰縣。</p>
《論衡》後世被冠以唯物主義的頭銜,如雷灌耳,但王充這個人卻遠不如作品有名。在這個時代更是名聲不彰,除了本地人,知之甚少。孫策原本不太清楚這其中的原因,他聽說過這部書,但沒有讀過,更談不上研究。聽虞翻介紹,才知道《論衡》是一部離經叛道的書,其中有很多對儒門、儒學的反思,比如反對厚葬,反對讖緯,更嚴重的是他反孔子。</p>
嚴格的說,王充不是反孔子,而是反對神化孔子。漢代讖緯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神化孔子,孔子不僅是聖人,還是神,比如說孔子當泗水之葬,泗水為之卻流。王充反對這樣的風氣,他力圖剝去孔子身上的神性,將他還原成一個人。</p>
這顯然與儒門越演越烈的社會風氣背道而馳,所以王充的學術不僅無法傳播到中原,就連本地人對此都不以為然,知道的人不少,但讚同的人不多,雖然他們都知道王充的很多論述很有說服力,但非聖這點瑕疵足可以將所有的優點抵消。</p>
盛憲在這個時候提出傳寫《論衡》,很大程度上是意氣之爭,要與吳郡學者爭鋒,但有一個背景也不可忽視。孫策本人就喜歡以事實反駁空談,而且他對儒家經典的評價也不高,在某種程度上和王充的學術觀點有契合之處。某種意義上,這是盛憲在思想上向孫策積極靠攏的表現,雖然盛憲本人未必意識到,意識到了也未必肯承認。</p>
虞翻對這個趨勢持歡迎態度,認為可以因勢利導,大力推動。對中原人來說,吳會是邊鄙,學術風氣不如中原濃厚,變革的阻力會小一點。如果以此為契機革新儒學,吳會成為新學術的發源地,對孫策、對吳會都有利。</p>
孫策接受了虞翻的建議,讓他全權負責,不必事事請示,事後通報一聲就行。虞翻感激不盡,隨即約見盛憲,讓他集結會稽知名學者,齊聚山陰,他要與他們一起研究部署會稽郡學的發展規劃。</p>
——</p>
將民政、教育等事務交給虞翻處理,孫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征兵。</p>
他隻帶了親衛營來江東,後來增加了甘寧的舊部近千人,沈友、朱桓的一些部曲。陳到轉任丹陽太守,郭暾轉為丹陽都尉,他都撥了一些兵力給他們,前後有近千人。到會稽後,他又增加了董襲和賀齊的人馬,又擊降了黃龍羅、周勃等山賊。人數有數增加,但戰鬥力卻有所不足,必須進行補充。</p>
其實孫策如果隻是想補充兵力,問題很容易解決,吳會世家都有部曲,少的幾百人,多的上千人,隻要他願意,隨即可以征集一兩萬人。但那些人隻認舊主,不會聽他的命令,等於他花錢替世家養兵,久而久之,必然會形成部曲製。</p>
所以他一直沒有征兵,即使是帶著人馬來投效的,他也不輕易接受,接受了也要控製人數。太史慈投效,他隻給太史慈三百人的名額,董襲、賀齊同樣如此。這已經算是較高的標準了,像全柔、淩操等人隻有百餘人。這些人是他們的親衛,會一直跟著他們,其餘的兵力隻是暫時由他們指揮,兵權控製在孫策手中,隨時可能調撥給其他人。當他們的職務調整時,手下的兵力組成也會跟著變化,可能更多,也可能會減少,甚至會全部剝奪。</p>
孫策征兵的對向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俘虜,從中挑選強壯的當兵。但這些人比較少,因為他們的舊主還在軍中,容易形成小山頭;二是從百姓中征發。這些人還隻停留在孫策的計劃中,一直沒有進行。</p>
現在機會成熟了。盛憲的文章在吳郡、會稽形成了影響,激起了一大批少年從軍的願望,這時候發布征兵令,會有大批或者門戶寒微的子弟前來投軍。與普通招募的士卒不同,這些人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建功立業,戰鬥的動機更強烈,也更容易接受嚴格的訓練。</p>
孫策給蔡瑁下達命令,讓他印了大量的征兵令,發到裏一級,務必讓每家每戶都有機會看到這份征兵令。一裏多的百十戶,少的二三十戶,兩個郡加起來近三十萬戶,將近一萬份,如果沒有印刷術,僅是公文的抄寫工作就會是一項沉重的負擔,皇權不下縣,縣令長的命令隻能到鄉亭,不能真正傳達到每一個百姓的耳中,固然是官民勢力平衡的結果,這種客觀條件的限製也是重要因素。</p>
現在孫策有這樣的條件,可以將征兵令曾經貼到每一裏的裏門上,讓每一個百姓都有機會看到。</p>
下達征兵令半個月,做好了充分的宣傳造勢後,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孫策從義從營派出一百餘人奔赴各縣,從應征的人中挑選合適的對象。這麽多人聚集到郡治是不切實際的,即使是到縣治也不太方便,所以這些人會到亭一級,讓應募的人在家門口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通過選拔,免得白跑一趟。</p>
這都是後世征兵的通行做法,可是對這個時代來說卻是一件新鮮事,一時間引起不少的轟動。這個時代募兵很常見,但大多是在人流密集之處樹起大旗,就地征募,很少能像孫策這樣深入亭裏精挑細選的,一是沒這實力,二是沒這意識,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精兵的重要性。</p>
孫策選擇的時機非常重要。選擇的時間選在秋收前半個月,選擇結束,正是秋收,通過選拔的人也不是立刻趕到郡治集合,而是先迴家收割,秋收後先在縣集中,順便將應繳的租稅送到縣倉,然後再集中到郡治準備集訓,節省一部分運糧的消耗。</p>
在兵員到達之前,孫策已經收到花名簿,兩郡二十七縣,共征發了一萬兩千餘人,全是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壯,身體強壯,幾乎都已經成家立業,育有子女,既有征戰立功的動力,又無滅門絕戶的後顧之憂。兩郡三十萬戶,一百二十幾萬人,隻挑出一萬多人,真正是百裏挑一。</p>
拿著花名簿,孫策很開心。“這就是我的子弟兵啊。”</p>
《論衡》後世被冠以唯物主義的頭銜,如雷灌耳,但王充這個人卻遠不如作品有名。在這個時代更是名聲不彰,除了本地人,知之甚少。孫策原本不太清楚這其中的原因,他聽說過這部書,但沒有讀過,更談不上研究。聽虞翻介紹,才知道《論衡》是一部離經叛道的書,其中有很多對儒門、儒學的反思,比如反對厚葬,反對讖緯,更嚴重的是他反孔子。</p>
嚴格的說,王充不是反孔子,而是反對神化孔子。漢代讖緯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神化孔子,孔子不僅是聖人,還是神,比如說孔子當泗水之葬,泗水為之卻流。王充反對這樣的風氣,他力圖剝去孔子身上的神性,將他還原成一個人。</p>
這顯然與儒門越演越烈的社會風氣背道而馳,所以王充的學術不僅無法傳播到中原,就連本地人對此都不以為然,知道的人不少,但讚同的人不多,雖然他們都知道王充的很多論述很有說服力,但非聖這點瑕疵足可以將所有的優點抵消。</p>
盛憲在這個時候提出傳寫《論衡》,很大程度上是意氣之爭,要與吳郡學者爭鋒,但有一個背景也不可忽視。孫策本人就喜歡以事實反駁空談,而且他對儒家經典的評價也不高,在某種程度上和王充的學術觀點有契合之處。某種意義上,這是盛憲在思想上向孫策積極靠攏的表現,雖然盛憲本人未必意識到,意識到了也未必肯承認。</p>
虞翻對這個趨勢持歡迎態度,認為可以因勢利導,大力推動。對中原人來說,吳會是邊鄙,學術風氣不如中原濃厚,變革的阻力會小一點。如果以此為契機革新儒學,吳會成為新學術的發源地,對孫策、對吳會都有利。</p>
孫策接受了虞翻的建議,讓他全權負責,不必事事請示,事後通報一聲就行。虞翻感激不盡,隨即約見盛憲,讓他集結會稽知名學者,齊聚山陰,他要與他們一起研究部署會稽郡學的發展規劃。</p>
——</p>
將民政、教育等事務交給虞翻處理,孫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征兵。</p>
他隻帶了親衛營來江東,後來增加了甘寧的舊部近千人,沈友、朱桓的一些部曲。陳到轉任丹陽太守,郭暾轉為丹陽都尉,他都撥了一些兵力給他們,前後有近千人。到會稽後,他又增加了董襲和賀齊的人馬,又擊降了黃龍羅、周勃等山賊。人數有數增加,但戰鬥力卻有所不足,必須進行補充。</p>
其實孫策如果隻是想補充兵力,問題很容易解決,吳會世家都有部曲,少的幾百人,多的上千人,隻要他願意,隨即可以征集一兩萬人。但那些人隻認舊主,不會聽他的命令,等於他花錢替世家養兵,久而久之,必然會形成部曲製。</p>
所以他一直沒有征兵,即使是帶著人馬來投效的,他也不輕易接受,接受了也要控製人數。太史慈投效,他隻給太史慈三百人的名額,董襲、賀齊同樣如此。這已經算是較高的標準了,像全柔、淩操等人隻有百餘人。這些人是他們的親衛,會一直跟著他們,其餘的兵力隻是暫時由他們指揮,兵權控製在孫策手中,隨時可能調撥給其他人。當他們的職務調整時,手下的兵力組成也會跟著變化,可能更多,也可能會減少,甚至會全部剝奪。</p>
孫策征兵的對向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俘虜,從中挑選強壯的當兵。但這些人比較少,因為他們的舊主還在軍中,容易形成小山頭;二是從百姓中征發。這些人還隻停留在孫策的計劃中,一直沒有進行。</p>
現在機會成熟了。盛憲的文章在吳郡、會稽形成了影響,激起了一大批少年從軍的願望,這時候發布征兵令,會有大批或者門戶寒微的子弟前來投軍。與普通招募的士卒不同,這些人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建功立業,戰鬥的動機更強烈,也更容易接受嚴格的訓練。</p>
孫策給蔡瑁下達命令,讓他印了大量的征兵令,發到裏一級,務必讓每家每戶都有機會看到這份征兵令。一裏多的百十戶,少的二三十戶,兩個郡加起來近三十萬戶,將近一萬份,如果沒有印刷術,僅是公文的抄寫工作就會是一項沉重的負擔,皇權不下縣,縣令長的命令隻能到鄉亭,不能真正傳達到每一個百姓的耳中,固然是官民勢力平衡的結果,這種客觀條件的限製也是重要因素。</p>
現在孫策有這樣的條件,可以將征兵令曾經貼到每一裏的裏門上,讓每一個百姓都有機會看到。</p>
下達征兵令半個月,做好了充分的宣傳造勢後,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孫策從義從營派出一百餘人奔赴各縣,從應征的人中挑選合適的對象。這麽多人聚集到郡治是不切實際的,即使是到縣治也不太方便,所以這些人會到亭一級,讓應募的人在家門口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通過選拔,免得白跑一趟。</p>
這都是後世征兵的通行做法,可是對這個時代來說卻是一件新鮮事,一時間引起不少的轟動。這個時代募兵很常見,但大多是在人流密集之處樹起大旗,就地征募,很少能像孫策這樣深入亭裏精挑細選的,一是沒這實力,二是沒這意識,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精兵的重要性。</p>
孫策選擇的時機非常重要。選擇的時間選在秋收前半個月,選擇結束,正是秋收,通過選拔的人也不是立刻趕到郡治集合,而是先迴家收割,秋收後先在縣集中,順便將應繳的租稅送到縣倉,然後再集中到郡治準備集訓,節省一部分運糧的消耗。</p>
在兵員到達之前,孫策已經收到花名簿,兩郡二十七縣,共征發了一萬兩千餘人,全是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壯,身體強壯,幾乎都已經成家立業,育有子女,既有征戰立功的動力,又無滅門絕戶的後顧之憂。兩郡三十萬戶,一百二十幾萬人,隻挑出一萬多人,真正是百裏挑一。</p>
拿著花名簿,孫策很開心。“這就是我的子弟兵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