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從來不平靜。他們就站在這江湖裏, 如果不想有風波、風浪、暗流、暗湧這些東西撲向被他們護在身後的那些人,想要讓站在他們身後的那些人能夠穩步前行,作為天靜寺主持, 他們就該得有能擔起這份責任的手段和能耐。或者最起碼, 也應該有這樣的一份覺悟。


    一左一右走向各自目的地的這兩代天靜寺主持們幾乎是同時抬起頭來, 默契地用那含著清淺笑意的臉一個自左往右一個自右往左望過一圈, 心裏各自點起了妙音、妙潭等六分寺的當代主持們的法號,最後連帶上了恆真和可壽。


    那就來吧。


    就讓我們看看, 你們這些人會想要如何動搖我天靜寺的根基;讓我們看看,你們又能不能在這場變革中守住我佛門的家業。


    世界之下的暗土裏, 魔身自本源中顯出一雙幽暗無光的眼睛。


    那雙眼睛轉了轉眼珠,望向了天靜寺後山處,細細看過清見大和尚和圓微兩位的動作表情。這雙眼睛的眼底分明一直毫無波瀾, 可他落在淨涪識海裏的聲音卻帶著笑意。


    ‘看,我們的這位師伯。他可終於不再裝聾作啞了。還有圓微......’


    伴隨這聲音出現在淨涪識海裏的, 還有他特意送了過來的景象。


    在那景象裏, 寬袍大袖的青年和尚一步步穩穩踏下長長的石階, 眼神幽深, 表情平靜,身後一尊滿目慈悲的千手千眼觀世音法相若隱若現。在石階盡頭的那片平地上,還有一位眉眼沉凝的安靜僧人迎著山裏吹來的涼風,緩慢卻堅定地走向那被無數舍利塔簇擁在正中央的那一座屬於他的舍利塔。那一座舍利塔上有佛光浩瀚,照亮這一位灰袍僧人的道路。


    ‘到底是天靜寺的主持啊......’


    魔身的聲音裏隱隱有著感歎, 但那些被他送到淨涪識海裏的景象們卻是突兀地一頓,在下一個頃刻間被脫去所有的色彩,定格成了一幅幹淨的黑白畫像。


    這幅黑白畫像看著像是一幅精心描繪的精美畫卷,但又何曾不像遺像?


    原正在山林中行走要尋一處真正安靜的所在的淨涪忽然一頓,看了看那一副黑白的畫像,又往魔身的方向掃了一眼,才點了點頭,道:‘天靜寺自來就不是可以任意拿捏的軟柿子,他們要真的小看了人家,吃虧是必定的。’


    魔身在識海裏輕笑了兩聲,似乎發現了什麽更有趣的,又像是想要轉移淨涪本尊的注意力,目光一轉,竟就將妙音寺那邊的熱鬧景象連帶著聲音一道送到了淨涪的識海。


    天靜寺這邊清見和圓微已經開始著手為那未來必將到來的艱難日子做準備,但妙音寺這邊卻竟然比之往日還要更輕鬆暢快。


    淨涪看得一眼,先就微皺了眉頭,但很快的,那稍稍攏起一點高度的眉峰就平複了下去。


    妙音寺各閣的主事長老們此時正被清源方丈請到了方丈雲房,齊聚在一起說笑閑話呢。


    大和尚們各個都是眉眼舒展,神情帶笑地在他們慣常的位置上落座。在蒲團上坐定後,這些大和尚看了看左右,也沒多拘束,三三兩兩地尋了旁邊的大和尚說話。


    其中還要以藏經閣的清篤大和尚這邊最為熱鬧。


    淨涪立在山林中,安靜地看著、聽著。


    此時清篤大和尚左右兩側的大和尚都側目看他,笑著詢問道:“早前那會兒,淨涪是突破了吧?清篤,你知道淨涪他如今的境界是在哪一層嗎?”


    還沒等清篤大和尚說話呢,旁邊就有大和尚應道:“淨涪如今境界在哪一層?師兄啊,這問題你問清篤,沒用的!自淨涪受了比丘戒後,可是一直都在外頭為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奔波勞碌,清篤他就縮在寺裏,都再沒有見過他。又怎麽會知道他的境界在哪?”


    正堂中坐著的大和尚一陣哄笑,清篤大和尚也不計較,他點點頭,帶著笑意的話音高高地響起,險些沒能傳到正堂外頭去。


    “師弟這會兒可說對了,我還真不知道淨涪那小子現如今的修為都到了什麽地步呢。那小子的修為進展,嘖嘖嘖,實在是快得驚人。那一重重境界破下來,就像是劈竹子似的,‘劈裏啪啦’的就破了,沒見他發愁過。”


    另一側又有大和尚點頭道:“還真是。他才這麽點年紀,已經成為比丘不說,還至少在十住裏走出一小段距離。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出眾的人物。”


    他轉過視線來,看向清篤大和尚,歎道:“藏經閣這一代可真是了不得。”


    清篤大和尚誌得意滿地昂起了頭。


    魔身在淨涪識海裏輕笑著打趣道:‘淨涪比丘啊,你可是這麽多位大和尚從來沒見過這麽出眾的人物呢......’


    淨涪本尊沒有什麽表示,一直隱身不出的佛身卻是有點不自在地在佛光中低唱了一聲佛號。


    ‘南無阿彌陀佛。’


    魔身又笑了一聲,卻是停了話,竟沒在這會兒多說些什麽。


    淨涪本尊看了魔身的方向一眼,卻也沒有什麽表示。


    同為淨涪三身,他與佛身都知道,這是魔身在替自己找補呢。


    他們領了佛門世尊阿彌陀大恩。在這份大恩還完之前,他們都會是佛門的僧侶。不久之前,他是沙彌;現在,他是比丘;再到往後,他會是和尚......


    如果這恩一直還不完,他就還得是金剛、羅漢。


    這樣的身份下,哪怕他不會委屈同為自己的魔身,魔身同樣也支持他與佛身的決定,但魔身自來更比他與佛身肆意隨心,怕是多少會覺得憋悶。


    這口氣悶在他心裏,難受。那總得讓他將這口氣吐出來不是?


    妙音寺那邊,另又有大和尚應道:“可不是?聽說前不久淨音也遞消息迴來了?是過了紅塵磨礪?”


    “唉......真是讓人越比越心酸啊。一個淨音就已經夠讓人眼紅的了,還有一個更出色的淨涪?”另一邊應聲的大和尚搖了搖腦袋,麵色浮著幾分虛假的怨憤,更大著嗓音逼問清篤大和尚,“說,清篤,是不是你這家夥在皈依禮前做了些什麽,為什麽我們寺裏最出色的苗子都到了你們藏經閣去?!”


    清篤大和尚搖晃著腦袋拖長著聲音答道:“哈哈,這就太冤枉人了。我用得著在皈依禮前忙活些有的沒的嗎?隻需要將藏經閣裏的藏經目錄往那些弟子麵前一放,再讓他們看看我的英姿,他們自然就知道該怎麽選了。”


    “我們藏經閣啊......”他搖頭晃腦地說著,聽得旁邊的那些師兄弟們恨不得抄起座下蒲團往他頭頂上扔,“可有著寺裏最珍貴的寶物。但凡天驕的,都會入我藏經閣。我藏經閣裏自然就都是天驕了。”


    這語氣、這神情,便連才剛踏入正堂裏的清源方丈聽了見了,也都忍不住抽了抽額角。


    遠在千裏之外卻幾若親臨的淨涪倒仍舊平靜。


    魔身這會兒也沉默,沒多說些什麽,隻盡職盡責地將這妙音寺方丈雲房裏發生的一幕幕送到識海裏。


    但他沒按捺住多久,便就“噗”地噴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哈......這清源方丈的臉原來是這麽個樣子的麽?!噗哈哈,難怪!難怪我們當年行皈依禮的時候他臉上長著長長的白須弄成老頭子的模樣......他這張臉!這表情!哈哈哈......不用長須遮掩遮掩,年歲小的孩子誰能信他?哈哈哈......’


    分明長著一張十五六歲小孩兒的臉,卻總愛板著端著擺方丈的架子,能不讓魔身見著就笑?


    清源方丈不知道外頭還有一個淨字輩小比丘的三分之一正看著他發笑,他隻看著堂屋中說笑閑話的一眾大和尚們,一時停頓了腳步,站在原地清了清嗓子:“嗯哼。”


    其實自清源方丈的氣息踏入這正堂的時候,堂中坐著的諸位大和尚們便已經知道他的到來了。聽得清源方丈特意弄出來的動靜,這些個大和尚們當下就齊齊向著上首一拜。


    “我等見過方丈。”


    “嗯。”清源大和尚慢悠悠地應了一聲,這才抬動了腳步,一晃一晃地往堂屋中正中央的那個蒲團前走。待他在蒲團前站定後,他抬手合十迴了一禮,請道:“各位師兄弟無須多禮,請落座。”


    那堂屋中的各位大和尚收了臉上表情,依言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


    待到各位大和尚就坐,堂屋中一片安靜,座下大和尚的表情也都端正嚴肅,清源大和尚心下點頭。


    這才該是師兄弟聚在一起討論正事的模樣嘛。說笑調侃什麽的,也不是就不可以,但那也得是在說完正事之後不是?


    說著正事的時候,就該嚴肅。


    殊不知,無論他自己心裏如何想著要嚴肅端正,旁人看著他也都隻有發笑的份。也就是清篤等一眾大和尚與他知根知底,知道這會兒要真的板不住臉的話,那就是分分鍾被清源大和尚記上一筆黑賬的節奏。


    更何況,這會兒諸位師兄弟都齊聚在這兒說正事呢,說說笑笑這麽不嚴肅怎麽可以?!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各位親們晚安。


    另,謝謝一碗墨汁親的地雷,謝謝支持。


    一碗墨汁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8-19 23:48:3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出魔入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明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明暗並收藏重生之出魔入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