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好半響之後, 天魔童子迴過神來, 目光垂落,定定地注視著某一個小世界中兢兢業業修行的那個小和尚,看著他麵前供奉著的那一尊釋迦牟尼, 閉了閉眼, 手指一動。
浮在皇甫成眼前的係統界麵平靜一如往日, 但那界麵上出現的文字, 卻令皇甫成一時乍哭乍笑。
模糊的視野中,有一個簡單的文字清晰無比地刻印在他的眼前。
“能。”
皇甫成再無心理會他事, 也不去想跟隨著他的係統對他到底有多少善意多少欺瞞,他高高地昂著頭, 大笑出聲:“哈哈......能!哈哈......能!”
天魔童子看得一眼瘋了也似的皇甫成,再調轉了目光去,又望了那處小世界中在如來佛祖釋迦牟尼前靜心修持的小沙彌, 暗自歎了一口氣,才又閉上了眼睛, 兀自整理自己的心思。
便是跟著別人走上人家披荊斬棘開辟出來的道路, 便是他樣樣順心事事隨意, 也未必就能有人家的進展, 更未必能有人家的成就。
不過幸好......
他也沒想著自己能有什麽成就,他隻求一個眷顧而已。
旁人的諸般心思種種情緒,放在平日裏,淨涪都不怎麽在意,更何況是在他突破的這個當口上?
穩穩邁過門檻, 真正踏入另一片天地後,淨涪定了神,並不急著去和可壽打交道,而是沉了心神,整理自己這一次突破的收獲。
魔身坐在暗黑皇座上,仰頭看了一眼上方調理自身的淨涪本尊和佛身,自個“哼哼”了兩聲,也不去打擾淨涪本尊和佛身,而是懶懶地抬了抬手,將他手中的那一座巴掌大小的幽寂暗塔放到了眼前,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
佛身與淨涪本尊突破,連同著魔身的枷鎖也鬆泛了一點,令他同樣往前邁出了一小步。這一步,表現在淨涪魔身氣息的沉澱,也表現在他手上的那一座幽寂暗塔。
鎮壓著幽寂暗塔第五層的那一顆心魔珠浮出,在塔中散發著幽幽寂寂的暗光。暗光吞吐起伏,直將那一層寶塔空間演化成一口無可測度無邊恐懼的幽暗深淵。
魔身搭在幽寂暗塔第五層表麵的手緩慢移動,手指在那塔身上的簷角、屋瓦、壁柱上一一摩挲過去,仔細卻也篤定。
幽寂暗塔因他修為突破而有些進益,想來那光明佛塔也同樣多添了幾分神異。
可真想看看。
但魔身心知,他也隻能想想而已。真想要做些什麽,卻是不能的。
魔身無聲歎了一口氣,便隨手將他掌上的幽寂暗塔收起,雙眼一闔,身體往後一靠,便靠坐在皇座裏,再不理會諸事。
他仿佛沉睡了過去。可看他那不時點落在扶手上的手指,聽著那手指敲擊在扶手上發出的清脆聲響,誰都知道,仿佛也終究隻是仿佛而已,當不得真。
這會兒,定神整理所得的淨涪麵前可還站著一個可壽呢。哪怕可壽幾乎與他們達成了協定,非友非敵卻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對他動手,魔身也不可能真的就放心讓淨涪本尊和佛身不設防地站在可壽麵前。
他自然是要多注意一點的。
而也正是有著魔身在,淨涪本尊和佛身才能夠像現下這樣泰然。
可壽金剛不知個中內裏,他的目光在他麵前毫無防備地入定的淨涪身上轉了又轉,來來迴迴地看了好幾遍,始終不解。
這位明明不是那麽輕易就能對人托付信任的人啊?現在怎麽就是這番模樣呢?陣法、禁製一應俱無,便連能用來警示、提醒、護持他的物什都沒有,就敢這樣在他麵前入定?
是信任他覺得他此時絕對不可能對他出手呢,還是有那個自信能在他出手之後還能護持得了自身?
可壽金剛直覺,應該是後者。
畢竟這一位,曾經可是魔門的天聖魔君啊。從魔門的屍山血海中走出的人,如何能夠這般輕易就交托了他的信任?哪怕他看得再明白再清楚,那種已經深刻入骨子裏形成了本能的猜疑和謹慎,必能攪得他在定境中都不得安穩。所以......這是另有後手?
可壽金剛暗自歎了口氣,卻沒東張西望地非要找出些端倪,他轉過身,什麽也沒說,邁步退出了好長一段距離。
但他沒有走出太遠,也沒有轉到那些角落去,而一直保持著他與淨涪的直線距離,確保淨涪睜眼的時候就能看見到他,然後,他卻又什麽都沒做,雙手虛握,自然而隨意地垂落在身體兩側,隻有一雙眼睛抬起,轉過一整個山穀。
魔身知道可壽金剛的這些動作,卻連眼皮都沒有撩起來,仍舊閉目養神。
淨涪本尊和佛身卻是不理外物,隻專注於自身。
他的識海世界裏,那座還有誦經聲傳出的光明佛塔穩穩地落在佛身背後。聽那誦經聲,仍還隻是那一句偈語:“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偈語聲中,佛身結跏趺坐,腦後一圈虛淡的功德光輪顯化,光輪之外,又有佛光、清淨智慧光兩色華光熠熠。
淨涪本尊則坐在識海中中央處,頭頂有紫氣蒸騰,華貴非常。
相對而坐的佛身和淨涪本尊並沒有言語交談,甚至都沒有眼神交流,而是各守一方,獨自整理自己的所得。
其實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現世,他領世尊阿彌陀法旨,搜尋散落在各處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心中便升起了迷障。迷障既生,便分三身。三身既分,便就有了佛身、魔身和本尊,也才有了佛身、魔身和本尊的差別。
淨涪當初分出三身,既是為了方便修行,也是為了在保持本性的同時在佛法修行上步步邁進。
他似乎做得還算成功。
化出秉承惡念、善念而生的魔身、佛身之後,他有佛身參悟佛法,魔身修行魔法,本尊體悟純粹自我,順利在保留前世部分功果、習慣、自我、性情的情況下步步提升修為,將皇甫成、淨音乃至左天行遠遠地拋在身後。
在景浩界這一代青年弟子中,他幾乎一騎絕塵。
旁人看著或羨慕或震驚,更免不了讚歎誇賞。可淨涪自己卻還保持著冷靜。
他不止一次地想過,於他而言,秉持善念而生的佛身是“我”,承繼惡念而出的魔身也是“我”,看似無善無惡純粹至極的本尊更是“我”。既然都是“我”,既然修的是“我”,何以他待三身如此不同?
更令他憂心的是,他修的是“我”,卻分出了都是“我”的三身,若使三身始終單獨一體,不論他最後修成的是哪一個“我”,其實都不完整。不完整的殘缺的“我”,哪怕他走到了最後,他的道果也都將是殘缺的。
所以,想要自身道果完滿,他必須將斬出的三身重新匯聚,融匯為一,成就真“我”。
唯有如此,他的道才算是能看見了盡頭。
雖然這盡頭不知是真是假,但起碼是他此時所能夠預期、能夠觸及的盡頭。
可是直到淨涪有了這樣的明悟之後,他才發現,分化容易,匯合卻難。尤其是隨著佛身、魔身、本尊三身自身境界提升,他們的整合難度也漸漸地加大。到淨涪發現的時候,他再想要將三身道果融匯一體,已經不是最開始三身分化那樣隻要打散三身就能匯聚三身上的靈光道果那麽簡單了。
因為淨涪的三身本就是自淨涪分化出去,他們源自淨涪。便連他們自身的成長,也都是以淨涪的“我”作為根基,不斷分化壯大的,所以現如今淨涪想要三身歸一,還該從淨涪的“我”著手。
可當三身成長,三身上的種種善念、惡念、非善非惡念依附在三身身上,早已將當初分化出來的淨涪的“我”隱去了。現在淨涪再想要找到作為他“我”的本性,那就要照見真“我”,他也才能在三身的幹擾中尋找到他的真“我”本性,才好著手開始準備三身歸一。
那很難。
就像是要人從一池清水裏尋出一股比池中其他清水還要清的水流。
難得讓淨涪都束手無策,無從下手。
慶幸的是,淨涪現如今的修行還隻能算是剛開始,遠未到他非得將三身融匯歸一的時候。
他還有時間,很長很長的時間。
但即便是這樣,淨涪也並未因為時間的寬裕和那非同等閑的難度而將這事徹底擱置,來個眼不見心不煩。恰恰相反,淨涪將這一樁事放在了心底。
自淨涪本尊意識到的那一刻起,他便更用心地體察了三身的成形和壯大過程,將那一點一滴的變化記錄在心底,著重探究。
他心念的轉變,同為淨涪之一的佛身、魔身也是知道的。但他們卻誰都沒有妨礙本尊的動作,反倒明裏暗裏地配合起淨涪本尊來。
對此,淨涪本尊也並不覺得如何稀奇。
原就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佛身、魔身和本尊一樣,都是淨涪。
淨涪,始終都是渴望力量憧憬遠方的。
身在迷障中,縱使淨涪知道自己該選定的方向,也始終無法真正的找到那一個他想要去往的方位。
他隻能在他能看見看清的有限地界裏走動。
作者有話要說: 嗯哼,更新。
驚喜麽?
哈哈,各位親們晚安。
好半響之後, 天魔童子迴過神來, 目光垂落,定定地注視著某一個小世界中兢兢業業修行的那個小和尚,看著他麵前供奉著的那一尊釋迦牟尼, 閉了閉眼, 手指一動。
浮在皇甫成眼前的係統界麵平靜一如往日, 但那界麵上出現的文字, 卻令皇甫成一時乍哭乍笑。
模糊的視野中,有一個簡單的文字清晰無比地刻印在他的眼前。
“能。”
皇甫成再無心理會他事, 也不去想跟隨著他的係統對他到底有多少善意多少欺瞞,他高高地昂著頭, 大笑出聲:“哈哈......能!哈哈......能!”
天魔童子看得一眼瘋了也似的皇甫成,再調轉了目光去,又望了那處小世界中在如來佛祖釋迦牟尼前靜心修持的小沙彌, 暗自歎了一口氣,才又閉上了眼睛, 兀自整理自己的心思。
便是跟著別人走上人家披荊斬棘開辟出來的道路, 便是他樣樣順心事事隨意, 也未必就能有人家的進展, 更未必能有人家的成就。
不過幸好......
他也沒想著自己能有什麽成就,他隻求一個眷顧而已。
旁人的諸般心思種種情緒,放在平日裏,淨涪都不怎麽在意,更何況是在他突破的這個當口上?
穩穩邁過門檻, 真正踏入另一片天地後,淨涪定了神,並不急著去和可壽打交道,而是沉了心神,整理自己這一次突破的收獲。
魔身坐在暗黑皇座上,仰頭看了一眼上方調理自身的淨涪本尊和佛身,自個“哼哼”了兩聲,也不去打擾淨涪本尊和佛身,而是懶懶地抬了抬手,將他手中的那一座巴掌大小的幽寂暗塔放到了眼前,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
佛身與淨涪本尊突破,連同著魔身的枷鎖也鬆泛了一點,令他同樣往前邁出了一小步。這一步,表現在淨涪魔身氣息的沉澱,也表現在他手上的那一座幽寂暗塔。
鎮壓著幽寂暗塔第五層的那一顆心魔珠浮出,在塔中散發著幽幽寂寂的暗光。暗光吞吐起伏,直將那一層寶塔空間演化成一口無可測度無邊恐懼的幽暗深淵。
魔身搭在幽寂暗塔第五層表麵的手緩慢移動,手指在那塔身上的簷角、屋瓦、壁柱上一一摩挲過去,仔細卻也篤定。
幽寂暗塔因他修為突破而有些進益,想來那光明佛塔也同樣多添了幾分神異。
可真想看看。
但魔身心知,他也隻能想想而已。真想要做些什麽,卻是不能的。
魔身無聲歎了一口氣,便隨手將他掌上的幽寂暗塔收起,雙眼一闔,身體往後一靠,便靠坐在皇座裏,再不理會諸事。
他仿佛沉睡了過去。可看他那不時點落在扶手上的手指,聽著那手指敲擊在扶手上發出的清脆聲響,誰都知道,仿佛也終究隻是仿佛而已,當不得真。
這會兒,定神整理所得的淨涪麵前可還站著一個可壽呢。哪怕可壽幾乎與他們達成了協定,非友非敵卻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對他動手,魔身也不可能真的就放心讓淨涪本尊和佛身不設防地站在可壽麵前。
他自然是要多注意一點的。
而也正是有著魔身在,淨涪本尊和佛身才能夠像現下這樣泰然。
可壽金剛不知個中內裏,他的目光在他麵前毫無防備地入定的淨涪身上轉了又轉,來來迴迴地看了好幾遍,始終不解。
這位明明不是那麽輕易就能對人托付信任的人啊?現在怎麽就是這番模樣呢?陣法、禁製一應俱無,便連能用來警示、提醒、護持他的物什都沒有,就敢這樣在他麵前入定?
是信任他覺得他此時絕對不可能對他出手呢,還是有那個自信能在他出手之後還能護持得了自身?
可壽金剛直覺,應該是後者。
畢竟這一位,曾經可是魔門的天聖魔君啊。從魔門的屍山血海中走出的人,如何能夠這般輕易就交托了他的信任?哪怕他看得再明白再清楚,那種已經深刻入骨子裏形成了本能的猜疑和謹慎,必能攪得他在定境中都不得安穩。所以......這是另有後手?
可壽金剛暗自歎了口氣,卻沒東張西望地非要找出些端倪,他轉過身,什麽也沒說,邁步退出了好長一段距離。
但他沒有走出太遠,也沒有轉到那些角落去,而一直保持著他與淨涪的直線距離,確保淨涪睜眼的時候就能看見到他,然後,他卻又什麽都沒做,雙手虛握,自然而隨意地垂落在身體兩側,隻有一雙眼睛抬起,轉過一整個山穀。
魔身知道可壽金剛的這些動作,卻連眼皮都沒有撩起來,仍舊閉目養神。
淨涪本尊和佛身卻是不理外物,隻專注於自身。
他的識海世界裏,那座還有誦經聲傳出的光明佛塔穩穩地落在佛身背後。聽那誦經聲,仍還隻是那一句偈語:“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偈語聲中,佛身結跏趺坐,腦後一圈虛淡的功德光輪顯化,光輪之外,又有佛光、清淨智慧光兩色華光熠熠。
淨涪本尊則坐在識海中中央處,頭頂有紫氣蒸騰,華貴非常。
相對而坐的佛身和淨涪本尊並沒有言語交談,甚至都沒有眼神交流,而是各守一方,獨自整理自己的所得。
其實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現世,他領世尊阿彌陀法旨,搜尋散落在各處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心中便升起了迷障。迷障既生,便分三身。三身既分,便就有了佛身、魔身和本尊,也才有了佛身、魔身和本尊的差別。
淨涪當初分出三身,既是為了方便修行,也是為了在保持本性的同時在佛法修行上步步邁進。
他似乎做得還算成功。
化出秉承惡念、善念而生的魔身、佛身之後,他有佛身參悟佛法,魔身修行魔法,本尊體悟純粹自我,順利在保留前世部分功果、習慣、自我、性情的情況下步步提升修為,將皇甫成、淨音乃至左天行遠遠地拋在身後。
在景浩界這一代青年弟子中,他幾乎一騎絕塵。
旁人看著或羨慕或震驚,更免不了讚歎誇賞。可淨涪自己卻還保持著冷靜。
他不止一次地想過,於他而言,秉持善念而生的佛身是“我”,承繼惡念而出的魔身也是“我”,看似無善無惡純粹至極的本尊更是“我”。既然都是“我”,既然修的是“我”,何以他待三身如此不同?
更令他憂心的是,他修的是“我”,卻分出了都是“我”的三身,若使三身始終單獨一體,不論他最後修成的是哪一個“我”,其實都不完整。不完整的殘缺的“我”,哪怕他走到了最後,他的道果也都將是殘缺的。
所以,想要自身道果完滿,他必須將斬出的三身重新匯聚,融匯為一,成就真“我”。
唯有如此,他的道才算是能看見了盡頭。
雖然這盡頭不知是真是假,但起碼是他此時所能夠預期、能夠觸及的盡頭。
可是直到淨涪有了這樣的明悟之後,他才發現,分化容易,匯合卻難。尤其是隨著佛身、魔身、本尊三身自身境界提升,他們的整合難度也漸漸地加大。到淨涪發現的時候,他再想要將三身道果融匯一體,已經不是最開始三身分化那樣隻要打散三身就能匯聚三身上的靈光道果那麽簡單了。
因為淨涪的三身本就是自淨涪分化出去,他們源自淨涪。便連他們自身的成長,也都是以淨涪的“我”作為根基,不斷分化壯大的,所以現如今淨涪想要三身歸一,還該從淨涪的“我”著手。
可當三身成長,三身上的種種善念、惡念、非善非惡念依附在三身身上,早已將當初分化出來的淨涪的“我”隱去了。現在淨涪再想要找到作為他“我”的本性,那就要照見真“我”,他也才能在三身的幹擾中尋找到他的真“我”本性,才好著手開始準備三身歸一。
那很難。
就像是要人從一池清水裏尋出一股比池中其他清水還要清的水流。
難得讓淨涪都束手無策,無從下手。
慶幸的是,淨涪現如今的修行還隻能算是剛開始,遠未到他非得將三身融匯歸一的時候。
他還有時間,很長很長的時間。
但即便是這樣,淨涪也並未因為時間的寬裕和那非同等閑的難度而將這事徹底擱置,來個眼不見心不煩。恰恰相反,淨涪將這一樁事放在了心底。
自淨涪本尊意識到的那一刻起,他便更用心地體察了三身的成形和壯大過程,將那一點一滴的變化記錄在心底,著重探究。
他心念的轉變,同為淨涪之一的佛身、魔身也是知道的。但他們卻誰都沒有妨礙本尊的動作,反倒明裏暗裏地配合起淨涪本尊來。
對此,淨涪本尊也並不覺得如何稀奇。
原就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佛身、魔身和本尊一樣,都是淨涪。
淨涪,始終都是渴望力量憧憬遠方的。
身在迷障中,縱使淨涪知道自己該選定的方向,也始終無法真正的找到那一個他想要去往的方位。
他隻能在他能看見看清的有限地界裏走動。
作者有話要說: 嗯哼,更新。
驚喜麽?
哈哈,各位親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