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路途再無波瀾,一眾禪師和尚領著淨涪和那隻隱匿在虛空中的五色幼鹿順利抵達了妙音寺山門。
山門前,老方丈早早領著一眾僧人沙彌等候著。
淨涪掃了一眼,沒看見淨音淨思和淨塵,相熟的沙彌中,隻有淨羅站在了一眾沙彌中。
淨羅抬起頭,正對上淨涪的視線,他笑了一下,向著他微微點了點頭。
淨涪也是微笑點頭迴禮。
見得老方丈,清壬大和尚快走兩步,合十彎腰深深一拜。
跟在清壬大和尚身後的清篤等人也都齊齊向著老方丈深深一拜。老方丈連帶著後頭的僧人沙彌也都是一一還禮。
隨後的種種交涉,淨涪也沒多留心,無非就是些門麵上的工夫。但他倒是察覺到了那些隱隱掃過他身側虛空的視線。
淨涪視線隱秘地掃過虛空中的五色幼鹿,見它不過緊張地在虛空中來迴踱步,用那一雙眼睛警惕地掃視左右而已,並沒有其他過激反應,便也就收迴了視線。
沒有惡意。
淨涪的手在虛空中悄然滑過,似是不經意地碰了碰幼鹿的頭頂。幼鹿斜歪著腦袋看了他一眼,又往他身邊靠近了一點,這才放鬆下來。
老方丈向著淨涪的方向看了一眼,眼底閃過一絲笑意,卻什麽也沒問,和清壬大和尚閑話了幾句,便領著人往寺廟裏走。
進得寺裏,一眾長途奔波跋涉的禪師便各自散去。
淨涪跟著清篤和清顯兩位禪師返迴藏經閣。越是靠近藏經閣,路上遇到的沙彌僧人就越少。待到他們能望見藏經閣匾額的時候,他們臨近周圍已經看不見一個人影了。
推門進去的時候,清篤禪師迴頭對淨涪交代道:“清壬師兄跟我說,你得的那些菩提子便都由你收著,就無須送到寺裏頭了,寺裏頭的菩提子數量已經足夠了,多你手裏的少你手裏的,都沒有區別。”
千佛法會上所得的菩提子不僅僅是一件難得的寶物,它甚至還關乎到六寺所統轄的地盤。百年後,六寺方丈齊聚天靜寺重定此後千年間各寺所轄地域。其中所憑依的,便是這菩提子。
饒是這菩提子珍貴無比,妙音寺一眾禪師和尚也沒想著征用淨涪手裏的那些。
“你自個兒收好便是了。”
淨涪點了點頭。
清篤禪師視線一斜,看了淨涪旁邊一眼,問淨涪道:“你身邊的這鹿,你可有安排了?”
淨涪獨居一個禪院不假,但他那禪院屋後頭的空地不大,離著後山也還很有一段距離,這幼鹿要怎麽安置,還是得仔細琢磨一下的。
淨涪想了想,也看了一眼旁邊的五色幼鹿。
五色幼鹿聽著清篤禪師的話,也知道他們在討論它的事情,此時正順著聲音來迴地看著清篤禪師和淨涪兩人呢。
這個問題,事實上,早在五色幼鹿認主的那一顆起,淨涪便在思考了。
如果五色幼鹿不認主的話,淨涪是不可能讓這隻幼鹿這樣一直跟在他身邊的。淨涪就沒有隨隨便便讓一個人跟在身邊的習慣,就算是靈獸神獸之類的也不行。而認主之後,是要將它放養還是放在身邊,那就還得細看。
直直對上五色幼鹿的那雙眼睛,淨涪想了想,也有了決定。
清篤禪師見淨涪表情,知道淨涪已經有了計較,便點了點頭,將這件事兒揭過。
反正這五色幼鹿已經認主,身上帶著淨涪的氣息,寺中淨涪能去的地方它才能去,不能去的地方它也不能去,壓根不需要擔心這五色幼鹿的神通。
入了藏經閣大門,三人走過一個岔路口,淨涪停下腳步,向著清篤清顯兩位禪師合十彎腰一禮,告辭往自己的禪院去。
站在院門前,淨涪側身看了一眼隔壁淨音的禪院,見院門緊閉,院中不見人氣,像是數年沒有人走動的模樣,便知淨音自當日出外遊曆之後,就一直未曾迴歸寺廟。
淨涪也隻看了一眼,便進了自己的院子,一路領著緊隨著他身側的五色幼鹿往裏走。
他就站在屋外,一手指了指院中的幾間屋舍,一手拍了拍幼鹿的腦袋。
五色幼鹿低鳴一聲,低垂著腦袋蹭了蹭淨涪的手。
淨涪點點頭,隨後就不再理會五色幼鹿,徑直往屋裏走。
五色幼鹿跟著走了幾步,卻隻站在屋外呆呆的望,並不敢往屋裏去。
幸而淨涪也沒在屋裏待多久,不過一會兒而已,他就從屋裏出來了。
五色幼鹿長鳴一聲,湊到淨涪身邊去,一步不離地緊跟著淨涪。
淨涪看了它一眼,領著五色幼鹿就往後山去。他在後山挑了幾株靈樹砍了大堆樹枝,帶迴他自己的禪院裏去,親手給五色幼鹿在禪院的一角搭了一處木欄。
木欄搭建得稀疏簡陋,不過就是用樹枝簡簡單單地圍了一個蓬欄而已,就連凡牛山羊都未必能夠看得上的蓬欄,五色幼鹿卻歡喜雀躍得接連圍著它轉了幾圈,又湊到淨涪身邊蹭了蹭,才一個躥步鑽入了蓬欄裏。
外頭看,蓬欄或許不大,但五色幼鹿入得其中,卻未曾顯得窄逼,反而像是身處寬闊草原廣大山野一樣,悠閑自在得緊。
淨涪見了,也不驚訝。
他從褡褳裏摸出五個木盒,將木盒裏的東西一一取出,按五行五方的位置灑向那個不大的蓬欄。
五色幼鹿在蓬欄裏看著淨涪動作,卻見那五個木盒中各灑落一堆五色泥土。泥土落在地麵,不過是眨眼間,空蕩蕩的蓬欄裏便化作了高山、矮川。
淨涪又取出一個葫蘆,將葫蘆裏的水往蓬欄裏一倒。蓬欄裏立刻風卷雲湧,有傾盤大雨落下。隨著水流循環,高山矮川上便也多了河流湖泊。
淨涪看了兩眼,收起葫蘆木盒,拿起剛剛砍下來的樹枝往裏一扔,樹枝便在那高山矮川上紮根下來,穩穩生長。
五色幼鹿幾乎被淨涪的動作驚呆了,等到淨涪左看右看算是勉強滿意,才反應過來,衝著淨涪呦呦地道謝。
淨涪沒理會它,轉身進屋去收拾自己老長一段時間沒有居住過的屋舍。
五色幼鹿待要幫忙,又想起淨涪剛剛給它立下的規矩,不敢進屋裏去,隻能守在門外木愣地看著裏頭,甚至連自己新得的家也都不理會了。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住人了,但因為淨涪早早在屋中布下陣法,如今隻要淨涪簡單收拾過,便也就足夠了。
也不知道淨羅是不是已經算過了,總之等到淨涪收拾了屋舍,又梳洗沐浴過後,淨羅便敲響了淨涪的院門。
淨涪出門去,將淨羅迎了進屋。
淨羅看了一眼那挨著院牆搭建的簡陋蓬欄,也沒問淨涪,隻跟在淨涪身後進屋。
在屋裏蒲團坐下,淨羅謝過淨涪送上來的茶,垂眸仔細品嚐了一口,接著便將手裏的那一盞茶一口一口飲盡了。
淨涪笑了笑,又給他續上。
“難怪淨音師兄提起師弟這裏的茶總是讚不絕口,我總算是見識過了。”
淨涪謙遜地笑了笑,又將茶壺往淨羅的方向推了推。
淨羅卻沒再猴急,而是從自己的褡褳裏取出一本簿冊,推給淨涪。
“師弟此前托付給我的事情,我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師弟看一看,如果有哪裏缺了的,你告訴我,我再給你補上。”
淨涪合十謝過淨羅,這才拿起這本簿冊,順手翻了一翻。
粗略看過一眼後,淨涪將這本記載著各地寺廟以及寺廟中鎮守的禪師和尚的簿冊放在一邊,又鄭重地謝過淨羅。
雖然這本簿冊上記載的信息都很簡單,但淨涪能看得清楚,這本簿冊必定花費了整理者很多心思。畢竟這些東西太過繁瑣細碎,就連此前在藏經閣裏的諸多記載也是東一撮西一撮,看得實在讓他心煩。也正是因為如此,淨涪才將這件事托給了淨羅。
當年的竹海靈會淨羅也是參加過的,也知道世尊親授的真經不全,現下他整理出來的這些東西,不需要淨涪說明白,他也大概能猜出是為了什麽。但他也隻是依淨涪的請求,盡量將消息收集齊整,送到淨涪手上便罷了。別的什麽也沒問,甚至見淨涪眉有倦色,他隻喝了一杯茶水,便要告辭迴去。
淨涪將淨羅送上的簿冊隨手放到案桌上,親自送淨羅出了院門。
站在院門外,淨涪又取了一個玉瓶一個木盒連帶著一部佛經送給了淨羅。
淨羅隻看了一眼佛經封麵上的字,便笑了:“這些都是法會上的東西?”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淨羅敢肯定,寺中上下,就連藏經閣裏頭,也是沒有這樣一部經文的。
淨涪點了點頭,將這些東西向著淨羅的方向又送了送。
淨羅合十彎腰一禮,雙手接過,端容肅目道:“如此,我也便就收下了,多謝師弟厚贈。”
淨涪搖了搖頭,目送著淨羅離開。
山門前,老方丈早早領著一眾僧人沙彌等候著。
淨涪掃了一眼,沒看見淨音淨思和淨塵,相熟的沙彌中,隻有淨羅站在了一眾沙彌中。
淨羅抬起頭,正對上淨涪的視線,他笑了一下,向著他微微點了點頭。
淨涪也是微笑點頭迴禮。
見得老方丈,清壬大和尚快走兩步,合十彎腰深深一拜。
跟在清壬大和尚身後的清篤等人也都齊齊向著老方丈深深一拜。老方丈連帶著後頭的僧人沙彌也都是一一還禮。
隨後的種種交涉,淨涪也沒多留心,無非就是些門麵上的工夫。但他倒是察覺到了那些隱隱掃過他身側虛空的視線。
淨涪視線隱秘地掃過虛空中的五色幼鹿,見它不過緊張地在虛空中來迴踱步,用那一雙眼睛警惕地掃視左右而已,並沒有其他過激反應,便也就收迴了視線。
沒有惡意。
淨涪的手在虛空中悄然滑過,似是不經意地碰了碰幼鹿的頭頂。幼鹿斜歪著腦袋看了他一眼,又往他身邊靠近了一點,這才放鬆下來。
老方丈向著淨涪的方向看了一眼,眼底閃過一絲笑意,卻什麽也沒問,和清壬大和尚閑話了幾句,便領著人往寺廟裏走。
進得寺裏,一眾長途奔波跋涉的禪師便各自散去。
淨涪跟著清篤和清顯兩位禪師返迴藏經閣。越是靠近藏經閣,路上遇到的沙彌僧人就越少。待到他們能望見藏經閣匾額的時候,他們臨近周圍已經看不見一個人影了。
推門進去的時候,清篤禪師迴頭對淨涪交代道:“清壬師兄跟我說,你得的那些菩提子便都由你收著,就無須送到寺裏頭了,寺裏頭的菩提子數量已經足夠了,多你手裏的少你手裏的,都沒有區別。”
千佛法會上所得的菩提子不僅僅是一件難得的寶物,它甚至還關乎到六寺所統轄的地盤。百年後,六寺方丈齊聚天靜寺重定此後千年間各寺所轄地域。其中所憑依的,便是這菩提子。
饒是這菩提子珍貴無比,妙音寺一眾禪師和尚也沒想著征用淨涪手裏的那些。
“你自個兒收好便是了。”
淨涪點了點頭。
清篤禪師視線一斜,看了淨涪旁邊一眼,問淨涪道:“你身邊的這鹿,你可有安排了?”
淨涪獨居一個禪院不假,但他那禪院屋後頭的空地不大,離著後山也還很有一段距離,這幼鹿要怎麽安置,還是得仔細琢磨一下的。
淨涪想了想,也看了一眼旁邊的五色幼鹿。
五色幼鹿聽著清篤禪師的話,也知道他們在討論它的事情,此時正順著聲音來迴地看著清篤禪師和淨涪兩人呢。
這個問題,事實上,早在五色幼鹿認主的那一顆起,淨涪便在思考了。
如果五色幼鹿不認主的話,淨涪是不可能讓這隻幼鹿這樣一直跟在他身邊的。淨涪就沒有隨隨便便讓一個人跟在身邊的習慣,就算是靈獸神獸之類的也不行。而認主之後,是要將它放養還是放在身邊,那就還得細看。
直直對上五色幼鹿的那雙眼睛,淨涪想了想,也有了決定。
清篤禪師見淨涪表情,知道淨涪已經有了計較,便點了點頭,將這件事兒揭過。
反正這五色幼鹿已經認主,身上帶著淨涪的氣息,寺中淨涪能去的地方它才能去,不能去的地方它也不能去,壓根不需要擔心這五色幼鹿的神通。
入了藏經閣大門,三人走過一個岔路口,淨涪停下腳步,向著清篤清顯兩位禪師合十彎腰一禮,告辭往自己的禪院去。
站在院門前,淨涪側身看了一眼隔壁淨音的禪院,見院門緊閉,院中不見人氣,像是數年沒有人走動的模樣,便知淨音自當日出外遊曆之後,就一直未曾迴歸寺廟。
淨涪也隻看了一眼,便進了自己的院子,一路領著緊隨著他身側的五色幼鹿往裏走。
他就站在屋外,一手指了指院中的幾間屋舍,一手拍了拍幼鹿的腦袋。
五色幼鹿低鳴一聲,低垂著腦袋蹭了蹭淨涪的手。
淨涪點點頭,隨後就不再理會五色幼鹿,徑直往屋裏走。
五色幼鹿跟著走了幾步,卻隻站在屋外呆呆的望,並不敢往屋裏去。
幸而淨涪也沒在屋裏待多久,不過一會兒而已,他就從屋裏出來了。
五色幼鹿長鳴一聲,湊到淨涪身邊去,一步不離地緊跟著淨涪。
淨涪看了它一眼,領著五色幼鹿就往後山去。他在後山挑了幾株靈樹砍了大堆樹枝,帶迴他自己的禪院裏去,親手給五色幼鹿在禪院的一角搭了一處木欄。
木欄搭建得稀疏簡陋,不過就是用樹枝簡簡單單地圍了一個蓬欄而已,就連凡牛山羊都未必能夠看得上的蓬欄,五色幼鹿卻歡喜雀躍得接連圍著它轉了幾圈,又湊到淨涪身邊蹭了蹭,才一個躥步鑽入了蓬欄裏。
外頭看,蓬欄或許不大,但五色幼鹿入得其中,卻未曾顯得窄逼,反而像是身處寬闊草原廣大山野一樣,悠閑自在得緊。
淨涪見了,也不驚訝。
他從褡褳裏摸出五個木盒,將木盒裏的東西一一取出,按五行五方的位置灑向那個不大的蓬欄。
五色幼鹿在蓬欄裏看著淨涪動作,卻見那五個木盒中各灑落一堆五色泥土。泥土落在地麵,不過是眨眼間,空蕩蕩的蓬欄裏便化作了高山、矮川。
淨涪又取出一個葫蘆,將葫蘆裏的水往蓬欄裏一倒。蓬欄裏立刻風卷雲湧,有傾盤大雨落下。隨著水流循環,高山矮川上便也多了河流湖泊。
淨涪看了兩眼,收起葫蘆木盒,拿起剛剛砍下來的樹枝往裏一扔,樹枝便在那高山矮川上紮根下來,穩穩生長。
五色幼鹿幾乎被淨涪的動作驚呆了,等到淨涪左看右看算是勉強滿意,才反應過來,衝著淨涪呦呦地道謝。
淨涪沒理會它,轉身進屋去收拾自己老長一段時間沒有居住過的屋舍。
五色幼鹿待要幫忙,又想起淨涪剛剛給它立下的規矩,不敢進屋裏去,隻能守在門外木愣地看著裏頭,甚至連自己新得的家也都不理會了。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住人了,但因為淨涪早早在屋中布下陣法,如今隻要淨涪簡單收拾過,便也就足夠了。
也不知道淨羅是不是已經算過了,總之等到淨涪收拾了屋舍,又梳洗沐浴過後,淨羅便敲響了淨涪的院門。
淨涪出門去,將淨羅迎了進屋。
淨羅看了一眼那挨著院牆搭建的簡陋蓬欄,也沒問淨涪,隻跟在淨涪身後進屋。
在屋裏蒲團坐下,淨羅謝過淨涪送上來的茶,垂眸仔細品嚐了一口,接著便將手裏的那一盞茶一口一口飲盡了。
淨涪笑了笑,又給他續上。
“難怪淨音師兄提起師弟這裏的茶總是讚不絕口,我總算是見識過了。”
淨涪謙遜地笑了笑,又將茶壺往淨羅的方向推了推。
淨羅卻沒再猴急,而是從自己的褡褳裏取出一本簿冊,推給淨涪。
“師弟此前托付給我的事情,我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師弟看一看,如果有哪裏缺了的,你告訴我,我再給你補上。”
淨涪合十謝過淨羅,這才拿起這本簿冊,順手翻了一翻。
粗略看過一眼後,淨涪將這本記載著各地寺廟以及寺廟中鎮守的禪師和尚的簿冊放在一邊,又鄭重地謝過淨羅。
雖然這本簿冊上記載的信息都很簡單,但淨涪能看得清楚,這本簿冊必定花費了整理者很多心思。畢竟這些東西太過繁瑣細碎,就連此前在藏經閣裏的諸多記載也是東一撮西一撮,看得實在讓他心煩。也正是因為如此,淨涪才將這件事托給了淨羅。
當年的竹海靈會淨羅也是參加過的,也知道世尊親授的真經不全,現下他整理出來的這些東西,不需要淨涪說明白,他也大概能猜出是為了什麽。但他也隻是依淨涪的請求,盡量將消息收集齊整,送到淨涪手上便罷了。別的什麽也沒問,甚至見淨涪眉有倦色,他隻喝了一杯茶水,便要告辭迴去。
淨涪將淨羅送上的簿冊隨手放到案桌上,親自送淨羅出了院門。
站在院門外,淨涪又取了一個玉瓶一個木盒連帶著一部佛經送給了淨羅。
淨羅隻看了一眼佛經封麵上的字,便笑了:“這些都是法會上的東西?”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淨羅敢肯定,寺中上下,就連藏經閣裏頭,也是沒有這樣一部經文的。
淨涪點了點頭,將這些東西向著淨羅的方向又送了送。
淨羅合十彎腰一禮,雙手接過,端容肅目道:“如此,我也便就收下了,多謝師弟厚贈。”
淨涪搖了搖頭,目送著淨羅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