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看著淨涪這個小沙彌的大和尚都看見了,這個年僅十歲就已經在偌大景浩界中嶄露頭角的小沙彌他先是驚訝了一會,待到反應過來後,臉上卻沒有驚喜若狂受寵若驚或者是驕傲得意,反而是猶豫不決。
他猶豫了。
麵對這一個對他來說好處不盡壞處全無的誘惑,淨涪這個一個年僅十歲的小沙彌,居然還能夠保持著冷靜清醒的心境,沒有被清見大和尚的親口邀請和參加千佛法會的驚喜衝昏頭腦,他在理智清醒地在思考。
饒是妙潭妙定妙安妙理妙空五寺出身的大和尚,看著站在眾僧座前的那個小沙彌,也不由得點頭讚賞不已。
而在未見麵之前就已經對淨涪這位後輩沙彌期待讚賞不已的妙音寺大和尚們,卻更是激動,甚至自心底生出一股與有榮焉的驕傲。
眼前這個心性出眾的小沙彌,出自他們妙音寺,是他們妙音寺的淨字輩沙彌。
清見大和尚和清恆大和尚也都能察覺到與他們一並列座的大和尚的心思轉變,但他們沒說什麽,對視一眼,默契地笑著點了點頭。
清見大和尚轉頭望著淨涪,看見他麵上期待又猶豫的表情,放柔了聲音再問了他一次:“這一次的千佛法會,你可願意參加?”
淨涪眉頭皺得更緊,掐了一下手指,翻手取出那片記錄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後一段經文的貝葉禪經,彎腰低頭,雙手卻高高抬起,將那片貝葉禪經往上送了送。
清見大和尚坐在上首不動,他好笑地搖了搖頭,隨手一揚,一股力道自他寬大的袖袍間流瀉而出,將淨涪扶了起來。
淨涪被那一股力道扶起,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體。
他在心底皺了皺眉,對自己此刻的微薄修為又生出了一點不滿。可這一點不滿很快又被他揮散,沒有纏鬱於心。
清見大和尚笑著轉頭去看清恆大和尚,對他道:“原來這孩子居然誤會了。”
清恆大和尚看了淨涪一眼,迴頭對著清見大和尚搖了搖頭:“也是師兄你誤會了他才對。”
“哦?”清見大和尚語氣上揚,“師弟你知道這孩子的意思?”
“自然。”清恆大和尚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替淨涪解釋道,“這孩子的意思其實也不複雜。他隻是想要告訴你,這部真經在萬竹城中布道天下的異像,短時間內是不能再現的。”
“不信的話,師兄你可以自己親自查看。”
清恆大和尚說完之後,又轉頭看了著淨涪,問道:“淨涪,你的意思可是這樣?”
清見大和尚和這堂中的其他大和尚也都看著淨涪。
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淨涪點了點頭。
雖然淨涪的意思和清恆大和尚話裏的意思相近,但淨涪此舉的意思卻不是清恆大和尚說的請清見大和尚清知查看的意思。他其實是想將手裏的這片貝葉禪經送到清見大和尚手中。
自他有緣得世尊親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將尋得此真經布傳於景浩界中的消息傳出,他的日子就絕對算不上清淨。
萬竹城中的那段被清本大和尚和淨思淨塵淨羅淨音等人打著完成早課晚課的旗號硬拉軟泡地和淨涪一起體悟經文的日子,已經讓淨涪無比清楚地看清了這個現實。
迴到妙音寺之後,不過是從妙音寺山門到藏經閣院門這一段距離,他就已經“巧合”地遇見了妙音寺裏的所有淨字輩沙彌。
而得到清篤大和尚法旨之後來到這藏經閣主閣,見到這坐滿了一整個佛堂的大和尚,淨涪就更是徹底明白地看見了自己的未來。
因著這一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文的存在,為著未來即將借著他的手出現在這景浩界中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別說是整個景浩界佛門,就是這妙音寺的大大小小僧眾,就不可能放任他自由自在地修行。
淨涪如今是佛門一個淨字輩的小沙彌,但他曾經更是魔門天魔宗的天聖魔君,比起和妙音寺大小僧眾乃至整個景浩界佛門僧眾一起探討研究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所記載著的玄奧佛門妙理,他更願意閉關潛修,將自己這一段時間裏高歌猛進接連突破的境界徹底轉化成自己的實力。
再說,就算將貝葉禪經上交給了天靜寺,但他識海裏的三十二顆光點卻不會隨著這片貝葉禪經的離開而消散。它們依舊在他的識海裏,依舊可以為他尋找下一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文提供幫助。
所以,將這片貝葉禪經交給清見大和尚的話,不僅能夠大量轉移那些落在他身上的目光,還給他清淨,更能讓他由明轉暗,更方便他行動。
清見大和尚和清恆大和尚對視一眼,都看見各自眼中的笑意,笑意一閃即逝,並沒有被除了對方之外的任何人看見。
“你年紀小,許多事情還不太清楚。”清見大和尚轉過頭來看著淨涪,笑著跟他道,“大凡真經,都會在顯露於世的那一日顯出神通異像。而在那一日之後,非遇特殊機緣,真經的異像都會消失,神通內斂,不再為世人所知曉。”
佛門典藏無數,猶如汗牛充棟。這其中的典藏中,當然也有許許多多佛門真經。它們的出世方式各不相類,和淨涪手裏的那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出世方式類似的也有,《阿彌陀經》就是。
就因為這樣,天靜寺乃至下屬六寺都有關於真經出世的記錄。天靜寺中又有和尚歸納了個中規律。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出世方式就符合了其中的一條。
以殘經顯世者,在真經第一次布傳天下眾生之時,真經有靈,顯露神聖。其後神聖隱去,神通內斂,直至真經補全。待到真經完滿無漏,傳道天下之時,真經內斂的神聖才會再度誇耀於世,為世人所知,渡化天地有緣眾生。
聽得清見大和尚提起這一點,端坐在蒲團上靜靜旁觀的大和尚中,也終於有人神色恍然,才想起這一點來。
看著淨涪手中那片和其他貝葉禪經並無異樣的貝葉禪經,有人在心底歎氣,又有人期待著能看見真經補全的情景。
淨涪也是一臉了悟的樣子,低頭將那片貝葉禪經穩妥地收入袖袋中。
清見大和尚看著淨涪的動作,心中點頭不止,他最後又問了淨涪一次,“這一次的千佛法會,你可願意參加?”
淨涪抬頭看著清見大和尚,又看了看清恆大和尚,感激地點點頭。
清見大和尚忍不住加深了唇邊的笑意,他抬手,一道金色的佛光從他指尖彈出,飛落在淨涪的掌心化作一道金色的佛咒。
佛咒在淨涪的掌心顯化出一個金色的梵文,梵文表麵金光一陣閃爍,等淨涪看清了之後,便像是筆墨落於紙上一樣,梵文壓落在淨涪的掌心,隨後一閃即滅。
淨涪細看著攤開在他眼前的白胖掌心,眼睛中一道金色佛光流轉。
這個就是天靜寺千佛法會的準入牒文?
這天靜寺千佛法會的準入牒文淨涪也是第一次看見,難免就有一點好奇,多看了好幾眼。
清見大和尚看著淨涪那副好奇的樣子,心裏的喜愛又添了幾分,他不由得傳音給旁邊的清恆大和尚。
“師弟,你這徒兒讓給師兄如何?”
清恆大和尚隻當作沒聽見,全然不理會他,隻看著下方的淨涪。
淨涪隻看了兩眼,便收迴手,垂眸斂眉站在原地,靜等上首的法旨。
清見大和尚本來就想要看一看淨涪這個聲名鵲起機緣厚重的佛門後起之輩,未來佛門的扛鼎之人。後來見過清恆,得知淨涪拜入了清恆座下,又得清恆所請,便帶著其他大和尚興師動眾地來走這一趟。
如今事情已了,他也如清恆所請,替淨涪解決了小問題,便沒有多留淨涪,隨手將淨涪送出了這一處佛堂,自己領著人走了。
一陣昏眩之後,淨涪定了定神,才發現自己就站在藏經閣主閣樓二層的木板上。他退後一步的位置,是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而他身前目之所及的地方,又是他已經熟悉了的藏經閣二樓的環境和布置。
沒有供滿了佛陀菩薩金剛羅漢的法堂,沒有坐滿了法堂的諸位大和尚,沒有清恆和清見,隻有坐在書案後頭的三位妙音寺藏經閣長老。
剛才的一切似乎隻是他一個人的幻想。
他們正看著他,帶著微笑的臉上是一如既往的和藹慈愛。
清篤禪師坐在中央,而清鎮和清顯兩位禪師便分坐在清篤禪師兩側。
淨涪緩步走到三位禪師座前,雙手合十躬身一禮。
清篤禪師嗬嗬笑著揚手,淨涪起身,在清篤禪師不遠處站定。
清篤禪師看著淨涪,越看心中越是高興。不單單是他,就連坐在他兩側的清鎮和清顯兩位禪師也都是一樣。
清篤禪師道:“我們喚你來,就是為了三年後的那一場千佛法會。”他頓了頓,又道,“千佛法會的準入牒文你剛才已經拿到了。屆時,你就隨著我們一道前往天靜寺就是。”
淨涪乖巧地點點頭。
清篤禪師又關切地問道:“聽說你在萬竹城中受了重傷,如今看著,身體是好全了。嗯,這個你拿著吧,好好補養身體。”
一道金光落入淨涪手中,淨涪看了一眼,是一瓶大補丸。
淨涪將這瓶大補丸和剛才清恆禪師給他的一瓶丸藥收到了一起。
他猶豫了。
麵對這一個對他來說好處不盡壞處全無的誘惑,淨涪這個一個年僅十歲的小沙彌,居然還能夠保持著冷靜清醒的心境,沒有被清見大和尚的親口邀請和參加千佛法會的驚喜衝昏頭腦,他在理智清醒地在思考。
饒是妙潭妙定妙安妙理妙空五寺出身的大和尚,看著站在眾僧座前的那個小沙彌,也不由得點頭讚賞不已。
而在未見麵之前就已經對淨涪這位後輩沙彌期待讚賞不已的妙音寺大和尚們,卻更是激動,甚至自心底生出一股與有榮焉的驕傲。
眼前這個心性出眾的小沙彌,出自他們妙音寺,是他們妙音寺的淨字輩沙彌。
清見大和尚和清恆大和尚也都能察覺到與他們一並列座的大和尚的心思轉變,但他們沒說什麽,對視一眼,默契地笑著點了點頭。
清見大和尚轉頭望著淨涪,看見他麵上期待又猶豫的表情,放柔了聲音再問了他一次:“這一次的千佛法會,你可願意參加?”
淨涪眉頭皺得更緊,掐了一下手指,翻手取出那片記錄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後一段經文的貝葉禪經,彎腰低頭,雙手卻高高抬起,將那片貝葉禪經往上送了送。
清見大和尚坐在上首不動,他好笑地搖了搖頭,隨手一揚,一股力道自他寬大的袖袍間流瀉而出,將淨涪扶了起來。
淨涪被那一股力道扶起,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體。
他在心底皺了皺眉,對自己此刻的微薄修為又生出了一點不滿。可這一點不滿很快又被他揮散,沒有纏鬱於心。
清見大和尚笑著轉頭去看清恆大和尚,對他道:“原來這孩子居然誤會了。”
清恆大和尚看了淨涪一眼,迴頭對著清見大和尚搖了搖頭:“也是師兄你誤會了他才對。”
“哦?”清見大和尚語氣上揚,“師弟你知道這孩子的意思?”
“自然。”清恆大和尚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替淨涪解釋道,“這孩子的意思其實也不複雜。他隻是想要告訴你,這部真經在萬竹城中布道天下的異像,短時間內是不能再現的。”
“不信的話,師兄你可以自己親自查看。”
清恆大和尚說完之後,又轉頭看了著淨涪,問道:“淨涪,你的意思可是這樣?”
清見大和尚和這堂中的其他大和尚也都看著淨涪。
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淨涪點了點頭。
雖然淨涪的意思和清恆大和尚話裏的意思相近,但淨涪此舉的意思卻不是清恆大和尚說的請清見大和尚清知查看的意思。他其實是想將手裏的這片貝葉禪經送到清見大和尚手中。
自他有緣得世尊親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將尋得此真經布傳於景浩界中的消息傳出,他的日子就絕對算不上清淨。
萬竹城中的那段被清本大和尚和淨思淨塵淨羅淨音等人打著完成早課晚課的旗號硬拉軟泡地和淨涪一起體悟經文的日子,已經讓淨涪無比清楚地看清了這個現實。
迴到妙音寺之後,不過是從妙音寺山門到藏經閣院門這一段距離,他就已經“巧合”地遇見了妙音寺裏的所有淨字輩沙彌。
而得到清篤大和尚法旨之後來到這藏經閣主閣,見到這坐滿了一整個佛堂的大和尚,淨涪就更是徹底明白地看見了自己的未來。
因著這一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文的存在,為著未來即將借著他的手出現在這景浩界中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別說是整個景浩界佛門,就是這妙音寺的大大小小僧眾,就不可能放任他自由自在地修行。
淨涪如今是佛門一個淨字輩的小沙彌,但他曾經更是魔門天魔宗的天聖魔君,比起和妙音寺大小僧眾乃至整個景浩界佛門僧眾一起探討研究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所記載著的玄奧佛門妙理,他更願意閉關潛修,將自己這一段時間裏高歌猛進接連突破的境界徹底轉化成自己的實力。
再說,就算將貝葉禪經上交給了天靜寺,但他識海裏的三十二顆光點卻不會隨著這片貝葉禪經的離開而消散。它們依舊在他的識海裏,依舊可以為他尋找下一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文提供幫助。
所以,將這片貝葉禪經交給清見大和尚的話,不僅能夠大量轉移那些落在他身上的目光,還給他清淨,更能讓他由明轉暗,更方便他行動。
清見大和尚和清恆大和尚對視一眼,都看見各自眼中的笑意,笑意一閃即逝,並沒有被除了對方之外的任何人看見。
“你年紀小,許多事情還不太清楚。”清見大和尚轉過頭來看著淨涪,笑著跟他道,“大凡真經,都會在顯露於世的那一日顯出神通異像。而在那一日之後,非遇特殊機緣,真經的異像都會消失,神通內斂,不再為世人所知曉。”
佛門典藏無數,猶如汗牛充棟。這其中的典藏中,當然也有許許多多佛門真經。它們的出世方式各不相類,和淨涪手裏的那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出世方式類似的也有,《阿彌陀經》就是。
就因為這樣,天靜寺乃至下屬六寺都有關於真經出世的記錄。天靜寺中又有和尚歸納了個中規律。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出世方式就符合了其中的一條。
以殘經顯世者,在真經第一次布傳天下眾生之時,真經有靈,顯露神聖。其後神聖隱去,神通內斂,直至真經補全。待到真經完滿無漏,傳道天下之時,真經內斂的神聖才會再度誇耀於世,為世人所知,渡化天地有緣眾生。
聽得清見大和尚提起這一點,端坐在蒲團上靜靜旁觀的大和尚中,也終於有人神色恍然,才想起這一點來。
看著淨涪手中那片和其他貝葉禪經並無異樣的貝葉禪經,有人在心底歎氣,又有人期待著能看見真經補全的情景。
淨涪也是一臉了悟的樣子,低頭將那片貝葉禪經穩妥地收入袖袋中。
清見大和尚看著淨涪的動作,心中點頭不止,他最後又問了淨涪一次,“這一次的千佛法會,你可願意參加?”
淨涪抬頭看著清見大和尚,又看了看清恆大和尚,感激地點點頭。
清見大和尚忍不住加深了唇邊的笑意,他抬手,一道金色的佛光從他指尖彈出,飛落在淨涪的掌心化作一道金色的佛咒。
佛咒在淨涪的掌心顯化出一個金色的梵文,梵文表麵金光一陣閃爍,等淨涪看清了之後,便像是筆墨落於紙上一樣,梵文壓落在淨涪的掌心,隨後一閃即滅。
淨涪細看著攤開在他眼前的白胖掌心,眼睛中一道金色佛光流轉。
這個就是天靜寺千佛法會的準入牒文?
這天靜寺千佛法會的準入牒文淨涪也是第一次看見,難免就有一點好奇,多看了好幾眼。
清見大和尚看著淨涪那副好奇的樣子,心裏的喜愛又添了幾分,他不由得傳音給旁邊的清恆大和尚。
“師弟,你這徒兒讓給師兄如何?”
清恆大和尚隻當作沒聽見,全然不理會他,隻看著下方的淨涪。
淨涪隻看了兩眼,便收迴手,垂眸斂眉站在原地,靜等上首的法旨。
清見大和尚本來就想要看一看淨涪這個聲名鵲起機緣厚重的佛門後起之輩,未來佛門的扛鼎之人。後來見過清恆,得知淨涪拜入了清恆座下,又得清恆所請,便帶著其他大和尚興師動眾地來走這一趟。
如今事情已了,他也如清恆所請,替淨涪解決了小問題,便沒有多留淨涪,隨手將淨涪送出了這一處佛堂,自己領著人走了。
一陣昏眩之後,淨涪定了定神,才發現自己就站在藏經閣主閣樓二層的木板上。他退後一步的位置,是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而他身前目之所及的地方,又是他已經熟悉了的藏經閣二樓的環境和布置。
沒有供滿了佛陀菩薩金剛羅漢的法堂,沒有坐滿了法堂的諸位大和尚,沒有清恆和清見,隻有坐在書案後頭的三位妙音寺藏經閣長老。
剛才的一切似乎隻是他一個人的幻想。
他們正看著他,帶著微笑的臉上是一如既往的和藹慈愛。
清篤禪師坐在中央,而清鎮和清顯兩位禪師便分坐在清篤禪師兩側。
淨涪緩步走到三位禪師座前,雙手合十躬身一禮。
清篤禪師嗬嗬笑著揚手,淨涪起身,在清篤禪師不遠處站定。
清篤禪師看著淨涪,越看心中越是高興。不單單是他,就連坐在他兩側的清鎮和清顯兩位禪師也都是一樣。
清篤禪師道:“我們喚你來,就是為了三年後的那一場千佛法會。”他頓了頓,又道,“千佛法會的準入牒文你剛才已經拿到了。屆時,你就隨著我們一道前往天靜寺就是。”
淨涪乖巧地點點頭。
清篤禪師又關切地問道:“聽說你在萬竹城中受了重傷,如今看著,身體是好全了。嗯,這個你拿著吧,好好補養身體。”
一道金光落入淨涪手中,淨涪看了一眼,是一瓶大補丸。
淨涪將這瓶大補丸和剛才清恆禪師給他的一瓶丸藥收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