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知在荀府大廳中來迴的走動著,臉上掛著焦急之色。
“怎麽還不來?文若兄莫不是出了什麽岔子?”
越想他心中越是不安,便不停的走來走去,把在一旁的郭嘉都轉得有些暈了。
“兄長不必焦急,文若兄足智多謀,行事亦是謹慎穩重,必然不會出什麽岔子,兄長多心了。”
郭嘉這下也算是發現了李知的一個弱點,那就是他總是胡思亂想。
在一旁的戲誌才也跟著安慰他。
“奉孝賢弟所言極是,行之兄確實有些多慮了,文若兄心思縝密,行事謹慎,必然馬到功成,行之兄耐心等候便是。”
就在李知焦急,而另外二人安慰他之時,荀緩緩的從外麵走了進來。
“文若兄可成功了?”
李知看到荀走進來,一把抓住他的衣袖,急切的問道。
荀朗聲一笑,沒迴答他的問題,但卻說了另外一言。
“今日禦書房突然失火,把裏麵的東西燒了個精光,備用的詔書更是化為灰燼,想必是上天看到宦官為禍天下,遂降下此罰。”
李知聞言大喜。
“文若兄果然足智多謀,快把詔書拿出來讓在下看看。”
“行之賢弟倒是聰明。”
荀先是笑了一聲,便從衣袖中拿出了四五封詔書交給李知。
李知展開詔書一看,上麵除了開頭的那一些必備之語,後麵皆是空白,而尾處也加蓋了玉璽。
這些詔書隻要填上內容,便可當成真正的聖諭來用。
“好好好……!”
他看到這些連聲叫好。
“在下就知道文若兄出馬,必定馬到功成,果不其然,這種重要之事,都能被文若兄輕描淡寫的做成,在下佩服不已!”
聽到他這麽說,在一旁的戲誌才和郭嘉麵麵相覷,隨後同時用鄙視的眼光看著他。
也不知道是誰剛才在廳中走來走去,快要瘋了一般,若不是我等兩人勸慰,怕是你現在都上房去了,還相信文若兄?呸!不要臉!
李知此時也看到了兩人鄙視的眼光,心中略有些尷尬,幹咳了一聲。
“在下現在便去張揚處,讓張讓給曹節送書信,就說五日後在下在城外等他,給他賠罪,並且,欲把釀酒秘法交給他,看他上不上鉤。
文若兄在家中好好的書寫一下詔書,到時候有大用,上麵便寫……如此這般……”
李知對荀囑咐了一下之後,便匆匆的向外走去。
張讓府邸。
李知來到張讓府之後,卻聽
張府下人說到張讓在皇宮之中,並沒有迴府,便在張讓宴客之處坐了下來,等待張讓。
約有一個時辰之後。
“哎呀呀……!讓三絕公子久候了,是咱家的不是,咱家先行賠禮了。”
張讓走進來之後,看到李知在那裏獨自飲茶,便假模假樣的賠禮道。
“張公不必多禮,是在下來的突然,沒有通知張公,卻是在下不是。”
待到兩人互相虛假的行完禮,坐定之後。
“三絕公子今日來咱家之處,可是有什麽要事?”
“今日在下前來卻是有事相求。”
“哦?”
張讓聞言,眯了一下眼睛。
“不知是何事?若是咱家能辦到,咱家一定不會推辭。”
李知指了一下皇宮的方向,看了一下四周的仆人沒有說話。
張讓看到他如此,卻是臉色一變,對周圍的仆人說道:“你等且都退下吧!”
“喏!”
眾仆人應了一聲,便緩緩的退下了,待到仆人退下之後,他麵色凝重的看著李知。
“公子現在有話可以說了吧。”
李知先是陪了一聲罪。
“張公見諒,此事事關重大,由不得在下不小心。”
李知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語言。
“誅殺曹傑老賊之事,便從今日開始了!”
張讓聞言,突的站了起來,神色有些複雜的問道:“怎麽如此急?這才幾天便要行事?”
李知正色的看著張讓。
“誅賊之事宜早不宜遲,宜急不宜緩,晚了怕是再生事端。
今日在下前來,便是想托張公把此書信交給曹節老賊。
並與他說:五日之後,在下在城外以東一裏之處,恭候曹公大駕,並把釀酒之法教於曹公,以為賠罪之物。”
說完,李知便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交給張讓,這封書信是李知托荀寫的。
荀在寫的時候,卻是咬牙切齒,恨不得把自己的書房都點了,寫廢了無數次之後,荀更是用烈酒把自己灌得大醉,在醉酒之下,才算是勉強的把書信寫完。
當寫完書信之後,第二天荀一天沒吃飯,倒不是被氣的,而是被李知的口述的那種阿諛奉承之詞惡心的。
等寫完書信之後,知道書信內容的荀三人,看李知的眼光都不對了。
皆是覺得,幸好李知是自己這一邊的,如若李知入宮當內侍的話,必然是另一個曹節,太會拍馬屁了。
張讓拿著書信,怔怔的看著上麵的字跡,有些沉
默不語,他和曹節之間並非沒有感情。
他初為宦官之時,便是曹節帶著他,也是因為曹節,他才能皇宮這個紛亂的環境下頑強的生存下來。
如若不是曹節擋住了他的路,他真的不想與曹節拚個你死我活,他更想給曹節一個舒適的晚年。
可惜,曹節太過於戀權,死死抓住十常侍之首的位置不放,令他不得不想辦法踢開這塊絆腳石。
“唿……”
張讓麵色複雜的長出了一口氣,看著李知。
“咱家明白怎麽做了,隻是當三絕公子行事之時,咱家希望三絕公子能給他留一個全屍。”
說到這裏,張讓的表情有些惆悵。
“曹節老……曹節也曾有恩於咱家,咱家實在不忍心看他下葬之時連個全屍都沒有,還望三絕公子答應。”
李知聞言,若有所思的看著張讓,思索了一會兒之後,試探著問道。
“若是在下不答應此事,張公是否還會去送書信?”
張讓聞言怔然不語,呆呆的看著手中的書信,良久之後,雙拳緊握的看著李知目光堅定的說道:“罷了!
就當咱家從沒有說過此話吧,屆時三絕公子將其分屍也好,剁為肉泥也罷,皆由得公子,此事咱家不會再多問。”
說到這裏,張讓一屁股癱坐在席位上,像是泄了氣一般。
李知見他如此說,心中頗為的矛盾,本來他還以為張讓會顧忌些以前的恩情,如若李知不允,他便會斷然拒絕此事。
如今看來,張讓在權利和恩情之間,卻是選擇的權利,李知心中的警笛長鳴。
這樣一個為了權力能夠放棄一切的人,十分的可怕,更加堅定了他心中的某個想法。
“如此,此事便交與張公了,在下現在便迴去準備一下,告辭!”
“三絕公子慢走,來人,替咱家送送三絕公子!”
張讓像是還沒緩過勁來一般,也沒有親自送李知出門,隻是吩咐了一個仆人送他出去。
看著李知離去的背影,張讓眼中滿是複雜,隨後目光轉向皇宮的方向,喃喃自語。
“曹公啊……!莫要怨咱家心很,我等宦官最大的追求除了錢以外,可不就是這個位置了嗎。
如今這個位置被你霸占,我等連一絲的機會都沒有,是你逼得咱家不得不如此行事!”
張讓說到這裏反反複複的在重複著一句話,像是在找心理安慰。
最後,更是一把把麵前的幾案掀翻,大聲喊了出來。
“是你逼的!不是咱家願意如此!是你逼的!是你逼的……!!”
最後,他泄氣般癱坐在地上怔怔不語。
李知在荀府大廳中來迴的走動著,臉上掛著焦急之色。
“怎麽還不來?文若兄莫不是出了什麽岔子?”
越想他心中越是不安,便不停的走來走去,把在一旁的郭嘉都轉得有些暈了。
“兄長不必焦急,文若兄足智多謀,行事亦是謹慎穩重,必然不會出什麽岔子,兄長多心了。”
郭嘉這下也算是發現了李知的一個弱點,那就是他總是胡思亂想。
在一旁的戲誌才也跟著安慰他。
“奉孝賢弟所言極是,行之兄確實有些多慮了,文若兄心思縝密,行事謹慎,必然馬到功成,行之兄耐心等候便是。”
就在李知焦急,而另外二人安慰他之時,荀緩緩的從外麵走了進來。
“文若兄可成功了?”
李知看到荀走進來,一把抓住他的衣袖,急切的問道。
荀朗聲一笑,沒迴答他的問題,但卻說了另外一言。
“今日禦書房突然失火,把裏麵的東西燒了個精光,備用的詔書更是化為灰燼,想必是上天看到宦官為禍天下,遂降下此罰。”
李知聞言大喜。
“文若兄果然足智多謀,快把詔書拿出來讓在下看看。”
“行之賢弟倒是聰明。”
荀先是笑了一聲,便從衣袖中拿出了四五封詔書交給李知。
李知展開詔書一看,上麵除了開頭的那一些必備之語,後麵皆是空白,而尾處也加蓋了玉璽。
這些詔書隻要填上內容,便可當成真正的聖諭來用。
“好好好……!”
他看到這些連聲叫好。
“在下就知道文若兄出馬,必定馬到功成,果不其然,這種重要之事,都能被文若兄輕描淡寫的做成,在下佩服不已!”
聽到他這麽說,在一旁的戲誌才和郭嘉麵麵相覷,隨後同時用鄙視的眼光看著他。
也不知道是誰剛才在廳中走來走去,快要瘋了一般,若不是我等兩人勸慰,怕是你現在都上房去了,還相信文若兄?呸!不要臉!
李知此時也看到了兩人鄙視的眼光,心中略有些尷尬,幹咳了一聲。
“在下現在便去張揚處,讓張讓給曹節送書信,就說五日後在下在城外等他,給他賠罪,並且,欲把釀酒秘法交給他,看他上不上鉤。
文若兄在家中好好的書寫一下詔書,到時候有大用,上麵便寫……如此這般……”
李知對荀囑咐了一下之後,便匆匆的向外走去。
張讓府邸。
李知來到張讓府之後,卻聽
張府下人說到張讓在皇宮之中,並沒有迴府,便在張讓宴客之處坐了下來,等待張讓。
約有一個時辰之後。
“哎呀呀……!讓三絕公子久候了,是咱家的不是,咱家先行賠禮了。”
張讓走進來之後,看到李知在那裏獨自飲茶,便假模假樣的賠禮道。
“張公不必多禮,是在下來的突然,沒有通知張公,卻是在下不是。”
待到兩人互相虛假的行完禮,坐定之後。
“三絕公子今日來咱家之處,可是有什麽要事?”
“今日在下前來卻是有事相求。”
“哦?”
張讓聞言,眯了一下眼睛。
“不知是何事?若是咱家能辦到,咱家一定不會推辭。”
李知指了一下皇宮的方向,看了一下四周的仆人沒有說話。
張讓看到他如此,卻是臉色一變,對周圍的仆人說道:“你等且都退下吧!”
“喏!”
眾仆人應了一聲,便緩緩的退下了,待到仆人退下之後,他麵色凝重的看著李知。
“公子現在有話可以說了吧。”
李知先是陪了一聲罪。
“張公見諒,此事事關重大,由不得在下不小心。”
李知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語言。
“誅殺曹傑老賊之事,便從今日開始了!”
張讓聞言,突的站了起來,神色有些複雜的問道:“怎麽如此急?這才幾天便要行事?”
李知正色的看著張讓。
“誅賊之事宜早不宜遲,宜急不宜緩,晚了怕是再生事端。
今日在下前來,便是想托張公把此書信交給曹節老賊。
並與他說:五日之後,在下在城外以東一裏之處,恭候曹公大駕,並把釀酒之法教於曹公,以為賠罪之物。”
說完,李知便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交給張讓,這封書信是李知托荀寫的。
荀在寫的時候,卻是咬牙切齒,恨不得把自己的書房都點了,寫廢了無數次之後,荀更是用烈酒把自己灌得大醉,在醉酒之下,才算是勉強的把書信寫完。
當寫完書信之後,第二天荀一天沒吃飯,倒不是被氣的,而是被李知的口述的那種阿諛奉承之詞惡心的。
等寫完書信之後,知道書信內容的荀三人,看李知的眼光都不對了。
皆是覺得,幸好李知是自己這一邊的,如若李知入宮當內侍的話,必然是另一個曹節,太會拍馬屁了。
張讓拿著書信,怔怔的看著上麵的字跡,有些沉
默不語,他和曹節之間並非沒有感情。
他初為宦官之時,便是曹節帶著他,也是因為曹節,他才能皇宮這個紛亂的環境下頑強的生存下來。
如若不是曹節擋住了他的路,他真的不想與曹節拚個你死我活,他更想給曹節一個舒適的晚年。
可惜,曹節太過於戀權,死死抓住十常侍之首的位置不放,令他不得不想辦法踢開這塊絆腳石。
“唿……”
張讓麵色複雜的長出了一口氣,看著李知。
“咱家明白怎麽做了,隻是當三絕公子行事之時,咱家希望三絕公子能給他留一個全屍。”
說到這裏,張讓的表情有些惆悵。
“曹節老……曹節也曾有恩於咱家,咱家實在不忍心看他下葬之時連個全屍都沒有,還望三絕公子答應。”
李知聞言,若有所思的看著張讓,思索了一會兒之後,試探著問道。
“若是在下不答應此事,張公是否還會去送書信?”
張讓聞言怔然不語,呆呆的看著手中的書信,良久之後,雙拳緊握的看著李知目光堅定的說道:“罷了!
就當咱家從沒有說過此話吧,屆時三絕公子將其分屍也好,剁為肉泥也罷,皆由得公子,此事咱家不會再多問。”
說到這裏,張讓一屁股癱坐在席位上,像是泄了氣一般。
李知見他如此說,心中頗為的矛盾,本來他還以為張讓會顧忌些以前的恩情,如若李知不允,他便會斷然拒絕此事。
如今看來,張讓在權利和恩情之間,卻是選擇的權利,李知心中的警笛長鳴。
這樣一個為了權力能夠放棄一切的人,十分的可怕,更加堅定了他心中的某個想法。
“如此,此事便交與張公了,在下現在便迴去準備一下,告辭!”
“三絕公子慢走,來人,替咱家送送三絕公子!”
張讓像是還沒緩過勁來一般,也沒有親自送李知出門,隻是吩咐了一個仆人送他出去。
看著李知離去的背影,張讓眼中滿是複雜,隨後目光轉向皇宮的方向,喃喃自語。
“曹公啊……!莫要怨咱家心很,我等宦官最大的追求除了錢以外,可不就是這個位置了嗎。
如今這個位置被你霸占,我等連一絲的機會都沒有,是你逼得咱家不得不如此行事!”
張讓說到這裏反反複複的在重複著一句話,像是在找心理安慰。
最後,更是一把把麵前的幾案掀翻,大聲喊了出來。
“是你逼的!不是咱家願意如此!是你逼的!是你逼的……!!”
最後,他泄氣般癱坐在地上怔怔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