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人問:"有黃楊木底兒的弓鞋嗎?"崔大少激動地脫口而出:"不巧,光剩下柳木的啦。"為了這句問話,他足足等了三年零兩個月,不由得他不麵熱心跳。
那人又問:"要是沒有,桃木的也行?"
這一句便與事先設計好的對白不同了,崔大少非常失望,抬眼一看,見問話的是個衣裝華貴的女子,想必是剛在息遊別墅打了一宿麻將牌,天亮要迴家了,才想起婆婆讓她給買弓鞋的事,便沒好氣道:"您往前走幾步,盛錫福一準有。"
這前前後後的一切,都被躲在餐廳裏觀察崔大少的紅袖館主看到了,他拿出采訪本做筆記:
據息遊別墅門役說,崔大少每天早上都會收到一個男孩給他送來的布鞋,但兩三年來,卻未見賣出去一雙。那些鞋到哪裏去了?崔大少與做鞋的人是什麽關係?……長期在此包房的新一代女校書劉小姐稱,崔大少與她是大學同窗,精通英法文字,能寫能算,可以輕易在洋行、海關、郵電局找到高薪工作,不想卻在此賣鞋自汙,必定與感情事有大關聯……
一個多月之後,11月8日,紅袖館主發表了對崔大少的最新報道:
眾人原以為崔大少在苦苦等候出外未歸的戀人,其實謬矣,據可靠消息來源稱,……近日崔大少多次委派他給那婦人送錢,少則十七八,多則百十塊,而此婦人的丈夫實為崔大少的結拜兄弟,失蹤多年,生死不明……
紅袖館主故意沒有寫上與鞋相關的內容,因為,崔大少存下來的幾百雙布鞋,已在前幾日被他轉手賣掉了。這原也是筆意外之財,前幾天日本人找大混混兒袁三爺組織一批閑人鬧事,但所有人都明白,替日本人幹活,能多弄一個算一個,於是,眾人除每日飯食工錢之外,又多要了兩雙鞋錢。
不想日本人腦袋不好使,以為這些人真的要鞋穿,便把這事委托給內藤洋行,而紅袖的大舅子正在內藤洋行當采買,便攬下了這樁生意。錢是按兩塊二一雙領的,但給崔大少的卻是一雙鞋六毛錢。這種事不能寫到報紙上,日本人小心眼兒,萬一瞧見了,必定會跟他找後賬。
傍晚的時候,崔大少看到一群群、一隊隊的混星子、流氓、青皮光棍兒們光著腦袋,掄著手槍,從他眼前經過,奔華界去了,不一會兒,華界那邊傳來一陣陣槍聲,有人跑迴來說是混混兒衝進了華界,一路放槍一路搶,已經搶過了東馬
路,正往估衣街那邊去。他們搶了誰跟崔大少無關,唯一有關係的,是這些人腳上穿的都是大魁他娘親手做的布鞋。
沒有了這幾百雙鞋,他崔大少從此就狗屁也不是!為什麽要這麽說呢?有一個從同治年間流傳下來的故事可為佐證,故事說的也是拜把子的兩兄弟,也是把兄富把弟窮,把弟出外謀財,一走三年五載沒有音信,等終於迴到家來,見老婆孩子倒還活著,隻是把兄未曾幫過她們一絲半縷。這位把弟當即大怒,拿刀去找把兄理論,把兄將他領迴家中,打開庫房給他看。故事講到此處便有了分歧,《沽上英雄譜》中說是房中存了滿滿一櫃子扇套,而城裏流傳的版本卻說是庫房裏堆著一兩千隻柳條筐,反正不管怎麽著,那娘倆這幾年靠手藝養活自己,做出來的東西都被把兄派人高價買了迴來,讓她們賺到的錢足夠過平安日子。那位把兄說得好:"我這大伯子要是三天兩頭給她們娘兒們送錢送米,豈不壞了老弟你的名頭?"
那人又問:"要是沒有,桃木的也行?"
這一句便與事先設計好的對白不同了,崔大少非常失望,抬眼一看,見問話的是個衣裝華貴的女子,想必是剛在息遊別墅打了一宿麻將牌,天亮要迴家了,才想起婆婆讓她給買弓鞋的事,便沒好氣道:"您往前走幾步,盛錫福一準有。"
這前前後後的一切,都被躲在餐廳裏觀察崔大少的紅袖館主看到了,他拿出采訪本做筆記:
據息遊別墅門役說,崔大少每天早上都會收到一個男孩給他送來的布鞋,但兩三年來,卻未見賣出去一雙。那些鞋到哪裏去了?崔大少與做鞋的人是什麽關係?……長期在此包房的新一代女校書劉小姐稱,崔大少與她是大學同窗,精通英法文字,能寫能算,可以輕易在洋行、海關、郵電局找到高薪工作,不想卻在此賣鞋自汙,必定與感情事有大關聯……
一個多月之後,11月8日,紅袖館主發表了對崔大少的最新報道:
眾人原以為崔大少在苦苦等候出外未歸的戀人,其實謬矣,據可靠消息來源稱,……近日崔大少多次委派他給那婦人送錢,少則十七八,多則百十塊,而此婦人的丈夫實為崔大少的結拜兄弟,失蹤多年,生死不明……
紅袖館主故意沒有寫上與鞋相關的內容,因為,崔大少存下來的幾百雙布鞋,已在前幾日被他轉手賣掉了。這原也是筆意外之財,前幾天日本人找大混混兒袁三爺組織一批閑人鬧事,但所有人都明白,替日本人幹活,能多弄一個算一個,於是,眾人除每日飯食工錢之外,又多要了兩雙鞋錢。
不想日本人腦袋不好使,以為這些人真的要鞋穿,便把這事委托給內藤洋行,而紅袖的大舅子正在內藤洋行當采買,便攬下了這樁生意。錢是按兩塊二一雙領的,但給崔大少的卻是一雙鞋六毛錢。這種事不能寫到報紙上,日本人小心眼兒,萬一瞧見了,必定會跟他找後賬。
傍晚的時候,崔大少看到一群群、一隊隊的混星子、流氓、青皮光棍兒們光著腦袋,掄著手槍,從他眼前經過,奔華界去了,不一會兒,華界那邊傳來一陣陣槍聲,有人跑迴來說是混混兒衝進了華界,一路放槍一路搶,已經搶過了東馬
路,正往估衣街那邊去。他們搶了誰跟崔大少無關,唯一有關係的,是這些人腳上穿的都是大魁他娘親手做的布鞋。
沒有了這幾百雙鞋,他崔大少從此就狗屁也不是!為什麽要這麽說呢?有一個從同治年間流傳下來的故事可為佐證,故事說的也是拜把子的兩兄弟,也是把兄富把弟窮,把弟出外謀財,一走三年五載沒有音信,等終於迴到家來,見老婆孩子倒還活著,隻是把兄未曾幫過她們一絲半縷。這位把弟當即大怒,拿刀去找把兄理論,把兄將他領迴家中,打開庫房給他看。故事講到此處便有了分歧,《沽上英雄譜》中說是房中存了滿滿一櫃子扇套,而城裏流傳的版本卻說是庫房裏堆著一兩千隻柳條筐,反正不管怎麽著,那娘倆這幾年靠手藝養活自己,做出來的東西都被把兄派人高價買了迴來,讓她們賺到的錢足夠過平安日子。那位把兄說得好:"我這大伯子要是三天兩頭給她們娘兒們送錢送米,豈不壞了老弟你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