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洪武三十二(九)


    從朱棣返迴北平以來,雖然不能說多麽順利,可朱棣隻會三萬人馬,全線擊潰了耿炳文的三十萬大軍,且打的耿炳文率軍藏匿在真定府不敢複出。


    這是一場鼓舞燕軍士氣的大勝仗。


    此時此刻,朱棣返迴北平重整兵馬,正在計劃如何反擊真定府,如何擊潰耿炳文。


    統兵打仗我自然不如朱棣,所以也隻能在一旁協助朱棣而已。


    讓我和朱棣都沒有想到的是,朱棣前後派遣朱能、張玉前去叫陣,但耿炳文就是堅守真定府不出,真定府城牆高有二十多米,城牆堅固。雖然真定縣一戰,燕軍斬殺了耿炳文大軍十多萬。可現在真定府裏,耿炳文手裏還有十萬大軍。


    而朱棣現在滿打滿算,手裏隻有六萬人左右。而且這還是在北平城內公開招兵買馬下來的結果。


    朱棣在軍營之中,不斷的眉頭緊鎖。


    朱棣清楚,如果耿炳文一直堅守不出,就是躲在真定府裏。時間一長,熬不住的人一定是朱棣。


    因為朱棣手裏隻有一個北平城。物資、金錢、軍隊、都遠遠不足以對抗大明王朝。而後方的朱允炆,隻要是不斷的朝著真定府這邊派遣物資、士兵!最終大敗的人一定是朱棣。


    所以朱棣想要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快速的打敗耿炳文,然後率軍朝著應天進發。


    “王爺!靠山公從北平送來軍糧了。”


    “快請!”


    朱棣一聽說我親自護送軍糧來到前線,朱棣心頭就是萬分的高興。因為朱棣知道,一到了萬分困難的時候,我就一定會想出辦法,解救朱棣。


    我也沒有穿著盔甲,也就是那一身素衣裝。不過我的身邊跟隨著二世子朱高煦和三世子朱高燧。


    “拜見王爺!”我看到朱棣連忙施禮道。


    而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連忙下跪道:“拜見父王!”


    朱棣先是看了看身旁穿著盔甲的兩個兒子,朱棣拉著我的手說道:“妹夫啊,沒有想到你竟然親自護送糧草前來,讓本王沒有想到。”


    我尷尬一笑,沒有說話。


    其實我這一次來,就是為了給朱棣報喜。


    “王爺,敢問你一個事!”


    “妹夫,有什麽事,咱們坐下說。”


    朱棣拉著我的手,坐了下來。而朱棣的兩個兒子見朱棣沒有讓他們起來,兩個孩子也不敢起身,就是那麽跪著。


    我輕輕的咳嗽了一下,朱棣這才朝著朱高煦和朱高燧喃喃的說道:“你們兩個起來吧,站在一旁。”


    聽到朱棣的訓話,兩個孩子連忙施禮道:“謝!父王!”


    兩個孩子乖乖的站在朱棣的身後。


    朱棣看著我說道:“妹夫啊,本王估計你也知道了。現在耿炳文這個龜孫一直不敢出城與本王交戰。整整的十萬大軍就藏在真定府裏。估計時間一長,朱允炆派遣援軍而來,恐怕!”


    我摸了摸下巴,不以為然。


    “王爺,你以為李景隆此人如何?”


    “李景隆?”朱棣瞬間眯縫著眼,努力的迴憶著此人。


    畢竟大明王朝做官的人實在太多。朱棣又不是常年留在京都中,所以偶然間提到一個名字,朱棣需要沉思好半天。


    朱棣摸著胡須喃喃說道:“莫非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


    我點了點頭,緩緩的迴道:“正是此人。”


    朱棣好奇的望著我,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摸著下巴,解釋道:“當年朱允炆曾經與方孝孺等人談論過漢朝的七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當時方孝孺就以七王之亂為題,將朱允炆比作景帝、將王爺比作吳王劉濞。您猜猜將誰比作周亞夫?”


    朱棣隻懂打仗,根本不懂曆史。不過這幾年,朱棣為了全麵反擊朱允炆,也開始漸漸的讀起書來。


    朱棣好奇的問道:“耿炳文?”


    我搖頭迴道:“王爺!您再猜猜!”


    朱棣沉思許久,喃喃的說道:“莫非是雲南的沐王府?”


    我依舊是搖頭迴道:“王爺,您再猜猜!”


    朱棣沉思許久,不斷的思考著,現在跟隨朱元璋的將領基本上已經所剩無幾了。除了麵前六十多歲的耿炳文之外,還能有誰會成為現代的周亞夫呢?朱棣思考很久,始終都沒有得到答案。


    我連忙說道:“朱允炆自比漢景帝,方孝孺自比晁錯,而朱允炆將李景隆比作周亞夫。”


    我的話音剛落,朱棣驚叫道:“什麽?”


    朱棣非常驚訝,朱棣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朱棣看著我,而我堅定的點了點頭。朱棣看著我認真的樣子,頓時放聲大笑。


    朱棣摸著胡須大笑道:“李九江,紈絝子弟耳,根本不足為慮?”


    看到朱棣此時的意氣風發,我便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連忙說道:“王爺不必煩惱。經過多年與朱允炆、方孝孺等人的接觸。我發現方孝孺雖然是儒家大學者,不過此人過於迂腐,難堪大用。而公孫羽,雖然計謀過人,不過公孫羽並沒有識人之能。現在公孫羽化名齊泰,占據兵部尚書的高位。可公孫羽並沒有實際統軍的經曆。再加上朱允炆等四人都是非常看好李景隆。隻要我略施小計。就可瓦解耿炳文的軍權。讓李景隆成為主帥。”


    當我這麽一說,朱棣是更加高興了。因為耿炳文現在的做法極為正確,看似耿炳文打輸了,現在龜縮在真定府,實際上耿炳文如果從一開始就率領三十萬人馬,以真定府內外以防守之姿布防。就以現在朱棣的人馬,就會完全困死在北平城內,沒有一步可前進。


    正是因為耿炳文的心思手軟,錯誤的估計了戰局和朱允炆的那句話。這才耿炳文出師不利。所以現在的耿炳文,是讓朱棣最頭疼的。朱棣巴不得耿炳文快點死。


    朱棣大叫道:“如果是那個紈絝子弟李景隆為帥,本王勢必叫他有來無迴。”


    朱棣並非是說大話。雖然我對李景隆不熟,但是對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很是熟悉。當年我們也一起共事過。李文忠和其他將領不一樣,李文忠原本是朱元璋的外甥。但李文忠並沒有懈怠,一直跟隨朱元璋的身邊南征北戰,為大明江山有著巨大的功勞。


    反觀李文忠的二子李景隆,官二代一個。從小就不務正業,到處誇誇其談。由於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長子,李景隆自以為本事高超。所以也不把身邊的人看在眼裏。


    李景隆一來沒有跟隨名將虛心學習。隻是靠著看過的兵書誇誇其談。這就猶如戰國的趙括一般,紙上談兵而已。二來李景隆自命不凡,雖然也短暫的在軍營之中曆練。不過李景隆極為自傲,最看不起身邊的那些將領。對於行軍打仗,排兵布陣。李景隆隻是形似神不似。


    我摸著下巴,喃喃的說道:“王爺!我需要一些金銀。然後。”


    說著我靠近了朱棣的耳邊,壓低了聲音念叨著。


    朱棣一邊聽一邊拍著大腿叫道:“妙!真是妙啊!”


    當我說完,朱棣連忙朝著身邊的馬三保說道:“三保啊,現在你馬上跟隨靠山公返迴北平。靠山公讓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對了。”說著朱棣連忙站起,走到了龍書案前,將自己的燕王封印拿了出來。


    “妹夫啊,有了這顆燕王封印,你要多少錢直接就可以去庫房提取。”


    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結果封印。


    我施禮道:“王爺放心!你就在前線叫陣,我保證耿炳文絕對不會出擊。隻要等待耿炳文一方發生變故,王爺就可隨機應變,是戰是退,王爺可自行決定!”


    我和朱棣後邊的麵對,誰也沒有聽到。所以朱能、張玉、就算是聰明的馬三保也非常想要知道,我跟燕王朱棣到底說了什麽。


    好奇歸好奇,現在馬三保要跟隨我返迴北平。


    話鋒一轉,真定縣一戰的敗報已經傳迴了京都。


    當耿炳文三十萬大軍敗於朱棣的三萬軍隊,一時間朝廷震動。


    滿朝文武瞬間成為了兩派意見,一派以為耿炳文雖然是先帝的戰將,不過此時的耿炳文已經年過六旬,早已不複當年之勇。而另外一派的人以為,自古打仗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以一場勝敗,決定一切。畢竟耿炳文當年對戰張士誠,迫使張士誠的大軍都無法前進一步。耿炳文多年沒有從戎,耿炳文需要時間來調整。


    雙方就耿炳文的戰敗,討論不休。


    朱允炆說到底還是一個少年,由於年少經曆太少。朱允炆在朝堂之上,聽著兩股派係都說的很有道理,一時間的朱允炆也沒有了主意。


    朱允炆沒了主意,就迴詢問他的三個幫手。這三個幫手自然就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


    朱允炆朝著方孝孺等人看去。


    最先說話的人是齊泰,也就是公孫羽。


    我評價過,公孫羽計謀、智慧是有的。不過公孫羽並沒有帶兵的經曆,更加沒有識人的本事。耿炳文是他公孫羽推薦的。如果此時換將,這就算是狠狠的打了公孫羽的臉。


    所以公孫羽率先站出,連忙說道:“陛下,費大人所言極是,自古勝敗乃兵家常事。長興侯跟隨先帝南征北戰,對燕王的戰法極為熟悉。而且長興侯善於防守。隻要長興侯阻擋燕軍於真定,迫使燕軍無法前進一步。不出一年,燕軍不戰自潰。”


    公孫羽關鍵時刻還是能提出好的方略。如果按照公孫羽這麽講,也這麽做。結果一定是朱棣必敗。


    可此時方孝孺站了出來。


    方孝孺連忙說道:“陛下,齊尚書所言差矣!”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轉移到了方孝孺的身上。


    方孝孺說道:“陛下,臣最近聽到有人私下議論。”


    “何人議論?議論何事?”


    方孝孺施禮道:“當年燕王年幼,就曾跟隨過長興侯一起西進四川。當年的四川還是在明玉珍的通知之下,燕王雖然和長興侯身份有別。不過二人卻有師徒之情。且長興侯大軍到達真定縣之後,南北並列排陣,原本可以快速進攻燕軍。可長興侯卻自私的命人寫信於燕王。這才失去戰機。”


    說著方孝孺朝著朝廷之上的眾人看去。方孝孺施禮道:“陛下,倘若長興侯兵敗,反投燕軍如何?”


    一句話嚇得朱允炆和在場的官員都不在說話了。


    朱允炆自言自語道:“長興侯深的皇爺爺的恩寵。難道長興侯會背叛朕?”


    方孝孺說話就是點到即止,沒有再說下去。


    反觀朱允炆卻是特別的猶豫。畢竟人都是自私的,現在是打仗,可不是過家家。萬一有人反水,那可是決定性的事件。


    朱允炆最後還是沒有拿定主意。而是馬上喝道:“傳旨。長興侯馬上出擊擊潰燕軍。不得有誤。”


    現在的朱允炆還是比較相信耿炳文的,此時的朱允炆隻是要看到耿炳文擊敗朱棣,這樣一切都會結束。也免了一切的口實。


    聖旨下達,快速的就傳到了真定府。當耿炳文接到聖旨之後,第一是感歎朝廷之人無一人懂的兵法。第二是前方打仗,皇帝在後方指揮,此乃大忌。


    耿炳文無奈之下,隻有命人寫了一封信,仔細的闡述了戰場前的環境,將一切講述的特別明細。就是希望後方的朱允炆快快派兵支援。消除誤解。


    可送信之人剛剛離開真定府,就已經被人擊殺。當然這些人也都是我安排的。


    當耿炳文的信,送迴到應天。朱允炆在看到耿炳文的信。信上隻有短短的一行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當朱允炆看到這封信的時候,頓時被氣的火冒三丈。


    “啪!”朱允炆狠狠的拍著著龍書案,將手裏的信朝著公孫羽扔去。


    朱允炆還大罵道:“耿炳文這個老東西,簡直不把朕放在眼裏,實在是無禮。”


    當公孫羽撿起那封信,一看信上的一行字,公孫羽頓時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此時的方孝孺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您是忘記了,還有一人可拯救我大明江山!”


    “誰?”


    方孝孺喃喃說道:“曹國公李景隆。”


    這一句話瞬間說出,朱允炆恍然大悟。


    方孝孺說道:“曹國公李景隆自有武功高強,而且深的其父李文忠的兵法。李景隆乃是我大明朝的國柱。也是我大明朝的周亞夫。陛下,我觀此時也隻有曹國公可以擊敗燕軍,緝拿燕王!”


    恍然大悟的朱允炆連忙叫道:“朕怎麽把此人給忘記了。快!命人宣曹國公進攻!朕要親自接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智笨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笨笨阡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笨笨阡陌並收藏機智笨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