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爛柯莊
爛柯莊位於浙江衢州爛柯山下石室村。
爛柯山原名石室山,傳說西晉時有個叫王質的樵夫一次上山打柴,遇見兩個鶴發童顏的老人坐在古鬆下奕棋。王質素好下棋,被兩位老人精湛的棋藝深深吸引,停下來看棋。仙人邊下棋邊吃棗,有時也順手把棗遞給王質吃。看完一局棋後,仙人對王質說你也該迴家了。王質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柄已經爛朽,隻剩下鐵斧了。王質迴到村裏,竟一個人也不認識了,原來已經過了一百多年,自己的父母也早已逝世不知埋骨何處。此後,村裏的人就把這座山叫做爛柯山。
爛柯莊亦是王姓後人因名而建。
爛柯莊氣勢恢宏,屋宇連綿,東西八十一丈,南北也是八十一丈,屋宇嵯峨,樓閣景然。進入莊中縱有七條大街,橫又九路闊道,外加正中橫一帶綠樹,正暗合楚河漢界。四麵外牆與臨街主牆均用巨大的條行花崗岩砌成,縱橫街道鋪以青石麵板。從空中俯瞰整個爛柯莊剛好是一個巨大的棋盤,莊中行走的人們宛若行走的棋子。俯瞰兩頭帥位建築又是兩個兩儀混沌太極圖。寧靜裏盡顯鬼斧神工之匠心,平凡中暗藏刀光劍影之險惡。
爛柯莊以棋聞名天下,特別是當前的莊主北鬥棋更是棋藝精湛,武藝超群。雖是如此爛柯莊人從不在江湖中行走,多少年來爛柯莊一直風平浪靜,翼然於祥和之中。時有一些世外高人,江湖名士到莊中拜訪,或與莊主切磋棋藝,或以武會友,或聊天以娛。莊主都以禮迎接,客人每能乘興而來,盡興而去。
少林方丈空海禪師與幾大門派的人帶著遊龍劍離開逍遙渡後就遭到一夥來曆不明的武林高手的追殺,各大門派被殺散。幾經周折,最後隻有少林方丈與丐幫幫主各自帶著手下幾名弟子護住遊龍劍逃出追殺來到爛柯莊。
那時已經掌燈,爛柯莊主北鬥棋見到空海禪師等人如此狼狽不由大吃一驚,連忙將他們請進莊裏,安排遊龍劍躺下。方丈知他內傷很重,來不及說話就開始幫他運功調傷,北鬥棋與丐幫幫主也不多說,同時發功。
約模一盞茶功夫遊龍劍又狂噴一口鮮血,人隨之也蘇醒了,雖然有點孱弱,不過臉色尚好。方丈知他已無大礙,喝一聲與北鬥棋,丐幫幫主同時收功。
遊龍劍睜開眼發現少林方丈與丐幫幫主都在,知是他們救了自己一命,強撐著要拜謝。方丈連忙扶他坐好,並向他介紹北鬥棋。遊龍劍以前沒見過北鬥棋,但久慕其名,硬撐著向他施禮問好。
北鬥棋也不曾見過遊龍劍,隻是近兩年才偶爾聽說過其名,今見他英雄年少,方丈又如此敬重,知他來曆不凡,想要打問又怕造次。
遊龍劍見北鬥棋欲言又止,淡淡地笑了笑說:“在下戚平海,效力於戚大將軍麾下,長年置身行伍,很少在江湖上走動。這次出來一是奉大將軍命來查探逍遙渡的情況,這些年逍遙渡在江湖中風生水起,大將軍懷疑其與倭人有關;另外是聯絡江湖義士武林同道共擊倭寇,護我中華。想這些年奸人王直等人勾結倭寇侵我海防,強搶虜掠,殺人放火,神出鬼沒,兇殘成性,大將軍認為光靠官府正規軍隊尚不足完全肅清賊寇,隻有官民協力才不會給奸人可乘之機。”
北鬥棋若有所悟,“怪不得俠士氣宇不凡,”慨歎一聲繼續說,“想那倭人確實可恨至極,隻可惜多年來我輩武林中人為了一己私利,江湖排名同室操戈,以致元氣大損!”
這時戚平海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道:“戚某曾聽人說我華夏棋界與東瀛棋手有三十年之約,是否真有此事?”
北鬥棋抬眼看了少林方丈和丐幫幫主一眼,頷首道:“此事說來話長。”慨歎一聲他還是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相傳遠祖王質在爛柯山遇仙,得仙人指點,迴來後自創一棋譜。棋譜分上下兩卷,上卷為象棋譜,下卷乃圍棋譜,隨後又根據這套棋譜再創了一套劍法與一套內功心法。棋既能獨步天下,劍法與心法更是天下無雙,一時間宇內震動,普天之下奕棋蔚然成風。
至唐時鑒真大師東渡扶桑,將奕棋與中華武術帶入東瀛,並在東瀛發揚光大。此後扶桑國也不斷湧現出許多棋道好手與武林高手,來與我華夏英傑交流,其中互有勝負,原本不在話下。但是也有極少數人爭強好勝,越交流越仇恨,很多時候竟演變成兩個民族一決高下的爭鬥。
到目今大約兩百年左右,東瀛竟出了一個棋劍風流的青年俊傑,揚言要打敗我華夏棋界與武林高手。當時我國中也有一高手,聽到傳言後不惜遠渡重洋,來到扶桑,在東瀛北海道洞爺湖與扶桑國手決戰七晝夜。運用柯山棋將其戰敗,扶桑國手當場吐血而亡,我華夏國手也在歸國途中遭遇海盜船沉浩海,從此柯山棋譜就不知所終。
之後兩國之間棋道武林再沒什麽交流。沉寂了四十年後,又有一個扶桑國手跨海而來在爛柯山天生橋設局挑戰。華夏國手望風披靡,東瀛棋手揚威而去。我國中誌士自然不服,相約三十年再戰。
因為有三十年再戰之約,華夏誌士,中原武林都開始尋找與研祥克力製勝之法。若幹年過去了,江湖風傳柯山棋譜劍法重新出現,在江湖中掀起血雨腥風。多少江湖豪傑為了一本棋譜與棋譜衍生的武功秘訣而互相殘殺,就連名門正派也不能免俗。爭戰到最後柯山棋譜與劍法被三個人共同獲得,他們就是早已享譽江湖的:酒仙,茶聖,劍氣書生。
這三個人武功高強,各有特色,又有共同嗜好,酷愛下棋。相同的愛好讓他們同仇敵愾,聯袂而行,終於獲得了棋譜與劍法。
三人中劍氣書生年歲最小,悟性最高,幾經參祥終於悟出柯山棋技與心法。隨後三十年相約決戰的時間也到了,劍氣書生代表我華夏武林棋界出戰,並用北鬥七星劍與柯山渾沌棋將扶桑武士與棋手完全打敗。當時我與少林方丈及幾位武林宿耆在場,這一役確實讓我華夏棋手武界揚眉吐氣。可是扶桑人還是不服,定要相約三十年後再戰。
講到這裏北鬥棋長長地吐了口氣,沉聲道:“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明年北鬥射月時正是三十年決戰之期,可惜他們都不在了!斯人已去,棋譜也殘缺不全!”
遊龍劍不明白他的意思,問道:“莊主為何有此浩歎?”
將軍有所不知!那年劍氣書生揚威柯山,迴家途中遇一青紗敷麵的年青女子昏絕於地。書生將其救醒,原來那女子父母家人全被倭寇殘害,自己僥幸逃得性命卻不知何去何從,終因饑餓難奈昏死路邊。書生憐其身世,將其收在身邊做個下人。
那女子說也奇怪,成日以青紗敷麵不以本來麵目示任何人,說是從小體弱多病,父母神前許願一輩子隻能與親父母,親兒女,親夫見麵。書生也不以為意,反正隻是做個下人。那女子溫柔賢淑,侍候書生百般體貼,而且頗有慧性,能通棋理。書生也疼其聰穎,時不時與之對奕,日久生情,竟結為夫妻。
這段姻緣曾在江湖上引起不小非議,一是書生早已年過不惑,最主要的是那女子來曆不明,除了書生從不以真麵目示任何人。書生我行我素,江湖中人本不在乎人言,不久那女子懷孕了,書生對其更是百般嗬護,疼愛有加。
誰也沒想到那女子竟是東瀛奸細,一天他趁書生外出不備盜走了柯山棋與棋譜。書生發現後一路追至天台山,這時殺出許多倭寇,書生力戰群寇毫無懼色。倭人久戰不下,一女倭跳出來迎戰,書生吸入了她身上散發的一種香氣竟無力再戰,被倭奴中高手打成重傷,倉皇敗逃。
書生逃迴家裏就不行了,聽聞他臨死時吟了一首詩。“半生緣份半卷棋,南參北鬥各東西;書酒茶話都雲散,爛柯山上風過隙。”
北鬥棋娓娓道來,似在講述一個故事卻又那麽真切,遙遠的風流來而忽去,三十年的決戰恍惚就在眼前。聽完北鬥棋的講述遊龍劍心情頗為沉重,憂戚道:“棋譜被他們盜去我們還拿什麽去戰蠃他們?”
少林方丈搖搖頭說:“其實不然,老衲仔細研究了書生遺詩,前兩句似乎是暗示倭人隻得到半卷棋譜,至於後麵兩句應該是說另半卷棋普的去處。書酒茶話可能是指他們三個人分開了,也就是說還有半卷棋譜有可能在酒仙與茶聖的手上,也可能是在爛柯山上。江湖中人也都表同感,這麽多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另半卷棋譜在哪裏。”
“那為什麽不去找酒仙與茶聖?”
丐幫幫主歎口氣說:“要找得到才行啊!”
遊龍劍被他們說迷惘了,瞅著他們追問:“為什麽找不到,難道他們也不在人世了?”
“阿彌陀佛”少林方丈宣了聲佛號,拉開了話閘。
劍氣書生死後,江湖中旋即掀起血雨腥風,追尋另半卷棋譜,枉死了多少性命。爭到第二年逍遙渡就大張旗鼓辦起了楊花會,此後的追尋就變為明察暗訪。在此之前逍遙渡是一個人口不過百的無名小地方,當時江湖中人也不以為意。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地方要走進人們的視野必須有一些超常的舉動,這其實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雖然是第一屆參加的人也很多,三教九流,各大門派都有人參加。酒仙與茶聖當仁不讓地同時獲得花郎的稱號,不過楊花姑娘隻有一個。想來那楊花姑娘是非常美麗優秀,酒仙與茶聖都不願放棄,隻好從棋上與武功上分高下。
酒仙茶聖當時都是已過半百之人,兩人在逍遙渡對奕三天三夜,又激戰三天三夜,終沒有分出勝負。後來不知何故兩人都不再比,並先後離開逍遙渡不知去向。
“原來如此,”遊龍劍沉吟道,“看來大將軍的懷疑沒錯,逍遙渡很有可能與倭奴牽連。”
沉默了一會,空海禪師接著說:“其實每一屆楊花會我們幾大門派都有關注,第三屆的花郎含煙樓主人與老衲及莊主等江湖朋友皆有來往。”說完拿眼看北鬥棋,北鬥棋也拈須頷首。
“不過從曆屆的花郎來看,還是壞人多於好人,這也難怪,名門正派的人都不會來爭奪一個女子。”說到這裏,空海禪師又看了大家一眼。
“這是個天大的陰謀,”遊龍劍信心十足地說,“倭奴盜了棋譜,又搞了個楊花會,讓華夏武林精英自相殘殺,並從中物色王直之流的民族敗類為其服務;另外通過比棋獲得另半卷棋譜及棋譜上的劍法與心法,進一步控製整個華夏武林,為其在沿海侵略掃除擋礙。”
在場諸人都點頭認同遊龍劍的看法。不過大家還有疑惑,這麽多年逍遙渡除了一些歌姬舞女連一般的打手都沒幾個,遑論武林高人在場。
大家正討論時有人來報含煙樓主人拜訪,北鬥棋看了大家一眼連忙起身相請。
一會兒仆人領進一個花甲老者。老者中等個子,童顏鶴發,道骨仙風中帶幾許紅塵的儒雅風流,他就是逍遙渡第三屆的花郎含煙樓主人。
二十年以前含煙樓主奪取第三屆花郎時年近半百,半百之人一夕抱得美人歸在江湖上傳為一時佳話,含煙樓主人也走進人們的視線。在此之前他隻是離逍遙渡七八裏之遙的一個小小茶樓的老板。
含煙樓主人一進來就恭賀爛柯莊主的三公子奪取花郎的稱號。北鬥棋被他說得莫名其妙,含煙樓主人見他不肯承認繼續笑道:“莊主家有麟兒隱瞞我們這麽多年還不承認。”
北鬥棋見含煙樓主人態度認真心中自犯嘀咕,一跌連聲叫下人去找三少爺迴話。有知情人迴報三少爺已於幾天前外出至今未迴,北鬥棋生氣質問他們為什麽不早報來。下人囁嚅道:“是三少爺囑咐不讓告訴老爺的。”北鬥棋揮揮手,迴頭訕笑著望住眾人。
這時大家才知道逍遙渡救棋的白衣青年原來是北鬥棋的三兒子。對北鬥棋多年隱瞞自己三子各人雖有不滿但還是發自內心恭喜他,因為他們看到了華夏棋界的希望。
眾人的微辭與盛讚讓北鬥棋好為難,慨歎一聲,隻好將原尾緩緩道來。
犬子自出生就體質孱弱,苟且活得性命卻從小不務正業,自由不羈。學文不成,練武怕累,管得太急還會發病,也不知真病還是假病,一直來不曾勒掯他。因其不成器在下也無臉讓其在世人麵前現眼,所以多有不知家中還有如此愚子。
“哦”方丈若有所悟,過一會繼續問道,“令公子得的什麽病,這麽多年都沒治好嗎?”
北鬥棋搖搖頭,歎息一聲,“醫生請了無數,但沒有人知道什麽原因,幼時幾次差點丟了性命,後來還是吞食了祖傳的一顆玉龍寶珠苟且活到如今。”
“玉龍寶珠”方丈沉吟了一下說,“老衲曾聽傳說成吉思汗遠征花剌子模在古城玉龍傑赤獲有一珠名為玉龍寶珠。”
“正是此珠”北鬥棋接口說,“當年成吉思汗獲得寶珠時都說此珠能強筋健體,包治百病,成吉思汗曾想自行吞下以求延年益壽,但又怕奸人妄言傷了自己天命,以致不敢吞食。後來長春真人受成吉思汗的邀請遠赴花剌子模為其破除長生不老的幻想,讓其明白生老病死實屬自然誠非人力所為。成吉思汗洞然釋懷,在長春真人離去時將寶珠贈送於他以謝旅途勞頓,長春真人將寶珠攜迴中原也未當迴事。因先祖與邱真人交厚,經常一起對奕,高興時想起寶珠將它轉贈先祖,就此一直遺留下來。其實原沒人相信,隻是犬子幼時發病,命懸一絲,醫藥無效,情急之下才讓其服下寶珠,撿得一命。”
“世上真有這種奇事,看來令公子真是吉人天相。”
北鬥棋看了眾人一眼繼續道:“犬子雖不務正卻也有過人之處,對棋藝無師自通,這些年我將其閉於莊中以古今棋書觀之,原指望明年柯山出戰,顯我中華棋藝。”搖了搖頭歎息,“真是朽木不可雕,竟還去逍遙渡那風月場所!”
含煙樓主人不讚成他的說法,辯解道:“逍遙渡也不完全算是風月場所,他們每屆的楊花姑娘是真正的含苞少女。”
北鬥棋憂心忡忡道:“雖是含苞少女,終究來曆不明!”
含煙樓主麵露不悅,不過很快恢複了平靜說:“照你這樣說,當年老朽做個花郎也是不該。”
“哪裏,含煙樓主人當年一戰傳為佳話,與犬子哪可同日如語。”
含煙樓主人也不再生氣,頷首道:“令公子既有如此天賦,何不以柯山棋譜示之,讓其精通柯山棋劍耀我中華。”
北鬥棋看了眾人一眼歎道:“柯山棋譜被扶桑人竊取之事樓主也有所聞吧。”
含煙樓主人兀自笑了笑:“雖有耳聞,可江湖上也傳聞下一卷棋譜在莊上啊,令公子如此了得難道不是學了棋譜上的技法嗎?”
北鬥棋不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遊龍劍道:“為今之機是莊主盡快把公子找迴來,待我迴軍中稟報將軍再作令奪,方丈與丐幫幫主等各位英雄去尋找酒仙茶聖,明年柯山棋戰我中華兒女務必要蠃。”
大家一致讚同遊龍劍的看法,再協商了一會開始分頭行動。
第三章:逍遙花郎
爛柯莊位於浙江衢州爛柯山下石室村。
爛柯山原名石室山,傳說西晉時有個叫王質的樵夫一次上山打柴,遇見兩個鶴發童顏的老人坐在古鬆下奕棋。王質素好下棋,被兩位老人精湛的棋藝深深吸引,停下來看棋。仙人邊下棋邊吃棗,有時也順手把棗遞給王質吃。看完一局棋後,仙人對王質說你也該迴家了。王質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柄已經爛朽,隻剩下鐵斧了。王質迴到村裏,竟一個人也不認識了,原來已經過了一百多年,自己的父母也早已逝世不知埋骨何處。此後,村裏的人就把這座山叫做爛柯山。
爛柯莊亦是王姓後人因名而建。
爛柯莊氣勢恢宏,屋宇連綿,東西八十一丈,南北也是八十一丈,屋宇嵯峨,樓閣景然。進入莊中縱有七條大街,橫又九路闊道,外加正中橫一帶綠樹,正暗合楚河漢界。四麵外牆與臨街主牆均用巨大的條行花崗岩砌成,縱橫街道鋪以青石麵板。從空中俯瞰整個爛柯莊剛好是一個巨大的棋盤,莊中行走的人們宛若行走的棋子。俯瞰兩頭帥位建築又是兩個兩儀混沌太極圖。寧靜裏盡顯鬼斧神工之匠心,平凡中暗藏刀光劍影之險惡。
爛柯莊以棋聞名天下,特別是當前的莊主北鬥棋更是棋藝精湛,武藝超群。雖是如此爛柯莊人從不在江湖中行走,多少年來爛柯莊一直風平浪靜,翼然於祥和之中。時有一些世外高人,江湖名士到莊中拜訪,或與莊主切磋棋藝,或以武會友,或聊天以娛。莊主都以禮迎接,客人每能乘興而來,盡興而去。
少林方丈空海禪師與幾大門派的人帶著遊龍劍離開逍遙渡後就遭到一夥來曆不明的武林高手的追殺,各大門派被殺散。幾經周折,最後隻有少林方丈與丐幫幫主各自帶著手下幾名弟子護住遊龍劍逃出追殺來到爛柯莊。
那時已經掌燈,爛柯莊主北鬥棋見到空海禪師等人如此狼狽不由大吃一驚,連忙將他們請進莊裏,安排遊龍劍躺下。方丈知他內傷很重,來不及說話就開始幫他運功調傷,北鬥棋與丐幫幫主也不多說,同時發功。
約模一盞茶功夫遊龍劍又狂噴一口鮮血,人隨之也蘇醒了,雖然有點孱弱,不過臉色尚好。方丈知他已無大礙,喝一聲與北鬥棋,丐幫幫主同時收功。
遊龍劍睜開眼發現少林方丈與丐幫幫主都在,知是他們救了自己一命,強撐著要拜謝。方丈連忙扶他坐好,並向他介紹北鬥棋。遊龍劍以前沒見過北鬥棋,但久慕其名,硬撐著向他施禮問好。
北鬥棋也不曾見過遊龍劍,隻是近兩年才偶爾聽說過其名,今見他英雄年少,方丈又如此敬重,知他來曆不凡,想要打問又怕造次。
遊龍劍見北鬥棋欲言又止,淡淡地笑了笑說:“在下戚平海,效力於戚大將軍麾下,長年置身行伍,很少在江湖上走動。這次出來一是奉大將軍命來查探逍遙渡的情況,這些年逍遙渡在江湖中風生水起,大將軍懷疑其與倭人有關;另外是聯絡江湖義士武林同道共擊倭寇,護我中華。想這些年奸人王直等人勾結倭寇侵我海防,強搶虜掠,殺人放火,神出鬼沒,兇殘成性,大將軍認為光靠官府正規軍隊尚不足完全肅清賊寇,隻有官民協力才不會給奸人可乘之機。”
北鬥棋若有所悟,“怪不得俠士氣宇不凡,”慨歎一聲繼續說,“想那倭人確實可恨至極,隻可惜多年來我輩武林中人為了一己私利,江湖排名同室操戈,以致元氣大損!”
這時戚平海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道:“戚某曾聽人說我華夏棋界與東瀛棋手有三十年之約,是否真有此事?”
北鬥棋抬眼看了少林方丈和丐幫幫主一眼,頷首道:“此事說來話長。”慨歎一聲他還是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相傳遠祖王質在爛柯山遇仙,得仙人指點,迴來後自創一棋譜。棋譜分上下兩卷,上卷為象棋譜,下卷乃圍棋譜,隨後又根據這套棋譜再創了一套劍法與一套內功心法。棋既能獨步天下,劍法與心法更是天下無雙,一時間宇內震動,普天之下奕棋蔚然成風。
至唐時鑒真大師東渡扶桑,將奕棋與中華武術帶入東瀛,並在東瀛發揚光大。此後扶桑國也不斷湧現出許多棋道好手與武林高手,來與我華夏英傑交流,其中互有勝負,原本不在話下。但是也有極少數人爭強好勝,越交流越仇恨,很多時候竟演變成兩個民族一決高下的爭鬥。
到目今大約兩百年左右,東瀛竟出了一個棋劍風流的青年俊傑,揚言要打敗我華夏棋界與武林高手。當時我國中也有一高手,聽到傳言後不惜遠渡重洋,來到扶桑,在東瀛北海道洞爺湖與扶桑國手決戰七晝夜。運用柯山棋將其戰敗,扶桑國手當場吐血而亡,我華夏國手也在歸國途中遭遇海盜船沉浩海,從此柯山棋譜就不知所終。
之後兩國之間棋道武林再沒什麽交流。沉寂了四十年後,又有一個扶桑國手跨海而來在爛柯山天生橋設局挑戰。華夏國手望風披靡,東瀛棋手揚威而去。我國中誌士自然不服,相約三十年再戰。
因為有三十年再戰之約,華夏誌士,中原武林都開始尋找與研祥克力製勝之法。若幹年過去了,江湖風傳柯山棋譜劍法重新出現,在江湖中掀起血雨腥風。多少江湖豪傑為了一本棋譜與棋譜衍生的武功秘訣而互相殘殺,就連名門正派也不能免俗。爭戰到最後柯山棋譜與劍法被三個人共同獲得,他們就是早已享譽江湖的:酒仙,茶聖,劍氣書生。
這三個人武功高強,各有特色,又有共同嗜好,酷愛下棋。相同的愛好讓他們同仇敵愾,聯袂而行,終於獲得了棋譜與劍法。
三人中劍氣書生年歲最小,悟性最高,幾經參祥終於悟出柯山棋技與心法。隨後三十年相約決戰的時間也到了,劍氣書生代表我華夏武林棋界出戰,並用北鬥七星劍與柯山渾沌棋將扶桑武士與棋手完全打敗。當時我與少林方丈及幾位武林宿耆在場,這一役確實讓我華夏棋手武界揚眉吐氣。可是扶桑人還是不服,定要相約三十年後再戰。
講到這裏北鬥棋長長地吐了口氣,沉聲道:“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明年北鬥射月時正是三十年決戰之期,可惜他們都不在了!斯人已去,棋譜也殘缺不全!”
遊龍劍不明白他的意思,問道:“莊主為何有此浩歎?”
將軍有所不知!那年劍氣書生揚威柯山,迴家途中遇一青紗敷麵的年青女子昏絕於地。書生將其救醒,原來那女子父母家人全被倭寇殘害,自己僥幸逃得性命卻不知何去何從,終因饑餓難奈昏死路邊。書生憐其身世,將其收在身邊做個下人。
那女子說也奇怪,成日以青紗敷麵不以本來麵目示任何人,說是從小體弱多病,父母神前許願一輩子隻能與親父母,親兒女,親夫見麵。書生也不以為意,反正隻是做個下人。那女子溫柔賢淑,侍候書生百般體貼,而且頗有慧性,能通棋理。書生也疼其聰穎,時不時與之對奕,日久生情,竟結為夫妻。
這段姻緣曾在江湖上引起不小非議,一是書生早已年過不惑,最主要的是那女子來曆不明,除了書生從不以真麵目示任何人。書生我行我素,江湖中人本不在乎人言,不久那女子懷孕了,書生對其更是百般嗬護,疼愛有加。
誰也沒想到那女子竟是東瀛奸細,一天他趁書生外出不備盜走了柯山棋與棋譜。書生發現後一路追至天台山,這時殺出許多倭寇,書生力戰群寇毫無懼色。倭人久戰不下,一女倭跳出來迎戰,書生吸入了她身上散發的一種香氣竟無力再戰,被倭奴中高手打成重傷,倉皇敗逃。
書生逃迴家裏就不行了,聽聞他臨死時吟了一首詩。“半生緣份半卷棋,南參北鬥各東西;書酒茶話都雲散,爛柯山上風過隙。”
北鬥棋娓娓道來,似在講述一個故事卻又那麽真切,遙遠的風流來而忽去,三十年的決戰恍惚就在眼前。聽完北鬥棋的講述遊龍劍心情頗為沉重,憂戚道:“棋譜被他們盜去我們還拿什麽去戰蠃他們?”
少林方丈搖搖頭說:“其實不然,老衲仔細研究了書生遺詩,前兩句似乎是暗示倭人隻得到半卷棋譜,至於後麵兩句應該是說另半卷棋普的去處。書酒茶話可能是指他們三個人分開了,也就是說還有半卷棋譜有可能在酒仙與茶聖的手上,也可能是在爛柯山上。江湖中人也都表同感,這麽多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另半卷棋譜在哪裏。”
“那為什麽不去找酒仙與茶聖?”
丐幫幫主歎口氣說:“要找得到才行啊!”
遊龍劍被他們說迷惘了,瞅著他們追問:“為什麽找不到,難道他們也不在人世了?”
“阿彌陀佛”少林方丈宣了聲佛號,拉開了話閘。
劍氣書生死後,江湖中旋即掀起血雨腥風,追尋另半卷棋譜,枉死了多少性命。爭到第二年逍遙渡就大張旗鼓辦起了楊花會,此後的追尋就變為明察暗訪。在此之前逍遙渡是一個人口不過百的無名小地方,當時江湖中人也不以為意。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地方要走進人們的視野必須有一些超常的舉動,這其實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雖然是第一屆參加的人也很多,三教九流,各大門派都有人參加。酒仙與茶聖當仁不讓地同時獲得花郎的稱號,不過楊花姑娘隻有一個。想來那楊花姑娘是非常美麗優秀,酒仙與茶聖都不願放棄,隻好從棋上與武功上分高下。
酒仙茶聖當時都是已過半百之人,兩人在逍遙渡對奕三天三夜,又激戰三天三夜,終沒有分出勝負。後來不知何故兩人都不再比,並先後離開逍遙渡不知去向。
“原來如此,”遊龍劍沉吟道,“看來大將軍的懷疑沒錯,逍遙渡很有可能與倭奴牽連。”
沉默了一會,空海禪師接著說:“其實每一屆楊花會我們幾大門派都有關注,第三屆的花郎含煙樓主人與老衲及莊主等江湖朋友皆有來往。”說完拿眼看北鬥棋,北鬥棋也拈須頷首。
“不過從曆屆的花郎來看,還是壞人多於好人,這也難怪,名門正派的人都不會來爭奪一個女子。”說到這裏,空海禪師又看了大家一眼。
“這是個天大的陰謀,”遊龍劍信心十足地說,“倭奴盜了棋譜,又搞了個楊花會,讓華夏武林精英自相殘殺,並從中物色王直之流的民族敗類為其服務;另外通過比棋獲得另半卷棋譜及棋譜上的劍法與心法,進一步控製整個華夏武林,為其在沿海侵略掃除擋礙。”
在場諸人都點頭認同遊龍劍的看法。不過大家還有疑惑,這麽多年逍遙渡除了一些歌姬舞女連一般的打手都沒幾個,遑論武林高人在場。
大家正討論時有人來報含煙樓主人拜訪,北鬥棋看了大家一眼連忙起身相請。
一會兒仆人領進一個花甲老者。老者中等個子,童顏鶴發,道骨仙風中帶幾許紅塵的儒雅風流,他就是逍遙渡第三屆的花郎含煙樓主人。
二十年以前含煙樓主奪取第三屆花郎時年近半百,半百之人一夕抱得美人歸在江湖上傳為一時佳話,含煙樓主人也走進人們的視線。在此之前他隻是離逍遙渡七八裏之遙的一個小小茶樓的老板。
含煙樓主人一進來就恭賀爛柯莊主的三公子奪取花郎的稱號。北鬥棋被他說得莫名其妙,含煙樓主人見他不肯承認繼續笑道:“莊主家有麟兒隱瞞我們這麽多年還不承認。”
北鬥棋見含煙樓主人態度認真心中自犯嘀咕,一跌連聲叫下人去找三少爺迴話。有知情人迴報三少爺已於幾天前外出至今未迴,北鬥棋生氣質問他們為什麽不早報來。下人囁嚅道:“是三少爺囑咐不讓告訴老爺的。”北鬥棋揮揮手,迴頭訕笑著望住眾人。
這時大家才知道逍遙渡救棋的白衣青年原來是北鬥棋的三兒子。對北鬥棋多年隱瞞自己三子各人雖有不滿但還是發自內心恭喜他,因為他們看到了華夏棋界的希望。
眾人的微辭與盛讚讓北鬥棋好為難,慨歎一聲,隻好將原尾緩緩道來。
犬子自出生就體質孱弱,苟且活得性命卻從小不務正業,自由不羈。學文不成,練武怕累,管得太急還會發病,也不知真病還是假病,一直來不曾勒掯他。因其不成器在下也無臉讓其在世人麵前現眼,所以多有不知家中還有如此愚子。
“哦”方丈若有所悟,過一會繼續問道,“令公子得的什麽病,這麽多年都沒治好嗎?”
北鬥棋搖搖頭,歎息一聲,“醫生請了無數,但沒有人知道什麽原因,幼時幾次差點丟了性命,後來還是吞食了祖傳的一顆玉龍寶珠苟且活到如今。”
“玉龍寶珠”方丈沉吟了一下說,“老衲曾聽傳說成吉思汗遠征花剌子模在古城玉龍傑赤獲有一珠名為玉龍寶珠。”
“正是此珠”北鬥棋接口說,“當年成吉思汗獲得寶珠時都說此珠能強筋健體,包治百病,成吉思汗曾想自行吞下以求延年益壽,但又怕奸人妄言傷了自己天命,以致不敢吞食。後來長春真人受成吉思汗的邀請遠赴花剌子模為其破除長生不老的幻想,讓其明白生老病死實屬自然誠非人力所為。成吉思汗洞然釋懷,在長春真人離去時將寶珠贈送於他以謝旅途勞頓,長春真人將寶珠攜迴中原也未當迴事。因先祖與邱真人交厚,經常一起對奕,高興時想起寶珠將它轉贈先祖,就此一直遺留下來。其實原沒人相信,隻是犬子幼時發病,命懸一絲,醫藥無效,情急之下才讓其服下寶珠,撿得一命。”
“世上真有這種奇事,看來令公子真是吉人天相。”
北鬥棋看了眾人一眼繼續道:“犬子雖不務正卻也有過人之處,對棋藝無師自通,這些年我將其閉於莊中以古今棋書觀之,原指望明年柯山出戰,顯我中華棋藝。”搖了搖頭歎息,“真是朽木不可雕,竟還去逍遙渡那風月場所!”
含煙樓主人不讚成他的說法,辯解道:“逍遙渡也不完全算是風月場所,他們每屆的楊花姑娘是真正的含苞少女。”
北鬥棋憂心忡忡道:“雖是含苞少女,終究來曆不明!”
含煙樓主麵露不悅,不過很快恢複了平靜說:“照你這樣說,當年老朽做個花郎也是不該。”
“哪裏,含煙樓主人當年一戰傳為佳話,與犬子哪可同日如語。”
含煙樓主人也不再生氣,頷首道:“令公子既有如此天賦,何不以柯山棋譜示之,讓其精通柯山棋劍耀我中華。”
北鬥棋看了眾人一眼歎道:“柯山棋譜被扶桑人竊取之事樓主也有所聞吧。”
含煙樓主人兀自笑了笑:“雖有耳聞,可江湖上也傳聞下一卷棋譜在莊上啊,令公子如此了得難道不是學了棋譜上的技法嗎?”
北鬥棋不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遊龍劍道:“為今之機是莊主盡快把公子找迴來,待我迴軍中稟報將軍再作令奪,方丈與丐幫幫主等各位英雄去尋找酒仙茶聖,明年柯山棋戰我中華兒女務必要蠃。”
大家一致讚同遊龍劍的看法,再協商了一會開始分頭行動。
第三章:逍遙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