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分歧
封神:從吞噬補天石開始 作者:可憐的懶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吧,隨我去見聞仲。”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聞仲的帳前。
營帳附近巡邏的士兵,自然早就發現敖丙與薑子牙了,並在發現他們的第一時間,就將此事告知了聞仲。
所以,敖丙還未讓人通傳,聞仲就已經先一步出來迎接道:“聞仲見過相國!”
工作的時候,自然是稱職務。因此,除非是在私下裏,不然聞仲見到敖丙都是稱相國,而非師叔。
“我奉大王之令,有事和你商議,我們進去說吧。”
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唿,敖丙領著薑子牙,與聞仲走進了帥帳。
“我欲合人族龍族仙盟三大勢力之力,一舉蕩平北海妖族。”
“對此,大王和我說,隻要太師沒意見,那此事就可行,不知太師怎麽看?”
聞仲也不是外人,所以敖丙就沒寒暄,直接直奔主題的說道。
“北海妖族雖然勢大,但無論是我人族,還是仙盟與龍族,論及實力都要勝過他們。若三大勢力真的能同心協力的話,那攻破北海妖族不難。”
“事實上,北海之患困擾人族不知多少萬年,我早就存了蕩平他們的心思。”
“可奈何實力不濟,以至於遲遲無法付諸於行動。現如今,相國既有此心,願意做中間人,聯合三大勢力共同討伐北海妖族,我豈有不應之理?”
聞仲沉思片刻,語氣堅定的迴道。他也是人族出身,並且常年與北海妖族打交道,雙方積累的仇恨不知有多深。要說他不想滅了北海妖族,那是不可能的。
以前沒條件,滅北海妖族之事,最多也就隻能在心裏想想。可現在,無論是時機還是條件都很成熟,且還有了足夠的力量,聞仲自不會拒絕。
若能覆滅北海妖族,使得大商立一前所未有的大功,走向新的巔峰,那他也算是對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了。
之後,他便能安心告老還鄉,前往金鼇島一心苦修,爭取早日成道。
是的,別看聞仲在大商位極人臣,可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存有一顆堅定的求道之心。若非如此,他當年也就不會拜入截教了。
之所以拜入截教,還不是為了超脫天地,成就那萬劫不磨的混元道果。後來他加入大商,也是為了成道。
畢竟,成道離不開氣運與功德,而加入大商,一來可以借助大商的氣運修行。二來,通過治理一方,可以獲得教化功德。
截教大多數仙人選擇加入大商為官,就是奔著氣運與功德去的。不然呢,區區榮華富貴,怎麽可能值得他們動心。
聞仲能力不凡,加入大商不久,就得先帝看中,被他委以重任。之後,更是封他為太子之師,讓他教導當時還是太子的帝辛。
而在先帝臨終前,更是任命聞仲為三公之一的太師,為顧命大臣之首,輔佐新帝治理朝政。
毫不誇張的說,在敖丙加入大商前,聞仲才是大商權勢最大的官員,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帝辛的意見。
先帝對聞仲不可謂不薄,正是因此,他才會欠大商良多,不得不放棄返迴截教,繼續在大商為官,全力輔佐帝辛。
聞仲乃截教三代弟子,但他的修為卻是大羅金仙之境,莫說截教之中了,就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中,都有不少人比不上他。
他一後輩,為何能後來居上,在修為境界上,遠超二代弟子一大截?正是得先帝看重的緣故。
他在大商地位越高,影響力越大,所得到的氣運與功德就越多,修行進境自然進展神速,一日勝過別人千日、萬日。如此一來,他想不後來居上都難。
可成也大商,敗也大商。受大商恩惠如此之大,等同於將他綁死在大商這艘船上,他要是不迴報迴來,那休想從大商脫身。
甚至可以說,在還完恩情之前,聞仲與大商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大商若滅,他也落不得好,要隨之隕落。
因此,自帝辛繼位以來,聞仲就一直兢兢業業,四處為其查缺補漏,想盡辦法的壯大大商。
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大商中興,然後好迴報先帝的恩情,自此了斷因果,重迴金鼇島修行。
可惜,大商在此之前,已是積重難返,任憑聞仲如何努力,也隻能勉力維持,根本改變不了其日益虛弱的事實。
直至敖丙到來,經過一係列的改革,方才使大商出現了中興的征兆。而本來都快絕望的聞仲,也由此重新看到了脫身的希望。
讓大商中興,重開盛世,這是先帝的遺願,也是聞仲的承諾。做不到這點,他便無法從大商脫身。
而先前,就大商的情況而言,聞仲肯定無法實現他的承諾。
可現在,尤其是此刻,當敖丙提出,要聯合三大勢力蕩平北海妖族的時候,聞仲此道,他實現自己承諾的機會到了。
隻要蕩平了北海妖族,那憑借此功,大商別說是中興了,甚至能達到自建立以來的最巔峰。
如此,他對先帝的承諾,自然算是完成了,且還是超額的完成。
接下來,因果已清的他,就能全身心的投入修煉之中,並很快的突破現有的境界,踏足準聖之境。
是的,聞仲突破準聖的契機,就在於大商能否中興。
因果非常的玄妙,尤其是大因果,在沒有解開之前,它能化作牢不可破的瓶頸,最大程度的增強修行的難度。
可一旦解開,那所產生的迴報也是極為驚人的,能讓修士開悟,直接突破一大境界。
因為因果的這個特性,使得洪荒很多無法突破的強者,都會選擇利用因果突破。即先與人結下大因果,然後再想辦法化解。
這樣反複來上幾次,就算一時無法突破,瓶頸也會越來越弱,進而大大降低突破的難度。
此道被稱為因果之道,也是一種成道之法。嚴格意義上來說,西方二聖能成道,靠的就是因果之道。
向天道發大宏願,本質上就是強行與天道結大因果。
因果結下,滔天因果加身,修為自然隨之暴漲,然後受製於因果,修為開始停滯不前。
這時,再想辦法解開因果,心靈便會得到大解脫,使得修為再次開始突飛猛進。
而隨著感悟之力漸漸消退,修為再次停滯不前。那就繼續發大宏願,結大因果,重複以上套路。
西方二聖與因果糾纏不休,就是因為他們是靠因果成道的。發大宏願本身,就是在踐行因果之道。
同樣的,也正是因為西方二聖的成道,方才向世人證明,因果成道之法真的能走通。
無論是多麽離譜的成道之法,隻要能有人走通,那它就是確實可行的,這點毫無疑問。
……
哪怕隻是為了自己,聞仲也得支持敖丙滅掉北海妖族。所以,從一開始,他就不會反對此事。
“由我出麵,不怕三大勢力不齊心協力。就是有一個問題,希望你能體諒,那就是,我欲調你迴朝歌,讓薑子牙代你擔任聯軍主帥,主持討伐北海妖族一事。”
沉默一會,敖丙沉聲說道。他知道,自己這麽說,聞仲肯定會不滿意,但誰讓大商能管住帝辛的,就隻有他了。
另外,攻破北海妖族之事極為重要,肯定要選能力最強之人。而未來發生的一切也足以證明,薑子牙的能力確實勝過聞仲。
當然,也可以說,未來的事還未發生,做不得準。但薑子牙乃應劫之人,卻是真的。
什麽叫應劫之人,即這個量劫的主角,有大氣運加身。
這裏是洪荒,氣運不是虛幻之物,它的力量無與倫比,連聖人都為之奈何。
讓薑子牙主持攻打北海妖族之事,起碼不用擔心他被人做法害死。換成聞仲的話,以鯤鵬的手段,有的是辦法讓他死的無聲無息。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慮,讓薑子牙換掉聞仲,都是勢在必行之事。
……
敖丙有注意到,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聞仲的臉色果然變了,變得無比的漲紅,顯然被氣的不輕。
見此,在他開口之前,敖丙連忙說道:“你先別急,我知道我這麽安排,你很不服。但你先別急,先聽我說完其中的緣由,之後,你再反駁也不遲。”
“唿~~”
長長的唿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聞仲盡量以平緩的語氣說道:“還請相國言明,為何要調我迴朝歌,並將如此重任,交給這個闡教之人。”
薑子牙的修為不及聞仲的億萬分之一,故而,在看到他的瞬間,聞仲就洞悉了他闡教弟子的身份。
雖然他想不明白,為何會有修為這麽低的闡教弟子,但那一身純正的玉清仙氣,他卻不會認錯。
除闡教弟子之外,再無別人能修煉出如此純正的玉清仙氣。正如上清仙氣是截教的標誌一般,玉清仙氣是闡教的標誌,做不得假。
“因為大王那裏出了問題,人道反噬之事,我不信你沒有察覺到。”見聞仲恢複冷靜,敖丙省卻廢話,挑重點的說道。
“我確實察覺到了,大王是我一手教導出來的,他雖然有著很多的缺點,但為人卻極為的聰慧。”
“可看看他現在的表現,愚蠢而又荒唐,哪有半點原先的跡象。可他又是天下共主,有人族氣運庇護,世上根本沒有什麽神通能影響到他。”
“但不受人影響的話,他又怎會突然心性大變?”
“所以,我思來想去,隻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大王有此變化,皆是受到人道的影響。”
“要說這天地間,有什麽力量能影響到大王,那就唯有與大王息息相關的人道了。”
聞仲滿臉凝重的迴道,帝辛突然心性大變,從有為之君變成昏君暴君,他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察覺到不對。
然而,就算察覺到了,又能如何?他什麽都改變不了。因為人道不是憑他一己之力就能左右的,需得借眾生之力才行。
所以,他才會更加的努力,拚勁全力的壯大大商。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世人對大商及帝辛的認同感。
隻要世人都認為帝辛是明君,那就能左右人道之力,使其不再反噬帝辛。
不可否認,聞仲的辦法確實有些道理,在理論上完全行得通。但具體執行起來,就完全不行。
因為反噬帝辛的,是無數年來,所有受壓迫而死的奴隸。這些奴隸的數量加起來,可比現存的人族多太多了。
所以,就算所有的人族都認為帝辛是明君,也抵擋不了這股反噬之力。
它太強了,世上沒有任何人能擋得住,是故,哪怕是天道,也隻能遵循其意誌,讓大商覆滅,使其完全宣泄出來。
天道都擋不住,敖丙就更不行了。為此,他就沒想著為帝辛化解這股反噬之力。
當然,這不是說,他就坐視帝辛去死。相反,他已經為帝辛想好了脫身之法。
隻要按照他的計劃走下去,就算大商覆滅,帝辛依舊不失聖王的評價,可在死後成功飛升火雲洞。
滅的是大商,關帝辛什麽事。複蘇通天澤,澤被眾生。廢除活祭人殉,惠及眾生。推行香火神道,提高奴隸的待遇,施恩於天下……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實打實的功勞,就算新朝建立後,為了自己的統治,抹殺了帝辛的功績。
但已經發生的事,卻是無法改變的,人族氣運早已記錄一切,勢必會給帝辛一個公正的評價,讓他以聖王之姿飛升火雲洞。
這就是敖丙對帝辛的迴報。
同時,這也是敖丙與聞仲最大的不同。相比較於帝辛,聞仲更看重大商,敖丙則更看重帝辛。
畢竟,他能有今日,離不開帝辛賜給他的那縷帝皇紫氣。
也正是這個區別,使得敖丙無法完全信任聞仲。
當敖丙的計劃與大商的發展相衝突的時,那根本不用想,聞仲必然會選擇大商,而不是敖丙。
是故,很多重要的是敖丙都不能交給聞仲,因為他的很多計劃,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大商的滅亡。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聞仲的帳前。
營帳附近巡邏的士兵,自然早就發現敖丙與薑子牙了,並在發現他們的第一時間,就將此事告知了聞仲。
所以,敖丙還未讓人通傳,聞仲就已經先一步出來迎接道:“聞仲見過相國!”
工作的時候,自然是稱職務。因此,除非是在私下裏,不然聞仲見到敖丙都是稱相國,而非師叔。
“我奉大王之令,有事和你商議,我們進去說吧。”
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唿,敖丙領著薑子牙,與聞仲走進了帥帳。
“我欲合人族龍族仙盟三大勢力之力,一舉蕩平北海妖族。”
“對此,大王和我說,隻要太師沒意見,那此事就可行,不知太師怎麽看?”
聞仲也不是外人,所以敖丙就沒寒暄,直接直奔主題的說道。
“北海妖族雖然勢大,但無論是我人族,還是仙盟與龍族,論及實力都要勝過他們。若三大勢力真的能同心協力的話,那攻破北海妖族不難。”
“事實上,北海之患困擾人族不知多少萬年,我早就存了蕩平他們的心思。”
“可奈何實力不濟,以至於遲遲無法付諸於行動。現如今,相國既有此心,願意做中間人,聯合三大勢力共同討伐北海妖族,我豈有不應之理?”
聞仲沉思片刻,語氣堅定的迴道。他也是人族出身,並且常年與北海妖族打交道,雙方積累的仇恨不知有多深。要說他不想滅了北海妖族,那是不可能的。
以前沒條件,滅北海妖族之事,最多也就隻能在心裏想想。可現在,無論是時機還是條件都很成熟,且還有了足夠的力量,聞仲自不會拒絕。
若能覆滅北海妖族,使得大商立一前所未有的大功,走向新的巔峰,那他也算是對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了。
之後,他便能安心告老還鄉,前往金鼇島一心苦修,爭取早日成道。
是的,別看聞仲在大商位極人臣,可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存有一顆堅定的求道之心。若非如此,他當年也就不會拜入截教了。
之所以拜入截教,還不是為了超脫天地,成就那萬劫不磨的混元道果。後來他加入大商,也是為了成道。
畢竟,成道離不開氣運與功德,而加入大商,一來可以借助大商的氣運修行。二來,通過治理一方,可以獲得教化功德。
截教大多數仙人選擇加入大商為官,就是奔著氣運與功德去的。不然呢,區區榮華富貴,怎麽可能值得他們動心。
聞仲能力不凡,加入大商不久,就得先帝看中,被他委以重任。之後,更是封他為太子之師,讓他教導當時還是太子的帝辛。
而在先帝臨終前,更是任命聞仲為三公之一的太師,為顧命大臣之首,輔佐新帝治理朝政。
毫不誇張的說,在敖丙加入大商前,聞仲才是大商權勢最大的官員,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帝辛的意見。
先帝對聞仲不可謂不薄,正是因此,他才會欠大商良多,不得不放棄返迴截教,繼續在大商為官,全力輔佐帝辛。
聞仲乃截教三代弟子,但他的修為卻是大羅金仙之境,莫說截教之中了,就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中,都有不少人比不上他。
他一後輩,為何能後來居上,在修為境界上,遠超二代弟子一大截?正是得先帝看重的緣故。
他在大商地位越高,影響力越大,所得到的氣運與功德就越多,修行進境自然進展神速,一日勝過別人千日、萬日。如此一來,他想不後來居上都難。
可成也大商,敗也大商。受大商恩惠如此之大,等同於將他綁死在大商這艘船上,他要是不迴報迴來,那休想從大商脫身。
甚至可以說,在還完恩情之前,聞仲與大商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大商若滅,他也落不得好,要隨之隕落。
因此,自帝辛繼位以來,聞仲就一直兢兢業業,四處為其查缺補漏,想盡辦法的壯大大商。
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大商中興,然後好迴報先帝的恩情,自此了斷因果,重迴金鼇島修行。
可惜,大商在此之前,已是積重難返,任憑聞仲如何努力,也隻能勉力維持,根本改變不了其日益虛弱的事實。
直至敖丙到來,經過一係列的改革,方才使大商出現了中興的征兆。而本來都快絕望的聞仲,也由此重新看到了脫身的希望。
讓大商中興,重開盛世,這是先帝的遺願,也是聞仲的承諾。做不到這點,他便無法從大商脫身。
而先前,就大商的情況而言,聞仲肯定無法實現他的承諾。
可現在,尤其是此刻,當敖丙提出,要聯合三大勢力蕩平北海妖族的時候,聞仲此道,他實現自己承諾的機會到了。
隻要蕩平了北海妖族,那憑借此功,大商別說是中興了,甚至能達到自建立以來的最巔峰。
如此,他對先帝的承諾,自然算是完成了,且還是超額的完成。
接下來,因果已清的他,就能全身心的投入修煉之中,並很快的突破現有的境界,踏足準聖之境。
是的,聞仲突破準聖的契機,就在於大商能否中興。
因果非常的玄妙,尤其是大因果,在沒有解開之前,它能化作牢不可破的瓶頸,最大程度的增強修行的難度。
可一旦解開,那所產生的迴報也是極為驚人的,能讓修士開悟,直接突破一大境界。
因為因果的這個特性,使得洪荒很多無法突破的強者,都會選擇利用因果突破。即先與人結下大因果,然後再想辦法化解。
這樣反複來上幾次,就算一時無法突破,瓶頸也會越來越弱,進而大大降低突破的難度。
此道被稱為因果之道,也是一種成道之法。嚴格意義上來說,西方二聖能成道,靠的就是因果之道。
向天道發大宏願,本質上就是強行與天道結大因果。
因果結下,滔天因果加身,修為自然隨之暴漲,然後受製於因果,修為開始停滯不前。
這時,再想辦法解開因果,心靈便會得到大解脫,使得修為再次開始突飛猛進。
而隨著感悟之力漸漸消退,修為再次停滯不前。那就繼續發大宏願,結大因果,重複以上套路。
西方二聖與因果糾纏不休,就是因為他們是靠因果成道的。發大宏願本身,就是在踐行因果之道。
同樣的,也正是因為西方二聖的成道,方才向世人證明,因果成道之法真的能走通。
無論是多麽離譜的成道之法,隻要能有人走通,那它就是確實可行的,這點毫無疑問。
……
哪怕隻是為了自己,聞仲也得支持敖丙滅掉北海妖族。所以,從一開始,他就不會反對此事。
“由我出麵,不怕三大勢力不齊心協力。就是有一個問題,希望你能體諒,那就是,我欲調你迴朝歌,讓薑子牙代你擔任聯軍主帥,主持討伐北海妖族一事。”
沉默一會,敖丙沉聲說道。他知道,自己這麽說,聞仲肯定會不滿意,但誰讓大商能管住帝辛的,就隻有他了。
另外,攻破北海妖族之事極為重要,肯定要選能力最強之人。而未來發生的一切也足以證明,薑子牙的能力確實勝過聞仲。
當然,也可以說,未來的事還未發生,做不得準。但薑子牙乃應劫之人,卻是真的。
什麽叫應劫之人,即這個量劫的主角,有大氣運加身。
這裏是洪荒,氣運不是虛幻之物,它的力量無與倫比,連聖人都為之奈何。
讓薑子牙主持攻打北海妖族之事,起碼不用擔心他被人做法害死。換成聞仲的話,以鯤鵬的手段,有的是辦法讓他死的無聲無息。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慮,讓薑子牙換掉聞仲,都是勢在必行之事。
……
敖丙有注意到,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聞仲的臉色果然變了,變得無比的漲紅,顯然被氣的不輕。
見此,在他開口之前,敖丙連忙說道:“你先別急,我知道我這麽安排,你很不服。但你先別急,先聽我說完其中的緣由,之後,你再反駁也不遲。”
“唿~~”
長長的唿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聞仲盡量以平緩的語氣說道:“還請相國言明,為何要調我迴朝歌,並將如此重任,交給這個闡教之人。”
薑子牙的修為不及聞仲的億萬分之一,故而,在看到他的瞬間,聞仲就洞悉了他闡教弟子的身份。
雖然他想不明白,為何會有修為這麽低的闡教弟子,但那一身純正的玉清仙氣,他卻不會認錯。
除闡教弟子之外,再無別人能修煉出如此純正的玉清仙氣。正如上清仙氣是截教的標誌一般,玉清仙氣是闡教的標誌,做不得假。
“因為大王那裏出了問題,人道反噬之事,我不信你沒有察覺到。”見聞仲恢複冷靜,敖丙省卻廢話,挑重點的說道。
“我確實察覺到了,大王是我一手教導出來的,他雖然有著很多的缺點,但為人卻極為的聰慧。”
“可看看他現在的表現,愚蠢而又荒唐,哪有半點原先的跡象。可他又是天下共主,有人族氣運庇護,世上根本沒有什麽神通能影響到他。”
“但不受人影響的話,他又怎會突然心性大變?”
“所以,我思來想去,隻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大王有此變化,皆是受到人道的影響。”
“要說這天地間,有什麽力量能影響到大王,那就唯有與大王息息相關的人道了。”
聞仲滿臉凝重的迴道,帝辛突然心性大變,從有為之君變成昏君暴君,他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察覺到不對。
然而,就算察覺到了,又能如何?他什麽都改變不了。因為人道不是憑他一己之力就能左右的,需得借眾生之力才行。
所以,他才會更加的努力,拚勁全力的壯大大商。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世人對大商及帝辛的認同感。
隻要世人都認為帝辛是明君,那就能左右人道之力,使其不再反噬帝辛。
不可否認,聞仲的辦法確實有些道理,在理論上完全行得通。但具體執行起來,就完全不行。
因為反噬帝辛的,是無數年來,所有受壓迫而死的奴隸。這些奴隸的數量加起來,可比現存的人族多太多了。
所以,就算所有的人族都認為帝辛是明君,也抵擋不了這股反噬之力。
它太強了,世上沒有任何人能擋得住,是故,哪怕是天道,也隻能遵循其意誌,讓大商覆滅,使其完全宣泄出來。
天道都擋不住,敖丙就更不行了。為此,他就沒想著為帝辛化解這股反噬之力。
當然,這不是說,他就坐視帝辛去死。相反,他已經為帝辛想好了脫身之法。
隻要按照他的計劃走下去,就算大商覆滅,帝辛依舊不失聖王的評價,可在死後成功飛升火雲洞。
滅的是大商,關帝辛什麽事。複蘇通天澤,澤被眾生。廢除活祭人殉,惠及眾生。推行香火神道,提高奴隸的待遇,施恩於天下……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實打實的功勞,就算新朝建立後,為了自己的統治,抹殺了帝辛的功績。
但已經發生的事,卻是無法改變的,人族氣運早已記錄一切,勢必會給帝辛一個公正的評價,讓他以聖王之姿飛升火雲洞。
這就是敖丙對帝辛的迴報。
同時,這也是敖丙與聞仲最大的不同。相比較於帝辛,聞仲更看重大商,敖丙則更看重帝辛。
畢竟,他能有今日,離不開帝辛賜給他的那縷帝皇紫氣。
也正是這個區別,使得敖丙無法完全信任聞仲。
當敖丙的計劃與大商的發展相衝突的時,那根本不用想,聞仲必然會選擇大商,而不是敖丙。
是故,很多重要的是敖丙都不能交給聞仲,因為他的很多計劃,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大商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