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氣運之道
封神:從吞噬補天石開始 作者:可憐的懶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吾立身於時空長河,可觀過去未來。在我看到的未來中,你極盡璀璨,若破北海,非你莫屬。”
敖丙如實說道,攻打北海妖族之事極為重大,他不可能隻憑前世記憶,就把這等重任交給薑子牙。
是故,在決定找薑子牙前,他就利用神話體係的優勢,盡可能的去觀測未來。
而在他觀測到的諸多未來中,薑子牙也確實不負他的厚望,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因此,他這才決定把此等重任交給薑子牙。
“未來多變,相國所見,未必為真。不過,既然相國信子牙,那子牙勢必全力以赴,萬不會讓相國失望。”
沒想到會從敖丙的口中聽到這樣的答案,薑子牙不免有些震驚。強者就是厲害,竟然能直接觀察未來,這樣的確能省很多事。
比如,再也不用擔心發現不了人才了。缺人的時候,隻需往未來看上一眼,什麽樣的人才找不到。
“此戰,你隻能勝,不能敗。這不僅僅是為了我,更是為了你自己。”
“自人族崛起之後,北海妖族就一直是人族的心腹大患。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先賢想盡辦法,試圖覆滅北海妖族,可始終未能成功。”
“如今,你若能率兵攻破北海妖族,完成人族曆代先賢都沒能做到的壯舉,那你今後必定會成為人族的英雄,地位堪比聖賢,被無數後人所敬仰。”
“那時,就算你仙道難成,可在人族氣運的加持下,也能將你的修為強行拔高到準聖的程度,繼而前往火雲洞,隨三皇五帝清修。”
擔心薑子牙的動力不足,敖丙充滿誘惑的說道。
“天下的修行之道,可不止仙道一種。你乃應劫之人,為應劫而生,故天生被人道所鍾,凡是與人道有關的事,你學起來都會快。”
“可一旦涉及到人道之外的事,副作用就來了。任你天賦再好、再高,在人道的影響下,也是學不了任何與人道無關的東西。”
“仙道求的是天道,你卻是受人道眷顧之人,這就是你為什麽在昆侖山修行多年,依舊無望仙道的原因。”
“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天賦不行,而是努力的方向錯了,越努力距離結果就越遠,自然一事無成。”
“最適合你的,就是與人道息息相關的氣運之道。我乃二師伯元始天尊,就是看出了這一點,這才讓你下山,搏一世富貴。”
“聚眾成運,人數越多,實力越強,氣運就越是強盛。大商乃人族正統,氣運最是強盛不過。而北海妖族,亦是一方霸主,有無邊氣運。”
“若能攻破北海妖族,得其氣運,哪怕隻是分潤給你萬一,也足以使你一步登天,立證準聖道果,這不比修煉仙道快多了。”
“遠古時代,輔佐三皇五帝的大臣們,也就是如今的人族先賢,走的就是這條路。”
“天下的諸侯與共主,走的也是這條路。”
“他們生前或許不強,但死後得人族氣運加持,或是飛升天界,或是直入火雲洞,實力一個比一個強大,看得一眾仙人眼紅無比,恨不得取而代之。”
“他們修行千百萬載,曆經無數劫難,好不容易才得道成仙,不老不死。”
“可結果迴過頭來一看,那些凡人憑借著氣運,隻是用了幾千上萬年,就輕易的超越了他們,這誰看了不眼紅?”
“這就是氣運神道,不成則已,一成,所取得的成果,輕易的就能勝過他人千百萬年的苦修。”
敖丙不理會薑子牙震驚的表情,繼續自顧自的說道。其實,他說的這些,對自小苦修仙道的薑子牙而言,委實有些離經叛道了。
仙道修的是天道,求的是超脫,講的是紅塵煉心,最後超脫而去。
而氣運神道,純純是人道的路子,完全與仙道反著來。
仙道是在紅塵中求超脫,氣運神道則是在紅塵中摸爬滾打,最後在紅塵中成道。
不過,兩道所求雖然不同,但最後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成道。無非是仙道靠自己,氣運神道靠眾生。
若是以前的薑子牙,聽到敖丙這麽說,肯定會拒絕,畢竟他求道之心堅定。若非如此,也不會舍棄家業,前往昆侖山求道修仙。
可現在的他,早就被仙道傷透了心。連聖人都說,他此生無望仙道。這種情況下,他要是再堅持下去,那就太蠢了。
眼見仙道走不通,現在又有了新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火雲洞內的人族先賢,實力並不比仙道強者弱!
都是為了成道,氣運神道也沒什麽不好的。而且,他老師元始天尊不也說了,他的道不在仙道,而是在紅塵中,需搏一場富貴。
富貴,氣運神道想要大成,確實離不開富貴。元始天尊這麽說,難道不就是在暗示他,想要成道,就必須得轉修氣運神道嘛!
老師是聖人,他都這麽暗示了,準沒錯。
至於元始天尊所言,讓他等待機會,以扶持周國推翻大商,再造社稷,薑子牙已經完全忘記了。
與攻滅北海妖族所取得的功績相比,再造社稷之功,實在算不得什麽。
助周國推翻大商,說破天去,那也是人族內鬥,是極其嚴重的內耗行為,無論最後成功與否,放在整個人族層麵上,都是毀譽參半。
可攻滅北海妖族,卻是極其正義的複仇之舉,無論成敗,都隻有譽,沒有毀。
而且,所取得的功績也更大。不誇張的說,北海妖族的氣運,也就僅次於九州,遠超大商。
要九州所有的諸侯全部聯合起來,才能在氣運上壓過北海一頭。
這要是攻破北海妖族,哪怕最後氣運由三家均分,也能讓九州的總體氣運暴漲一大截。
功績有了,榮譽也有了,說句難聽點的,攻破北海妖族所得到的好處,遠不是助周代商能媲美的。
他就是再建立十個新朝,所得的好處,也沒有攻滅北海妖族大。
助周代商,最後最高也隻能成為周朝的聖賢。可攻破北海妖族的話,卻能讓他成為人族聖賢,位比人王,得到整個人族的祭祀。
其中的差別,以薑子牙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來。所以,在聽到敖丙給他畫的大餅後,他立即就忘了元始天尊的交代。
這不怪他,同樣是畫大餅,敖丙畫的餅更大更圓,且最關鍵的是,還能看得見摸得著。
而元始天尊畫的餅,既不如敖丙畫的大,也不如他畫的圓,還讓人看不到摸不著。
麵對這兩個選擇,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畫大餅都不會畫,也不怪薑子牙放棄元始天尊,轉投敖丙門下。什麽叫良禽擇木而棲,這就是了!
“若真能如相國所言,那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薑子牙感慨道,哪怕他的心再大,此刻麵對敖丙畫的大餅,也是忍不住心神激蕩,久久難以平複。
“我說的這些,都是成功後的好處。若是失敗,你必然會落得萬劫不複的下場。所以,努力吧,莫要讓到手的前程化為烏有。”
說完這句話後,敖丙停下步伐,突然說道:“到了。”
卻是在說話的功夫,敖丙已經挪移虛空,帶著薑子牙趕到了北海岸邊,北海國所在。
此刻,北海國已被聞仲帶兵踏平,再難形成有效的抵抗,不得不退迴北海。
“隨我去見聞仲聞太師,今後,你就跟著他吧。我雖然看好你,但你先前聲名不顯,又寸功未立,若是冒然升至高位,難免無法服從。”
“所以,我先將你安排至聞仲帳下,讓你跟著他積累資曆與功績,待時機差不多時,再對你委以重任。”
敖丙一邊領著薑子牙前往聞仲的帥帳,一邊朝他吩咐道。
這大商終究不是他的一言堂,故而,他想安排人的話,也得遵守基本的邏輯,一步一步的來。不可能直接讓薑子牙接替聞仲,擔任討伐北海妖族的主帥。
聞仲乃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又是帝辛的老師,資曆與威望堪稱當朝第一,他擔任主帥,滿朝文武無人敢不服。
可薑子牙什麽東西,無名之輩罷了,敖丙要是敢讓他擔任主帥,那天下必將嘩然,甚至就連手下的將士也會不服。
所以,就算敖丙有心培養薑子牙,也隻能一步步的來,讓他先積累資曆,之後再慢慢提拔。
“相國,我有一事不明,與我相比,聞太師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都遠遠超過我。”
“且論及關係,也是聞太師與你更親近。讓他擔任主帥豈不是更合適,相國為何選我,而不是選他?”
前往帥帳的路上,薑子牙突然朝敖丙問道。他有此疑惑,實乃人之常情。因為就算是聖人,也要講個親疏遠近。
聞太師乃敖丙師侄,這關係可謂是非常近,遠不是闡教出身的薑子牙所能媲美的。
是故,按照常理來說,像這種好事,敖丙應該首先考慮聞仲,而不是他薑子牙。
“如果大王不出意外的話,那聞仲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可現在,朝歌局勢複雜,需要有一個能壓得住大王的人物去盯著他,以防他釀成大錯。”
“正是考慮到這裏,我才選了你,而不是聞仲。因為我不想大戰進行到關鍵時刻,朝歌那邊突然出了亂子,以至於攻伐北海妖族的大業功敗垂成。”
敖丙很是認真的說道,這次朝歌之行讓他意識到,不能放任帝辛繼續墮落下去了,必須得找個人時刻規勸他。
不求能讓他恢複正常,隻求他在關鍵時刻不拖後腿就行。
然而,這想法雖然簡單,可帝辛何等人物,要是找個地位不高的人規勸他,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他砍了。
念及至此,敖丙隻得把目光放在聞仲身上。眼下的情況,除了他之外,也就隻有聞仲能勸得住帝辛了。
好歹聞仲也是帝辛的老師,他就算再生氣,也不可能砍了聞仲,最多也就是想個理由,把他遠遠的支開。
既然要讓聞仲前往朝歌盯住帝辛,那自然不能讓他繼續擔任主帥,隻能換人了。
而論及治理天下的本事,這個時代能勝過聞仲的不少,文王與周公,皆有此能。可論及行軍打仗,能勝過聞仲的,這個時代唯薑子牙一人。
這就是敖丙去找薑子牙的原因,但凡聞仲能用,敖丙都不會選他。
“要太師盯住大王?”
薑子牙聞言,先是詫異,可旋即,他就隱約明白了什麽。
他就說嘛,就現在的局勢而言,大商好好的,未來怎麽會說崩就崩,進而給了周國機會。原來根子在這裏,是帝辛出了問題。
而且,就敖丙的表現來看,帝辛不僅出了問題,還不輕。
作為大商之主,帝辛若是出了問題,那確實有能力葬送大商。要知道,敗家可比起家容易太多了。隻要放開手的敗家,那就沒有敗不幹淨的家業。
“有些事心裏清楚就好,沒必要往外傳。你現在的首要之務,就是抓緊時間了解北海妖族的情況,進而製定作戰計劃。”
“其餘的事,都與你無關。”
“隻要你能盡快的攻破北海妖族,那大商是成是敗,都是你飛升之後的事了,完全影響不到你。”
敖丙提醒道,他讓薑子牙主持攻打北海妖族之事,還有一層目的,將他從封神量劫中抽離出去。
北海妖族一破,薑子牙就功德圓滿了。除非他願意舍棄到手的道果,不然隻能選擇飛升,或是前往火雲洞潛修,或是前往天庭為官。
總之,他是不能繼續留在人間了。
而沒了薑子牙這個應劫之人,敖丙倒要看看,封神量劫接下來的發展,又會走向何方。
“是!”
薑子牙一想也是,大商如何關他何事。他現在的未來在北海,而非是大商。
至於元始天尊的恩情,簡單,待他功德圓滿之後,他就是人族的大人物了。
那時,他親自出麵,在人族推行闡教的理念,就是再大的恩情,這麽做也能還得一幹二淨。
敖丙如實說道,攻打北海妖族之事極為重大,他不可能隻憑前世記憶,就把這等重任交給薑子牙。
是故,在決定找薑子牙前,他就利用神話體係的優勢,盡可能的去觀測未來。
而在他觀測到的諸多未來中,薑子牙也確實不負他的厚望,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因此,他這才決定把此等重任交給薑子牙。
“未來多變,相國所見,未必為真。不過,既然相國信子牙,那子牙勢必全力以赴,萬不會讓相國失望。”
沒想到會從敖丙的口中聽到這樣的答案,薑子牙不免有些震驚。強者就是厲害,竟然能直接觀察未來,這樣的確能省很多事。
比如,再也不用擔心發現不了人才了。缺人的時候,隻需往未來看上一眼,什麽樣的人才找不到。
“此戰,你隻能勝,不能敗。這不僅僅是為了我,更是為了你自己。”
“自人族崛起之後,北海妖族就一直是人族的心腹大患。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先賢想盡辦法,試圖覆滅北海妖族,可始終未能成功。”
“如今,你若能率兵攻破北海妖族,完成人族曆代先賢都沒能做到的壯舉,那你今後必定會成為人族的英雄,地位堪比聖賢,被無數後人所敬仰。”
“那時,就算你仙道難成,可在人族氣運的加持下,也能將你的修為強行拔高到準聖的程度,繼而前往火雲洞,隨三皇五帝清修。”
擔心薑子牙的動力不足,敖丙充滿誘惑的說道。
“天下的修行之道,可不止仙道一種。你乃應劫之人,為應劫而生,故天生被人道所鍾,凡是與人道有關的事,你學起來都會快。”
“可一旦涉及到人道之外的事,副作用就來了。任你天賦再好、再高,在人道的影響下,也是學不了任何與人道無關的東西。”
“仙道求的是天道,你卻是受人道眷顧之人,這就是你為什麽在昆侖山修行多年,依舊無望仙道的原因。”
“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天賦不行,而是努力的方向錯了,越努力距離結果就越遠,自然一事無成。”
“最適合你的,就是與人道息息相關的氣運之道。我乃二師伯元始天尊,就是看出了這一點,這才讓你下山,搏一世富貴。”
“聚眾成運,人數越多,實力越強,氣運就越是強盛。大商乃人族正統,氣運最是強盛不過。而北海妖族,亦是一方霸主,有無邊氣運。”
“若能攻破北海妖族,得其氣運,哪怕隻是分潤給你萬一,也足以使你一步登天,立證準聖道果,這不比修煉仙道快多了。”
“遠古時代,輔佐三皇五帝的大臣們,也就是如今的人族先賢,走的就是這條路。”
“天下的諸侯與共主,走的也是這條路。”
“他們生前或許不強,但死後得人族氣運加持,或是飛升天界,或是直入火雲洞,實力一個比一個強大,看得一眾仙人眼紅無比,恨不得取而代之。”
“他們修行千百萬載,曆經無數劫難,好不容易才得道成仙,不老不死。”
“可結果迴過頭來一看,那些凡人憑借著氣運,隻是用了幾千上萬年,就輕易的超越了他們,這誰看了不眼紅?”
“這就是氣運神道,不成則已,一成,所取得的成果,輕易的就能勝過他人千百萬年的苦修。”
敖丙不理會薑子牙震驚的表情,繼續自顧自的說道。其實,他說的這些,對自小苦修仙道的薑子牙而言,委實有些離經叛道了。
仙道修的是天道,求的是超脫,講的是紅塵煉心,最後超脫而去。
而氣運神道,純純是人道的路子,完全與仙道反著來。
仙道是在紅塵中求超脫,氣運神道則是在紅塵中摸爬滾打,最後在紅塵中成道。
不過,兩道所求雖然不同,但最後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成道。無非是仙道靠自己,氣運神道靠眾生。
若是以前的薑子牙,聽到敖丙這麽說,肯定會拒絕,畢竟他求道之心堅定。若非如此,也不會舍棄家業,前往昆侖山求道修仙。
可現在的他,早就被仙道傷透了心。連聖人都說,他此生無望仙道。這種情況下,他要是再堅持下去,那就太蠢了。
眼見仙道走不通,現在又有了新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火雲洞內的人族先賢,實力並不比仙道強者弱!
都是為了成道,氣運神道也沒什麽不好的。而且,他老師元始天尊不也說了,他的道不在仙道,而是在紅塵中,需搏一場富貴。
富貴,氣運神道想要大成,確實離不開富貴。元始天尊這麽說,難道不就是在暗示他,想要成道,就必須得轉修氣運神道嘛!
老師是聖人,他都這麽暗示了,準沒錯。
至於元始天尊所言,讓他等待機會,以扶持周國推翻大商,再造社稷,薑子牙已經完全忘記了。
與攻滅北海妖族所取得的功績相比,再造社稷之功,實在算不得什麽。
助周國推翻大商,說破天去,那也是人族內鬥,是極其嚴重的內耗行為,無論最後成功與否,放在整個人族層麵上,都是毀譽參半。
可攻滅北海妖族,卻是極其正義的複仇之舉,無論成敗,都隻有譽,沒有毀。
而且,所取得的功績也更大。不誇張的說,北海妖族的氣運,也就僅次於九州,遠超大商。
要九州所有的諸侯全部聯合起來,才能在氣運上壓過北海一頭。
這要是攻破北海妖族,哪怕最後氣運由三家均分,也能讓九州的總體氣運暴漲一大截。
功績有了,榮譽也有了,說句難聽點的,攻破北海妖族所得到的好處,遠不是助周代商能媲美的。
他就是再建立十個新朝,所得的好處,也沒有攻滅北海妖族大。
助周代商,最後最高也隻能成為周朝的聖賢。可攻破北海妖族的話,卻能讓他成為人族聖賢,位比人王,得到整個人族的祭祀。
其中的差別,以薑子牙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來。所以,在聽到敖丙給他畫的大餅後,他立即就忘了元始天尊的交代。
這不怪他,同樣是畫大餅,敖丙畫的餅更大更圓,且最關鍵的是,還能看得見摸得著。
而元始天尊畫的餅,既不如敖丙畫的大,也不如他畫的圓,還讓人看不到摸不著。
麵對這兩個選擇,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畫大餅都不會畫,也不怪薑子牙放棄元始天尊,轉投敖丙門下。什麽叫良禽擇木而棲,這就是了!
“若真能如相國所言,那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薑子牙感慨道,哪怕他的心再大,此刻麵對敖丙畫的大餅,也是忍不住心神激蕩,久久難以平複。
“我說的這些,都是成功後的好處。若是失敗,你必然會落得萬劫不複的下場。所以,努力吧,莫要讓到手的前程化為烏有。”
說完這句話後,敖丙停下步伐,突然說道:“到了。”
卻是在說話的功夫,敖丙已經挪移虛空,帶著薑子牙趕到了北海岸邊,北海國所在。
此刻,北海國已被聞仲帶兵踏平,再難形成有效的抵抗,不得不退迴北海。
“隨我去見聞仲聞太師,今後,你就跟著他吧。我雖然看好你,但你先前聲名不顯,又寸功未立,若是冒然升至高位,難免無法服從。”
“所以,我先將你安排至聞仲帳下,讓你跟著他積累資曆與功績,待時機差不多時,再對你委以重任。”
敖丙一邊領著薑子牙前往聞仲的帥帳,一邊朝他吩咐道。
這大商終究不是他的一言堂,故而,他想安排人的話,也得遵守基本的邏輯,一步一步的來。不可能直接讓薑子牙接替聞仲,擔任討伐北海妖族的主帥。
聞仲乃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又是帝辛的老師,資曆與威望堪稱當朝第一,他擔任主帥,滿朝文武無人敢不服。
可薑子牙什麽東西,無名之輩罷了,敖丙要是敢讓他擔任主帥,那天下必將嘩然,甚至就連手下的將士也會不服。
所以,就算敖丙有心培養薑子牙,也隻能一步步的來,讓他先積累資曆,之後再慢慢提拔。
“相國,我有一事不明,與我相比,聞太師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都遠遠超過我。”
“且論及關係,也是聞太師與你更親近。讓他擔任主帥豈不是更合適,相國為何選我,而不是選他?”
前往帥帳的路上,薑子牙突然朝敖丙問道。他有此疑惑,實乃人之常情。因為就算是聖人,也要講個親疏遠近。
聞太師乃敖丙師侄,這關係可謂是非常近,遠不是闡教出身的薑子牙所能媲美的。
是故,按照常理來說,像這種好事,敖丙應該首先考慮聞仲,而不是他薑子牙。
“如果大王不出意外的話,那聞仲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可現在,朝歌局勢複雜,需要有一個能壓得住大王的人物去盯著他,以防他釀成大錯。”
“正是考慮到這裏,我才選了你,而不是聞仲。因為我不想大戰進行到關鍵時刻,朝歌那邊突然出了亂子,以至於攻伐北海妖族的大業功敗垂成。”
敖丙很是認真的說道,這次朝歌之行讓他意識到,不能放任帝辛繼續墮落下去了,必須得找個人時刻規勸他。
不求能讓他恢複正常,隻求他在關鍵時刻不拖後腿就行。
然而,這想法雖然簡單,可帝辛何等人物,要是找個地位不高的人規勸他,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他砍了。
念及至此,敖丙隻得把目光放在聞仲身上。眼下的情況,除了他之外,也就隻有聞仲能勸得住帝辛了。
好歹聞仲也是帝辛的老師,他就算再生氣,也不可能砍了聞仲,最多也就是想個理由,把他遠遠的支開。
既然要讓聞仲前往朝歌盯住帝辛,那自然不能讓他繼續擔任主帥,隻能換人了。
而論及治理天下的本事,這個時代能勝過聞仲的不少,文王與周公,皆有此能。可論及行軍打仗,能勝過聞仲的,這個時代唯薑子牙一人。
這就是敖丙去找薑子牙的原因,但凡聞仲能用,敖丙都不會選他。
“要太師盯住大王?”
薑子牙聞言,先是詫異,可旋即,他就隱約明白了什麽。
他就說嘛,就現在的局勢而言,大商好好的,未來怎麽會說崩就崩,進而給了周國機會。原來根子在這裏,是帝辛出了問題。
而且,就敖丙的表現來看,帝辛不僅出了問題,還不輕。
作為大商之主,帝辛若是出了問題,那確實有能力葬送大商。要知道,敗家可比起家容易太多了。隻要放開手的敗家,那就沒有敗不幹淨的家業。
“有些事心裏清楚就好,沒必要往外傳。你現在的首要之務,就是抓緊時間了解北海妖族的情況,進而製定作戰計劃。”
“其餘的事,都與你無關。”
“隻要你能盡快的攻破北海妖族,那大商是成是敗,都是你飛升之後的事了,完全影響不到你。”
敖丙提醒道,他讓薑子牙主持攻打北海妖族之事,還有一層目的,將他從封神量劫中抽離出去。
北海妖族一破,薑子牙就功德圓滿了。除非他願意舍棄到手的道果,不然隻能選擇飛升,或是前往火雲洞潛修,或是前往天庭為官。
總之,他是不能繼續留在人間了。
而沒了薑子牙這個應劫之人,敖丙倒要看看,封神量劫接下來的發展,又會走向何方。
“是!”
薑子牙一想也是,大商如何關他何事。他現在的未來在北海,而非是大商。
至於元始天尊的恩情,簡單,待他功德圓滿之後,他就是人族的大人物了。
那時,他親自出麵,在人族推行闡教的理念,就是再大的恩情,這麽做也能還得一幹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