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很快就黑了下來,營內篝火燃起,處處通明。陳諾也是跟典韋等耍的一身臭汗,方才迴了大營,洗了個熱水澡,用過晚飯,就在營內燈下靜靜坐下來翻翻奏牘,讀讀書簡。
先前在與典韋等說話時,不小心將諸葛亮也帶了出來,實在是口誤。誰知典韋等倒是聽的仔細,還問‘諸葛亮’是誰。諸葛亮能是誰,此時也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有可能還在老家琅琊,也有可能早隨叔父避難江東去了,在三顧茅廬前,又有多少人聽過此人?陳諾當然是打了個馬虎,隨口將此事糊弄了過去。
隨後,他開始向典韋討教武藝。
他從趙雪手上習練了‘趙家槍法’,打敗了趙雪後,也曾向典韋討教過。他自認為此套槍法在他手上使得還算可以,但在典韋手上也隻能走過十個迴合。此時他突然使出從名師手上習得的‘百鳥朝鳳槍’,先前幾招因為招式還不夠嫻熟,故而堪堪遇險。等到十數個迴合後,陳諾迭遇險境,也不得不使出百鳥朝鳳槍的終極殺手鐧‘槍花出海’。
典韋可是個渾人,若換做別人跟陳諾較量,隻怕還要讓著點陳諾。但這樣一來,陳諾麵子是保住了,可武藝沒有精進,也必是害了陳諾。故而,陳諾是情願向這個‘渾人’討教,也絕不浪費時間在其他將領身上。典韋一擊使得老辣,也斷斷沒有作假,隻是風頭太過勁疾,迫使陳諾把壓箱寶貝也拿了出來。
隻陳諾這一槍出,槍頭如碧海潮生,浪花穿眼,殺向典韋,典韋也是吃了一驚。由於陳諾向典韋討教過幾次,典韋也基本上熟悉了陳諾的套路,所以對陳諾很是了解,閉著眼睛也能應付。隻是今日,先前那幾招槍法已是改進了不少,且往往有殺伐之處,若非陳諾使得還不夠老辣,不然典韋此時在陳諾手上也必討不了多少的便宜。這且不說了,然而眼前這招槍法,實在是太過詭異,且陳諾從未用過,此時突然用出來,倒是讓典韋有點倉促了。
不過對於陳諾所使的這招槍法,典韋雖不熟悉,但他還是有點印象的。當日他與陳諾等遭遇西涼將軍張濟時,陳諾就曾與一個年輕將軍張繡有過接觸。當時張繡所使的槍法,跟陳諾今日所使的卻是如出一轍。而唯一不同的,則是對方張繡使的嫻熟,而陳諾手上這路槍,雖然有模有樣,對付一般人也頗有其震懾之處,但對於典韋來說,還是嫩了些。
陳諾也沒有想過他的這路槍法如今在典韋手上也已走過二十多迴合,可見其可用之處,若能勤加練習,假以時日到達張繡那個水平,也必能縱橫一時了。隻是,他雖在界橋時見過典韋與趙雲酣鬥的場麵,但當時趙雲手中所使的並非‘百鳥朝鳳’,而是一路對陳諾來說很陌生的槍法。想來趙雲武藝精湛過人,百鳥朝鳳已嫻熟,他又自創了其他幾套槍法也未可知。
當然,世上如趙雲、典韋之輩能有幾人,他當然不奢望能勝過他們,但在此亂世,藝多不壓身,能嫻熟一套槍法,用以自保,對陳諾來說已經很是知足了。陳諾想到先前與典韋酣鬥時的場麵,想象著這招若能稍稍使老一點,那麽典韋是不是不敢欺身了呢?陳諾想到這裏,不由放下在讀的竹簡,就要站起身來,再耍上一迴。
不過,他剛有了這個想法,帳外就有潘璋求見。
陳諾微微一愣,潘璋此時來,難道還是沒有放下與朱靈之間的嫌隙,是要向他告狀來了?陳諾也即跪坐迴席上,將身正了正,讓潘璋進來了。那潘璋一見陳諾,也即下拜。
陳諾笑著站起,走到潘璋麵前,上下打量了潘璋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方才說道:“文珪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也不等潘璋開口,就將潘璋拉到席邊,與他對坐。潘璋覺得此舉不合禮儀,但陳諾不管,隻說此時你我暫且都忘了上下級關係,隻以朋友相待。潘璋一聽,身子一震,也就大大方方的與陳諾對坐了。
陳諾與他說道:“文珪,你我既然是朋友,那就說些朋友之間的話。說實在的,以界橋之戰的勁頭,如果我繼續追隨袁將軍北伐公孫瓚,是完全可以再立大功,到時各位不說賞賜豐厚,且能水漲船高,獲得更多的利益。可如今我突然舍此而就彼,主動請求鎮守宛洛,文珪你等雖表麵上沒有反對,可內心深處也必然不解,是也不是?”
潘璋微微一愣,這點也正是他所不能理解的。不光是他,就連跟隨他而來的那些東郡一係老鄉也很是不理解,每日都來他跟前訴苦,說些嘀咕的話。但潘璋自跟隨陳諾數仗以來,自認為陳諾是個人物,將來也必能建立一番功勳,是以在內心早已下定了追隨陳諾到底的決心。如說到眼前鎮守宛洛一事,他雖然在內心無數次說服自己,但這點不理解的念頭還是有的。他此時聽陳諾突然提了出來,還以為是他的刺奸部探聽到了潘璋部下的抱怨之聲,故而有此一問。潘璋不由身子一顫,趕緊下榻,就要向陳諾替他那些老鄉迴護幾句。
對於這點,陳諾其實也已經從典韋的刺奸部得到了消息,不光是潘璋,且連朱靈等部下亦有此怨言。陳諾不是暴戾之人,對於部下們有這些想法,陳諾當然能理解他們,隻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說與他們知道。當然,他不能說他是因為怕袁紹等人忌憚,所以才出走宛洛,或者說是在來宛洛是有更大更遠的布局,他目下能夠解釋的,當然是打‘親情牌’。
這張‘親情牌’自然是他印象中的‘父母’。不說他與董卓那層關係,更不說‘父母’是被董卓扣押了,隻用解釋為因戰亂與父母分離,最近才得到的消息,故而心急如焚,這才不得已做出了目前的決定。但此決定又不能隨便說出,畢竟是為一人而耽誤全營士卒富貴,說來不免自私雲雲。
那潘璋雖是個粗豪之人,然也懂得‘孝’乃人之大倫,在聽了陳諾前後一說,也是不由虎軀一震,趕緊為陳諾辯駁,說此乃孝道,實怪不得陳諾如此行為,若敢再有怨言者,是可殺也!他又立即向陳諾請求,願意一路跟隨陳諾西行。
陳諾撫慰了他幾句,說道:“文珪你的心意我領了,可文珪你不要忘了,此去向西皆都是西涼董卓的勢力,你以為帶上這三千人馬能一路殺過去?就算能到,將置全營將士性命於何地?”
潘璋沉悶了一聲,緩緩落座。他雖是粗人,一言不和可以殺人,但他身為東郡一係的老大,帶這些老鄉出來是建功立業,當然不是無畏的送死去的。而今被陳諾一說,他也覺得是有點魯莽了,故而一時沉下了氣。
陳諾於是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道:“我此次西行,當然是不能將一營人馬全數帶出,也隻能是讓典將軍等數十人跟隨我同往,其餘人馬還是得留守宛洛。隻是,我這一走,少則月餘,多則年計,所以在留守方麵,我很是頭疼。本來,在此之前,我也曾有考慮,想有文珪和文博兩位賢將軍在,如我之股肱臂膀,我雖走,二位將軍若能相扶相幫,我無憂矣。
然則,今日之事發,實在是讓我很是痛心。想二位股肱尚且不能相攜助我,必為外賊所趁,是必連累全營將士性命。若如此,我看我也隻能是暫時舍小私,成全大義,不去也罷!隻是此事若讓天下人知,必譏我以不孝。罷罷!此事後,我當親自向袁將軍向天下人謝罪,也無顏麵再苟活人世了!”
陳諾說到這裏,看了潘璋一眼。
潘璋臉色早已大變,聽陳諾說完,立即離席而拜,口上謝罪,眼睛裏甚至是老淚縱橫而下了。陳諾這句也實在有殺傷力,將潘璋比做股肱臂膀,可見陳諾對他的信任了,怎不讓他感動?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有此而已。而他,想想白天之事,居然會為了一己之私與朱靈鬧翻,差點還壞了陳諾大事,且因此有可能無意間造成陳諾的‘不孝’之名,實在是大罪了,如何不讓他且惶恐且驚懼?
漢時以孝而治天下,雖亂世不能違也,人主不可逆也。
潘璋叩首流涕,且言道:“璋實不知白天之事會影響至斯,是璋之罪也!若將軍不棄,璋願戴罪立功,以恕前罪。將軍且放心西去,今後就算是文博誤會於璋,璋為大局計,忍讓便是。但將軍切不可因為此事而壞了將軍仁孝之名,若如此,將軍謝罪之日,璋雖活,亦如偷生,不能再歡也!將軍恕罪!”
嘩啦一聲,帳門掀開,隻見一將長身而入,到了陳諾跟前,亦是跟著倒頭謝罪。
陳諾看見,卻是將軍朱靈也來了,想必他是在帳外呆了一時,將他跟潘璋之間的話聽了過去,此時也是一臉羞愧,故而闖將進來。
先前在與典韋等說話時,不小心將諸葛亮也帶了出來,實在是口誤。誰知典韋等倒是聽的仔細,還問‘諸葛亮’是誰。諸葛亮能是誰,此時也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有可能還在老家琅琊,也有可能早隨叔父避難江東去了,在三顧茅廬前,又有多少人聽過此人?陳諾當然是打了個馬虎,隨口將此事糊弄了過去。
隨後,他開始向典韋討教武藝。
他從趙雪手上習練了‘趙家槍法’,打敗了趙雪後,也曾向典韋討教過。他自認為此套槍法在他手上使得還算可以,但在典韋手上也隻能走過十個迴合。此時他突然使出從名師手上習得的‘百鳥朝鳳槍’,先前幾招因為招式還不夠嫻熟,故而堪堪遇險。等到十數個迴合後,陳諾迭遇險境,也不得不使出百鳥朝鳳槍的終極殺手鐧‘槍花出海’。
典韋可是個渾人,若換做別人跟陳諾較量,隻怕還要讓著點陳諾。但這樣一來,陳諾麵子是保住了,可武藝沒有精進,也必是害了陳諾。故而,陳諾是情願向這個‘渾人’討教,也絕不浪費時間在其他將領身上。典韋一擊使得老辣,也斷斷沒有作假,隻是風頭太過勁疾,迫使陳諾把壓箱寶貝也拿了出來。
隻陳諾這一槍出,槍頭如碧海潮生,浪花穿眼,殺向典韋,典韋也是吃了一驚。由於陳諾向典韋討教過幾次,典韋也基本上熟悉了陳諾的套路,所以對陳諾很是了解,閉著眼睛也能應付。隻是今日,先前那幾招槍法已是改進了不少,且往往有殺伐之處,若非陳諾使得還不夠老辣,不然典韋此時在陳諾手上也必討不了多少的便宜。這且不說了,然而眼前這招槍法,實在是太過詭異,且陳諾從未用過,此時突然用出來,倒是讓典韋有點倉促了。
不過對於陳諾所使的這招槍法,典韋雖不熟悉,但他還是有點印象的。當日他與陳諾等遭遇西涼將軍張濟時,陳諾就曾與一個年輕將軍張繡有過接觸。當時張繡所使的槍法,跟陳諾今日所使的卻是如出一轍。而唯一不同的,則是對方張繡使的嫻熟,而陳諾手上這路槍,雖然有模有樣,對付一般人也頗有其震懾之處,但對於典韋來說,還是嫩了些。
陳諾也沒有想過他的這路槍法如今在典韋手上也已走過二十多迴合,可見其可用之處,若能勤加練習,假以時日到達張繡那個水平,也必能縱橫一時了。隻是,他雖在界橋時見過典韋與趙雲酣鬥的場麵,但當時趙雲手中所使的並非‘百鳥朝鳳’,而是一路對陳諾來說很陌生的槍法。想來趙雲武藝精湛過人,百鳥朝鳳已嫻熟,他又自創了其他幾套槍法也未可知。
當然,世上如趙雲、典韋之輩能有幾人,他當然不奢望能勝過他們,但在此亂世,藝多不壓身,能嫻熟一套槍法,用以自保,對陳諾來說已經很是知足了。陳諾想到先前與典韋酣鬥時的場麵,想象著這招若能稍稍使老一點,那麽典韋是不是不敢欺身了呢?陳諾想到這裏,不由放下在讀的竹簡,就要站起身來,再耍上一迴。
不過,他剛有了這個想法,帳外就有潘璋求見。
陳諾微微一愣,潘璋此時來,難道還是沒有放下與朱靈之間的嫌隙,是要向他告狀來了?陳諾也即跪坐迴席上,將身正了正,讓潘璋進來了。那潘璋一見陳諾,也即下拜。
陳諾笑著站起,走到潘璋麵前,上下打量了潘璋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方才說道:“文珪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也不等潘璋開口,就將潘璋拉到席邊,與他對坐。潘璋覺得此舉不合禮儀,但陳諾不管,隻說此時你我暫且都忘了上下級關係,隻以朋友相待。潘璋一聽,身子一震,也就大大方方的與陳諾對坐了。
陳諾與他說道:“文珪,你我既然是朋友,那就說些朋友之間的話。說實在的,以界橋之戰的勁頭,如果我繼續追隨袁將軍北伐公孫瓚,是完全可以再立大功,到時各位不說賞賜豐厚,且能水漲船高,獲得更多的利益。可如今我突然舍此而就彼,主動請求鎮守宛洛,文珪你等雖表麵上沒有反對,可內心深處也必然不解,是也不是?”
潘璋微微一愣,這點也正是他所不能理解的。不光是他,就連跟隨他而來的那些東郡一係老鄉也很是不理解,每日都來他跟前訴苦,說些嘀咕的話。但潘璋自跟隨陳諾數仗以來,自認為陳諾是個人物,將來也必能建立一番功勳,是以在內心早已下定了追隨陳諾到底的決心。如說到眼前鎮守宛洛一事,他雖然在內心無數次說服自己,但這點不理解的念頭還是有的。他此時聽陳諾突然提了出來,還以為是他的刺奸部探聽到了潘璋部下的抱怨之聲,故而有此一問。潘璋不由身子一顫,趕緊下榻,就要向陳諾替他那些老鄉迴護幾句。
對於這點,陳諾其實也已經從典韋的刺奸部得到了消息,不光是潘璋,且連朱靈等部下亦有此怨言。陳諾不是暴戾之人,對於部下們有這些想法,陳諾當然能理解他們,隻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說與他們知道。當然,他不能說他是因為怕袁紹等人忌憚,所以才出走宛洛,或者說是在來宛洛是有更大更遠的布局,他目下能夠解釋的,當然是打‘親情牌’。
這張‘親情牌’自然是他印象中的‘父母’。不說他與董卓那層關係,更不說‘父母’是被董卓扣押了,隻用解釋為因戰亂與父母分離,最近才得到的消息,故而心急如焚,這才不得已做出了目前的決定。但此決定又不能隨便說出,畢竟是為一人而耽誤全營士卒富貴,說來不免自私雲雲。
那潘璋雖是個粗豪之人,然也懂得‘孝’乃人之大倫,在聽了陳諾前後一說,也是不由虎軀一震,趕緊為陳諾辯駁,說此乃孝道,實怪不得陳諾如此行為,若敢再有怨言者,是可殺也!他又立即向陳諾請求,願意一路跟隨陳諾西行。
陳諾撫慰了他幾句,說道:“文珪你的心意我領了,可文珪你不要忘了,此去向西皆都是西涼董卓的勢力,你以為帶上這三千人馬能一路殺過去?就算能到,將置全營將士性命於何地?”
潘璋沉悶了一聲,緩緩落座。他雖是粗人,一言不和可以殺人,但他身為東郡一係的老大,帶這些老鄉出來是建功立業,當然不是無畏的送死去的。而今被陳諾一說,他也覺得是有點魯莽了,故而一時沉下了氣。
陳諾於是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道:“我此次西行,當然是不能將一營人馬全數帶出,也隻能是讓典將軍等數十人跟隨我同往,其餘人馬還是得留守宛洛。隻是,我這一走,少則月餘,多則年計,所以在留守方麵,我很是頭疼。本來,在此之前,我也曾有考慮,想有文珪和文博兩位賢將軍在,如我之股肱臂膀,我雖走,二位將軍若能相扶相幫,我無憂矣。
然則,今日之事發,實在是讓我很是痛心。想二位股肱尚且不能相攜助我,必為外賊所趁,是必連累全營將士性命。若如此,我看我也隻能是暫時舍小私,成全大義,不去也罷!隻是此事若讓天下人知,必譏我以不孝。罷罷!此事後,我當親自向袁將軍向天下人謝罪,也無顏麵再苟活人世了!”
陳諾說到這裏,看了潘璋一眼。
潘璋臉色早已大變,聽陳諾說完,立即離席而拜,口上謝罪,眼睛裏甚至是老淚縱橫而下了。陳諾這句也實在有殺傷力,將潘璋比做股肱臂膀,可見陳諾對他的信任了,怎不讓他感動?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有此而已。而他,想想白天之事,居然會為了一己之私與朱靈鬧翻,差點還壞了陳諾大事,且因此有可能無意間造成陳諾的‘不孝’之名,實在是大罪了,如何不讓他且惶恐且驚懼?
漢時以孝而治天下,雖亂世不能違也,人主不可逆也。
潘璋叩首流涕,且言道:“璋實不知白天之事會影響至斯,是璋之罪也!若將軍不棄,璋願戴罪立功,以恕前罪。將軍且放心西去,今後就算是文博誤會於璋,璋為大局計,忍讓便是。但將軍切不可因為此事而壞了將軍仁孝之名,若如此,將軍謝罪之日,璋雖活,亦如偷生,不能再歡也!將軍恕罪!”
嘩啦一聲,帳門掀開,隻見一將長身而入,到了陳諾跟前,亦是跟著倒頭謝罪。
陳諾看見,卻是將軍朱靈也來了,想必他是在帳外呆了一時,將他跟潘璋之間的話聽了過去,此時也是一臉羞愧,故而闖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