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大法術大學的典章裏,對於培養有潛力的後輩,有一樣是最奢華而有效的手段。
法力之雨。
就好像洗澡一樣,一個花灑將最最濃厚的法力因子,全都噴灑在一個浴室一樣大小的地方,而隻有一個人去享受這種感覺。
經過特殊處理下,人非但不會被帶來壞的影響,還會逐漸習慣法術的好處。
並且,對於一個人在法術修行上,是有著巨大的好處的。
還很舒服呢。
龍亦菲此時就非常舒服。
很溫暖,很舒適,安靜祥和。
忽然,她記起了什麽,似乎自己身處險地啊!
騰地一下做起來。
周圍似乎與秘境不同。
樹木很多,地麵很軟,周圍的布置非常精巧,不在龍亦菲所知的幾個知名園林之下。
她站起,看著在旁邊依然昏迷的呂青衣,卻是開始巡查周圍的情況。
這裏的情況很簡單。
大概過百平方米,就是這麽一個有水有林,有床鋪有光亮的小院子。
而院子四周是牆壁,牆壁後麵……什麽都沒有。
這裏是一個小秘境,小空間,小如如此,也不知道是如何維持的。
在一處很舒服的塌上,一台古琴擺放在那。
龍亦菲低頭看了看,伸手一摸,確認是製造方法很老式,但保養的不壞。
就在她準備彈一彈的時候,“把你的髒手給我拿開。”
龍亦菲淡然一笑,說道:“這是你的?”
“可不就是我的,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快離開啊!”
龍亦菲讓出點位置,但手依然沒有離開,說道:“那你彈啊,咱們切磋一下,我還真不知道,你也懂音律!”
呂青衣飛快爬起來,黑著臉,坐在了那,說道:“走開!”
“好了,我現在需要休息,”龍亦菲倚靠在一個墊子上,說道:“這裏就是你的底牌,一個完全控製,可以隨時迴來的秘境?雖然小了點,但是如果可以控製出入,幾乎就是不敗之路啊。”
“限製不少,嗯,我們要不要馬上離開。”
“不,我休息下……”
“……”
龍亦菲漸漸睡去,唿吸平穩,但似乎情緒很差。
呂青衣最初露出了不懷好意的表情看著,但過了一會,卻是沒有做什麽,開始整理這裏的東西,發呆。
她手裏是一個撥浪鼓。
不斷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呂青衣忽然就這麽落淚了。
淚水一直流下來,遠處的小溪,卻是開始發出流水聲。
不知道過了多久。
龍亦菲站在她身後,說道:“這裏是你長大的地方吧。”
“你怎麽知道,你刺探我!”
“這不是明擺著嗎,這裏的布置,嬰兒車還有其他,說明這裏曾經有一個嬰兒出生長大,從幾件東西來看,是個女孩,並且,過去了不少年,嗯,在這裏沒人,我做了個分析,在這種狹小秘境長大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性格模型會變成什麽樣子,暴躁,暴力,不在乎人,目的單一。”
“哼。”
“所以,這就是你長大的地方,我不得不改變一下對你的分析了,你起碼……是很多年前出生的吧。”
“父母親臨死前,使用秘法,將我送到這裏,隨同我的繈褓過來的,還有他們的一道殘影,這是他們最後的能量,隻維持了十年,照顧了我十年。”
“所以你那麽孤僻,那麽孤單,而十歲起就自己一個人了。”
“我不需要你同情!”
童年的創傷會持續影響人的一生。」而長大後的我們卻不記得它們了。並且這種將痛苦情境失憶的技巧,對成年後的我們,依然起效。
那些湧起的壞情緒、嫉妒、憤怒、迷茫,我們希望它們最好永遠不要出現,所以總在尋求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付它們。
很奇怪的一點是,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誠實,認為這是一種美德,但我們卻從未對自己身體的反應誠實。這種不誠實,是指情緒明明在真實的發生著,我們卻極力否認它,掩飾它,壓抑它。或許我們對誠實也做了過濾性選擇,對別人選擇了誠實,對自己的身體選擇了不誠實。
因為在潛意識裏,我們認為這些情感一旦出現,就是在否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大度從容的、擁有良好品格的人。
在更深層次的潛意識裏,我們認為隻有當擁有好的情感時,才是值得被愛、被肯定的;當擁有不好的情感時,是不值得被愛、被肯定的。
我們最大的創傷,就是從未以真實的自我被愛過。
顯而易見地,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在家庭和學校,以及所有成人的環境裏,都不可避免的會遭遇種種規範約束、惡趣味,它們來自父母、老師、長輩。小小的我們出於對愛的渴望和生存的恐懼,沒有能力要求發展自我,隻能屈服順從,被迫發展出假我。
作者的兒子在書的中文版序中,對假我給出了一個定義:“假我是一種精神結構,淵源於麵對外界需求時所展現的屈服順從。人們往往以為假我是自己的真我,是自己真正發展出來的人格。”
我們都沒有覺察,這種順從意識的訓練,從很早的童年就開始了。
從童年時期,我們就開始適應來自父母的需求,這也決定了我們人格的走向(4~7歲是人格形成期)。因為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的愛和肯定。
更可怕的是,父母們從他們的父母繼承發展而來的人格,在他們成年後養育子女時,又會無意識地壓迫我們,而我們同樣也會無意識地帶給子女。
這就像是人類的命運,在一代代中不斷掩藏著真我的秘密,除非我們能識破這個假相,發展出真正的自我。有沒有可能打破這種魔咒呢?
有!很幸運的是,我們一生的所有秘密,雖然被大腦遺忘了,卻忠實地記錄在我們的身體裏。那些情緒的湧出、疾病都是最忠實的反應。可惜的是,長大後的我們,隻學會了用理智思考來認識事物,把身體反應拋之腦後。
要打破魔咒,需要我們再次體驗童年的痛苦經曆,那些無助、憤怒的感受,去療愈內心始終未成長的真實的自我。
這並不容易,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掙脫內心的牢籠。因為需要我們衝破極大痛苦的屏障、要有深刻的身體覺醒。
隻有在我們放棄幸福童年的幻想,百分百地體驗和認識童年忍受過的痛苦(羞辱、羨慕、嫉妒、哀傷),才能打開情感溝通渠道,迴到自己的情感世界,發展感受悲傷的能力,重拾生命活力。
我想,也許我們可以通過重新體驗童年的痛苦經曆而走上自我療愈之路。那些童年時期無力承擔的情感,利用成年後的身體體驗後,我們才能真正告別童年時的恐懼,也就不再需要依賴替代品而終生索求。
童年對於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很多心理頑疾,隱藏得很深,比如缺愛。
缺愛是眾多心理缺陷的根本原因。比如膽小、懦弱,敏感,自卑等等。
小時候缺愛,長大後往往自卑,不自信。有時候會漸漸習慣於不被關注,不被照顧,不被嗬護,不被理解進而變的獨來獨往,不參與別人也害怕別人進來。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識到,我們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曆,對我們成年後的生活有著無法迴避的影響。有些影響是正麵的,比如父母和老師的獎勵或者一次比賽的勝利。
有些影響是負麵的,比如被父母打罵、當眾羞辱等。
肉體上的痛苦是很容易被忘記的,但是心裏上的虐待簡直就是噩夢!
這些真實發生了的事情,我們很多時候都能迴憶的起,事件的影響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還有那麽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但它們仍然對我們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
隻不過這種影響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事情真的發生了,而是因為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這就是童年時期愛的缺失。
在一個家庭中,當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迴應,孩子便學會了去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缺愛的負麵影響就發生了。
年幼的孩子,對父母的行為沒有反抗和抵禦的能力,但是他們有本能的生存策略。
也就是說,孩子為了生存,會完全的接受父母對自己情緒的迴應,從而作出相應的改變去迎合父母。
一個孩子,如果經常體驗到父母的上述行為反饋,便會逐漸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並擱置一邊,或者徹底隱藏了。隻有這樣,這些感受便不會再被父母發現,自己就能變相的取悅他們了。
可是這樣一來,時間長了,連他們自己最終都不能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了。結果,外在的我和內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這樣家庭環境長大的人,時常無法感知到自己真實的情緒,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時常表示懷疑。
他們的情緒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壓抑,沒能通過父母的肯定和接納而真實的被體驗過。
他們的情緒沒有根基,無法著陸,似乎總在一種飄渺的狀態。
他們的外表可能看似一個健全的人,但是內心深處卻是彷徨、寂寞、空虛。
總覺得少了些什麽,哪裏有什麽不對,但是又不知道具體少了什麽哪裏不對。
他們無法很好的知覺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覺察和體會別人的情緒,因此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深刻的情感關係。
總覺得有那麽一堵牆橫在自己和別人中間,因此內心時常沒有歸屬感。
他們總有種感覺,仿佛自己永遠在別處,不知道這個世界哪裏是屬於自己的。
童年缺愛的人,他們不能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無法完全相信自己的決定。
他們也因此經常對自己的決定十分糾結,常常發現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
童年缺愛的人,他們似乎總是為別人著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他們或者因為意識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無法表達,又或者體驗到某種感受和需求卻害怕表達出來。
潛意識的聲音一直在提醒他們: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們或許習慣了對別人報以微笑,但是對自己似乎額外的苛刻。
當麵對自己的時候,他們經常對自己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當他們成年後,他們的情感體驗有盲點。他們不但無法很好的體會自己的內心狀態,也很難準確的體會別人的感受。
當他們自己做了父母之後,也自然比較難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們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與他們當年一樣,在一個情感盲點裏長大,同樣缺愛。這種創傷,很難康複、很難治愈。除了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者借助可靠的人的幫助(比如非常愛你的愛人)讓自己變得強大而皮實,別無他法。
童年缺愛的人,喜歡在過去的傷害中糾纏,因而自憐自傷。那些傷害就像溺水時的海草一樣緊緊纏住你把你往無盡的黑暗深淵裏拖,越糾纏,越窒息。
有些問題,不去理會,比努力解決要好,好得多。尤其是那些注定無解的。
在物質不匱乏的時代,可能匱乏的就是愛了。
沒有被尊重,沒有被認可,沒有被鼓勵,沒有被信任,沒有被接納,這些“沒有”會在長長短短的年月裏化為一團漩渦,陷入深海,沉寂多年。
某一天,這個漩渦會以數倍的力量衝出來,把海麵顫顫巍巍的平靜擊得粉碎。
深藏越久,爆發越劇烈,甚至狂濤浪掀,永無寧日。
如果一開始,能讓海水流動,不禁錮它,欣賞它浪湧奔騰的樣子,那麽它長大後會有真正的力量,不恐懼,不退縮,不瘋狂。
缺愛的人長大後,往往有以下一些特點和問題。
龍亦菲從小集中萬千寵愛於一身,是愛的極致。
呂青衣自小孤僻無語,是不愛的極致。
法力之雨。
就好像洗澡一樣,一個花灑將最最濃厚的法力因子,全都噴灑在一個浴室一樣大小的地方,而隻有一個人去享受這種感覺。
經過特殊處理下,人非但不會被帶來壞的影響,還會逐漸習慣法術的好處。
並且,對於一個人在法術修行上,是有著巨大的好處的。
還很舒服呢。
龍亦菲此時就非常舒服。
很溫暖,很舒適,安靜祥和。
忽然,她記起了什麽,似乎自己身處險地啊!
騰地一下做起來。
周圍似乎與秘境不同。
樹木很多,地麵很軟,周圍的布置非常精巧,不在龍亦菲所知的幾個知名園林之下。
她站起,看著在旁邊依然昏迷的呂青衣,卻是開始巡查周圍的情況。
這裏的情況很簡單。
大概過百平方米,就是這麽一個有水有林,有床鋪有光亮的小院子。
而院子四周是牆壁,牆壁後麵……什麽都沒有。
這裏是一個小秘境,小空間,小如如此,也不知道是如何維持的。
在一處很舒服的塌上,一台古琴擺放在那。
龍亦菲低頭看了看,伸手一摸,確認是製造方法很老式,但保養的不壞。
就在她準備彈一彈的時候,“把你的髒手給我拿開。”
龍亦菲淡然一笑,說道:“這是你的?”
“可不就是我的,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快離開啊!”
龍亦菲讓出點位置,但手依然沒有離開,說道:“那你彈啊,咱們切磋一下,我還真不知道,你也懂音律!”
呂青衣飛快爬起來,黑著臉,坐在了那,說道:“走開!”
“好了,我現在需要休息,”龍亦菲倚靠在一個墊子上,說道:“這裏就是你的底牌,一個完全控製,可以隨時迴來的秘境?雖然小了點,但是如果可以控製出入,幾乎就是不敗之路啊。”
“限製不少,嗯,我們要不要馬上離開。”
“不,我休息下……”
“……”
龍亦菲漸漸睡去,唿吸平穩,但似乎情緒很差。
呂青衣最初露出了不懷好意的表情看著,但過了一會,卻是沒有做什麽,開始整理這裏的東西,發呆。
她手裏是一個撥浪鼓。
不斷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呂青衣忽然就這麽落淚了。
淚水一直流下來,遠處的小溪,卻是開始發出流水聲。
不知道過了多久。
龍亦菲站在她身後,說道:“這裏是你長大的地方吧。”
“你怎麽知道,你刺探我!”
“這不是明擺著嗎,這裏的布置,嬰兒車還有其他,說明這裏曾經有一個嬰兒出生長大,從幾件東西來看,是個女孩,並且,過去了不少年,嗯,在這裏沒人,我做了個分析,在這種狹小秘境長大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性格模型會變成什麽樣子,暴躁,暴力,不在乎人,目的單一。”
“哼。”
“所以,這就是你長大的地方,我不得不改變一下對你的分析了,你起碼……是很多年前出生的吧。”
“父母親臨死前,使用秘法,將我送到這裏,隨同我的繈褓過來的,還有他們的一道殘影,這是他們最後的能量,隻維持了十年,照顧了我十年。”
“所以你那麽孤僻,那麽孤單,而十歲起就自己一個人了。”
“我不需要你同情!”
童年的創傷會持續影響人的一生。」而長大後的我們卻不記得它們了。並且這種將痛苦情境失憶的技巧,對成年後的我們,依然起效。
那些湧起的壞情緒、嫉妒、憤怒、迷茫,我們希望它們最好永遠不要出現,所以總在尋求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付它們。
很奇怪的一點是,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誠實,認為這是一種美德,但我們卻從未對自己身體的反應誠實。這種不誠實,是指情緒明明在真實的發生著,我們卻極力否認它,掩飾它,壓抑它。或許我們對誠實也做了過濾性選擇,對別人選擇了誠實,對自己的身體選擇了不誠實。
因為在潛意識裏,我們認為這些情感一旦出現,就是在否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大度從容的、擁有良好品格的人。
在更深層次的潛意識裏,我們認為隻有當擁有好的情感時,才是值得被愛、被肯定的;當擁有不好的情感時,是不值得被愛、被肯定的。
我們最大的創傷,就是從未以真實的自我被愛過。
顯而易見地,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在家庭和學校,以及所有成人的環境裏,都不可避免的會遭遇種種規範約束、惡趣味,它們來自父母、老師、長輩。小小的我們出於對愛的渴望和生存的恐懼,沒有能力要求發展自我,隻能屈服順從,被迫發展出假我。
作者的兒子在書的中文版序中,對假我給出了一個定義:“假我是一種精神結構,淵源於麵對外界需求時所展現的屈服順從。人們往往以為假我是自己的真我,是自己真正發展出來的人格。”
我們都沒有覺察,這種順從意識的訓練,從很早的童年就開始了。
從童年時期,我們就開始適應來自父母的需求,這也決定了我們人格的走向(4~7歲是人格形成期)。因為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的愛和肯定。
更可怕的是,父母們從他們的父母繼承發展而來的人格,在他們成年後養育子女時,又會無意識地壓迫我們,而我們同樣也會無意識地帶給子女。
這就像是人類的命運,在一代代中不斷掩藏著真我的秘密,除非我們能識破這個假相,發展出真正的自我。有沒有可能打破這種魔咒呢?
有!很幸運的是,我們一生的所有秘密,雖然被大腦遺忘了,卻忠實地記錄在我們的身體裏。那些情緒的湧出、疾病都是最忠實的反應。可惜的是,長大後的我們,隻學會了用理智思考來認識事物,把身體反應拋之腦後。
要打破魔咒,需要我們再次體驗童年的痛苦經曆,那些無助、憤怒的感受,去療愈內心始終未成長的真實的自我。
這並不容易,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掙脫內心的牢籠。因為需要我們衝破極大痛苦的屏障、要有深刻的身體覺醒。
隻有在我們放棄幸福童年的幻想,百分百地體驗和認識童年忍受過的痛苦(羞辱、羨慕、嫉妒、哀傷),才能打開情感溝通渠道,迴到自己的情感世界,發展感受悲傷的能力,重拾生命活力。
我想,也許我們可以通過重新體驗童年的痛苦經曆而走上自我療愈之路。那些童年時期無力承擔的情感,利用成年後的身體體驗後,我們才能真正告別童年時的恐懼,也就不再需要依賴替代品而終生索求。
童年對於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很多心理頑疾,隱藏得很深,比如缺愛。
缺愛是眾多心理缺陷的根本原因。比如膽小、懦弱,敏感,自卑等等。
小時候缺愛,長大後往往自卑,不自信。有時候會漸漸習慣於不被關注,不被照顧,不被嗬護,不被理解進而變的獨來獨往,不參與別人也害怕別人進來。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識到,我們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曆,對我們成年後的生活有著無法迴避的影響。有些影響是正麵的,比如父母和老師的獎勵或者一次比賽的勝利。
有些影響是負麵的,比如被父母打罵、當眾羞辱等。
肉體上的痛苦是很容易被忘記的,但是心裏上的虐待簡直就是噩夢!
這些真實發生了的事情,我們很多時候都能迴憶的起,事件的影響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還有那麽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但它們仍然對我們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
隻不過這種影響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事情真的發生了,而是因為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這就是童年時期愛的缺失。
在一個家庭中,當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迴應,孩子便學會了去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缺愛的負麵影響就發生了。
年幼的孩子,對父母的行為沒有反抗和抵禦的能力,但是他們有本能的生存策略。
也就是說,孩子為了生存,會完全的接受父母對自己情緒的迴應,從而作出相應的改變去迎合父母。
一個孩子,如果經常體驗到父母的上述行為反饋,便會逐漸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並擱置一邊,或者徹底隱藏了。隻有這樣,這些感受便不會再被父母發現,自己就能變相的取悅他們了。
可是這樣一來,時間長了,連他們自己最終都不能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了。結果,外在的我和內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這樣家庭環境長大的人,時常無法感知到自己真實的情緒,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時常表示懷疑。
他們的情緒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壓抑,沒能通過父母的肯定和接納而真實的被體驗過。
他們的情緒沒有根基,無法著陸,似乎總在一種飄渺的狀態。
他們的外表可能看似一個健全的人,但是內心深處卻是彷徨、寂寞、空虛。
總覺得少了些什麽,哪裏有什麽不對,但是又不知道具體少了什麽哪裏不對。
他們無法很好的知覺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覺察和體會別人的情緒,因此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深刻的情感關係。
總覺得有那麽一堵牆橫在自己和別人中間,因此內心時常沒有歸屬感。
他們總有種感覺,仿佛自己永遠在別處,不知道這個世界哪裏是屬於自己的。
童年缺愛的人,他們不能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無法完全相信自己的決定。
他們也因此經常對自己的決定十分糾結,常常發現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
童年缺愛的人,他們似乎總是為別人著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他們或者因為意識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無法表達,又或者體驗到某種感受和需求卻害怕表達出來。
潛意識的聲音一直在提醒他們: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們或許習慣了對別人報以微笑,但是對自己似乎額外的苛刻。
當麵對自己的時候,他們經常對自己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當他們成年後,他們的情感體驗有盲點。他們不但無法很好的體會自己的內心狀態,也很難準確的體會別人的感受。
當他們自己做了父母之後,也自然比較難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們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與他們當年一樣,在一個情感盲點裏長大,同樣缺愛。這種創傷,很難康複、很難治愈。除了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者借助可靠的人的幫助(比如非常愛你的愛人)讓自己變得強大而皮實,別無他法。
童年缺愛的人,喜歡在過去的傷害中糾纏,因而自憐自傷。那些傷害就像溺水時的海草一樣緊緊纏住你把你往無盡的黑暗深淵裏拖,越糾纏,越窒息。
有些問題,不去理會,比努力解決要好,好得多。尤其是那些注定無解的。
在物質不匱乏的時代,可能匱乏的就是愛了。
沒有被尊重,沒有被認可,沒有被鼓勵,沒有被信任,沒有被接納,這些“沒有”會在長長短短的年月裏化為一團漩渦,陷入深海,沉寂多年。
某一天,這個漩渦會以數倍的力量衝出來,把海麵顫顫巍巍的平靜擊得粉碎。
深藏越久,爆發越劇烈,甚至狂濤浪掀,永無寧日。
如果一開始,能讓海水流動,不禁錮它,欣賞它浪湧奔騰的樣子,那麽它長大後會有真正的力量,不恐懼,不退縮,不瘋狂。
缺愛的人長大後,往往有以下一些特點和問題。
龍亦菲從小集中萬千寵愛於一身,是愛的極致。
呂青衣自小孤僻無語,是不愛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