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一笑,說道:“這就是我懷疑的地方,本身不是什麽完人,是被人追殺,無奈跑路進來的,如果真的那麽高風亮節,為什麽早先沒有實行呢,最關鍵的是,人性呢?”


    兩女不說話,實際上這不是她們思考過的話題,有些沉重。


    “我不想多說什麽仁義問題,哪怕公孫述家族剛剛跑路秘境的時候,還能打著打迴地球去,反擊家園,甚至勵精圖治,做點表麵文章,給士兵們發土地證,說隻要打出去,就可以人人做大地主,嗯,這就是問題了,能堅持幾代?”


    “最關鍵的是,人性問題,過了幾代以後,人心思變,開始腐朽起來,其實未必會如何,但是就是有問題,畢竟,人民有自己的思想,而隻能自己苟活,無法與外界溝通的話,新式政府也談不上,嗯,通常來說,一個政權,隨著發展,必然是治理人才多餘崗位,於是政府架構之外,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治理人才流落在外,這些人有能力,但就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上進,往往就開始另尋出路,比如傳說中的竹林七賢啊。”


    龍亦菲說道:“這種時候,你還在說什麽,人家的製度如何,不關你事。”


    王劍指了指窗外,說道:“我剛剛觀察了一下,那些人在收成的時候,是不少人一起動手,可以說,其樂融融,沒有什麽不滿,似乎也不分什麽階級與尊卑,當然了,真正的貴族,肯定不會輕易出現,但我的感覺啊,他們到底是怎麽維持了千年的?兩千年啊。”


    龍亦菲說道:“這就不是外人知道了,當然,他們始終沒有斷絕過於外界的溝通,這是真的,似乎哪怕是天下大亂的時候,也有人知道,將外界消息送進秘境,就可以得到食物與迴報的。”


    這很難解釋啊,王劍搖搖頭,在政治學上,秘境的政權可以維持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首先,要搞清楚朝代更替的原因,是什麽導致了舊朝代的倒台和新政權的建立?


    除了三家分晉以及黃袍加身這種稍顯文明的改朝換代方式,大部分都是建立在“鐵與血”之上的,所以戰爭的頻率和規模可以導致朝代更替。戰爭與和平輪流坐莊,新政權推翻腐朽的舊政權,新政權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文化,新政權變得超級牛逼到達頂峰;新政權慢慢走下坡路,腐敗社會矛盾等問題越來越多;新政權變得超級腐朽,各種矛盾達到頂峰;最終新政權變成了當初它所推翻的舊政權,新新政權又將其推翻。


    重複重複再重複。


    一個王朝意味著什麽?


    將權力通過一個精心設計的網絡,從中央層層下達,直至每個末梢,也就是每家每戶。


    以郡縣製為基礎,以發達的交通和文書網絡為技術支持,建立了一套臻於完善的中央集權製度。


    千年以來,華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由中央政府直接向每個農民征稅的國家。


    這種集權方式有極大的好處,一是可以確保穩定的稅收,二是可以確保強大的動員能力,以應付戰爭和大型工程的需要,因此能牢牢掌握這兩大優勢的王朝,都是曆史上聞名的大盛世。


    那麽,大盛世為什麽不能持久呢?


    因為經濟發展是波動的、彈性的,靠一時丈量土地、審查戶籍所建立起來的剛性管理製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不符合現狀,從而失去效率。


    根據封建經濟規律,土地產權會逐漸向少數人手中轉移,這也就是土地兼並問題。


    土地產權發生了變化,則意味著人身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原來自給自足的自耕農,越來越多人失去了土地,成為了依附於一方地主的佃農。每當一個自耕農成了佃農,就意味著中央政府對地方的實際控製力降低了一分。朝廷無法從他身上收到一毛稅,也無法直接征調他擴充國家的兵力和勞力。


    地方上的豪強勢力,則有足夠的利益動機,瞞報其名下的土地和人口,這裏還要尤其考慮到經濟繁榮時期人口激增的問題,在其自身勢力擴充的同時,削弱了中央的勢力,成為中央集權製度最大的離心力。


    而缺少了稅收和人力的中央政權,在抵禦外部侵略和賑災等問題上,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從而導致新的動亂因素。


    那麽,若中央以強硬態度,重新丈量和劃分土地,清查人口,奪迴對社會基層的控製權,是否可行呢?


    亂世之末,大多數人口失去了土地和產業,淪為饑餓的流民,新王朝均田安民是眾望所歸。但是政局穩定之後,再設法破壞既有的產權關係,阻撓土地和農奴的販賣,勢必損害地主集團,甚至一部分自耕農的利益,從而遭致激烈的抵製。所以大家隻能坐等一場毀滅一切的亂世,重新洗牌。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不是沒人看得出問所在,所不是沒人企圖挽救危機,但是沒用啊。


    所以一切都是注定的,在被統治者眼中,小農經濟的穩定性注定了任何一個政權上台,隻要不危機自己的身家性命,能夠相當程度上滿足大部分人耕者有其田的需求,這個政權便是合法的,有效的。而現在的問題便是,當權者自身如何始終保證在不危及這一穩定結構的同時又能盡可能的滿足自身一直都在增長的貪欲。尤其是當社會穩定後人口開始增加,社會資源卻愈發集中於少數人,新增人口始終無法解決生存問題的時候。


    當被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築開始坐大,它就會危及經濟基礎,並最終加速經濟基礎的瓦解。當從上到下整個崩塌的時候,這便意味著朝代又將開始更替。這就像是壘積木,隻不過提前規定了積木的數量,剛開始搭的時候,很穩固,甚至我們為了變得穩固,不惜將更多的積木鋪在底座以承受將來來自上麵的壓力。但是隨著一步步地搭建,我們越來越在意高度,於是將本屬於底座積木一條條抽出繼續落在頂層,直至達到最頂層後隨即轟然倒塌。


    王劍當然知道原因之一。


    孤立係統。


    亂世,混亂,造反,人口差不多歸零之後,就能在無人區重新開始了。


    春秋戰國是“周朝末年”,你看多精彩,魯國連“國庫掏錢贖奴”這種現代福利國家才有的政策都出來了;但秦漢之後,王朝末年就隻剩“歸零”一個選項了。


    春秋戰國不是孤立係統,各國自然樂意花大力氣整頓自己,以求“諸侯爭霸”——至少也不能隨便誰過來就給捏死。


    後來的王朝都是孤立係統,敵國外患不足為慮。此時,整頓自己,有失去官僚階級支持的危險——不像春秋那時候,整頓自己隻是可能死,不整頓自己肯定死——故而,統治集團更傾向於“延續過去毛病看起來並不大的製度”,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敢做傷筋動骨的改革的。


    這看起來是個不起眼的小差別;但成年累月積壓起來,差別是天上地下:春秋之魯國,國君連“流落外國為奴”的人都能想到、都得去照顧;大明朝,大群百姓被蛻變為惡政的“黃冊”活生生逼的傾家蕩產賣兒賣女淪為流民朝不保夕,皇帝不僅視而不見,反倒帶頭從“黃冊庫”撈錢!


    前者,不把“愛護百姓”的姿態做到“國庫出錢贖奴”的份上,怕亡國之禍迫在眉睫;後者,死點下等人無所謂,惹到統治階層才是禍在眼前。於是,前者發覺人民有失望的可能,便早早采取行動;後者,糜爛早已觸目驚心,但上層階級仍能堅挺光鮮上百年——直到徹底無法收拾。此所謂“國無外患恆亡”。


    正如花盆裏長不出參天大樹一樣。


    孤立而有問題的社會係統,怎麽可能真的推陳出新?


    一句話,內部缺乏競爭。


    反饋效率低下的意思,就是社會真正出現的問題,想反饋到國家係統裏麵,難上加難了。


    外部競爭,威脅的缺乏,必然使得這個政權或者公司集團變得非常遲鈍,這使得它更看重對底層的壓製,卻完全忽視了他們的訴求,甚至以壓製、愚弄來避免他們表達出訴求,從“不敢表達”一直愚弄到“沒有能力表達”。


    最終,甚至就連曹雪芹這樣受過大量教育的貴族子弟,都意識不到造成自身悲劇經曆的根本原因是什麽,隻好盡量把事實原原本本擺給人看,期望有人“能解其中味”。


    由於旨在禁錮人的思想的各種政策所致,社會整體經濟、體製、思想等方麵無法正常發展,更談不上積累,當然,畸形發展倒是有的,大多更好的保護,粉飾了糜爛而已,反倒使人更難看清根本弊病之所在。


    這就使得,即使陳勝吳廣闖王洪秀全造反成功,或者外族入侵得了天下,重新建立的仍然隻能是個換湯不換藥的明王朝。


    唐的崩潰隻會換來它的複製品宋,明的崩潰隻會換來它的效仿者清,反反複複重走老路。


    必須前朝亡了、殺戮殆盡、在廢墟上重建之後,才能進行:此時,哪怕“複製前朝的成功”都因為資料損失嚴重而無法做到,何況“在前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呢?並且,失敗的代價是如此沉重,“局部修改”都未必還能保住300年江山,哪敢大刀闊斧改革呢?


    由於人的思維慣性,由於這個體製對思想的閹割,哪怕如兩宋這樣“外患”窺伺在旁的時代,皇帝,臣子們也是再也脫不出“強力壓製內部反抗”這條死胡同了,不僅是“想不到還有其它統治方式”,而且是“即便想到了,也不知道其它道路該怎麽走”,於是就隻能沿襲早已走熟的“老路”了。


    關鍵在於,人類最大的敵人,未知。


    曾經有這麽一碗心靈雞湯,也就是說,讓一個犯人進行選擇,繼續坐牢二十年,或者進入一扇黑暗的門,其實那後門意味著自由,但卻是未知的,沒有告訴那犯人。


    最後那犯人肯定是選擇了坐牢,不敢選門。


    這當然是扯淡加二百五,哪個國家會拿自己的司法開玩笑,和你玩這種遊戲。


    但未知確實是讓人非常難以忍耐的事情。


    曆史上,敢於向未知發起挑戰的知名人士,大多數都有著驚人的業績。


    從掀起大航海時代的那些航海家,到諾貝爾,都是這樣的強人啊。


    當然了,這些名字的背後,是數以萬計萬倍的炮灰可憐蟲。


    這就是人生。


    紅海當然是廝殺的血流成河,但你問我為什麽不去藍海打拚?


    因為去陌生區域進行工作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作為一個統計數據以及被人遺忘或者嘲笑的笑點啊。


    這就是事實。


    王劍默想片刻,說道:“好吧,事態反常必為妖,秘境到底是為什麽可以維持這麽多年,我們可以去看看。”


    龍亦菲說道:“有什麽可看的,明天這個時候,你就要迴去金陵城,我會好好和你算賬的。”


    王劍知道自己插翅難逃。


    不過,進墳墓前,還是要掙紮一下吧。


    當然了,王劍不可能真的與兩個姑娘就這麽住在一間屋子裏。


    當秘境人禮貌的退出,隻是在門口安排了隨時出現的服務人員後,自然有人前來拜訪龍亦菲。


    他們雖然不知道龍亦菲為什麽突然進入這個規格不低的使團的原因,但是由於職位和實力的關係,都將她視作可以依靠的主心骨。


    “我們對這裏進行了全盤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竊聽和窺視的法力,連半點隱患也沒有,初步判斷,他們對我們還算友善?”


    “白帝人在哪?新長安嗎。”


    王劍知道,白帝秘境裏麵,有一個長安。


    當然了,那個長安,自然是一個微縮版本,缺乏許多大漢元素的長安,而對於華國人來說,往往是稱唿其為新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鬥在魔法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壞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壞笑並收藏戰鬥在魔法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