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左影和李源也算熟識,兩人相識於十一年前。那時的左影,僅是個殘了一腿的侍衛,而李源就已是大名鼎鼎的黑旋風。十一年轉瞬即逝,左影官至南漢丞相,而李源則成了一個家破人亡的敗將,世事變遷,殊為可歎。
左影坐著輪椅,親迎李源於南寧北碼頭。雖然左影甚是熱情,但由於時間緊急,李源並未在南寧多做停留,僅呆了半天,補充了食物淡水,隊伍又馬不停蹄的朝成州趕。臨走的時候,左影派了個人跟著李源,名叫郎壽。美其名曰是太後囑咐,專程前來來協助於他的,但李源清楚,協助是假,是賢莊對自己不放心,派郎壽監視自己的。
從南寧到對馬草原,大約有四日行程,但他們走得較快,隻用了三日便到了。李源常年呆在雙山關,草原自然是經常見到。但幹比噶是高原草原,一年四季植被稀疏。對馬草原則屬於亞熱帶草甸草原,雙方景色自不能相提並論。一出虎威山口,夏日下的對馬草原一望無際,就像一張綠油油的大毯延伸向遠方,讓人有一種縱馬疾馳的衝動。
到了對馬草原,隊伍行駛速度更是加快。也就幾十人隊伍,一路上也沒出什麽事,大家都很閑。拿個副手郎壽卻是個不好相處的,架子大得嚇人,出入都是前唿後擁,見到李源時也愛理不理的,根本沒什麽好說的。大概在他眼裏,李源終究是個敗軍之將,先天就沒他們這些世家子弟優越。不過李源心灰意懶。郎壽這種態度,對於他來說倒是件好事,他也懶得用熱臉去貼郎壽冷屁股。平時和其他士兵聊聊,閑暇的時候,一個人時常發呆。
溫涵韻母女離去後,他也被北漢定位叛將,雖然吳明成功將他救了迴來。但他也失去了精氣神,整日失魂落魄的,早沒了昔日黑旋風的雄風。
又過了一日,隊伍終於趕到了盤貴城外。進入盤貴城時,天已近黃昏。遠遠的,就見巍峨的大漏山下,一座山城依山而建,盤旋而上。城中早已湧出了一群人來等著他們,當先一人,是一個大腹便便的胖子。老遠都在喊:“李將軍,李將軍。”
李源拍馬迎了上去,有些疑惑的道:“閣下是?”這人雖然麵熟,但李源離開南漢都十幾年了,除了經常交手的武將外,對其他人都不熟悉,一時間那裏還記得那麽多。
那胖子道:“我是陶子謙呀。”
李源大吃一驚:“你是陶兄?”
當年軒轅竟南征,李源是右軍主將,陶子謙則負責輜重營,兩人關係也算莫逆。後來南征軍敗逃,陶子謙慌不擇路之下,又和李源的黑甲軍裹在了一起,兩人同生共死,結下了過命的交情。
到達南寧後,李鐵以李源之母病重為由,召迴李源。賢莊拚命勸阻,固然有李源能力十足的的原因在內,但他和陶子謙私交甚好,賢莊在潛意識中,也將李源當成了自己人。也未嚐沒有此等原因在內。
陶子謙雖然胖成一團,但騎術卻也將就,他和李源並馬入城,很親熱地道:“李兄,當年你我分別,我便知道我們兄弟早晚必會相見,果不其然,哈哈。”頓了頓,他又道:“以後大家同殿為臣,還應相互照拂才是。”
李源有些心不在焉的道:“陶兄取笑了,在下就一敗軍之將,何足掛齒。陶兄貴為國舅,更兼戶部尚書,是國之柱石,要說照拂,應是在下才是。”
陶子謙大是得意:“這個自然。朝廷兵圍京都,北偽指日可下,值此關鍵時期,我等自當戮力同心,以報太後大恩。”
李源點了點頭:“此番前線吃緊,我奉太後與太師之命而來,一為朝廷籌措良馬,二是調查紅豐馬案。”說到這裏,他奇道:“對了陶兄,你不是去南陽籌糧了嗎?怎麽跑到成州來了?”
陶子謙船隊預襲的事,這時已傳到北伐前線。但李源這段時間一直快馬加鞭,和時間賽跑,自然沒得到消息。如今在成州見到這個當朝國舅,自是大為驚奇。
陶子謙苦笑道:“不瞞李兄說,我是來這裏避難的?”
李源有些不明所以:“避難的?”
陶子謙仍是苦笑,將自己在大江口遇襲之事向李源粗略說了一遍,後者聽得眉頭大皺:“什麽?連唐兄的遺孀和獨女都葬身大海了?”他歎了口氣,望著巍峨的大漏山出神,眼中的哀愁怎麽也遮掩不住:“唐兄也走了,甚至連家眷也落得生死不知,這戰爭到底何時才是個頭……”
進了城,陶子謙將成州一眾政要引見給李源,成州是太後的地盤,陶子謙又是國舅,這裏官員自然也屬太後係,對他更是恭敬有加。陶子謙一聲令下,這些人紛紛上前,馬屁接憧而至
這個道:“李將軍神勇。”
那個道:“早聞李將軍天下雄將,今日一見果然不凡,見麵更似聞名。”
……
不過李源那有心情和他們囉嗦,草草寒暄了事,也沒記住幾個人名字。
一番寒暄後,陶子謙說今晚要在為李源接風洗塵,讓他先去休息一下。李源被安排驛館歇息,盤貴好歹是一省之都,驛館自然也大,安排李源一行人是綽綽有餘。郎壽也安排在李源右側,不過這家夥出入都是十幾個護衛,附近更是動不動一大群人站崗,排場比李源這個正主來得都大,一時間,整個驛館人喧馬囂,鬧得不成樣子。
迴到房裏,李源仍是鬱鬱寡歡,連軟甲也懶得脫,倒頭便睡。床鋪雖然鬆軟舒適,但外麵實在太吵,加上他心頭有事,一時間,哪裏還睡得著。
剛躺了一會兒,門外突然響起了親兵的聲音:“李將軍。”
李源正被外麵吵得心煩意亂,翻了個身,沒好氣的道:“不是說了麽,沒事不要找我。”
親兵在外麵頓了頓,過了一小會才輕聲道:“將軍,是郎將軍有請。”
“郎將軍?”
李源喃喃了一句,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翻身爬起,起身就朝外麵走去,心頭卻有些不明所以。這小子一直對自己愛理不理的,今天怎麽想到來拜訪自己了?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走到門口,就見郎壽已換了一身便裝,身後還跟了兩個帶刀侍衛,一見李源出來了,他施了一禮,冷冰冰的道:“李將軍。”
李源用手在嘴部拍了拍,打了個嗬欠道:“郎將軍有事?”
按照李源的理解,郎壽擺明是來監視自己的,自不用對他客氣,更何況他現在對什麽都不上心,所以更顯得無所謂。
郎壽本來冷冰冰的,此時麵色更冷了,道:“國舅爺今晚為李將軍洗塵,下官肯定要跟隨的。怎麽,李將軍不會連這個都忘了吧。”
“陶子謙?”
李源一怔,旋即點了點頭:“既如此,那就走吧。”
其他人可以不在乎,但陶子謙作為南朝少有的幾位故友,李源還是很看重的。而且陶子謙現在貴為國舅,確實不好讓人家久等。李源上了馬,一眾人在親衛的簇擁下,向望香樓而去。
望香樓本是盤貴第一樓,當年左影曾在此樓設計殺了梅姬,吳明大怒,順勢將他打了個屁股開花,兩人就此決裂。但酒樓生意卻因禍得福,不但未受絲毫影響,反而名聲大噪。許多人因此慕名而來,酒樓生意一年好過一年。酒樓老板也頗有頭腦,再重新裝修了一番,現在不論是設施還是品位,望香樓比之南寧茶藝街的大酒樓也是不遑多讓。否則的話,以陶子謙的豪奢,也不會選擇在此款待李源了。
驛館在城東,離望香樓也有一段距離。而盤貴依山而建,是東漢少有的山城之一。眾人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朝目的地行去。這裏住民本以生番為主,加之是山城,所以城市修得也參差不齊。往往在一些富麗堂皇的高腳木樓下,還搭著無數低矮的帳篷,一些衣衫襤褸的生番麻木的看著大隊人馬在大街上飛馳。仗打了這麽多年,民生凋敝,百姓生活一年不如一年,朝廷許諾的美好生活一點也見不到影子,別說當地生番,就連普通的漢人百姓都對和平心灰意冷了。
望香樓名氣很大,菜也是一絕,水產雖然不豐,但靠山吃山,野味卻甚獨特,席間觥籌交錯,眾人吃得不亦樂乎。陶子謙高踞上座,李源被他安排在右首,端著一杯酒啜飲著,眼裏卻有點猶豫。他經曆過的戰事已有不少了,早已見慣了生死。可看著席間眾人酒酣耳熱,他想到的卻是剛才百姓食不果腹的樣子。
南漢這幾年占據大義名分,發往各地的檄文也說得正氣凜然。稱李鐵謂之“李賊”,北征也稱為正義之戰,可說得再好聽,打起仗來仍要死人的,受苦的終究是老百姓。
他正想著,陶子謙胖嘟嘟的身體站了起來,舉杯道:“今天李將軍遠道而來,這洗塵酒怎麽也得喝的,來來來,我敬李將軍一杯子。”
陶子謙都如此說了,李源也不好推脫,舉著杯子跟著站起來道:“陶兄可是貴為國舅,如此厚待,小將可不敢當。”
左影和李源也算熟識,兩人相識於十一年前。那時的左影,僅是個殘了一腿的侍衛,而李源就已是大名鼎鼎的黑旋風。十一年轉瞬即逝,左影官至南漢丞相,而李源則成了一個家破人亡的敗將,世事變遷,殊為可歎。
左影坐著輪椅,親迎李源於南寧北碼頭。雖然左影甚是熱情,但由於時間緊急,李源並未在南寧多做停留,僅呆了半天,補充了食物淡水,隊伍又馬不停蹄的朝成州趕。臨走的時候,左影派了個人跟著李源,名叫郎壽。美其名曰是太後囑咐,專程前來來協助於他的,但李源清楚,協助是假,是賢莊對自己不放心,派郎壽監視自己的。
從南寧到對馬草原,大約有四日行程,但他們走得較快,隻用了三日便到了。李源常年呆在雙山關,草原自然是經常見到。但幹比噶是高原草原,一年四季植被稀疏。對馬草原則屬於亞熱帶草甸草原,雙方景色自不能相提並論。一出虎威山口,夏日下的對馬草原一望無際,就像一張綠油油的大毯延伸向遠方,讓人有一種縱馬疾馳的衝動。
到了對馬草原,隊伍行駛速度更是加快。也就幾十人隊伍,一路上也沒出什麽事,大家都很閑。拿個副手郎壽卻是個不好相處的,架子大得嚇人,出入都是前唿後擁,見到李源時也愛理不理的,根本沒什麽好說的。大概在他眼裏,李源終究是個敗軍之將,先天就沒他們這些世家子弟優越。不過李源心灰意懶。郎壽這種態度,對於他來說倒是件好事,他也懶得用熱臉去貼郎壽冷屁股。平時和其他士兵聊聊,閑暇的時候,一個人時常發呆。
溫涵韻母女離去後,他也被北漢定位叛將,雖然吳明成功將他救了迴來。但他也失去了精氣神,整日失魂落魄的,早沒了昔日黑旋風的雄風。
又過了一日,隊伍終於趕到了盤貴城外。進入盤貴城時,天已近黃昏。遠遠的,就見巍峨的大漏山下,一座山城依山而建,盤旋而上。城中早已湧出了一群人來等著他們,當先一人,是一個大腹便便的胖子。老遠都在喊:“李將軍,李將軍。”
李源拍馬迎了上去,有些疑惑的道:“閣下是?”這人雖然麵熟,但李源離開南漢都十幾年了,除了經常交手的武將外,對其他人都不熟悉,一時間那裏還記得那麽多。
那胖子道:“我是陶子謙呀。”
李源大吃一驚:“你是陶兄?”
當年軒轅竟南征,李源是右軍主將,陶子謙則負責輜重營,兩人關係也算莫逆。後來南征軍敗逃,陶子謙慌不擇路之下,又和李源的黑甲軍裹在了一起,兩人同生共死,結下了過命的交情。
到達南寧後,李鐵以李源之母病重為由,召迴李源。賢莊拚命勸阻,固然有李源能力十足的的原因在內,但他和陶子謙私交甚好,賢莊在潛意識中,也將李源當成了自己人。也未嚐沒有此等原因在內。
陶子謙雖然胖成一團,但騎術卻也將就,他和李源並馬入城,很親熱地道:“李兄,當年你我分別,我便知道我們兄弟早晚必會相見,果不其然,哈哈。”頓了頓,他又道:“以後大家同殿為臣,還應相互照拂才是。”
李源有些心不在焉的道:“陶兄取笑了,在下就一敗軍之將,何足掛齒。陶兄貴為國舅,更兼戶部尚書,是國之柱石,要說照拂,應是在下才是。”
陶子謙大是得意:“這個自然。朝廷兵圍京都,北偽指日可下,值此關鍵時期,我等自當戮力同心,以報太後大恩。”
李源點了點頭:“此番前線吃緊,我奉太後與太師之命而來,一為朝廷籌措良馬,二是調查紅豐馬案。”說到這裏,他奇道:“對了陶兄,你不是去南陽籌糧了嗎?怎麽跑到成州來了?”
陶子謙船隊預襲的事,這時已傳到北伐前線。但李源這段時間一直快馬加鞭,和時間賽跑,自然沒得到消息。如今在成州見到這個當朝國舅,自是大為驚奇。
陶子謙苦笑道:“不瞞李兄說,我是來這裏避難的?”
李源有些不明所以:“避難的?”
陶子謙仍是苦笑,將自己在大江口遇襲之事向李源粗略說了一遍,後者聽得眉頭大皺:“什麽?連唐兄的遺孀和獨女都葬身大海了?”他歎了口氣,望著巍峨的大漏山出神,眼中的哀愁怎麽也遮掩不住:“唐兄也走了,甚至連家眷也落得生死不知,這戰爭到底何時才是個頭……”
進了城,陶子謙將成州一眾政要引見給李源,成州是太後的地盤,陶子謙又是國舅,這裏官員自然也屬太後係,對他更是恭敬有加。陶子謙一聲令下,這些人紛紛上前,馬屁接憧而至
這個道:“李將軍神勇。”
那個道:“早聞李將軍天下雄將,今日一見果然不凡,見麵更似聞名。”
……
不過李源那有心情和他們囉嗦,草草寒暄了事,也沒記住幾個人名字。
一番寒暄後,陶子謙說今晚要在為李源接風洗塵,讓他先去休息一下。李源被安排驛館歇息,盤貴好歹是一省之都,驛館自然也大,安排李源一行人是綽綽有餘。郎壽也安排在李源右側,不過這家夥出入都是十幾個護衛,附近更是動不動一大群人站崗,排場比李源這個正主來得都大,一時間,整個驛館人喧馬囂,鬧得不成樣子。
迴到房裏,李源仍是鬱鬱寡歡,連軟甲也懶得脫,倒頭便睡。床鋪雖然鬆軟舒適,但外麵實在太吵,加上他心頭有事,一時間,哪裏還睡得著。
剛躺了一會兒,門外突然響起了親兵的聲音:“李將軍。”
李源正被外麵吵得心煩意亂,翻了個身,沒好氣的道:“不是說了麽,沒事不要找我。”
親兵在外麵頓了頓,過了一小會才輕聲道:“將軍,是郎將軍有請。”
“郎將軍?”
李源喃喃了一句,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翻身爬起,起身就朝外麵走去,心頭卻有些不明所以。這小子一直對自己愛理不理的,今天怎麽想到來拜訪自己了?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走到門口,就見郎壽已換了一身便裝,身後還跟了兩個帶刀侍衛,一見李源出來了,他施了一禮,冷冰冰的道:“李將軍。”
李源用手在嘴部拍了拍,打了個嗬欠道:“郎將軍有事?”
按照李源的理解,郎壽擺明是來監視自己的,自不用對他客氣,更何況他現在對什麽都不上心,所以更顯得無所謂。
郎壽本來冷冰冰的,此時麵色更冷了,道:“國舅爺今晚為李將軍洗塵,下官肯定要跟隨的。怎麽,李將軍不會連這個都忘了吧。”
“陶子謙?”
李源一怔,旋即點了點頭:“既如此,那就走吧。”
其他人可以不在乎,但陶子謙作為南朝少有的幾位故友,李源還是很看重的。而且陶子謙現在貴為國舅,確實不好讓人家久等。李源上了馬,一眾人在親衛的簇擁下,向望香樓而去。
望香樓本是盤貴第一樓,當年左影曾在此樓設計殺了梅姬,吳明大怒,順勢將他打了個屁股開花,兩人就此決裂。但酒樓生意卻因禍得福,不但未受絲毫影響,反而名聲大噪。許多人因此慕名而來,酒樓生意一年好過一年。酒樓老板也頗有頭腦,再重新裝修了一番,現在不論是設施還是品位,望香樓比之南寧茶藝街的大酒樓也是不遑多讓。否則的話,以陶子謙的豪奢,也不會選擇在此款待李源了。
驛館在城東,離望香樓也有一段距離。而盤貴依山而建,是東漢少有的山城之一。眾人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朝目的地行去。這裏住民本以生番為主,加之是山城,所以城市修得也參差不齊。往往在一些富麗堂皇的高腳木樓下,還搭著無數低矮的帳篷,一些衣衫襤褸的生番麻木的看著大隊人馬在大街上飛馳。仗打了這麽多年,民生凋敝,百姓生活一年不如一年,朝廷許諾的美好生活一點也見不到影子,別說當地生番,就連普通的漢人百姓都對和平心灰意冷了。
望香樓名氣很大,菜也是一絕,水產雖然不豐,但靠山吃山,野味卻甚獨特,席間觥籌交錯,眾人吃得不亦樂乎。陶子謙高踞上座,李源被他安排在右首,端著一杯酒啜飲著,眼裏卻有點猶豫。他經曆過的戰事已有不少了,早已見慣了生死。可看著席間眾人酒酣耳熱,他想到的卻是剛才百姓食不果腹的樣子。
南漢這幾年占據大義名分,發往各地的檄文也說得正氣凜然。稱李鐵謂之“李賊”,北征也稱為正義之戰,可說得再好聽,打起仗來仍要死人的,受苦的終究是老百姓。
他正想著,陶子謙胖嘟嘟的身體站了起來,舉杯道:“今天李將軍遠道而來,這洗塵酒怎麽也得喝的,來來來,我敬李將軍一杯子。”
陶子謙都如此說了,李源也不好推脫,舉著杯子跟著站起來道:“陶兄可是貴為國舅,如此厚待,小將可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