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以大明向來廣收移民的政策,其實是很不願遣返暹羅移民的。但從明暹關係的大局上,還是予以痛心的遣·返。惹得很多國內關注移民生活的報紙,都大幅度報道暹羅移民,用各種方法,逃脫遣·返的心酸故事。
甚至為此,還發生了好幾起命案!
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暹羅移民沉船案。當時有一千多移民,在即將抵達新山港時。突然聽說大明,要嚴查並遣返暹·羅移民。嚇得船主,馬上掉頭就跑。
結果在海警的追擊下,碰上了暗礁。發生了極其悲·慘的沉·船事故!
由於當時船隻超載嚴重!且為了防止暹羅移民被人發現,船長將各個通向甲板的通道,都用鐵板封鎖。使得沉船一發生,移民們都被困在封閉又擁擠的船艙內。
盡管海警第一時間就展開救援!
但時間不等人,很多移民因為缺氧、踩踏,而窒息身亡。這件事後來被某位人道主義爆·棚的記者,給發表在新山的《大明日報》上。一下子,就傳得天下皆知。
惹得很多很早加入大明國籍的暹羅人,都忍不住寫陳情信。希望大明的移民司,能對遲來的暹·羅移·民,法外留情。
但本著國與國的關係,大明還是硬抗了下來。並且通過輿論手段,將‘暹羅移民’淡出大明百姓的視線。這才使得這一事件,慢慢渡了過去。
如今暹緬戰事又起,南邊丁加奴、吉打、吉蘭丹等蘇丹國,也使邊境頗不平靜。而暹羅國庫,又極度空虛。於是賦稅加征,又變本加厲。
很多靠海的暹羅人,就通過各種手段,前往大明。還留在國內的暹羅人,則對緬甸官方,心生不滿。如果戰事上,又連連不利。那百姓心中的怨氣,肯定急劇升級。
畢竟投了那麽多錢,軍隊卻連吃敗仗。是個人都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打了水漂。何況是那些咬著牙根子,將不多的口糧,拿出去繳納賦稅的暹羅人。
且古語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百姓對官府的不滿,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揭竿而起,爆發規模宏大的起·義。
那樣的話,暹羅也是一團亂麻了。
這對大明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隻是考慮到緬甸的存在,大明也不會讓暹羅就這麽倒下去。畢竟根據中南半島的曆史發展來看,暹羅與緬甸,總是一家興,一家衰。所以隻有二者共存,才能維持微妙的平衡。
從而防止中南半島,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
因此在適當的時候,大明仍會對暹羅施以援手。隻是大明的援助,向來要拿東西換的。並且價值,也不能低了。否則,大明是看不上眼。也不知道暹羅到那時,又會拿出什麽樣的條件,才能換得大明的援手。
反正無論如何,大明都會成為最後得利的漁翁。
而且依照大明的本性,向來‘吃肉不吐骨頭,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所以即使伸出了援手,大明也仍然會在消化了戰爭紅利,騰出了精力後。將戰爭的長劍,指向暹羅和緬甸。
到那一日,中南半島,也會改姓為漢。
於是在大明或明或暗的授意下,緬甸就和暹羅,打得頭暈腦熱。連場子,都給扯出來了。大有不致對方於死地,就不善罷甘休的模樣。
使得南洋,呈現出極其詭異的,冰火兩重天的狀態。
在陸上,暹緬交戰不息,百姓流離失所。讓邊境之地,成為千裏無雞鳴,萬裏無人家的模樣。而海上,卻一片風平浪靜。從最東邊的珍珠群島,一直到西邊的馬爾代夫群島,都沒有發生戰事。
除了日·日·夜夜的,成群結隊的移民,急急巴巴的趕往大明。以及不斷遊戈的南洋艦隊,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就再沒有硝煙彌漫的跡象。
但這個時候,英屬印度,也開始不平靜了。
起先是遠涉重洋的南洋艦隊,殺氣騰騰的趕到英國設在印度的軍港--加爾各答。在炮轟一氣,毀成廢墟後,才沿著印度沿海,將英國的軍港,都毀了。錫蘭島,還被南洋艦隊,直接給占了。上麵駐守的英軍,也被一掃而空。
搜刮的寶石、肉桂、象牙、胡椒等物質財富,都被南洋艦隊,運迴大明。
要知道,錫蘭可是一個曆史比較悠久的古國。經年累月,財富也不少。
並且它北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為印度洋東西方的海上交通要衝。無論是軍事價值,還是商業價值,都極為重要。何況錫蘭島的麵積,有65610平方公裏。水熱充足,土壤肥沃。隻用來發展農業,就可以養活很多人。
所以無論是從哪個方麵考慮,錫蘭島,都有拿下來的必要。
之前大明是顧忌英國,才一直不敢對錫蘭島動手。但現在英國大敗,明英之間,又處在戰爭時期。所以必須盡最大努力,從英國身上,割肉喝湯。
另外錫蘭島上的本土勢力,早就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先後消滅得七七八八。之後大明,又利用當地人對西方殖民者的仇視心理,而大肆發展情報勢力。
因此南洋艦隊一發動攻勢,島上的英軍,就在情報站得驟然發難下,被一窩端了。
到底明英之間,還沒簽訂停戰協定。所以無論大明怎麽攻擊,都是合法的。想那被打成殘廢的印度艦隊,就沒料到,南洋艦隊會那麽死纏爛打。在逃迴印度後,仍不肯放過。
被譽為戰神的‘皇家橡樹號’,就沒躲過大明到家門口的炮擊。悲催的,沉入加爾各答的海底。這下,不僅船毀了。港口也因沉船的緣故,而暫時陷入癱瘓。
就是清理,也是大工程。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難讓港口恢複如初。
何況大明的南洋艦隊,還一直在印度周圍兜圈子。若是辛辛苦苦清理幹淨,又被大明一炮給轟成廢墟。那這些努力,就全白費了。
想到這,作為印度艦隊總指揮官的海姆勒,也是一籌莫展。
(祝所有支持本書的書友,元旦快樂,新年快樂。希望在新的一年裏,《雄起澳洲》還能和你們一起譜寫更精彩絕倫的篇章。(未完待續。)
以大明向來廣收移民的政策,其實是很不願遣返暹羅移民的。但從明暹關係的大局上,還是予以痛心的遣·返。惹得很多國內關注移民生活的報紙,都大幅度報道暹羅移民,用各種方法,逃脫遣·返的心酸故事。
甚至為此,還發生了好幾起命案!
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暹羅移民沉船案。當時有一千多移民,在即將抵達新山港時。突然聽說大明,要嚴查並遣返暹·羅移民。嚇得船主,馬上掉頭就跑。
結果在海警的追擊下,碰上了暗礁。發生了極其悲·慘的沉·船事故!
由於當時船隻超載嚴重!且為了防止暹羅移民被人發現,船長將各個通向甲板的通道,都用鐵板封鎖。使得沉船一發生,移民們都被困在封閉又擁擠的船艙內。
盡管海警第一時間就展開救援!
但時間不等人,很多移民因為缺氧、踩踏,而窒息身亡。這件事後來被某位人道主義爆·棚的記者,給發表在新山的《大明日報》上。一下子,就傳得天下皆知。
惹得很多很早加入大明國籍的暹羅人,都忍不住寫陳情信。希望大明的移民司,能對遲來的暹·羅移·民,法外留情。
但本著國與國的關係,大明還是硬抗了下來。並且通過輿論手段,將‘暹羅移民’淡出大明百姓的視線。這才使得這一事件,慢慢渡了過去。
如今暹緬戰事又起,南邊丁加奴、吉打、吉蘭丹等蘇丹國,也使邊境頗不平靜。而暹羅國庫,又極度空虛。於是賦稅加征,又變本加厲。
很多靠海的暹羅人,就通過各種手段,前往大明。還留在國內的暹羅人,則對緬甸官方,心生不滿。如果戰事上,又連連不利。那百姓心中的怨氣,肯定急劇升級。
畢竟投了那麽多錢,軍隊卻連吃敗仗。是個人都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打了水漂。何況是那些咬著牙根子,將不多的口糧,拿出去繳納賦稅的暹羅人。
且古語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百姓對官府的不滿,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揭竿而起,爆發規模宏大的起·義。
那樣的話,暹羅也是一團亂麻了。
這對大明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隻是考慮到緬甸的存在,大明也不會讓暹羅就這麽倒下去。畢竟根據中南半島的曆史發展來看,暹羅與緬甸,總是一家興,一家衰。所以隻有二者共存,才能維持微妙的平衡。
從而防止中南半島,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
因此在適當的時候,大明仍會對暹羅施以援手。隻是大明的援助,向來要拿東西換的。並且價值,也不能低了。否則,大明是看不上眼。也不知道暹羅到那時,又會拿出什麽樣的條件,才能換得大明的援手。
反正無論如何,大明都會成為最後得利的漁翁。
而且依照大明的本性,向來‘吃肉不吐骨頭,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所以即使伸出了援手,大明也仍然會在消化了戰爭紅利,騰出了精力後。將戰爭的長劍,指向暹羅和緬甸。
到那一日,中南半島,也會改姓為漢。
於是在大明或明或暗的授意下,緬甸就和暹羅,打得頭暈腦熱。連場子,都給扯出來了。大有不致對方於死地,就不善罷甘休的模樣。
使得南洋,呈現出極其詭異的,冰火兩重天的狀態。
在陸上,暹緬交戰不息,百姓流離失所。讓邊境之地,成為千裏無雞鳴,萬裏無人家的模樣。而海上,卻一片風平浪靜。從最東邊的珍珠群島,一直到西邊的馬爾代夫群島,都沒有發生戰事。
除了日·日·夜夜的,成群結隊的移民,急急巴巴的趕往大明。以及不斷遊戈的南洋艦隊,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就再沒有硝煙彌漫的跡象。
但這個時候,英屬印度,也開始不平靜了。
起先是遠涉重洋的南洋艦隊,殺氣騰騰的趕到英國設在印度的軍港--加爾各答。在炮轟一氣,毀成廢墟後,才沿著印度沿海,將英國的軍港,都毀了。錫蘭島,還被南洋艦隊,直接給占了。上麵駐守的英軍,也被一掃而空。
搜刮的寶石、肉桂、象牙、胡椒等物質財富,都被南洋艦隊,運迴大明。
要知道,錫蘭可是一個曆史比較悠久的古國。經年累月,財富也不少。
並且它北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為印度洋東西方的海上交通要衝。無論是軍事價值,還是商業價值,都極為重要。何況錫蘭島的麵積,有65610平方公裏。水熱充足,土壤肥沃。隻用來發展農業,就可以養活很多人。
所以無論是從哪個方麵考慮,錫蘭島,都有拿下來的必要。
之前大明是顧忌英國,才一直不敢對錫蘭島動手。但現在英國大敗,明英之間,又處在戰爭時期。所以必須盡最大努力,從英國身上,割肉喝湯。
另外錫蘭島上的本土勢力,早就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先後消滅得七七八八。之後大明,又利用當地人對西方殖民者的仇視心理,而大肆發展情報勢力。
因此南洋艦隊一發動攻勢,島上的英軍,就在情報站得驟然發難下,被一窩端了。
到底明英之間,還沒簽訂停戰協定。所以無論大明怎麽攻擊,都是合法的。想那被打成殘廢的印度艦隊,就沒料到,南洋艦隊會那麽死纏爛打。在逃迴印度後,仍不肯放過。
被譽為戰神的‘皇家橡樹號’,就沒躲過大明到家門口的炮擊。悲催的,沉入加爾各答的海底。這下,不僅船毀了。港口也因沉船的緣故,而暫時陷入癱瘓。
就是清理,也是大工程。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難讓港口恢複如初。
何況大明的南洋艦隊,還一直在印度周圍兜圈子。若是辛辛苦苦清理幹淨,又被大明一炮給轟成廢墟。那這些努力,就全白費了。
想到這,作為印度艦隊總指揮官的海姆勒,也是一籌莫展。
(祝所有支持本書的書友,元旦快樂,新年快樂。希望在新的一年裏,《雄起澳洲》還能和你們一起譜寫更精彩絕倫的篇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