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卿言重了!令郎隻是被王焊利用,並無不當之舉,此案早有公斷,高卿不必多心。今後任何人不得再提此事,否則朕將嚴懲不貸。”李隆基見高仙芝心誠,示意高力士將高仙芝扶起。


    “高仙芝倒是機靈,聖人的疑雲應當能消散七七八八。”高力士扶高仙芝時,輕輕拍了拍他的胳膊,暗示他應對得體。


    “安西、北庭兩鎮統禦天山南北,兩位愛卿皆朕之股肱,論功皆可封王。無奈高卿辭意甚堅,朕以為,不妨先封王卿為北平郡王。以高卿之才,數年內必可封王。”李隆基心中早有定計。


    王正見意欲再推辭一二,卻聽李亨道:“王都護還不快謝恩!”


    “謝陛下洪恩!”王正見稽首而拜:“既然陛下不嫌微臣鄙陋,賜臣以王爵。臣懇請辭北庭都護之職,入京為官。微臣自幼酷喜詩書,但多年來耽於戎馬,無暇讀之。聽聞秘書監一職空缺多時,臣請任之。”


    “虛偽!你不就是又想封王,又要入相嗎?”楊國忠腹誹不已;“莫非他要明哲保身,隻是東宮會同意嗎?”李林甫品出幾絲王正見的心跡;“若他為相,某之左相之位還能坐幾天?”陳.希烈擔心不已;“此子究竟意欲何為?”安祿山陰晴不定,猜不透王正見的心思;“既然你打算離開磧西,某就助你一臂之力。”阿史那暘迫切期盼高仙芝與王正見遠離河中,如此他才能徹底掌控河中。


    “坦坦蕩蕩,真君子也!”高仙芝對王正見愈發欣賞;“不愧是大帥的族弟。”李光弼暗自感慨;“封王拜相皆與某無關,但家族之安危,某不可不管。”安思順看重的是安家的未來;“他不是東宮的人嗎,若是離了北庭,太子豈不是孤立無援?”盛王李琦此刻才看出點門道。


    “秘書監?”李隆基哈哈大笑:“亨兒,你覺得呢?”


    “啟稟父皇,王都護之才不遜張說,來京任職正堪大用。”李亨神色泰然,並無半分驚慌。


    “好!”李隆基撫掌而笑:“隻是北庭都護一職該由何人接任?”


    “啟稟陛下,北庭副都護程千裏熟知邊情、忠勇無雙,臣舉薦其任北庭都護。”王正見朗聲迴道。他清楚程千裏在安西多年,也算李林甫一係。但相處數年後,王正見認為,程千裏心性純粹,意在馬上功名,而非朝堂爭鬥,故而可將北庭托付與他。


    “哥奴意下如何?”李隆基發問之時,高力士在他耳邊低語道:“程千裏三年前從安西調任北庭,乃李相之人。”


    “老臣以為王都護久在北庭,熟知庭州將領,舉薦之人必然妥當。”李林甫見王正見並未爽約,心情舒暢。


    安祿山羽翼漸豐,李林甫已不能完全製之,亟需尋求其他邊鎮的支持。安西始終由李林甫遙領,最是放心;河中的阿史那暘雖飄忽不定,但眼下還算馴服;朔方李光弼不偏不倚,李林甫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替代人選。若程千裏順利接任北庭都護,李林甫


    (本章未完,請翻頁)在西北邊鎮的威望將達到頂峰,其因王焊謀逆案而折損的權勢就能有所恢複。


    “既然哥奴認可,朕就放心了。此事待封王、拜相議畢再擬旨。至於王卿入京擔任何職,容朕三思。”李隆基也喜見王正見進京。


    “父皇,兒臣還有個不情之請。”李亨見李隆基心緒不錯,起身拜道:“建寧郡王年近弱冠,按禮當納王妃。前些時日,他偶遇王都護之女王緋,心甚喜之,求兒臣做主。但某念宗室不得結交邊將,不敢應其所求。今日既然定下王都護來京任職,兒臣想著,如此也就少了層顧忌。故鬥膽請父皇做主,為建寧郡王賜婚。”


    眾人驟聽此議,除了王正見、楊國忠和安祿山,都十分茫然,不知李亨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楊國忠雖早已知之,卻並未多想其中之深淺;安祿山倒是念及兒子尚主之事,琢磨著趁熱打鐵;王正見沒想到太子會在朝議時拋出王緋的婚事,心中則隱隱有點不安。


    “原來王卿家不光兒子才華橫溢,女兒也嫻淑動人。朕雖可賜婚,但也得問問王卿的意思。”李隆基對李俶、李倓兩位皇孫比較器重。


    “迴陛下,犬女乃側室張氏庶出,寒門蒲柳、才德淺薄,恐配不上建寧郡王。”王正見不料自己決意入京後,太子仍惦記聯姻。


    “太原王氏豈是寒門?”李隆基笑道:“亨兒,建寧皇孫是要立王妃還是納側妃?”


    “若是納側妃,不敢勞煩父皇,更不敢高攀太原王氏。”


    “建寧皇孫眼界頗高,平凡顏色難入其眼。難得他如此動心,朕豈能不成全?”李隆基想起虢國夫人所托,心泛春潮:“至於嫡出、庶出,嫁入天家後豈有差別。不知王卿可否給朕做媒的機會?”


    “謝陛下賜婚!”王正見看出李隆基心意已定,想到建寧王風評尚佳,女兒對他也不算厭惡,隻好應下。


    “陛下,你也得給老安家做個媒。”渾身肥肉的安祿山跳出來插科打諢。


    “不就是令郎慶宗意欲尚主嗎?朕就賜榮義郡主與慶宗郎君喜結連理。”李隆基早從宗室中挑好人選。


    “多謝陛下!吾一粗鄙胡兒也和聖人連上親戚了!”安祿山喜不自勝,逗得李隆基放聲大笑。


    “陛下,東、西、北三位郡王皆定,不知南平郡王當花落誰家?”按捺許久的楊國忠忍不住問道。


    “知道你惦記著呢!”李隆基連做兩樁媒,喜氣洋洋:“楊卿兼任劍南節度使以來,用兵如神,屢破南詔、吐蕃,可封南平郡王。”李隆基並未征求任何人的意見,直截了當賜楊國忠以王爵。


    “謝陛下!”楊國忠連連拜謝。\t


    “楊卿莫急。”李隆基笑道:“汝任兵部侍郎以來,四方邊鎮接連出兵、捷報頻傳。以汝之功,可入中書門下,輔助陳卿共掌兵部。”


    “謝陛下!!”楊國忠心滿意足、喜極而泣。籌謀數年,終於攀上封王拜相、位極人臣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巔峰。


    “張虔陀,某早知你貪戀女色,而閣羅鳳的王妃又是南詔國色,才故意調你任雲南太守。你果然膽大包天、不負所望,玷汙王妃,挑起邊釁。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你雖死於閣羅鳳刀下,但得嚐如花美色,也算不枉。”誌得意滿的楊國忠想起劍南之戰的起因,頓覺自己妙算無雙,渾然忘了此計乃吉溫授意。


    李林甫雖早猜到楊國忠會封王或入相,卻不料聖人對他的恩寵如此之深。但他目前必須集中心神推盛王入主東宮,故暫時不欲與楊國忠為敵,甚至需要借助楊家的力量,因為他早已看出,楊國忠也不期望李亨繼位。當然,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李林甫也絕不會忘記敲打驕狂的楊國忠。


    李亨知曉父皇視楊國忠為右相之位的繼承人,也深知楊國忠絕不會支持自己登基,可眼下盛王愈發搶眼,李亨自保不暇,哪有餘力對付楊國忠,隻好任他招搖,日後再徐徐圖之。


    安祿山與楊國忠素來不睦,見他一時出盡風頭,嫉恨不已;陳.希烈則覺得本就稀薄的權力朝不保夕,對薄情寡義的聖人心生怨恚;唯有哥舒翰樂見其成,對自己當年棄李相投楊國忠的先見之明極其滿意。


    其餘諸將麵麵相覷,他們對劍南戰事自有一番看法,無奈比不過楊國忠這位椒房貴戚簡在帝心。


    “陛下,王爵已定,臣請議邊將入相。”李林甫打破沉寂。


    “陛下,微臣再薦東平郡王安祿山拜相!”王正見的目標始終未變。


    “臣附議!”哥舒翰高聲讚同。確認王爵到手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報被安祿山羞辱之仇。


    “臣附議!”高仙芝與王正見暗中結成攻守同盟。


    “臣附議!”李光弼身為契丹後裔,對安祿山壓榨契丹族早有不滿。


    “臣附議!”阿史那暘力挺好友。


    “這?”李隆基見西部諸將除安思順未表態外,眾口一詞逼安祿山入京,不禁有些躊躇。


    雪舞紛紛、世事擾擾。


    華清宮前殿廣場上,李泌扳著指頭算道:“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阿史那暘,再加上王都護,五大邊將同心協力就一定能壓製住安祿山嗎?”


    “肯定不能。”王霨搖頭笑道:“家父與某推演數次,確信憑此無法撼動安祿山在聖人心中的地位。”


    “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費周章?”


    “因為五大邊將發難隻是個藥引。”王霨壞笑道。


    空氣凝滯、一觸即發。


    後殿之中,王正見帶頭發難,令氣氛還算和睦的朝議陡然間陰雲密布、山雨欲來。


    大願得償的楊國忠自不願安祿山入朝,他正琢磨如何反對王正見的提議,隻見安思順怒聲斥道:“王都護,幽州可不是庭州。契丹與奚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若無東平郡王在此鎮守,河北道千萬百姓將流離失所、淪為契丹人的奴隸!”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西域少年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命並收藏大唐西域少年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