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寒風像個刁鑽古怪的孩子,狡黠地從領口鑽了進去,柯之琅不禁打了個寒噤。她緊了緊衣領。

    “夕子,肚子在抗議,該慰勞慰勞吧!”

    夕子點頭表示讚成。

    路旁,一輛簡易的板車上放了一個煤炭爐,賣煎餅的小夥子緊張地忙碌著,身邊圍著幾個“饑寒交迫,望穿秋水”的女孩。柯之琅和夕子把包裹擱地上,也加入她們的行列。

    賣煎餅的小夥子麻利地將醃過的鹹菜和肉絲條塞進和好的麵團裏,擠扁,成餅狀,然後放入燒得滾燙的油鍋裏烙著,時不時來迴翻轉。鍋裏發出“嗞嗞”地響聲,冒起了煙霧,嗆得小夥子趕緊躲開咳嗽著。

    一會兒,煎餅就熟了,可是,對於垂涎欲滴的人來說,等待是漫長的。

    一鍋隻能放6個煎餅,被先前的幾個女孩買走了,她們邊走邊啃,有說有笑著。

    剩下柯之琅和夕子眼巴巴地望著黝黑的鍋底。

    小夥子善解人意地說:“兩位小姐請稍等,我就給你們烙,保證香脆可口,保質保量。”

    說完,馬上和麵粉,搓麵團,忙開了。

    天灰蒙蒙的,風“唿唿”地拍打著誰家的灌木籬笆牆“嗚嗚”作響。

    街上少有行人,冬日日短夜長。傍晚,人們都躲在家裏,隻有哪些不辭辛勞,為生活奔波在外忙碌的人,在這寒冷的冬天暮色中仍勤勤懇懇。

    望著小夥子揉麵的雙手,又粗又短,結了厚繭。柯之琅若感歎地說:“聽你的口音是四川人,這麽遠的地方,千裏迢迢到這裏來,真不容易啊!”

    小夥子憨憨地笑著,手裏不停歇地幹著。

    “這裏交通方便,投資商多,工廠也多,需要很多的勞動力。民以食為天嘛!幹咱這行,還好賺點錢。像我們那邊在山區裏,背朝烈日,腳踩泥巴,嚴寒酷暑,翻土挖草根,才更苦呢!”

    小夥子咽了口唾沫,“坦然地說,沒有人不撿輕鬆的活幹,而且,年輕人嘛,都希望到外麵去看看,見識見識,所以就離開了老家,能走多遠是多遠,憑著一點手藝,混口飯吃還是有的。”

    小夥子蠻健談的。柯之琅笑笑地說:“我跟你一樣,是到外麵打工的,我老家也是四川的。”

    夕子揚揚眉頭,看了一下柯之琅,阿琅姐又開始唬人了。

    小夥子停下手裏的活兒,盯著柯之琅疑惑著:麵前的人,無論長相,氣質,如何都瞧不出一點川妹子的影子。

    柯之琅笑笑:“我在四川出生,我母親是本市人,年輕的時候,愛上了我爸爸,後來就跟我爸爸私奔了,跑到爸爸的老家。媽媽生下了我,把我放外婆家,我在這土生土長的。”

    小夥子憨厚地笑了:“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一點都看不出你是我老鄉啊!”

    柯之琅瞟了夕子一眼,說得更帶勁了,“你想不到的更多呢,我有個男孩有兩歲半了。”

    鍋裏的油“嗞嗞”地響著,急促地催著主人——火候到啦!

    小夥子聽了柯之琅的話,愕然地瞪大了眼,一不留神,手裏的麵餅“刺溜”滑進了鍋裏。

    小夥子瞪著眼睛看著柯之琅,又想求證似望著夕子。

    夕子不想拆柯之琅的慌,含糊地“嗯”了聲。

    柯之琅扁扁嘴:“我老公對我不好,我離家出走嘍。”

    小夥子不相信地搖搖頭,說:“你這麽年輕,我不信,我要跟你打賭。”

    柯之琅說:“不用了,我跟命運打過賭了,後來輸給了命運,所以我十七歲就嫁人了。”她想了想又添了句:“信不信由你,說不說由我。”

    小夥子半信半疑。

    鍋裏的四張餅烙好了,香噴噴得誘人。小夥子用四四方方的白紙包好,裝在塑料袋裏遞給柯之琅。

    “我們是老鄉,不用算錢,我請客。”

    柯之琅趕緊掏錢,“哎呀!怎麽好意思,你也是做小本生意的。”

    小夥子擺擺手,躲開不接受。

    柯之琅把錢放在旁邊的和麵板上,拿好包裹拉著夕子就跑。

    背後傳來好心小夥子“喂喂”的唿叫聲。

    跑了老遠,她們停了下來,柯之琅按著肚子,笑彎了腰。

    “在這個冬天,編織了一個騙人的故事,隻是開玩笑,尋個開心,不損人,不裏己。”柯之琅頗得意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歲月留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鶴鄉聽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鶴鄉聽濤並收藏歲月留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