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約定的這一天,吳茱兒早早進了城,來到客棧門前,就見太史擎帶著小鹿子已經等在那裏了,他人高馬大,穿著直綴長袍,交領白紉,頭戴紗網露出一張罕見的好相貌,令人目眩,實難相信這樣年輕俊俏的郎君,居然是一位舉人老爺。
她快跑幾步趕上前去,叉手一彎腰:“來遲來遲,叫相公等我。”
太史擎打量她,一如他所料,這呆瓜沒點兒自覺,仍穿著她那套舊布衫麻草鞋,梳著雙包頭,腰間掛一根褪色的竹笛,一副市井小民的打扮。
“免了。”他不愛見人衝著他這一身行頭點頭哈腰,若非是登門挑釁,他寧願穿得舒服一些。
小鹿子冒了頭,笑嘻嘻地遞上一樣東西,對吳茱兒道:“這是我家少主昨日親自挑選的笛子,贈予吳娘子。”
吳茱兒向他手裏看去,眼前不由地一亮,隻見一管鮮豔欲滴的翠笛,腰身筆挺,眼孔圓潤,末端係著一條黃絲絛,掛著玉墜兒,似個嬌滴滴的小姑娘一般漂亮。
“給我的?”她驚道。見小鹿子點頭,她連忙擺擺手道:“不成不成,那個誰說過,無功不受祿,我還欠著恩公的人情,怎好意思反過來拿要。”
“拿著,今日有你立功的機會。”太史擎抓起翠笛拋向她。
吳茱兒生怕它摔在地上,隻好慌手慌腳地接在懷裏,再要說些推拒的話,太史擎已是轉身大步朝前走了。小鹿子招招手示意她跟上,她低頭看看懷裏的翠笛,摟緊了追上去。
......
茅山書院位於句容縣東南,茅山後山下。
但凡書院,曆來都有“講學”這一項傳統,即是推選出書院內有名望或者有才學之人作為講師,於特定的日子裏公開講述自己在學術上的心得與體會。凡到場者皆可旁聽,不拘身份貴賤,正所謂“有教無類”。
茅山書院也不例外,雖沒有東林書院的東林會約聞名海外,但是每月十五日,都在茅山腳下有一場講學。方圓百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讀書人更是趨之若鶩,當日茅山腳下必定是人山人海,觀者甚多。
這天,又逢十五。一大清早就見那貨郎兒肩著挑擔進山,還有那賣紙的賣墨的,提前就在山腳下占了好攤位,又有臨時搭起的茶棚,要上一壺清茶便能占個座兒,省兩個銅錢租板凳。
吳茱兒跟著太史擎來到山腳下,入目全是人,若非是太史擎這一身派頭叫人不敢造次,路人見之紛紛讓道,他們都不一定能擠得進去。
講壇就設在一片寬闊的平地上,中央有一塊大青石,上麵鋪著席子,擺著蒲團,那是今日講師的席位。
講壇四周的好位置都叫人占滿了,約莫鋪了十幾張草席,三三兩兩席地而坐,盡是些穿袍子戴巾子的讀書人,坐在那裏談笑風生,吟詩作對,沒有哪個平頭的老百姓好意思往跟前湊的。
吳茱兒越往前走,越是心虛,頭埋的越低,同前麵趾高氣揚的太史擎,還有昂首挺胸的小鹿子一比,就像是一隻誤闖進鶴群裏的野鴨子,招人側目。
其實是她想多了,有太史擎這樣玉樹臨風的人物在前,誰會留意到她呢。
好不容易擠到了平地上,離著大青石能有七八丈遠,有一張草席上還留著空位,那處獨坐的書生感到身後有人接近,抬頭一見,暗暗吃了一驚,連忙起身作揖,一麵讓座:
“相公請坐。”
太史擎倒不客氣,撩起衣袍盤膝坐下,對那書生擺手道:“坐罷。”
書生麵露喜色,趕緊坐到他身旁,頻頻側顧,忍不住搭話:“敢問足下高姓,聽口音不似當地人。”
太史擎目不斜視,懶得迴頭看他一眼,敷衍道:“吾字魁一,江西人士。”
“原來是魁一兄,久仰久仰,弊姓祝,表字知德,兄台喚我表字即可。”這個祝知德倒是個自來熟,不怵太史擎的冷臉,剃頭擔子一頭熱。
不怪他上趕著套近乎,太史擎的身份擺在那裏。
當今科舉,三年一迴大比,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輪。這童試,又分為院式、府試和縣試三場,先要過了院試,才有生員的資格,方能進入官學或書院求學,稱之秀才,又叫書生。
再進一步就是鄉試,同樣是三年一迴,八月期間,在各省省城舉行,又稱秋闈。秀才去赴鄉試,由天子欽點主考官主持,需得登榜,才能稱之舉人。這一考尤為艱難,萬人爭過獨木橋,能夠上岸的又有幾人。
到了這一步,就算有了進京趕考的資格,隻差一步就能進得廟堂,登高望遠,是以舉人又被時人笑稱“半步官”。
祝知德三年前就過了童試,鄉試落榜,今秋八月預備再次下場。今日遇著個前輩,既有同席之緣,豈會不抓緊機會攀談,就算不能請教些考場上的訣竅,也能結交一位前途大好的朋友,何樂而不為。
於是就見祝知德一張嘴吧嗒吧嗒個不停,太史擎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魁一兄,你家既在江西,可曾到過白鹿書院一遊?哎呀,據說太史公當年離朝返鄉,就在白鹿書院隱居,擔當院主,若是有幸見得一麵,聆聽一句教誨,真不枉此生了。”
“......”
小鹿子捂嘴偷笑,心說:我家少主天天被院主念叨,耳朵裏都快長繭子了,怕的家都不敢迴呢。
他扭頭想同吳茱兒說話,卻發現她站在身後的人牆邊上,畏手畏腳不敢靠近。他眼珠子一轉,湊到太史擎耳邊小聲嘀咕了兩句,太史擎轉頭看了看她,皺了皺眉毛,點點頭,從袖裏摸出了錢袋子丟給他。
“你們去吧。”就這點膽子還要進京闖蕩,真是生嫌命長。
小鹿子得了令,跑去吳茱兒身邊,拉了拉她袖子,示意她往外走,吳茱兒不明所以,跟著他擠出了人牆,問他道:“咱們這是去哪兒啊?”
小鹿子東張西望,興匆匆道:“我剛剛看見路邊兒有賣千層糕的,咱們過去嚐嚐,待會兒給少主捎一壺清茶就好。”
吳茱兒早晨隻是喝了一碗稀米湯,這會兒肚裏確實餓了,聞見遠處飄來的香氣兒,點點頭,就隨他去了。
平緩的山路兩旁盡是些挑擔子擺攤子的小商小販,有的吃有得玩。小鹿子找到了那家賣千層糕的,五顏六色切成菱形,一層一層中間夾著香瓜果脯、青梅蜜棗,最上一層撒著紅絲綠絲和花生碎,瞧著就饞人,價錢也不貴,隻要八個銅板一塊兒。
他們一人一塊,吳茱兒將翠笛插在腰帶上打了個結,搶著掏了錢,小鹿子沒同她爭搶,“啊嗚”咬了一大口,滿嘴香甜,軟糯好吃,那梅子幹酸酸的化在口裏,別提多有滋味兒了。
手裏的千層糕沒有吃完,小鹿子又跑到另一家賣涼粉的攤子上,要了兩碟子澆上醋和麻油,撒上蔥末辣椒末,一邊招唿了吳茱兒來吃,一邊吸溜了一大口,擠著眼睛吐著舌頭喊辣。
吳茱兒哈哈大笑,幹脆放開了肚子,陪著他吃喝,很快兩人就把附近的小吃攤子嚐了一遍,吃得他們滿頭大汗,直打飽嗝。
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鍾鳴聲,山腳下一陣騷動,原是茅山書院的人來了。
吳茱兒趕緊催著小鹿子到茶棚去提了一壺清茶,借了個杯子,就往迴跑。
(ps:臨時要出門三天,不斷更,章迴稍瘦,建議攢上三天再看。)
她快跑幾步趕上前去,叉手一彎腰:“來遲來遲,叫相公等我。”
太史擎打量她,一如他所料,這呆瓜沒點兒自覺,仍穿著她那套舊布衫麻草鞋,梳著雙包頭,腰間掛一根褪色的竹笛,一副市井小民的打扮。
“免了。”他不愛見人衝著他這一身行頭點頭哈腰,若非是登門挑釁,他寧願穿得舒服一些。
小鹿子冒了頭,笑嘻嘻地遞上一樣東西,對吳茱兒道:“這是我家少主昨日親自挑選的笛子,贈予吳娘子。”
吳茱兒向他手裏看去,眼前不由地一亮,隻見一管鮮豔欲滴的翠笛,腰身筆挺,眼孔圓潤,末端係著一條黃絲絛,掛著玉墜兒,似個嬌滴滴的小姑娘一般漂亮。
“給我的?”她驚道。見小鹿子點頭,她連忙擺擺手道:“不成不成,那個誰說過,無功不受祿,我還欠著恩公的人情,怎好意思反過來拿要。”
“拿著,今日有你立功的機會。”太史擎抓起翠笛拋向她。
吳茱兒生怕它摔在地上,隻好慌手慌腳地接在懷裏,再要說些推拒的話,太史擎已是轉身大步朝前走了。小鹿子招招手示意她跟上,她低頭看看懷裏的翠笛,摟緊了追上去。
......
茅山書院位於句容縣東南,茅山後山下。
但凡書院,曆來都有“講學”這一項傳統,即是推選出書院內有名望或者有才學之人作為講師,於特定的日子裏公開講述自己在學術上的心得與體會。凡到場者皆可旁聽,不拘身份貴賤,正所謂“有教無類”。
茅山書院也不例外,雖沒有東林書院的東林會約聞名海外,但是每月十五日,都在茅山腳下有一場講學。方圓百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讀書人更是趨之若鶩,當日茅山腳下必定是人山人海,觀者甚多。
這天,又逢十五。一大清早就見那貨郎兒肩著挑擔進山,還有那賣紙的賣墨的,提前就在山腳下占了好攤位,又有臨時搭起的茶棚,要上一壺清茶便能占個座兒,省兩個銅錢租板凳。
吳茱兒跟著太史擎來到山腳下,入目全是人,若非是太史擎這一身派頭叫人不敢造次,路人見之紛紛讓道,他們都不一定能擠得進去。
講壇就設在一片寬闊的平地上,中央有一塊大青石,上麵鋪著席子,擺著蒲團,那是今日講師的席位。
講壇四周的好位置都叫人占滿了,約莫鋪了十幾張草席,三三兩兩席地而坐,盡是些穿袍子戴巾子的讀書人,坐在那裏談笑風生,吟詩作對,沒有哪個平頭的老百姓好意思往跟前湊的。
吳茱兒越往前走,越是心虛,頭埋的越低,同前麵趾高氣揚的太史擎,還有昂首挺胸的小鹿子一比,就像是一隻誤闖進鶴群裏的野鴨子,招人側目。
其實是她想多了,有太史擎這樣玉樹臨風的人物在前,誰會留意到她呢。
好不容易擠到了平地上,離著大青石能有七八丈遠,有一張草席上還留著空位,那處獨坐的書生感到身後有人接近,抬頭一見,暗暗吃了一驚,連忙起身作揖,一麵讓座:
“相公請坐。”
太史擎倒不客氣,撩起衣袍盤膝坐下,對那書生擺手道:“坐罷。”
書生麵露喜色,趕緊坐到他身旁,頻頻側顧,忍不住搭話:“敢問足下高姓,聽口音不似當地人。”
太史擎目不斜視,懶得迴頭看他一眼,敷衍道:“吾字魁一,江西人士。”
“原來是魁一兄,久仰久仰,弊姓祝,表字知德,兄台喚我表字即可。”這個祝知德倒是個自來熟,不怵太史擎的冷臉,剃頭擔子一頭熱。
不怪他上趕著套近乎,太史擎的身份擺在那裏。
當今科舉,三年一迴大比,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輪。這童試,又分為院式、府試和縣試三場,先要過了院試,才有生員的資格,方能進入官學或書院求學,稱之秀才,又叫書生。
再進一步就是鄉試,同樣是三年一迴,八月期間,在各省省城舉行,又稱秋闈。秀才去赴鄉試,由天子欽點主考官主持,需得登榜,才能稱之舉人。這一考尤為艱難,萬人爭過獨木橋,能夠上岸的又有幾人。
到了這一步,就算有了進京趕考的資格,隻差一步就能進得廟堂,登高望遠,是以舉人又被時人笑稱“半步官”。
祝知德三年前就過了童試,鄉試落榜,今秋八月預備再次下場。今日遇著個前輩,既有同席之緣,豈會不抓緊機會攀談,就算不能請教些考場上的訣竅,也能結交一位前途大好的朋友,何樂而不為。
於是就見祝知德一張嘴吧嗒吧嗒個不停,太史擎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魁一兄,你家既在江西,可曾到過白鹿書院一遊?哎呀,據說太史公當年離朝返鄉,就在白鹿書院隱居,擔當院主,若是有幸見得一麵,聆聽一句教誨,真不枉此生了。”
“......”
小鹿子捂嘴偷笑,心說:我家少主天天被院主念叨,耳朵裏都快長繭子了,怕的家都不敢迴呢。
他扭頭想同吳茱兒說話,卻發現她站在身後的人牆邊上,畏手畏腳不敢靠近。他眼珠子一轉,湊到太史擎耳邊小聲嘀咕了兩句,太史擎轉頭看了看她,皺了皺眉毛,點點頭,從袖裏摸出了錢袋子丟給他。
“你們去吧。”就這點膽子還要進京闖蕩,真是生嫌命長。
小鹿子得了令,跑去吳茱兒身邊,拉了拉她袖子,示意她往外走,吳茱兒不明所以,跟著他擠出了人牆,問他道:“咱們這是去哪兒啊?”
小鹿子東張西望,興匆匆道:“我剛剛看見路邊兒有賣千層糕的,咱們過去嚐嚐,待會兒給少主捎一壺清茶就好。”
吳茱兒早晨隻是喝了一碗稀米湯,這會兒肚裏確實餓了,聞見遠處飄來的香氣兒,點點頭,就隨他去了。
平緩的山路兩旁盡是些挑擔子擺攤子的小商小販,有的吃有得玩。小鹿子找到了那家賣千層糕的,五顏六色切成菱形,一層一層中間夾著香瓜果脯、青梅蜜棗,最上一層撒著紅絲綠絲和花生碎,瞧著就饞人,價錢也不貴,隻要八個銅板一塊兒。
他們一人一塊,吳茱兒將翠笛插在腰帶上打了個結,搶著掏了錢,小鹿子沒同她爭搶,“啊嗚”咬了一大口,滿嘴香甜,軟糯好吃,那梅子幹酸酸的化在口裏,別提多有滋味兒了。
手裏的千層糕沒有吃完,小鹿子又跑到另一家賣涼粉的攤子上,要了兩碟子澆上醋和麻油,撒上蔥末辣椒末,一邊招唿了吳茱兒來吃,一邊吸溜了一大口,擠著眼睛吐著舌頭喊辣。
吳茱兒哈哈大笑,幹脆放開了肚子,陪著他吃喝,很快兩人就把附近的小吃攤子嚐了一遍,吃得他們滿頭大汗,直打飽嗝。
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鍾鳴聲,山腳下一陣騷動,原是茅山書院的人來了。
吳茱兒趕緊催著小鹿子到茶棚去提了一壺清茶,借了個杯子,就往迴跑。
(ps:臨時要出門三天,不斷更,章迴稍瘦,建議攢上三天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