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承乾似乎有些明白李寬為何明明不在長安多年,但依舊深受下麵幾個弟弟敬重的原因了,李寬確實比他與老四多了對親人的關切之心。
他們這些作為皇子的人,離開長安城前往封地,所擔憂的人並非自己父皇,而是久居深宮的母妃。
他與李泰居住在宮裏,卻對這些弟弟的母妃視而不見,反觀李寬,遠在閩州、遠在台北,也會每年過節時,派人送禮到後宮之中,這就是一份情義,一份對親人的關切。
就像現在,明明可以自己上奏,領下這份功勞,但卻沒有忘記弟弟,也沒有忘記他這個哥哥。
當然,也可以說拉攏,但對大唐皇位並無覬覦之心的李寬,李承乾不認為這是拉攏。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當初顏師傅教導的道理,自己是什麽時候忘記的呢?
李承乾歎了口氣,李寬還以為李承乾是在傷感官場上出現的問題,安慰了幾句,便看著沈光笑道:“此地受老虎擾鬧,莊戶們搬走之事,本應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所以這筆錢財不能你承擔,我會派人給他們一筆足夠的遷移錢財。
不過這件事還是得您老去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想必您老也明白,所以別說是我的安排,這一路看來,莊子裏大概有六七戶人家,每家二十貫應該是足夠的,我給您老一百五十兩,您老看著安排。”
“老朽代莊戶謝過楚王殿下。”沈光跪下了,當時知道李寬他們身份時,李寬發怒時,沈光都沒有跪下,但現在卻是跪下了。
“您老也不必如此,您老這樣,不是讓我們這些晚輩折壽麽,快起來。”李寬扶起沈光,笑道:“事情也就這樣了,我們哥三就告······”
辭,沒能說出口,因為李寬聽見了門外傳來馬車聲,也傳來了沈家二小子的喊聲:“娘,俺爹咋樣了,俺把王杏林給請來了。”
對於這個王杏林,李寬是好奇的,也是不滿意的,所以他打算留下看看,“老大、老六,你們要不先迴去,我再看看,學學醫術。”
“二哥,您的醫術還用跟這些人學?”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明白不,當年我師父還得跟我學醫呢。”
“那行吧,我也看看。”李愔點點,覺得肚子似乎也沒多餓,笑看著李承乾,問道:“大哥,你迴不迴?你要是迴去就替小弟給······”
話還沒有說完,就看見李承乾搖頭,李愔隻好住嘴了。
話說那王杏林,從沈家老二到縣城請他時,他便有些驚訝,沈家是什麽人家,他自然也知道,沈家的老頭兒有一手好武藝,以前還弄過老虎到城裏販賣,後來在城裏弄了鐵匠鋪,得罪了人才一直居住在老陳家莊,家境比當地的莊戶好,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總歸,不可能會有馬車,更別說如今有護衛了。
難道沈家有什麽富商之類的遠親?
王杏林暗暗猜測著,不由的眯起了雙眼,笑嗬嗬的跟著沈從文進了小院。
王杏林有這樣的猜測也怪不著他,沈家老二是實在人,但也比哥哥要聰慧一些,去縣城請人時就直接給了十貫錢的診費,說是一個大哥賞賜了三十貫,沒敢說自己打劫來的錢財。
再加上李寬府上的馬車並非像其他王府的車架,乃是單馬,自然會被認為是富商之家,李寬無心扮豬吃老虎,隻是習慣而已。
“喊什麽喊,你爹正與貴人說話呢,等著。”
沈夫人的聲音傳進了屋中,沈光尷尬的笑了笑,看了眼李寬哥三,見李寬點頭,沈光才開口道:“夫人,請王杏林進來。”
王杏林有些不高興,就是本縣縣令也得奉自己為座上賓,不就是個富商麽,還拽起來了,呸。
進門,王杏林就明白自己想錯了。
縣令,他見過,就是州刺史他也見過,眼前這三人雖年紀輕輕,卻有一州刺史的氣度,不是一般人,不會是哪位國公之後吧,沈家會有這樣的遠親?
“在下王遠,見過三位公子。”
王杏林在笑,笑容之中帶著討好的意味,再加上他胖乎乎的身材,讓人感覺有些像大阿福,很喜氣,就像真實版的吉祥物。
李寬三人點點頭,沒有說話。
“不知三位是哪位國公府上公子?”
不知是為了好玩,還是因為其他,李愔竟然笑道:“我們唐國公府上的。”
聽到這句話,沈光無奈一笑,王遠卻是愣了愣,一本正經道:“公子莫開玩笑,在下雖在劍州,地處荒野之地,但也知道當朝未有唐國公府,胡言國公府可是大罪?”
“王杏林,他們還真可以說是唐國公府的。”沈光苦笑道。
“這天下何時有了一個唐國公呢?”王杏林嘀嘀咕咕著。
“廢話就不要多說,看病吧,若是有本事,本公子舉薦你到太醫署任職也不無不可。”李寬開口了。
把脈診病,給出的病症結論與李寬差不多,但最終的治愈辦法卻是與李寬大不相同。
“大可安心,吃下老夫開的藥,半月便可痊愈。”
王遠看著沈家母子三人,給出了保證,笑道:“今日沈二郎已經付了診費,但沈老漢的病情加重了一些,所以尚需增加十貫。”
既然賞賜了三十貫錢,在增加十貫錢,王遠覺得沈家人應該可以接受。
“先開藥方,若是本公子看過藥方,覺得滿意,別說十貫,就是百兩銀子本公子也付得起。”
“這位公子也懂藥理?”王遠謹慎道。
“略知一二,在醫書看過一些。”李寬平靜道,
我去,二哥可真會裝,竟然說自己略知一二了,那太醫署的一眾禦醫豈不是廢物,李愔心裏快要笑死了,決定以後自己有機會也裝一次,這樣的感覺應該挺爽的。
李愔是心裏笑,王遠卻是笑容滿麵,既然是略知一二那就好辦了,想想也是國公家的公子哪會涉足醫術。
王遠打開自己的藥箱,拿出了紙筆,刷刷的寫下了藥方。
李寬站在遠處,沒有過去看,畢竟藥方對於這個時代的醫生來說,可以說是安身立命的本錢,一般人不會輕易的將藥方給別人看,自己過去看就等於是偷,畢竟像孫道長一樣的人不多。
當然,王遠若是為了李寬的許諾,親手拿給他看,那就不算了。
看著王遠遞來藥方,李寬笑了。
看了幾味藥,他就笑不出來了,藥方確實算得上對症下藥,也確實可以讓沈光用幾副藥之後便恢複如初,但這是虎狼之藥,說白了就是以壽命來換取短時間的強壯。
若是按照這個藥方服藥,沈光大概也就能活完今年,但是調養得當自然可以活的更久,可是有一點,氣血虧虛,積勞成疾,需要名貴的藥材調養。
沈光是一個農戶,對於一個農戶人家,王遠開這樣的藥沒有問題,確實有幾分本事,而收取二十貫的診費也確實證明了他的醫德不怎麽樣。
拿著這個藥方,到藥店購買藥材,甚至不到二十文錢,他卻敢獅子大開口,索要二十貫。
此前李寬隻是懷疑,畢竟調養需要貴的藥材,十貫錢買品質差一些的藥材也是可以的,說十貫錢也可以接受,而且說能恢複如初也不是沒有可能,萬一是人家的不傳之密呢,比如配上獨特的針灸手法。
但現在,李寬可以確定了,這個人醫德有問題。
見李寬拿著藥方不說話,李愔問道:“二哥,這藥方有問題?”
“藥方沒有任何問題,以沈老爺子的狀況,是對症下藥,也能保證恢複如初,不過隻能活一兩年,以沈家的家境來說算是最好的藥方。
作為醫者來說,他的醫術是不錯的,全天下能想到開這種藥方來治病的人不多,就我所知不超過兩掌之數,就是太醫署的醫官也有許多人不及,但他的醫德有問題。”
“二哥,醫德是啥意思?”
“就是說他品行不好,藥方上的藥材雖改換了名字,但其實都是些尋常的藥材,這麽說吧,拿這副藥方去藥鋪抓藥隻要二十文,若是放在長安城,沈老爺子親自上門問診,醫者大概也就隻要三十文而已,這三十文包括問診和藥材的費用。”
“足下此言不妥,長安藥鋪多,藥材價格便宜,但蜀路難行,運送到劍州的藥材本就不多,藥材自然比其他地方貴,況且在下師從孫神醫,以師父他老人家的名望,在下索要二十貫有何不可,若是本縣縣令,二十貫未必能讓在下問診。”
“你是說你師父是孫思邈孫道長?”李寬平靜的問道。
“不錯,在下真是家師弟子,小師弟乃當今楚王殿下。”
王遠聽到李寬的解釋就知道自己遇見的並非什麽略知一二的國公公子,而是很懂醫術的國公公子,但他開的藥方沒有問題,隻是價格高而已,他也有底氣。
但對方畢竟是國公家的公子,萬一真要找他麻煩,他也承受不起,隻能把自己的身份給抬出來,自己是楚王的師兄,就是國公家的公子也得給楚王麵子,沒毛病。
他們這些作為皇子的人,離開長安城前往封地,所擔憂的人並非自己父皇,而是久居深宮的母妃。
他與李泰居住在宮裏,卻對這些弟弟的母妃視而不見,反觀李寬,遠在閩州、遠在台北,也會每年過節時,派人送禮到後宮之中,這就是一份情義,一份對親人的關切。
就像現在,明明可以自己上奏,領下這份功勞,但卻沒有忘記弟弟,也沒有忘記他這個哥哥。
當然,也可以說拉攏,但對大唐皇位並無覬覦之心的李寬,李承乾不認為這是拉攏。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當初顏師傅教導的道理,自己是什麽時候忘記的呢?
李承乾歎了口氣,李寬還以為李承乾是在傷感官場上出現的問題,安慰了幾句,便看著沈光笑道:“此地受老虎擾鬧,莊戶們搬走之事,本應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所以這筆錢財不能你承擔,我會派人給他們一筆足夠的遷移錢財。
不過這件事還是得您老去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想必您老也明白,所以別說是我的安排,這一路看來,莊子裏大概有六七戶人家,每家二十貫應該是足夠的,我給您老一百五十兩,您老看著安排。”
“老朽代莊戶謝過楚王殿下。”沈光跪下了,當時知道李寬他們身份時,李寬發怒時,沈光都沒有跪下,但現在卻是跪下了。
“您老也不必如此,您老這樣,不是讓我們這些晚輩折壽麽,快起來。”李寬扶起沈光,笑道:“事情也就這樣了,我們哥三就告······”
辭,沒能說出口,因為李寬聽見了門外傳來馬車聲,也傳來了沈家二小子的喊聲:“娘,俺爹咋樣了,俺把王杏林給請來了。”
對於這個王杏林,李寬是好奇的,也是不滿意的,所以他打算留下看看,“老大、老六,你們要不先迴去,我再看看,學學醫術。”
“二哥,您的醫術還用跟這些人學?”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明白不,當年我師父還得跟我學醫呢。”
“那行吧,我也看看。”李愔點點,覺得肚子似乎也沒多餓,笑看著李承乾,問道:“大哥,你迴不迴?你要是迴去就替小弟給······”
話還沒有說完,就看見李承乾搖頭,李愔隻好住嘴了。
話說那王杏林,從沈家老二到縣城請他時,他便有些驚訝,沈家是什麽人家,他自然也知道,沈家的老頭兒有一手好武藝,以前還弄過老虎到城裏販賣,後來在城裏弄了鐵匠鋪,得罪了人才一直居住在老陳家莊,家境比當地的莊戶好,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總歸,不可能會有馬車,更別說如今有護衛了。
難道沈家有什麽富商之類的遠親?
王杏林暗暗猜測著,不由的眯起了雙眼,笑嗬嗬的跟著沈從文進了小院。
王杏林有這樣的猜測也怪不著他,沈家老二是實在人,但也比哥哥要聰慧一些,去縣城請人時就直接給了十貫錢的診費,說是一個大哥賞賜了三十貫,沒敢說自己打劫來的錢財。
再加上李寬府上的馬車並非像其他王府的車架,乃是單馬,自然會被認為是富商之家,李寬無心扮豬吃老虎,隻是習慣而已。
“喊什麽喊,你爹正與貴人說話呢,等著。”
沈夫人的聲音傳進了屋中,沈光尷尬的笑了笑,看了眼李寬哥三,見李寬點頭,沈光才開口道:“夫人,請王杏林進來。”
王杏林有些不高興,就是本縣縣令也得奉自己為座上賓,不就是個富商麽,還拽起來了,呸。
進門,王杏林就明白自己想錯了。
縣令,他見過,就是州刺史他也見過,眼前這三人雖年紀輕輕,卻有一州刺史的氣度,不是一般人,不會是哪位國公之後吧,沈家會有這樣的遠親?
“在下王遠,見過三位公子。”
王杏林在笑,笑容之中帶著討好的意味,再加上他胖乎乎的身材,讓人感覺有些像大阿福,很喜氣,就像真實版的吉祥物。
李寬三人點點頭,沒有說話。
“不知三位是哪位國公府上公子?”
不知是為了好玩,還是因為其他,李愔竟然笑道:“我們唐國公府上的。”
聽到這句話,沈光無奈一笑,王遠卻是愣了愣,一本正經道:“公子莫開玩笑,在下雖在劍州,地處荒野之地,但也知道當朝未有唐國公府,胡言國公府可是大罪?”
“王杏林,他們還真可以說是唐國公府的。”沈光苦笑道。
“這天下何時有了一個唐國公呢?”王杏林嘀嘀咕咕著。
“廢話就不要多說,看病吧,若是有本事,本公子舉薦你到太醫署任職也不無不可。”李寬開口了。
把脈診病,給出的病症結論與李寬差不多,但最終的治愈辦法卻是與李寬大不相同。
“大可安心,吃下老夫開的藥,半月便可痊愈。”
王遠看著沈家母子三人,給出了保證,笑道:“今日沈二郎已經付了診費,但沈老漢的病情加重了一些,所以尚需增加十貫。”
既然賞賜了三十貫錢,在增加十貫錢,王遠覺得沈家人應該可以接受。
“先開藥方,若是本公子看過藥方,覺得滿意,別說十貫,就是百兩銀子本公子也付得起。”
“這位公子也懂藥理?”王遠謹慎道。
“略知一二,在醫書看過一些。”李寬平靜道,
我去,二哥可真會裝,竟然說自己略知一二了,那太醫署的一眾禦醫豈不是廢物,李愔心裏快要笑死了,決定以後自己有機會也裝一次,這樣的感覺應該挺爽的。
李愔是心裏笑,王遠卻是笑容滿麵,既然是略知一二那就好辦了,想想也是國公家的公子哪會涉足醫術。
王遠打開自己的藥箱,拿出了紙筆,刷刷的寫下了藥方。
李寬站在遠處,沒有過去看,畢竟藥方對於這個時代的醫生來說,可以說是安身立命的本錢,一般人不會輕易的將藥方給別人看,自己過去看就等於是偷,畢竟像孫道長一樣的人不多。
當然,王遠若是為了李寬的許諾,親手拿給他看,那就不算了。
看著王遠遞來藥方,李寬笑了。
看了幾味藥,他就笑不出來了,藥方確實算得上對症下藥,也確實可以讓沈光用幾副藥之後便恢複如初,但這是虎狼之藥,說白了就是以壽命來換取短時間的強壯。
若是按照這個藥方服藥,沈光大概也就能活完今年,但是調養得當自然可以活的更久,可是有一點,氣血虧虛,積勞成疾,需要名貴的藥材調養。
沈光是一個農戶,對於一個農戶人家,王遠開這樣的藥沒有問題,確實有幾分本事,而收取二十貫的診費也確實證明了他的醫德不怎麽樣。
拿著這個藥方,到藥店購買藥材,甚至不到二十文錢,他卻敢獅子大開口,索要二十貫。
此前李寬隻是懷疑,畢竟調養需要貴的藥材,十貫錢買品質差一些的藥材也是可以的,說十貫錢也可以接受,而且說能恢複如初也不是沒有可能,萬一是人家的不傳之密呢,比如配上獨特的針灸手法。
但現在,李寬可以確定了,這個人醫德有問題。
見李寬拿著藥方不說話,李愔問道:“二哥,這藥方有問題?”
“藥方沒有任何問題,以沈老爺子的狀況,是對症下藥,也能保證恢複如初,不過隻能活一兩年,以沈家的家境來說算是最好的藥方。
作為醫者來說,他的醫術是不錯的,全天下能想到開這種藥方來治病的人不多,就我所知不超過兩掌之數,就是太醫署的醫官也有許多人不及,但他的醫德有問題。”
“二哥,醫德是啥意思?”
“就是說他品行不好,藥方上的藥材雖改換了名字,但其實都是些尋常的藥材,這麽說吧,拿這副藥方去藥鋪抓藥隻要二十文,若是放在長安城,沈老爺子親自上門問診,醫者大概也就隻要三十文而已,這三十文包括問診和藥材的費用。”
“足下此言不妥,長安藥鋪多,藥材價格便宜,但蜀路難行,運送到劍州的藥材本就不多,藥材自然比其他地方貴,況且在下師從孫神醫,以師父他老人家的名望,在下索要二十貫有何不可,若是本縣縣令,二十貫未必能讓在下問診。”
“你是說你師父是孫思邈孫道長?”李寬平靜的問道。
“不錯,在下真是家師弟子,小師弟乃當今楚王殿下。”
王遠聽到李寬的解釋就知道自己遇見的並非什麽略知一二的國公公子,而是很懂醫術的國公公子,但他開的藥方沒有問題,隻是價格高而已,他也有底氣。
但對方畢竟是國公家的公子,萬一真要找他麻煩,他也承受不起,隻能把自己的身份給抬出來,自己是楚王的師兄,就是國公家的公子也得給楚王麵子,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