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長安城靜悄悄的,巡街武侯打著火把在城中走動,幾簇橙光閃動,若是巡街武侯不說話,夜幕中的長安城像似一片鬼蜮。


    巡街武侯這個職位其實挺不錯的,隻不過“不錯”二字是代表春夏秋的季節。


    春夏秋三季時,在淨街鼓敲響之後,有不少人來不及趕迴家門,被巡街武侯撞上是有不少人寧願出幾文錢免去一頓責罰的,他們也有一筆外快。


    但是深冬時節,整個長安城都在冰天雪地之中,別說晚歸的百姓和士子了,就是賊偷也不會在大半夜出門,所以冬季的長安城,在巡街武侯們看來比任何時候都要漫長。


    一輛馬車進入明德門,在長安城中緩緩前進,車輪軋過積雪,發出了咯吱咯吱的響聲,在寂靜的長安城中尤為刺耳。


    “老叔,油水來了。”一位年紀輕輕的巡街武侯笑了,顯然是剛加入不久。


    被稱作老叔的武侯想也不想,就踹了開口的那人一腳,帶著笑臉朝馬車迎了上去。


    能在深夜從明德門進城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若無緊急要務便是皇子國公之流,這些人都不是他們巡街武侯能惹得起的,還想收刮油水,不要命了。


    尚未等迅捷武侯開口,駕車的車夫便傲然道:“我家老爺乃陳州刺史。”


    一州刺史雖不如王爺國公,但也是一方大員,巡街武侯同樣不敢惹,恭敬的笑問著需不需要帶路。


    車夫應該是屬於比較囂張之人,冷哼一聲便駕著馬車走了。


    直到車架從武侯眼前消失,巡街武侯爆發了心中的怒火。


    “呸,區區一個陳州刺史,囂張個屁。”


    在長安城中巡街,別說刺史,就是王公之流,武侯們也見得多了,雖說王、公府上的仆從也囂張,但人家好歹也知曉打賞兩個銅板,親切如楚王府甚至不隻兩文錢,出手就是一二兩銀子,若是運氣好遇見的是楚王殿下,還能與楚王殿下交談一番。


    “一州刺史勒,好大的官了。”年輕的武侯一臉向往。


    “屁大的官,咱們這長安城隨意一個都比他高。”武侯不屑的撇了撇嘴,笑道:“想當年長樂公主出嫁,老叔我正好遇見楚王殿下迴府,那時楚王殿下甚至還親自出車廂與咱們交談,一人得了二兩銀子的賞錢,區區一個刺史算什麽,沒見識。”


    這個故事,老叔是打算講一輩子了吧,年輕武侯心中腹議。


    果不其然,武侯一邊巡街一邊說起了當年長樂公主出嫁時,李寬迴京時的故事。


    馬車行駛了小半個時辰,總算是到達了既定的地方,柳氏為自家在興化坊置辦的院子。


    不得不說,柳氏是個有遠見的人,自家女兒與李哲定下婚約之後便看明白了,自己一家迴長安城是遲早的事,早就購買了宅子做準備。


    而且興化坊一般居住的人多是朝堂五品左右的官員,王仁祐調往長安城,想來也就是五品左右的京官,興化坊無疑是最合適的。


    可惜柳氏忘了自己的女兒,也忘記了同安大長公主這個媒婆。


    此時已到半夜,王家人迴府洗洗也就睡了。


    睡得晚,起來的也就遲了。


    翌日,日上三竿,柳氏忙前忙後的招唿著仆從準備禮品,王若寧陪坐在大廳之中問著自己老爹:“父親,我們為何要前往楚王府拜見?”


    “楚王殿下與楚王妃乃是你將來的公婆,豈有不去之理。”


    “若是楚王殿下與楚王妃將來不是呢?”王若寧小心的問道。


    “何意”二字還沒有問出口,就聽見有下人稟報說王傅與王永嘉來了,王仁祐隻好叫著侍女去叫自己夫人,帶著女兒匆匆出了大廳。


    “二哥,沒想到您與賢侄也在長安城,小弟原本還打算上元節前往太原拜見大哥和二哥。”王仁祐抱拳行禮,王若寧微微俯身行禮。


    王傅皮笑肉不笑的道:“客氣,客氣。”


    “二哥,永嘉賢侄請。”王仁祐做了個請的手勢,進門便吩咐侍女準備茶水。


    “茶水就不喝了,今日前來是有事相告。”


    王傅擺擺手,坐到椅子上,剛打算問問柳氏在何處,就見著柳氏帶著一眾仆從拿著禮品從後院出來了。


    “這是要出門?”


    “這不是聽聞楚王殿下與楚王妃迴長安了麽,小弟準備前往楚王府拜見。”王仁祐解釋道。


    “既然如此,那你便不用去了。”王傅冷笑,還想前往楚王府拜見,失心瘋了吧!


    瞧了侄兒王永嘉一眼,王永嘉心領神會,不等王仁祐開口就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宣紙,念道:“王仁佑教女無方,經族老商議決定,除去王仁祐王氏宗籍,從今日起逐出王家。”


    逐出家門,這是王仁祐一家怎麽也沒想到的,就是王若寧也沒想到這個對自己十分好的族兄竟然是來將自己一家逐出王家的。


    大廳之中的氣氛凝固了,不知過了多久,柳氏才反應過來,問道:“二哥,永嘉侄兒,你們這是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還用我與二叔說麽,上麵已經寫得很明白了。”王永嘉將宣紙遞給柳氏,上麵簡短的幾句話和那刺眼的印章令柳氏如墜冰窖。


    王仁祐仿佛不願相信這個事實,一把從柳氏手中搶過宣紙,隨後癱軟在地,臉色慘白。


    見此情景,王傅瞧了眼,傻愣愣的王若寧,看著尚有些神色的柳氏,問道:“你們對若寧之事不知情?”


    其實,王傅從王方翼口中得知王若寧與李治有情之後便一直很疑惑,王仁祐雖才智不足,但一直堅守“信義”二字,斷然不會做出違背婚約之事。


    何況還有一個向來精明的柳氏,他不相信柳氏看不出楚王府如今的勢力,怎麽就讓王若寧與李治勾搭在了一起。


    “二哥,若寧有何事,讓王家值得如此?”柳氏強打精神問道。


    確定王仁祐夫妻確實不知情,王傅一副看著可憐人的神情,歎道:“具體事宜,你還是問你的好女兒吧!”


    餘光發現王若寧迴神,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王傅想了想,言道:“昨日陛下下旨,令賢王殿下參與朝政,主持今年春闈,想來你父迴京也是調往禮部為官,若寧你可明白其中的深意?”說完,王傅便帶著侄兒走了。


    王傅與王永嘉剛剛走到大門,正好遇見了從宮裏出來的連福。


    “連總管,你這是來宣旨了?”


    連福點點頭,笑道:“倒是讓你早了一步,你們王家如何決斷?”


    “逐出王家。”王傅平淡的迴了一句,笑道:“既然連總管要宣旨,那我叔侄二人便不打擾了。”


    連福點點頭,臉上沒有半點吃驚的神色,但心裏還是有些許的吃驚,看來王家已經完全投靠楚王府了。


    連福帶著小黃門進門,仿佛沒見著癱軟在地的王仁祐一般,自顧自的打開了聖旨:“敕曰,陳州刺史王仁祐為官勤廉,為君分憂,治下百姓富足,於國有功,禦封王仁祐為禮部,起部員外郎,欽哉。”


    沒有駢四儷六的華麗辭藻,滿篇大白話,說是聖旨不如說是口諭,可見王仁祐如今在李世民心裏根本不是重要人物,要知道當初他從羅山縣調往陳州之時,聖旨可與現在完全不同,而且當初還是在地方上,如今可是調往京城。


    連福可不管王仁祐現在心裏想什麽,冷笑道:“王員外郎,接旨吧!”


    “微臣接旨。”王仁祐跪地從連福手中接過聖旨,苦澀一笑:“連總管,敢問陛下原本的決定是如何?”


    似乎是明白了王仁祐的意思,連福笑道:“調任禮部侍郎,若是楚王殿下肯出麵,或許禮部尚書亦極有可能。”


    陳州刺史從三品的官,調任長安擔任正四品侍郎是常理,王仁祐沒想過能有機會調任禮部尚書,可是他也沒想過從從三品的一州刺史變成從六品上的員外郎。


    王仁祐如喪考妣,好在柳氏還有些精神,親自上前給連福和一眾小黃門“喜錢”。


    作為李世民身邊的紅人,連福肯定是知道這些事的具體緣由的,但柳氏不敢問,也不用問,王傅說的已經很明白了,現在發生的一切與自己女兒有極大的關係。


    躬身送走連福和一種小黃門,夫妻二人紛紛將目光鎖定在了女兒身上。


    王若寧到底是養在深閨的小姐,對於發生的一切雖氣憤,但也不覺得有多嚴重,反正還有李治在,論爵位,當今的晉王殿下也不輸於楚王,大家都是親王嘛。


    王若寧安慰道:“父親、母親,您二老放心,女兒這便派人去求見晉王殿下······”


    話還沒有說完,王仁祐便一巴掌扇在了王若寧臉上,現在不用問了,自家女兒肯定是與晉王有私情,被楚王府發現了。


    “滾,給為父滾,為父就當沒有你這個女兒。”


    原本,自己升官有望,一家人歡歡喜喜的來長安,打算與楚王商議一番兒女婚事,打算定下成親時日,於自己一家那是天大的喜事。


    如今,卻因為女兒不守婦德,喜事成禍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承包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觀並收藏大唐承包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