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太極宮充斥著李哲這句話,也充斥著李哲的不滿,一時間仿佛空氣都凝結了,針落可聞。
不過這樣的安靜並未持續多久,太極宮中爆發出了一陣大笑之聲。
小小年紀就想著娶媳婦本就可笑,再加上李哲那一本正經的表情,實在是難以讓人不發笑。
李世民笑嗬嗬道:“哲兒,你知道王妃是什麽嗎?”
“當然知曉,孫兒妻子自然便是王妃。”李哲迴道。
李哲這句話其實沒說錯,但不知為何從李哲嘴裏說出來,就是讓人忍不住大笑,所以太極宮中再次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哲兒說王家之女是你王妃,誰也不能搶,若是搶了又當如何呢?”
一個女聲從笑聲發出,話音之中帶著不懷好意,嘲諷的意味十足。
李哲環視了一周,沒發現這個開口嘲諷他的人,便看著李世民平淡道:“我家的東西,我家的人,誰也不能搶,敢朝我家伸爪子,那我便剁了他的爪子,敢搶我們家的東西,閩州發生的一切就是榜樣,不信,咱們就試試。”
當李哲話音落下之後,太極宮中一時間針落可聞,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反應過來。
“放肆。”李治大喝出聲。
其實這門親事李治本就沒多在乎,畢竟同安長公主隻是一提,事情成不成還得李世民做主,他做不了主,所以與他的關係並不大。
不過,李治就是見不慣李哲那種囂張的態度。
他們幾兄弟在麵對李世民之時,誰人不是戰戰兢兢的,心中敬重有加,他們父皇在他們心中如同神明,而李哲的這番話威脅的意味太濃了。
十三四歲的少年且久居深宮,常年受李世民和大臣們的熏陶,李治有一股子威嚴,不過卻還不足以讓李哲感到畏縮,李哲依舊死死地盯著李世民,根本不將李治這個叔叔放在眼中。
見李哲不言不語,李治再次開口,麵帶怒容道:“同安姑祖母與父皇商議此事,哪有你一個小輩插嘴的資格?”
李世民不知出於何種緣由,對於兒子和孫子鬧出的矛盾不管不顧,依舊笑嗬嗬的看著李哲。
李哲轉頭,猶如一頭發怒的小獅子狠狠的盯著李治。
或許是想到李寬或李淵平日教導的喜怒不行於色,李哲頓時變得平靜,平靜道:“為何沒我插嘴的資格,王家與我父皇已換過婚書,王若寧便是本王的王妃,我王妃都要被叔叔搶了,我還不能說話了?這天下還有這個道理?可笑,可笑至極。”
說完,李哲有意無意的撇了眼李世民。
這一眼讓李世民既羞愧又氣惱,因為他讀懂了李哲眼神中的意思,這是在說他霸占弟媳,說他如今還要幫著兒子霸占孫子的媳婦。
被孫兒鄙視了,李世民卻隻能在心中怒罵李寬,畢竟這種事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替自己辯解,而且在他看來,李哲之所以能知道這些,隻有李寬會告訴李哲這些。
豈不知,李哲在大唐呆了大半年,皇室中的那些破爛事,他多多少少也曾聽聞過。
見李世民露出怒容,李治頓時有了底氣。
李治怒道:“這門親事,本就是為本王商議,此前本王尚不在意,既然今日哲兒誇下海口,這門親事本王要定了,本王就看看哲兒有何辦法朝我晉王府動手?”
“按理說,晉王殿下乃是本王堂叔,本王理當敬重,不過既然晉王殿下不顧臉麵,那就別怪本王不講情麵。”李哲笑了笑,轉身看向了身後的懷恩,吩咐道:“從今日起,楚王府凡是在太原的產業全部撤迴,往年的救濟皆給本王停了,讓楚王府麾下所有人,不計任何代價在大唐宣傳晉王殿下強搶本王王妃。”
吩咐完,李哲再次看向了李治,笑道:“九堂叔,本王這個決定可否讓九堂叔滿意?若是不滿意,本王還有更多的法子等著九堂叔,就怕九堂叔承受不起後果?”
李哲是否還有後手,李治不清楚,可就是李哲當即作出的決定就讓李治心中膽寒。
作為晉王,他已經處理了好幾年關於晉陽的政務,晉陽的情況他清楚。
這些年晉陽能平穩發展,百姓能漸漸富足,一切都與楚王府在晉陽之地的產業有關,與楚王府多次在晉陽放糧救災有關,若是楚王府的所有產業一旦撤出晉陽,年年的雪災就能榨幹晉王府這些年的積蓄。
更別說李哲最後這一條對於世間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畢竟這個時代可是重名聲的時代,一旦李哲真這麽幹了,他李治哪還有什麽名聲可言?
當然,他李治也可以派人宣傳李哲不尊長輩,胡言亂語,但關鍵的是,早些年楚王府在民間的名聲就不錯,最近這一年來,李哲又大行義舉,創辦學舍,楚王府和李哲在民間的名聲再次得到了提高,傻子也會相信楚王府和李哲,並不會相信他李治。
李治好歹也是皇子,自然能看的清楚其中的關鍵,所以他沉默了,甚至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該搭腔了。
李治不由的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哥哥們,希望哥哥們能出言教訓教訓李哲。
可惜哥哥們一個個的仿佛沒發現他的目光一樣,不言不語,甚至李承乾還露出了微笑。
當然,對李哲這種囂張態度感到不滿的皇子也不是沒有,但現在不是他們敢開口的時候,畢竟龍椅上坐著的李世民已經笑了,就已經說明李世民對此是高興的,再開口朝李哲發難那就是給自己找難受了。
都是些人精,為了幫村李治而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們可不願意做。
眾人猜測的是不錯的,因為李哲一下便抓住了事情的關鍵,李世民確實很滿意。
若說李世民唯一有些失望的,就是李哲的稱唿了。
九堂叔一出,顯然是將自己與他李世民一家劃清界線了,這點很不好。
不過李世民依舊閉口不言,悠閑的喝著自己的小酒,仿佛發生的一切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李治的尷尬與後悔,在加上李哲的平靜,讓殿中眾人麵色各不相同,有笑容亦有怒容,其中當以同安大長公主的麵容最為複雜,畢竟這事兒是她提出來的,導致現在這個局麵,她乃是“罪魁禍首”。
同安大長公主隻好出麵打圓場道:“哲兒,你年紀好小,不到談婚之時,等到哲兒到了年紀,曾姑祖母定然給哲兒找個合適的王妃,況且這門親事,還得陛下做主。”
“是嗎?”李哲笑嗬嗬的看著李世民,問道:“那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是打算將與微臣定下婚約的王妃賜婚給晉王殿下嗎?”
陛下兩個字,讓李世民苦笑不已,好不容易才讓李哲和李臻兄弟倆稱唿他為祖父,就因為這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這就改口了?
李世民很鬱悶,卻依舊不鹹不淡道:“若是祖父將王家之女賜婚給晉王呢,你又能拿祖父怎麽辦,你要知道這個天下都是祖父的,就是你父皇到了大唐也得聽祖父的。”
李世民的話和態度,讓李治露出了笑臉,看來父皇還是疼愛自己的。
不過在其他人心裏,那感覺卻不一樣了。
當然也有和李治同樣感覺到高興的,但多數人還是不太讚同李世民這個決定的,畢竟李哲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王家之女與李哲交換了婚書,那便表明了兩家已經定親,李世民此舉與強搶他人之妻又有何不同呢?
留在長安的李恪站起來了,同樣站起來的還有李景仁等人,顯然是打算替李哲求情的。
李恪率先行禮道:“父皇此舉不妥啊,哲兒······”
“閉嘴,為父問的是哲兒,可曾問你們了,都坐下。”李世民打斷道。
一個個打算求情的人隻能歉意的看著李哲,然後乖乖的坐下,但李世民真打算將王家之女賜給李治嗎?
平陽公主很確定自己的弟弟並非是這樣的打算,李世民明顯隻是單單為了考校李哲而已,所以她不在意的笑著,笑嗬嗬的看著李哲打算如何迴答李世民的問題。
事實上李世民確實是這樣打算的,可惜平陽公主和李他都忘記了一件事,李哲隻是一個六七歲的孩童,他沒有成年人的眼見和心性。
李哲看了眼李世民,然後環視了殿中的所有人,發現除了之前站起來的人之外,沒有一人要幫他說話的意思,他悵然一笑,最後將目光放在了李世民身上。
“父皇曾教導本王要懂得審時度勢,陛下所言不錯,這個天下都是陛下的,所以陛下的決斷,微臣隻能遵從。”
李世民搖了搖頭,顯然這樣的答案不足以讓他滿意,他認為李哲少了一股勇氣,一股為帝王的勇氣,畢竟李哲誌在立國,這樣的心態實在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帝王就應該不弱於任何人,那怕是麵對他李世民。
他所想要的迴答,應該是敢於質問他李世民為何要強搶自己的王妃,應該是像李寬一樣敢於直麵他,要有不屈的勇氣。
若是帝王都屈服了,立國之後也逃不過被人吞並的命運。
不過李哲的迴答倒是讓不少人露出了笑臉,小小年紀就懂得審時度勢的道理,難能可貴了。
當然,與楚王府關係並不好的人,自然將李世民的態度當作了打壓楚王府的信息,將李哲的態度當作了臣服與李世民,所以理所當然的笑了。
但是,真的如此嗎?
隻聽李哲平靜道:“不過父皇也曾教導過本王另一個道理,不可利用身份欺壓善良,但也不能弱了自己的身份,不能受人欺辱而不還手。
我李哲乃是華國皇子,何人能辱?
陛下今日之決斷,待草民迴華國後定然會稟報父皇,這大唐王爺恕草民承受不起,而今日之宴又是大唐皇室家宴,豈是草民可參加的,草民告辭。”
李哲拱手,朝李世民彎下了腰,起身後便吩咐道:“懷恩、舅公,我們走。”
不過這樣的安靜並未持續多久,太極宮中爆發出了一陣大笑之聲。
小小年紀就想著娶媳婦本就可笑,再加上李哲那一本正經的表情,實在是難以讓人不發笑。
李世民笑嗬嗬道:“哲兒,你知道王妃是什麽嗎?”
“當然知曉,孫兒妻子自然便是王妃。”李哲迴道。
李哲這句話其實沒說錯,但不知為何從李哲嘴裏說出來,就是讓人忍不住大笑,所以太極宮中再次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哲兒說王家之女是你王妃,誰也不能搶,若是搶了又當如何呢?”
一個女聲從笑聲發出,話音之中帶著不懷好意,嘲諷的意味十足。
李哲環視了一周,沒發現這個開口嘲諷他的人,便看著李世民平淡道:“我家的東西,我家的人,誰也不能搶,敢朝我家伸爪子,那我便剁了他的爪子,敢搶我們家的東西,閩州發生的一切就是榜樣,不信,咱們就試試。”
當李哲話音落下之後,太極宮中一時間針落可聞,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反應過來。
“放肆。”李治大喝出聲。
其實這門親事李治本就沒多在乎,畢竟同安長公主隻是一提,事情成不成還得李世民做主,他做不了主,所以與他的關係並不大。
不過,李治就是見不慣李哲那種囂張的態度。
他們幾兄弟在麵對李世民之時,誰人不是戰戰兢兢的,心中敬重有加,他們父皇在他們心中如同神明,而李哲的這番話威脅的意味太濃了。
十三四歲的少年且久居深宮,常年受李世民和大臣們的熏陶,李治有一股子威嚴,不過卻還不足以讓李哲感到畏縮,李哲依舊死死地盯著李世民,根本不將李治這個叔叔放在眼中。
見李哲不言不語,李治再次開口,麵帶怒容道:“同安姑祖母與父皇商議此事,哪有你一個小輩插嘴的資格?”
李世民不知出於何種緣由,對於兒子和孫子鬧出的矛盾不管不顧,依舊笑嗬嗬的看著李哲。
李哲轉頭,猶如一頭發怒的小獅子狠狠的盯著李治。
或許是想到李寬或李淵平日教導的喜怒不行於色,李哲頓時變得平靜,平靜道:“為何沒我插嘴的資格,王家與我父皇已換過婚書,王若寧便是本王的王妃,我王妃都要被叔叔搶了,我還不能說話了?這天下還有這個道理?可笑,可笑至極。”
說完,李哲有意無意的撇了眼李世民。
這一眼讓李世民既羞愧又氣惱,因為他讀懂了李哲眼神中的意思,這是在說他霸占弟媳,說他如今還要幫著兒子霸占孫子的媳婦。
被孫兒鄙視了,李世民卻隻能在心中怒罵李寬,畢竟這種事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替自己辯解,而且在他看來,李哲之所以能知道這些,隻有李寬會告訴李哲這些。
豈不知,李哲在大唐呆了大半年,皇室中的那些破爛事,他多多少少也曾聽聞過。
見李世民露出怒容,李治頓時有了底氣。
李治怒道:“這門親事,本就是為本王商議,此前本王尚不在意,既然今日哲兒誇下海口,這門親事本王要定了,本王就看看哲兒有何辦法朝我晉王府動手?”
“按理說,晉王殿下乃是本王堂叔,本王理當敬重,不過既然晉王殿下不顧臉麵,那就別怪本王不講情麵。”李哲笑了笑,轉身看向了身後的懷恩,吩咐道:“從今日起,楚王府凡是在太原的產業全部撤迴,往年的救濟皆給本王停了,讓楚王府麾下所有人,不計任何代價在大唐宣傳晉王殿下強搶本王王妃。”
吩咐完,李哲再次看向了李治,笑道:“九堂叔,本王這個決定可否讓九堂叔滿意?若是不滿意,本王還有更多的法子等著九堂叔,就怕九堂叔承受不起後果?”
李哲是否還有後手,李治不清楚,可就是李哲當即作出的決定就讓李治心中膽寒。
作為晉王,他已經處理了好幾年關於晉陽的政務,晉陽的情況他清楚。
這些年晉陽能平穩發展,百姓能漸漸富足,一切都與楚王府在晉陽之地的產業有關,與楚王府多次在晉陽放糧救災有關,若是楚王府的所有產業一旦撤出晉陽,年年的雪災就能榨幹晉王府這些年的積蓄。
更別說李哲最後這一條對於世間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畢竟這個時代可是重名聲的時代,一旦李哲真這麽幹了,他李治哪還有什麽名聲可言?
當然,他李治也可以派人宣傳李哲不尊長輩,胡言亂語,但關鍵的是,早些年楚王府在民間的名聲就不錯,最近這一年來,李哲又大行義舉,創辦學舍,楚王府和李哲在民間的名聲再次得到了提高,傻子也會相信楚王府和李哲,並不會相信他李治。
李治好歹也是皇子,自然能看的清楚其中的關鍵,所以他沉默了,甚至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該搭腔了。
李治不由的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哥哥們,希望哥哥們能出言教訓教訓李哲。
可惜哥哥們一個個的仿佛沒發現他的目光一樣,不言不語,甚至李承乾還露出了微笑。
當然,對李哲這種囂張態度感到不滿的皇子也不是沒有,但現在不是他們敢開口的時候,畢竟龍椅上坐著的李世民已經笑了,就已經說明李世民對此是高興的,再開口朝李哲發難那就是給自己找難受了。
都是些人精,為了幫村李治而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們可不願意做。
眾人猜測的是不錯的,因為李哲一下便抓住了事情的關鍵,李世民確實很滿意。
若說李世民唯一有些失望的,就是李哲的稱唿了。
九堂叔一出,顯然是將自己與他李世民一家劃清界線了,這點很不好。
不過李世民依舊閉口不言,悠閑的喝著自己的小酒,仿佛發生的一切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李治的尷尬與後悔,在加上李哲的平靜,讓殿中眾人麵色各不相同,有笑容亦有怒容,其中當以同安大長公主的麵容最為複雜,畢竟這事兒是她提出來的,導致現在這個局麵,她乃是“罪魁禍首”。
同安大長公主隻好出麵打圓場道:“哲兒,你年紀好小,不到談婚之時,等到哲兒到了年紀,曾姑祖母定然給哲兒找個合適的王妃,況且這門親事,還得陛下做主。”
“是嗎?”李哲笑嗬嗬的看著李世民,問道:“那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是打算將與微臣定下婚約的王妃賜婚給晉王殿下嗎?”
陛下兩個字,讓李世民苦笑不已,好不容易才讓李哲和李臻兄弟倆稱唿他為祖父,就因為這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這就改口了?
李世民很鬱悶,卻依舊不鹹不淡道:“若是祖父將王家之女賜婚給晉王呢,你又能拿祖父怎麽辦,你要知道這個天下都是祖父的,就是你父皇到了大唐也得聽祖父的。”
李世民的話和態度,讓李治露出了笑臉,看來父皇還是疼愛自己的。
不過在其他人心裏,那感覺卻不一樣了。
當然也有和李治同樣感覺到高興的,但多數人還是不太讚同李世民這個決定的,畢竟李哲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王家之女與李哲交換了婚書,那便表明了兩家已經定親,李世民此舉與強搶他人之妻又有何不同呢?
留在長安的李恪站起來了,同樣站起來的還有李景仁等人,顯然是打算替李哲求情的。
李恪率先行禮道:“父皇此舉不妥啊,哲兒······”
“閉嘴,為父問的是哲兒,可曾問你們了,都坐下。”李世民打斷道。
一個個打算求情的人隻能歉意的看著李哲,然後乖乖的坐下,但李世民真打算將王家之女賜給李治嗎?
平陽公主很確定自己的弟弟並非是這樣的打算,李世民明顯隻是單單為了考校李哲而已,所以她不在意的笑著,笑嗬嗬的看著李哲打算如何迴答李世民的問題。
事實上李世民確實是這樣打算的,可惜平陽公主和李他都忘記了一件事,李哲隻是一個六七歲的孩童,他沒有成年人的眼見和心性。
李哲看了眼李世民,然後環視了殿中的所有人,發現除了之前站起來的人之外,沒有一人要幫他說話的意思,他悵然一笑,最後將目光放在了李世民身上。
“父皇曾教導本王要懂得審時度勢,陛下所言不錯,這個天下都是陛下的,所以陛下的決斷,微臣隻能遵從。”
李世民搖了搖頭,顯然這樣的答案不足以讓他滿意,他認為李哲少了一股勇氣,一股為帝王的勇氣,畢竟李哲誌在立國,這樣的心態實在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帝王就應該不弱於任何人,那怕是麵對他李世民。
他所想要的迴答,應該是敢於質問他李世民為何要強搶自己的王妃,應該是像李寬一樣敢於直麵他,要有不屈的勇氣。
若是帝王都屈服了,立國之後也逃不過被人吞並的命運。
不過李哲的迴答倒是讓不少人露出了笑臉,小小年紀就懂得審時度勢的道理,難能可貴了。
當然,與楚王府關係並不好的人,自然將李世民的態度當作了打壓楚王府的信息,將李哲的態度當作了臣服與李世民,所以理所當然的笑了。
但是,真的如此嗎?
隻聽李哲平靜道:“不過父皇也曾教導過本王另一個道理,不可利用身份欺壓善良,但也不能弱了自己的身份,不能受人欺辱而不還手。
我李哲乃是華國皇子,何人能辱?
陛下今日之決斷,待草民迴華國後定然會稟報父皇,這大唐王爺恕草民承受不起,而今日之宴又是大唐皇室家宴,豈是草民可參加的,草民告辭。”
李哲拱手,朝李世民彎下了腰,起身後便吩咐道:“懷恩、舅公,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