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很生氣,這都午時過半了,桌上的飯菜都快涼了,小女兒還沒迴府,這丫頭是越來越沒個樣子了,將來可怎麽嫁人啊,難道是自己太過寵溺了?
李孝恭對李鳳芸確實寵愛,李鳳芸乃河間郡王府的唯一一個女孩兒,又是嫡親女兒,平日裏李孝恭寵的不像樣,隻要女兒喜歡,那就做,別人家的女兒都是琴棋書畫,溫婉賢淑,他家的女兒那是刀槍棍棒,活脫脫的一個假小子。
“王爺,您也該教訓教訓那丫頭了,否則將來嫁不出去,看您怎麽辦?”河間王妃對於自家王爺寵溺女兒很不滿,如今都發展到竟然敢不迴府了。
“本王之女豈會嫁不出去,行了,咱們先吃,給那丫頭留些飯食。”
對於自己丫頭,李孝恭確實很寵愛,因為對他的脾氣,武將嘛!家後代怎能不學武呢?武藝才是根本,三個兒子卻沒一個那得出手的,以至他時常被一群老家夥笑話,尤其是李道宗,時常在他麵前賣弄兩個兒子的學識武藝。
雖說李景恆不學武藝,但是人李景恆學識不低,比自家兒子比不上,更別說李景仁,更是文武雙全;幸好自家丫頭不錯,不至於他的一身武藝後繼無人。
一家之主李孝恭發話了,眾人起筷,才吃兩口便有下人進了大堂:“王爺,大小姐今日在西市遇見了太上皇和安平公主等人,受太上皇之邀,去了杜王府,說今日不迴府用飯,讓您不必等她。”
自家女兒竟然能得太上皇青睞,李孝恭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又疑惑了,問道:“即是受太上皇之邀,為何去了杜王府?”
河間郡王府與杜王,向來井水不犯河水,關係可不算親近,李孝恭也是高興傻了,沒想到李寬與杜王府的關係。
“王爺,大小姐與太皇上相遇之時,恰逢杜王府世子前來請太上皇與安平公主。”
杜王府世子,不就是長安城的那個小霸王,那小子倒是不錯,李孝恭打著如意算盤,瞅了自家老妻一眼:“夫人不是說那丫頭嫁不出去嗎?今日本王就把那丫頭的婚事給訂下。”
說完,不顧傻眼的老妻,看著三個儒雅的兒子便說:“別吃了,咱們去杜王府。”
同樣出門的還有李道宗,在宮中坐班之時便聽聞小兒子今日沒去進學,迴到府上問清楚了情況,一聽是在杜王府,怒氣衝衝的來了杜伏威府上。
剛一進門就讓杜王府的仆從把大門給關了,順手就抄起了一根藤條,看藤條擺放的位置杜煜博也沒少被抽啊!進杜府大堂見著兒子正沒心沒肺的和幾個小子玩鬧,都多大的人還和安平他們玩鬧。
不打,不足以抒發心中的怒氣。
小胖子聰明,今日逃學,自家老爹正在起頭,肯定真抽,拔腿就跑。
“你小子逃學不說,如今還敢跑?老子非今日抽死你不可。”
···············
同為王爺,幾乎都在平康坊,沒多遠,也就一盞茶不到的功夫,就是這一盞茶的功夫,差點沒讓李孝恭看到了一出老子打兒子的戲碼,剛一到杜王府門前,見大門緊閉,李孝恭就扯著嗓子喊道:“本王不請自來,不知杜王爺可否歡迎?”
愣是沒人迴話,這就怒了,剛想推門質問就聽到裏麵傳來慘叫之聲:“哎呦喂,父王您別打了,再打可別怪兒子翻臉了啊!”
“好啊,你小子還敢跟老子翻臉,你倒是翻臉試試,就你小子那三腳貓的功夫,老子就怕你不翻臉。”
李孝恭愣住了,聽聲音,這是李道宗啊!咋跑來杜王府打兒子了呢?有好戲看了。
推門一看,人還不少,李道宗正拿著一根藤條滿院子追李景仁,自家的寶貝丫頭、安平、杜煜博、王敬直兄弟倆和房杜兩家的小子,全笑嗬嗬蹲在房簷下看戲,王珪和李淵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也看著李道宗打兒子,不時嘬一口茶水。
“喲,景仁這是幹啥了,讓你父王跑到杜王爺府上抽你。”
小胖子見老爹停下了,定眼一看:“原來是河間王叔啊!沒幹啥,就是逃學了而已。”說的那叫一個理直氣壯啊!
不說還好,這一說,李道宗剛平複的怒火騰騰的往上漲,握著藤條的手,青筋爆出,老子讓你而已,讓你給老子丟人,讓你逃學還有理了。
眼見李道宗又準備開打,李淵發話了:“行了,不就是逃學嘛,別打了。”
“對啊,父王您老也累了,休息會兒,要打咱們迴家再打,多少給孩兒留點麵子嘛!”
“對對對,景仁也不小了,你這個做父王的也該給孩子留點麵子。”李孝恭神補刀。
往日都是自己在李孝恭麵前顯擺兒子,何時讓李孝恭占到便宜了,都怪這小子,怒火難消,不過,李淵的話還是要聽的,李道宗瞪了小胖子一眼:“迴府再收拾你。”
“父王,您這話就過分了,陛下已經特赦孩兒參加今年科舉了,您打孩兒是不是好沒理。”
“啥意思?”李道宗愣了愣,不敢置信的問道:“陛下真答應了?”
見小胖子點頭,李道宗笑了,拍了拍小胖子的肩頭,笑道:“去玩吧!”
笑嗬嗬的坐到了石凳上,等到李孝恭也坐下之後便說起了打兒子的原因,全是罵小胖子的話,李孝恭和王珪卻很難受,這哪是罵孩子,分明是跟他們顯擺嘛!
李淵就笑嗬嗬聽著,不說話,你兒子再優秀還能比得上老夫孫子。
“杜王爺去何處了,就讓大家在這兒坐著啊,有違待客之道啊!”李孝恭聽煩了,岔開了話題。
“在廚房下廚呢!”李淵下意識的接了這麽一句。
堂堂王爺,竟然下廚,難得啊,不看看就虧大了,滿臉笑意的去了廚房。
與四人笑臉盈盈的樣子不同,後院中的杜夫人感慨無限,自從杜如晦去世之後,她已經不知道有多久沒被朝中勳貴邀請過了,就連房府盧氏如今也從未登門,要知道杜如晦在世之時,不說賓客盈門,至少長安城中出現婦人聚會是少不了她的,如今卻門前冷落,若不是自家兒子與楚王交好,恐怕沒多少人還記得長安城中曾有一門顯貴——蔡國公府。
杜府的情況,單雲英知曉,城中不知是誰傳出了風聲,說陛下有意悔婚,杜構與長樂公主的婚事恐怕會不了了之,而李世民卻沒有一點反應,杜家被勳貴們邊緣化了,杜家的日子不好過,可是杜王府幫不上什麽忙,畢竟杜王爺一直遊離餘朝堂之外。
沒多久,侍女來說宴席準備妥當,兩位杜夫人才出了房門,宴席沒分男女,杜夫人給李淵幾人見了禮才坐下。
都不是外人,除了一個不請自來的李孝恭之外,大家都與李寬關係密切,而杜伏威之所以請杜夫人過府,也是因為當初從閩州迴來之時,李寬交代過讓他代為照看一下。
長安城中出現的流言,杜伏威又豈會不知,單雲英偷偷的踹了杜伏威一腳,杜伏威後知後覺,當著杜夫人的麵,才問李淵:“太上皇,長安城中有謠言,說陛下有意悔婚,不知此事真假?”
“你和與皇室結親了?杜煜博那小子不是與馮家女定親了嗎?”李淵摸不著頭腦。
李孝恭咯噔一下,長安城的小霸王何時與馮家結親了?
李孝恭的心思旁人無從得知,杜伏威看了一眼桌上的杜構,笑道:“這不是俺侄兒與長樂公主訂親了嗎?所以幫杜構這小子問問您。”
李淵沒好氣道:“即是謠言,何必有此一問。”
給杜夫人和杜構吃了一顆定心丸,總算讓杜夫人笑了笑。
李淵明白了,合著杜伏威請他來就是為了這事兒,安慰了杜夫人兩句,李淵便把心思放在的菜肴上,杜伏威長的五大三粗的,沒想到做的菜肴倒是精致。
說起菜肴,杜伏威那是一把辛酸一把淚,當初為了學好廚藝,愣是不顧身份的叫來了小泗兒教導,手指不知纏了多少繃帶才有如今的廚藝。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杜伏威紅著臉說:“太上皇,二弟曾來信說閩州缺人手,前不久我找了些舊部,勞煩您迴閩州之時當當領路人。”
要人要到杜伏威這裏來了,這是李淵沒想到的,點了點頭。
“您老可要告訴二弟,這些人手都是當年隨他大哥出生入死的兄弟,可別虧待了。”
“你何時見到二弟虧待人了。”單雲英又踹了杜伏威一腳。
杜伏威頓時覺得有些想多了,也說多了,想想也是,他與李寬相識十多年,還真沒見李寬虧待過何人。
“寬兒要人手?”李道宗問道。
“不錯,閩州發展很快,很多地方都卻人手,船廠、糖廠、茶廠······朕就不一一列舉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修路缺人手啊!”李淵有些感慨,他知道李寬的打算,若是李寬一旦離去,勢必會帶走不少閩州百姓,到時候的閩州還能發展迅速嗎?
而且李寬要發展台灣,那地方更是人手奇缺。
“既然寬兒卻人手,侄兒這裏也有些舊部,人不多,隻有幾百人,太上皇您可得告訴寬兒,他這個做王叔的已經盡力了。”
李孝恭兩眼發愣,自己不就是來吃頓飯嗎?咋就眼看要損失一大批舊部呢?莫不是專程為本王設的局吧!
在場之人都表示了送人去閩州,就連跟小胖子一座的杜構也表示了,作為長輩的李孝恭不表示一下,哪能說的過去,隻好送人了。
吃頓飯,還有意外之喜,李淵笑了,算算幾家送的人手也有千餘人了,算是沒白迴長安一趟。
李孝恭對李鳳芸確實寵愛,李鳳芸乃河間郡王府的唯一一個女孩兒,又是嫡親女兒,平日裏李孝恭寵的不像樣,隻要女兒喜歡,那就做,別人家的女兒都是琴棋書畫,溫婉賢淑,他家的女兒那是刀槍棍棒,活脫脫的一個假小子。
“王爺,您也該教訓教訓那丫頭了,否則將來嫁不出去,看您怎麽辦?”河間王妃對於自家王爺寵溺女兒很不滿,如今都發展到竟然敢不迴府了。
“本王之女豈會嫁不出去,行了,咱們先吃,給那丫頭留些飯食。”
對於自己丫頭,李孝恭確實很寵愛,因為對他的脾氣,武將嘛!家後代怎能不學武呢?武藝才是根本,三個兒子卻沒一個那得出手的,以至他時常被一群老家夥笑話,尤其是李道宗,時常在他麵前賣弄兩個兒子的學識武藝。
雖說李景恆不學武藝,但是人李景恆學識不低,比自家兒子比不上,更別說李景仁,更是文武雙全;幸好自家丫頭不錯,不至於他的一身武藝後繼無人。
一家之主李孝恭發話了,眾人起筷,才吃兩口便有下人進了大堂:“王爺,大小姐今日在西市遇見了太上皇和安平公主等人,受太上皇之邀,去了杜王府,說今日不迴府用飯,讓您不必等她。”
自家女兒竟然能得太上皇青睞,李孝恭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又疑惑了,問道:“即是受太上皇之邀,為何去了杜王府?”
河間郡王府與杜王,向來井水不犯河水,關係可不算親近,李孝恭也是高興傻了,沒想到李寬與杜王府的關係。
“王爺,大小姐與太皇上相遇之時,恰逢杜王府世子前來請太上皇與安平公主。”
杜王府世子,不就是長安城的那個小霸王,那小子倒是不錯,李孝恭打著如意算盤,瞅了自家老妻一眼:“夫人不是說那丫頭嫁不出去嗎?今日本王就把那丫頭的婚事給訂下。”
說完,不顧傻眼的老妻,看著三個儒雅的兒子便說:“別吃了,咱們去杜王府。”
同樣出門的還有李道宗,在宮中坐班之時便聽聞小兒子今日沒去進學,迴到府上問清楚了情況,一聽是在杜王府,怒氣衝衝的來了杜伏威府上。
剛一進門就讓杜王府的仆從把大門給關了,順手就抄起了一根藤條,看藤條擺放的位置杜煜博也沒少被抽啊!進杜府大堂見著兒子正沒心沒肺的和幾個小子玩鬧,都多大的人還和安平他們玩鬧。
不打,不足以抒發心中的怒氣。
小胖子聰明,今日逃學,自家老爹正在起頭,肯定真抽,拔腿就跑。
“你小子逃學不說,如今還敢跑?老子非今日抽死你不可。”
···············
同為王爺,幾乎都在平康坊,沒多遠,也就一盞茶不到的功夫,就是這一盞茶的功夫,差點沒讓李孝恭看到了一出老子打兒子的戲碼,剛一到杜王府門前,見大門緊閉,李孝恭就扯著嗓子喊道:“本王不請自來,不知杜王爺可否歡迎?”
愣是沒人迴話,這就怒了,剛想推門質問就聽到裏麵傳來慘叫之聲:“哎呦喂,父王您別打了,再打可別怪兒子翻臉了啊!”
“好啊,你小子還敢跟老子翻臉,你倒是翻臉試試,就你小子那三腳貓的功夫,老子就怕你不翻臉。”
李孝恭愣住了,聽聲音,這是李道宗啊!咋跑來杜王府打兒子了呢?有好戲看了。
推門一看,人還不少,李道宗正拿著一根藤條滿院子追李景仁,自家的寶貝丫頭、安平、杜煜博、王敬直兄弟倆和房杜兩家的小子,全笑嗬嗬蹲在房簷下看戲,王珪和李淵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也看著李道宗打兒子,不時嘬一口茶水。
“喲,景仁這是幹啥了,讓你父王跑到杜王爺府上抽你。”
小胖子見老爹停下了,定眼一看:“原來是河間王叔啊!沒幹啥,就是逃學了而已。”說的那叫一個理直氣壯啊!
不說還好,這一說,李道宗剛平複的怒火騰騰的往上漲,握著藤條的手,青筋爆出,老子讓你而已,讓你給老子丟人,讓你逃學還有理了。
眼見李道宗又準備開打,李淵發話了:“行了,不就是逃學嘛,別打了。”
“對啊,父王您老也累了,休息會兒,要打咱們迴家再打,多少給孩兒留點麵子嘛!”
“對對對,景仁也不小了,你這個做父王的也該給孩子留點麵子。”李孝恭神補刀。
往日都是自己在李孝恭麵前顯擺兒子,何時讓李孝恭占到便宜了,都怪這小子,怒火難消,不過,李淵的話還是要聽的,李道宗瞪了小胖子一眼:“迴府再收拾你。”
“父王,您這話就過分了,陛下已經特赦孩兒參加今年科舉了,您打孩兒是不是好沒理。”
“啥意思?”李道宗愣了愣,不敢置信的問道:“陛下真答應了?”
見小胖子點頭,李道宗笑了,拍了拍小胖子的肩頭,笑道:“去玩吧!”
笑嗬嗬的坐到了石凳上,等到李孝恭也坐下之後便說起了打兒子的原因,全是罵小胖子的話,李孝恭和王珪卻很難受,這哪是罵孩子,分明是跟他們顯擺嘛!
李淵就笑嗬嗬聽著,不說話,你兒子再優秀還能比得上老夫孫子。
“杜王爺去何處了,就讓大家在這兒坐著啊,有違待客之道啊!”李孝恭聽煩了,岔開了話題。
“在廚房下廚呢!”李淵下意識的接了這麽一句。
堂堂王爺,竟然下廚,難得啊,不看看就虧大了,滿臉笑意的去了廚房。
與四人笑臉盈盈的樣子不同,後院中的杜夫人感慨無限,自從杜如晦去世之後,她已經不知道有多久沒被朝中勳貴邀請過了,就連房府盧氏如今也從未登門,要知道杜如晦在世之時,不說賓客盈門,至少長安城中出現婦人聚會是少不了她的,如今卻門前冷落,若不是自家兒子與楚王交好,恐怕沒多少人還記得長安城中曾有一門顯貴——蔡國公府。
杜府的情況,單雲英知曉,城中不知是誰傳出了風聲,說陛下有意悔婚,杜構與長樂公主的婚事恐怕會不了了之,而李世民卻沒有一點反應,杜家被勳貴們邊緣化了,杜家的日子不好過,可是杜王府幫不上什麽忙,畢竟杜王爺一直遊離餘朝堂之外。
沒多久,侍女來說宴席準備妥當,兩位杜夫人才出了房門,宴席沒分男女,杜夫人給李淵幾人見了禮才坐下。
都不是外人,除了一個不請自來的李孝恭之外,大家都與李寬關係密切,而杜伏威之所以請杜夫人過府,也是因為當初從閩州迴來之時,李寬交代過讓他代為照看一下。
長安城中出現的流言,杜伏威又豈會不知,單雲英偷偷的踹了杜伏威一腳,杜伏威後知後覺,當著杜夫人的麵,才問李淵:“太上皇,長安城中有謠言,說陛下有意悔婚,不知此事真假?”
“你和與皇室結親了?杜煜博那小子不是與馮家女定親了嗎?”李淵摸不著頭腦。
李孝恭咯噔一下,長安城的小霸王何時與馮家結親了?
李孝恭的心思旁人無從得知,杜伏威看了一眼桌上的杜構,笑道:“這不是俺侄兒與長樂公主訂親了嗎?所以幫杜構這小子問問您。”
李淵沒好氣道:“即是謠言,何必有此一問。”
給杜夫人和杜構吃了一顆定心丸,總算讓杜夫人笑了笑。
李淵明白了,合著杜伏威請他來就是為了這事兒,安慰了杜夫人兩句,李淵便把心思放在的菜肴上,杜伏威長的五大三粗的,沒想到做的菜肴倒是精致。
說起菜肴,杜伏威那是一把辛酸一把淚,當初為了學好廚藝,愣是不顧身份的叫來了小泗兒教導,手指不知纏了多少繃帶才有如今的廚藝。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杜伏威紅著臉說:“太上皇,二弟曾來信說閩州缺人手,前不久我找了些舊部,勞煩您迴閩州之時當當領路人。”
要人要到杜伏威這裏來了,這是李淵沒想到的,點了點頭。
“您老可要告訴二弟,這些人手都是當年隨他大哥出生入死的兄弟,可別虧待了。”
“你何時見到二弟虧待人了。”單雲英又踹了杜伏威一腳。
杜伏威頓時覺得有些想多了,也說多了,想想也是,他與李寬相識十多年,還真沒見李寬虧待過何人。
“寬兒要人手?”李道宗問道。
“不錯,閩州發展很快,很多地方都卻人手,船廠、糖廠、茶廠······朕就不一一列舉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修路缺人手啊!”李淵有些感慨,他知道李寬的打算,若是李寬一旦離去,勢必會帶走不少閩州百姓,到時候的閩州還能發展迅速嗎?
而且李寬要發展台灣,那地方更是人手奇缺。
“既然寬兒卻人手,侄兒這裏也有些舊部,人不多,隻有幾百人,太上皇您可得告訴寬兒,他這個做王叔的已經盡力了。”
李孝恭兩眼發愣,自己不就是來吃頓飯嗎?咋就眼看要損失一大批舊部呢?莫不是專程為本王設的局吧!
在場之人都表示了送人去閩州,就連跟小胖子一座的杜構也表示了,作為長輩的李孝恭不表示一下,哪能說的過去,隻好送人了。
吃頓飯,還有意外之喜,李淵笑了,算算幾家送的人手也有千餘人了,算是沒白迴長安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