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任知府?”


    周縣令聞言一愣,想起安小泉剛進來時說過的話,一時覺得有些荒謬,卻又不好訓斥,隻得溫和的搖頭道:“清源賢侄可莫要胡言亂語,周某隻是個舉人而已,能當上縣令,已經是官運亨通了,怎麽可能再當上知府?”


    “如果現任的知府大人卸任了呢?”安小泉微笑。


    “什麽意思?”周縣令皺眉。


    “我說,現在的知府大人,在那個位置呆不長了。”安小泉依然微笑,停頓一下,搖頭感歎道:“的確,他的籌謀很不錯,以六十萬災民的性命將功抵罪,可惜,他遇到了我,他扣了本該分發給我的救災糧。”


    “這…”周縣令聽安小泉如此說,沒來由的感覺脊背一陣發冷,略微遲疑問道:“清源,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若想拿到後續的救濟糧,我們必須要扳倒知府大人啊。”安小泉看了周縣令一眼,隨即又安撫道:“縣令大人勿憂,現在其實形式已成,我們不需與知府大人當麵相爭,隻需小小推波助瀾一番便可成事。”


    “……”周縣令還是有些猶豫,看了看旁邊劉先生,又思索了一下才問道:“具體當是如何籌謀?”


    “不需要太多動作。”安小泉搖頭笑了笑,解釋道:“知府大人扣的並非我們一縣災糧,你覺得其他縣城會如何安置那些難民?”


    “這個…應該是勸他們往卞陽城去吧。”周縣令想了一下,又質疑道:“可你剛才不是已經說過,難民勸不走嗎?”


    “隻是大部分而已。”安小泉搖頭,解釋道:“在知道縣城裏的確沒糧之後,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努力去尋求活路的,這部分人聚集到那邊,也是幾十萬上下,縣令大人以為,即便是卞陽城能容得了那麽多人嗎?”


    “這…不能。”周縣令想了想,搖頭道:“即便是卞陽城,也容不下那麽多難民,聚在一起多了,反而會出事故。”


    “當是如此。”安小泉點頭笑道:“其他縣城的流動難民,再加上卞陽城本身的難民,數量可達百萬之多,即便是府城,也處理不了這麽多難民的圍伺,稍有差錯,便會出大變故。”


    “咱們要做的,就是將這邊的事情如實上報給朝廷,等卞陽城出了問題,知府大人被擼下來的時候,那縣令大人這種在無糧狀態下收容十萬難民的好官,便有極大可能會升任知府了。”


    “這樣啊。”周縣令恍然,眼神閃爍著想了片刻,搖搖頭歎息道:“知府之事就另說吧,我終究隻是一縣之才,那個位置坐上去對我未必會是什麽好事,特別是在這種重任壓身的時候。”


    他擔心現在上去,會由自己麵對百萬難民,無力掣肘。


    “這個隨大人自己定奪。”安小泉笑了笑,不是很在意,接著道:“反正奏折是一定要上的,需要讓朝廷知道大人的作為,讓他們知道你依然在為難民奔波,那樣救災糧才不會繼續被知府大人所扣。”


    “這個自然,我會去做的。”周縣令點頭應允,飲了杯茶,又望向安小泉暢然笑道:“清源賢侄,你此次來可是解決了我一個大難題啊,若有所求,盡管說出,隻要在本縣令能力範圍內,定當竭力完成。”


    “多謝縣令大人抬愛。”安小泉立刻拱手道謝,略微猶豫道:“按理說為民之事,乃是讀書人的本分,不應有所求,但學生現在處境實在艱難,想為家人四十餘口求一個住處,求一份食糧,若能再安排一些工作讓他們過活,清源當感激不盡。”


    “哦?隻是如此?”周縣令笑問。


    “如此便夠了,求一條活路而已。”安小泉靦腆點頭,神色愈發恭敬。


    “那好。”周縣令點頭,想了一下,衝一旁的周誌遠招手道:“誌遠,去,在附近看看哪裏可以騰出些房屋來,讓清源的家人住下,給他們安排好。”


    “好的。”周誌遠點頭,來到安小泉身邊道:“清源兄弟,先跟我去偏房休息一下吧,等我安排好住處,再接你過去。”


    “謝過誌遠哥哥了。”安小泉再次道謝,將邊李大柱招過來,爬上他的背衝正前兩位告別道:“縣令大人,劉先生,學生先退下了。”


    “路上可要慢些。”兩人起身相送。


    安小泉拱了拱手,由李大柱背著,很快便出了客廳,跟著周誌遠往偏房而去。


    “老劉,你對這個後生的提議有什麽看法?”周縣令看著安小泉離去,扭頭望向劉先生。


    “可謂妙法。”劉先生點頭,略微沉吟道:“不循規蹈矩,另辟蹊徑,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最關鍵的是,施行性很強。”


    “嗯,沒錯,我也如此覺得。”周縣令點頭輕笑,又問道:“那你覺得我們該如何開始呢?”


    “這個嘛…需要再商議一番。”劉先生想了想,擺手笑道:“不過你還是先寫奏折去吧,多寫幾封,必須得把後續的救濟糧搶過來。”


    不管怎麽樣,奏折是必須寫的,畢竟要施行新政,肯定得上報朝廷,如果不上報,即便是善舉也必會被上麵治罪。


    “哈哈,好。”周縣令點頭,哈哈笑道:“我先去寫奏折,你在這幫我計劃一番,今晚咱們一起喝酒。”


    “去吧。”


    這兩人也分開來,心情俱是不錯。


    ……


    當前情況下,在石鍾縣找一個可以容納四十人居住的地方並不容易,畢竟周圍鄉鎮有許多人都縮居在城裏,房屋早被占滿了。


    也幸虧周誌遠身份非同一般,活動了一番之後,還是在縣衙附近找到了一處不錯的院落。


    “清源,你迴來了?”


    老五爺等人已經被提前接到這裏,看到安小泉過來,立刻圍了上去,有些忐忑的問道:“怎麽迴事兒?那些衙役沒怎麽你們吧?還有,他們為什麽會把我們帶到這裏來?”


    “哈哈,老五爺,是好事兒。”安小泉還沒來得及迴答,李大柱便搶先笑道:“剛才清源給這個縣的縣老爺出了個主意,告訴他怎麽安置難民,結果縣老爺一高興,就獎勵我們一個院子了。”


    “哦?果真如此?”老五爺驚喜。


    “當然。”


    後麵跟著的周誌遠見狀,上前來笑道:“清源兄弟乃天縱之才,隨意點撥之下,便解決我們所困擾的大麻煩,這是諸位應得的。”


    他說著,又衝身後兩個抬著東西的衙役衝招招手道:“喏,這兩袋糧食是我從家裏帶來的,還有些舊衣舊被,東西不多,等過兩天我給你們找些活兒計,你們應該就能自己自足了。”


    “多謝官爺。”老五爺見狀立刻道謝,還想磕頭,卻立刻被周誌遠攔住。


    “當不得謝。”他搖搖頭安撫道:“若說謝,也該是我謝清源兄弟才對,哪敢讓老人家如此。”


    “該謝的,該謝的。”老五爺依然激動,但卻不執著於跪下了。


    周誌遠見狀心頭稍鬆,又笑了笑,扭頭望向安小泉道:“清源兄弟,你們先休息吧,我給你請了個郎中,大概一會兒就到,你放心開藥,銀錢我已經付過了。”


    “多謝誌遠哥哥關懷。”安小泉拱手。


    “不必。”周誌遠搖頭笑了笑,然後告別道:“這邊看起來已經無事,那我就先走了,父親那裏或許還要我安排些事情,你若有什麽吩咐,可以差人去縣衙裏喊我。”


    “好,一定,誌遠哥哥路上慢些。”


    周誌遠走了,留下兩袋米糧,和幾條看起來有些破舊的被褥,雖然的確不多,但對李家人來說,這都是救命的東西。


    “清源,好本事啊。”老五爺看著這些東西,開心的直想哭,抓著安小泉的手激動道:“沒想到…沒想到你竟然真的能給我們找到一條活路,你是咱們李家的福星啊。”


    “嗬,應當的。”安小泉笑了笑,提醒道:“五爺,不必如此激動,當下還是趕快給大家安排一下吧,我身子有些不舒服,想躺躺,另外再讓大家做點東西吃。”


    “哦,好。”老五爺立刻點頭,安排道:“石頭,趕緊給清源鋪一床被子去,你們幾個婦人也別站著,做飯,做飯,做一頓稠的,讓大家吃飽。”


    大家紛紛忙碌起來,屋裏屋外來迴跑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朔願使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的守護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的守護者並收藏朔願使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