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易行朗聲道:“降妖除魔,證道飛升。”話一出口,便立知不對,但這句口號實在是自幼誦讀,早就已經深入骨髓,哪怕是略微有點心虛,還是忍不住脫口而出,隻是聲音越來越小,說到飛升二字的時候已經麵紅耳赤,聲如蚊蚋。
正慈促狹一笑,溫和道:“降妖除魔,證道飛升麽?那為何賈仙長兩次拒絕位列仙班的機會,反而不惜身死也要崩塌天梯,斷絕凡人飛升之路呢?口口聲聲說著要降妖除魔,白公子又為何吞下妖丹,與一個蛇妖訂下主仆契約呢?”
白易行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一時間竟是不知道如何迴答。
正慈道:“白公子,所謂的道並不是一句口號,哪怕口號記得再熟,不知道還是不知道!”
白易行恭敬行禮道:“還請大師教我!”
正慈伸手扶起白易行,笑道:“教是談不上的,不過老衲倒是有幾句話可說與白公子聽上一聽,或許對公子悟道有些幫助。”
說罷,揮手示意白易行坐下,緩緩道:“先說降妖伏魔,同是天精地秀所化,憑什麽人修煉飛升是正道,草木走獸修煉便是邪道?”
白易行皺眉道:“因為妖魔精怪之屬為求飛升,不擇手段……”
正慈搖頭道:“那修行之人中便沒有三障未破,心術不端的了麽?”
白易行輕聲道:“那自然也是有的,所以我輩修行之士又分為正道與魔道……”
正慈又道:“那麽,王文卿與林靈噩之流又算是正道,還是魔道?”
白易行眉頭皺起,似乎有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古怪念頭開始在心底生根發芽,卻本能覺得這念頭太過離經叛道,不敢細想下去。
正慈看了看白易行的神色,輕歎一聲:“癡兒。”頓了頓又道:“是正道還是魔道,與所處門派無關,所修功法無關,隻與修行之人的秉性有關。換而言之,草木精魅也同樣如此,隻要良心不泯,不禍亂人間,又憑什麽要平白無故得死於修行之人手下?隻是因為一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麽?”
白易行隻覺後背一片冰涼,隻覺過去一些視作理所當然得道理與規矩,此時再看竟是千瘡百孔,經不起推敲。
正慈見白易行臉色蒼白,顯然神思正在遭受著巨大的壓力,當即掌蘊真氣在白易行後背輕輕一拂,溫和道:“今日便先到這裏吧,白公子先好好休息,剩下的話我們路上慢慢說。”
白易行後心一暖,一股陽和雄渾的真氣輕柔得拂過神海,神智頓時一清,再聽正慈的話,忍不住又是一呆。
“不知大師所說‘路上有時間’是何意?”心念一動,便恍然大悟,自己此時已是朝廷緝拿的要犯,若是久居大慈恩寺也確實會給正慈大師惹來不必要的麻煩,當即爬起躬身道:“大師救我一命在前,教化開悟在後,實在是恩同再造,但小子現在乃是一介罪囚之身,實在不敢繼續叨擾貴方寶地,還請正慈大師允許我來日洗脫冤屈以後再登門拜謝。”
正慈一抖胡須,滿臉疑惑得站起道:“這是哪裏話?”仔細迴想了一番自己的言語以後,這才猛得一拍腦門攤手道:“岔劈了,岔劈了,你看看這事兒弄得。”
說罷一把扯住轉身就要往外走的白易行道:“白公子,你這可就錯怪老衲了,老衲可沒有要趕人的意思,這……這……”
白易行點頭道:“大師不用解釋,小子心裏明白。”
正慈氣急敗壞道:“明白個屁。”說罷,眉毛一揚,趕緊伸手捂嘴,重新恢複寶相莊嚴的模樣,佛唱一聲道:“白公子,你且聽我解釋。”
白易行被唬了一跳,隻好停下腳步,恭敬道:“大師請說。”心裏卻下定決心,等他說完立馬轉身就走。
卻聽正慈緩緩道:“你先前暈厥之時,老衲替你檢查傷勢,隻覺你體內真氣雖然雄渾之極,卻又龐雜無比,我一一梳理之後才看得明白,裏麵有少許你自幼修持的道門醇罡,一部分山精*水運的精華,還有一股陰冷森寒的玄武精氣。”
說罷,伸指在白易行小腹上輕輕一點,金光閃處便露出白易行丹田氣海內被天元道心攪動著糾纏不休的青玄兩色真氣。
正慈指點道:“你自己修持的道門真氣數量太少,與另外兩股外來真氣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也正是最要命的地方。”
白易行疑惑道:“要命?”
正慈點頭道:“若隻是其中一股真氣鬱結在你腹中,你雖然經脈枯萎但也可用水磨工夫一點點散入周身竅穴,慢慢吸收,不僅沒有什麽壞處反而還可以漸漸反哺肉身,修複經脈,變成一個絕頂高手也是指日可待。但是當玄武精氣也被你吸入腹中以後,這兩股真氣一陰一陽,互相抵觸,這便惹了麻煩!”
白易行心頭一凜,明白了正慈所言何意:華山百裏精氣乃是來自於百裏之內的山水運流和草木靈氣,本身便象征著勃勃生機,而玄武精氣則是來自於幽冥鬼界的陰森煞氣,代表著寂滅死意,這兩股真氣一生一死,一陰一陽,實在是完全對立。
正慈道:“如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那日在王府繡閣前,你被林靈噩電劍刺穿玄竅,這兩股真氣沒有了玄竅阻隔之後,立馬就相互糾纏在一起,如今這兩股屬性截然相反的真氣在你丹田內相互衝撞,稍有不慎便有氣海炸破的危險。以老衲之能,也隻能暫時將兩股真氣壓伏下來,至於治愈卻是力有不逮。”說罷,長眉抖動,神色間頗為自責。
白易行微笑道:“大師不必如此,早在多年以前,小子這條命就已經丟了半條,能苟延殘喘這麽多年,我於生死一事早已看淡。”
正慈皺眉道:“這是什麽話,若是你活到了老衲這把年紀勘破生死便也罷了,年紀輕輕正是大好光陰,怎能生出厭世之念。”
說罷,伸手按在白易行肩頭道:“雖然我沒法幫你,但我知道有人或許可以!”
白易行雖然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但畢竟身負師門重振的希望與血海深仇,如果確有一線生機當然也願意一試,當即問道:“那人是誰?”
正慈笑道:“正是自號雪廬居士的五通先生。”
==========================
驕陽似火,暑氣熏蒸,在這樣的天氣裏,最能幹的莊稼把式也會選擇找個陰涼地兒躲躲日頭,要不然一旦發痧(注:中暑),那可就要了親命了。
然而此時此刻的一條林蔭小路上,卻有一老兩少三個和尚在緩緩行走,老的那個須眉皆白,瞧起來慈眉善目,左邊一個眉清目秀,麵容之上隱隱有熒光流轉,瞧來不過二十許歲,年紀輕輕便有了一點寶相莊嚴的味道,右邊那個雖然也是一樣俊美朗目,但麵色蒼白,額頭上汗出如漿,瞧起來似有病容。
這三人自然就是正慈,喬化成小沙彌的白易行與最受正慈慈喜愛的徒孫,圓清。
走了一程,玄慈停下腳步,大聲歎道:“哎,老了老了,又累了!”說罷,一把拉住身邊腳步已經略略蹣跚的白易行道:“走,再去歇一歇。”
圓清悄悄翻了一個白眼,就看師祖這麽神完氣足的模樣,哪能看得出來半點累了的樣子,腳下卻搶步上前,扶住白易行柔聲道:“白公子,這會兒覺得是冷是熱?”
白易行擦了擦臉上的汗,道:“這會兒是熱。”
圓清伸指默默一掐算,便伸手從懷裏掏出一個白瓷小瓶,倒了一粒藥丸喂給白易行吃下,道:“今日暑氣過盛,白公子體內陽氣隨之變得勢大起來,照這樣推算,今日還需再吃三枚寒霜丹。”
說罷,麵現愁容得望向正慈道:“方丈師祖,五通先生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們這樣漫無目的得找得找到什麽時候啊,明日之前再找不到,白公子的寒霜丹可就吃完了!”
白易行伸手拉住圓清衣袖,笑著搖頭道:“不要緊的,圓清師兄,我還挨得住。”
正慈伸手搔搔光頭,也焦躁起來:“五通這老王八蛋,一個月之前到蘇州尋他,留信給我說去了杭州,等我們尋到了杭州又留信給我說去了越州,等我們到了越州,又說迴了蘇州,這不擺明了車馬要耍我老和尚麽?”
圓清還要再說,白易行抓緊他的袖口用力攥了攥,懇求他不必再說。
圓清搖頭歎了口氣,對白易行柔聲道:“白公子且放心,若是這次到了蘇州還找不到五通先生,我便用無垢袈裟將你裹起,禦風去找……”
正慈搖頭道:“圓清啊,不行的,雖然無垢袈裟能隔絕陰陽,可以防止白公子體內真氣受外界影響自行激迸,但是他現在身子骨實在太弱,強行禦風一旦讓寒氣入骨,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圓清攤手道:“那總也好過這樣來來迴迴兜圈子吧,好歹讓我找到他當麵問上一問。”
正慈撓了撓光頭,急的左右踱步,突然仰頭大罵道:“五通老烏龜,別讓我當麵見到你,否則我一定把你的龜殼給卸了!”
“哎呦,正慈老禿驢現在長脾氣了啊!快再多叫兩聲來給本座解悶!”
一個清雅戲謔的聲音驀然從遠處傳來,正慈臉色一喜,得意洋洋得大聲道:“我就知道你這個老烏龜必然躲在附近,這才故意相試,果不其然,老和尚一出手,老烏龜立馬中計。”
一個身影從小路盡頭的林蔭下突兀現身,身形一幌便已經到了數十丈以外,再一幌,便已經到了眼前,卻是一個白袍儒冠的長須儒生。
圓清恭敬行禮道:“小僧圓清,見過五通先生。”
ps:第二更奉上,請笑納
正慈促狹一笑,溫和道:“降妖除魔,證道飛升麽?那為何賈仙長兩次拒絕位列仙班的機會,反而不惜身死也要崩塌天梯,斷絕凡人飛升之路呢?口口聲聲說著要降妖除魔,白公子又為何吞下妖丹,與一個蛇妖訂下主仆契約呢?”
白易行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一時間竟是不知道如何迴答。
正慈道:“白公子,所謂的道並不是一句口號,哪怕口號記得再熟,不知道還是不知道!”
白易行恭敬行禮道:“還請大師教我!”
正慈伸手扶起白易行,笑道:“教是談不上的,不過老衲倒是有幾句話可說與白公子聽上一聽,或許對公子悟道有些幫助。”
說罷,揮手示意白易行坐下,緩緩道:“先說降妖伏魔,同是天精地秀所化,憑什麽人修煉飛升是正道,草木走獸修煉便是邪道?”
白易行皺眉道:“因為妖魔精怪之屬為求飛升,不擇手段……”
正慈搖頭道:“那修行之人中便沒有三障未破,心術不端的了麽?”
白易行輕聲道:“那自然也是有的,所以我輩修行之士又分為正道與魔道……”
正慈又道:“那麽,王文卿與林靈噩之流又算是正道,還是魔道?”
白易行眉頭皺起,似乎有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古怪念頭開始在心底生根發芽,卻本能覺得這念頭太過離經叛道,不敢細想下去。
正慈看了看白易行的神色,輕歎一聲:“癡兒。”頓了頓又道:“是正道還是魔道,與所處門派無關,所修功法無關,隻與修行之人的秉性有關。換而言之,草木精魅也同樣如此,隻要良心不泯,不禍亂人間,又憑什麽要平白無故得死於修行之人手下?隻是因為一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麽?”
白易行隻覺後背一片冰涼,隻覺過去一些視作理所當然得道理與規矩,此時再看竟是千瘡百孔,經不起推敲。
正慈見白易行臉色蒼白,顯然神思正在遭受著巨大的壓力,當即掌蘊真氣在白易行後背輕輕一拂,溫和道:“今日便先到這裏吧,白公子先好好休息,剩下的話我們路上慢慢說。”
白易行後心一暖,一股陽和雄渾的真氣輕柔得拂過神海,神智頓時一清,再聽正慈的話,忍不住又是一呆。
“不知大師所說‘路上有時間’是何意?”心念一動,便恍然大悟,自己此時已是朝廷緝拿的要犯,若是久居大慈恩寺也確實會給正慈大師惹來不必要的麻煩,當即爬起躬身道:“大師救我一命在前,教化開悟在後,實在是恩同再造,但小子現在乃是一介罪囚之身,實在不敢繼續叨擾貴方寶地,還請正慈大師允許我來日洗脫冤屈以後再登門拜謝。”
正慈一抖胡須,滿臉疑惑得站起道:“這是哪裏話?”仔細迴想了一番自己的言語以後,這才猛得一拍腦門攤手道:“岔劈了,岔劈了,你看看這事兒弄得。”
說罷一把扯住轉身就要往外走的白易行道:“白公子,你這可就錯怪老衲了,老衲可沒有要趕人的意思,這……這……”
白易行點頭道:“大師不用解釋,小子心裏明白。”
正慈氣急敗壞道:“明白個屁。”說罷,眉毛一揚,趕緊伸手捂嘴,重新恢複寶相莊嚴的模樣,佛唱一聲道:“白公子,你且聽我解釋。”
白易行被唬了一跳,隻好停下腳步,恭敬道:“大師請說。”心裏卻下定決心,等他說完立馬轉身就走。
卻聽正慈緩緩道:“你先前暈厥之時,老衲替你檢查傷勢,隻覺你體內真氣雖然雄渾之極,卻又龐雜無比,我一一梳理之後才看得明白,裏麵有少許你自幼修持的道門醇罡,一部分山精*水運的精華,還有一股陰冷森寒的玄武精氣。”
說罷,伸指在白易行小腹上輕輕一點,金光閃處便露出白易行丹田氣海內被天元道心攪動著糾纏不休的青玄兩色真氣。
正慈指點道:“你自己修持的道門真氣數量太少,與另外兩股外來真氣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也正是最要命的地方。”
白易行疑惑道:“要命?”
正慈點頭道:“若隻是其中一股真氣鬱結在你腹中,你雖然經脈枯萎但也可用水磨工夫一點點散入周身竅穴,慢慢吸收,不僅沒有什麽壞處反而還可以漸漸反哺肉身,修複經脈,變成一個絕頂高手也是指日可待。但是當玄武精氣也被你吸入腹中以後,這兩股真氣一陰一陽,互相抵觸,這便惹了麻煩!”
白易行心頭一凜,明白了正慈所言何意:華山百裏精氣乃是來自於百裏之內的山水運流和草木靈氣,本身便象征著勃勃生機,而玄武精氣則是來自於幽冥鬼界的陰森煞氣,代表著寂滅死意,這兩股真氣一生一死,一陰一陽,實在是完全對立。
正慈道:“如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那日在王府繡閣前,你被林靈噩電劍刺穿玄竅,這兩股真氣沒有了玄竅阻隔之後,立馬就相互糾纏在一起,如今這兩股屬性截然相反的真氣在你丹田內相互衝撞,稍有不慎便有氣海炸破的危險。以老衲之能,也隻能暫時將兩股真氣壓伏下來,至於治愈卻是力有不逮。”說罷,長眉抖動,神色間頗為自責。
白易行微笑道:“大師不必如此,早在多年以前,小子這條命就已經丟了半條,能苟延殘喘這麽多年,我於生死一事早已看淡。”
正慈皺眉道:“這是什麽話,若是你活到了老衲這把年紀勘破生死便也罷了,年紀輕輕正是大好光陰,怎能生出厭世之念。”
說罷,伸手按在白易行肩頭道:“雖然我沒法幫你,但我知道有人或許可以!”
白易行雖然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但畢竟身負師門重振的希望與血海深仇,如果確有一線生機當然也願意一試,當即問道:“那人是誰?”
正慈笑道:“正是自號雪廬居士的五通先生。”
==========================
驕陽似火,暑氣熏蒸,在這樣的天氣裏,最能幹的莊稼把式也會選擇找個陰涼地兒躲躲日頭,要不然一旦發痧(注:中暑),那可就要了親命了。
然而此時此刻的一條林蔭小路上,卻有一老兩少三個和尚在緩緩行走,老的那個須眉皆白,瞧起來慈眉善目,左邊一個眉清目秀,麵容之上隱隱有熒光流轉,瞧來不過二十許歲,年紀輕輕便有了一點寶相莊嚴的味道,右邊那個雖然也是一樣俊美朗目,但麵色蒼白,額頭上汗出如漿,瞧起來似有病容。
這三人自然就是正慈,喬化成小沙彌的白易行與最受正慈慈喜愛的徒孫,圓清。
走了一程,玄慈停下腳步,大聲歎道:“哎,老了老了,又累了!”說罷,一把拉住身邊腳步已經略略蹣跚的白易行道:“走,再去歇一歇。”
圓清悄悄翻了一個白眼,就看師祖這麽神完氣足的模樣,哪能看得出來半點累了的樣子,腳下卻搶步上前,扶住白易行柔聲道:“白公子,這會兒覺得是冷是熱?”
白易行擦了擦臉上的汗,道:“這會兒是熱。”
圓清伸指默默一掐算,便伸手從懷裏掏出一個白瓷小瓶,倒了一粒藥丸喂給白易行吃下,道:“今日暑氣過盛,白公子體內陽氣隨之變得勢大起來,照這樣推算,今日還需再吃三枚寒霜丹。”
說罷,麵現愁容得望向正慈道:“方丈師祖,五通先生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們這樣漫無目的得找得找到什麽時候啊,明日之前再找不到,白公子的寒霜丹可就吃完了!”
白易行伸手拉住圓清衣袖,笑著搖頭道:“不要緊的,圓清師兄,我還挨得住。”
正慈伸手搔搔光頭,也焦躁起來:“五通這老王八蛋,一個月之前到蘇州尋他,留信給我說去了杭州,等我們尋到了杭州又留信給我說去了越州,等我們到了越州,又說迴了蘇州,這不擺明了車馬要耍我老和尚麽?”
圓清還要再說,白易行抓緊他的袖口用力攥了攥,懇求他不必再說。
圓清搖頭歎了口氣,對白易行柔聲道:“白公子且放心,若是這次到了蘇州還找不到五通先生,我便用無垢袈裟將你裹起,禦風去找……”
正慈搖頭道:“圓清啊,不行的,雖然無垢袈裟能隔絕陰陽,可以防止白公子體內真氣受外界影響自行激迸,但是他現在身子骨實在太弱,強行禦風一旦讓寒氣入骨,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圓清攤手道:“那總也好過這樣來來迴迴兜圈子吧,好歹讓我找到他當麵問上一問。”
正慈撓了撓光頭,急的左右踱步,突然仰頭大罵道:“五通老烏龜,別讓我當麵見到你,否則我一定把你的龜殼給卸了!”
“哎呦,正慈老禿驢現在長脾氣了啊!快再多叫兩聲來給本座解悶!”
一個清雅戲謔的聲音驀然從遠處傳來,正慈臉色一喜,得意洋洋得大聲道:“我就知道你這個老烏龜必然躲在附近,這才故意相試,果不其然,老和尚一出手,老烏龜立馬中計。”
一個身影從小路盡頭的林蔭下突兀現身,身形一幌便已經到了數十丈以外,再一幌,便已經到了眼前,卻是一個白袍儒冠的長須儒生。
圓清恭敬行禮道:“小僧圓清,見過五通先生。”
ps:第二更奉上,請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