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典有雲,世人自降世之初便與星鬥命軌一一對應,但星有明晦大小之別,人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各因所負氣數多寡,以及相應的星軌造化變幻而命運不同。
但世事變幻,星移鬥轉,曆朝曆代總有背負天命,應運而生的一代人傑。
他們或是征戰沙場,縱橫捭闔,是為將星;或是力挽狂瀾,功在社稷,是為相星;或是座南麵北,獨享一國,是為帝星。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人因命星主殺伐,故而天生自帶煞氣,腦後生有反骨。太平盛世時便老老實實蟄伏民間,或為鄉霸山主,或是嘯聚一方,做些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無本買賣,隻待時勢稍有動蕩便要揭竿而起,去做攪亂天下風雲的一方雄主。
三百年前,便有這樣一人:文武雙全卻屢試不第,怒而返鄉投身義軍,隨後率軍一路北上攻城拔寨,幾經周折後攻入長安,短短數年時間便使神州陸沉,留下千古兇名。
那人,名叫黃巢。
白易行心膽巨顫,耳邊便好似有夔牛怒吼,所謂如雷貫耳也不過如此。
劉文都似乎並未看出少年呆滯神色中隱藏的驚懼,接著道:“黃巢起兵之初隻能算一個出類拔萃的江湖武夫,但草軍漸成氣候以後,為了長享富貴,黃巢也不免走上了曆代帝王辛苦追溯的求長生之道。”
劉文都大袖一揮,湖麵水汽氤氳,化作了四塊黑色石碑,白易行湊近打量,隻見石碑似被歲月侵蝕導致字跡模糊,瞧不真切,隻有各自碑首四字金光奕奕,大放光彩,分別是《五行風法》,《五行雨法》,《五行雷法》,《五行電法》。
“黃巢曾盜挖乾陵,本意是掘斷大唐龍脈,順便收斂軍費,不想卻在藏風聚水的金井下掘出了四塊壓鎮山水,滿刻生僻蝌蚪文的石碑。”
“黃巢軍中有個名叫皮日休的當世大儒,他幼時曾偶然讀過上古《倉頡書》殘本,辨認出石碑上的幾個蝌蚪文字疑似玄功秘法,黃巢聞之大喜,便下令此後行軍途中遇儒者不殺,大肆網羅隱士碩儒,將碑上文字一一打亂譯出。”
水汽飄搖不定,四塊石碑緩緩重疊,最終卻是變成了一部古舊泛黃的書典。
劉文都續道:“曆時數年,四塊碑文也隻被斷斷續續整理出來一小部分,黃巢文武全才,隻拿這殘缺碑文與道典相互印證便修編而成了這本《長生訣》並對照修行,修為可謂一日千裏,短短兩年便連破五關,修為直逼大真人境。”
白易行目瞪口呆,一方麵驚訝於黃巢遭逢之妙,另一方麵也震驚於其天賦之高,雖然隱約覺得師祖話語中哪裏似有些語焉不詳的疏漏,但心神震撼間卻又無法靈敏捕捉,隻好暫且擱置一邊。
劉文都又道:“黃巢兵敗之際,唐皇心知此人天賦太高,野心太大,為永絕後患便派曾為黃巢義子的朱溫招攬三山異士,五嶽能人圍攻黃巢一人,但黃巢此時已然躋身散仙境,神功妙法層出不窮,軀殼體魄也是刀劍難傷,一番大戰後江湖異士死傷無數,最終卻仍是被他隻身一人逃出陳州。”
稍頓了頓,劉文都像是覺得前麵無關緊要的廢話說的太多,便加快了語速:“但黃巢經此一役,也是元氣大傷,經脈幾乎全斷,神魂意氣四海也損傷慘重,隻得隱居少華山以五行秘法吸納山水靈氣,修補體魄。”
“然後就遇到了太祖和祖師?!”白易行腦海中靈光一閃,忍不住脫口而出。
劉文都點頭笑道:“祖師陰陽讖緯之術震古爍今,當年遊經此地之時看此處風雲淒慘,草木枯萎,便隨手算了一卦,略加推演便得知黃巢隱匿在此,當即便動了降妖伏魔的念頭。但一來怕兩人鬥起法來,地動山搖,傷及無辜,二來也是憐惜黃巢之才,不忍殺戮,便悄然布下禁製,逆轉五行大陣,悄無聲息得便將其羈押在雲台峰山腹內,並以他的血氣真元反哺此地水土。”
白易行聽聞當年祖師豐功偉績與絕世風流,心頭一熱,油然而生出一股向往與敬意。
劉文都卻歎了口氣,無奈道:“可惜祖師一念之仁,卻給華山派留下了巨大後患。”
白易行不解問道:“可是因為太祖陛下?”
劉文都點點頭:“太祖皇帝當年途徑華山,得道高人點撥,一路遮蔽氣息尋至眠龍台,先用話語將住祖師,無奈之下,祖師隻得與之對弈作賭,這才有了太祖以華山一地加部分龍運換華山派一半宗門氣運,隻求將黃巢一人性命消磨轉化為大宋國運。”
“但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黃巢被羈押在此的消息,一人知則百人知,百人知則天下皆知。世人皆有貪念,修道之人雖跳脫紅塵之外,但三屍難斬,對證道飛升的執念反比凡夫更甚。”
劉文都目光深邃,輕聲道:“若我沒有猜錯,那白衣少年當是來自幽燕關外,而王文卿和林靈噩則必然是朝中權貴的手下附庸了。”
白易行神色複雜,不可置信得望向師祖:“既然我們是在幫著朝廷壓勝起運,朝廷又怎會這般自毀長城?!”
“禦座之前,舉世皆敵。其中道理,以後你自然會懂得。”劉文都眉眼舒展,苦澀笑道。
“所以今日,若是對手實在勢大,我們就不得不強行起陣,哪怕拚的華山方圓百裏之境盡皆湮滅,也不能讓他們放出黃巢,以免萬靈塗炭,從此中原永無寧日,再現當年餓殍盈野,流民皆作兩腳羊的人間慘象。”
猛然間一陣地動山搖,白易行腳下蔚藍如鏡的湖水隨之波瀾起伏,驚濤迭起,劉文都在湖麵下的投影也變得扭曲搖晃起來。
“這麽快就把九品蓮花給破了啊……”劉文都搖搖頭,語調裏帶些遺憾,“可惜平瀾的劍意殺伐有餘,婉轉不足,楓元的法印沉穩有餘,靈巧不足,否則,有我九成的神魂意氣護著,怎麽著都還能再撐上個一兩柱香的。”
說罷,劉文都神色驀然嚴肅起來:“華山六代弟子白易行接掌教法旨。”
白易行隻覺耳畔如有蠅蟲亂飛,心頭一陣煩悶欲嘔,聽得劉文都吩咐,想也不想便本能躬身道:“六代弟子白易行恭請法旨。”
劉文都周身青光流溢,法相莊嚴如天神降世:“我現傳你三才伏魔陣運轉之法,你且用心聽著。《易經》有雲: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白易行瞑目靜聽,卻不知捧於掌心的紫金蓮子正在大放光華,一邊緩緩浮起一邊抽芽拔穗,待升至白易行額前時光華收斂,已經變作了一朵大不過指的小小白色無根蓮花,無風自搖,純潔可愛。
劉文都笑意溫柔的伸手撥弄了一下花瓣,白蓮花枝馴服得在劉文都指尖輕輕摩挲。
“……劍切陰陽,血薦軒轅。”說至最後一句,劉文都右手拇指與無名指虛扣意橋,清嗤一聲:“咄”,白蓮隨之印上白易行眉心,青光一閃,消失不見。
白易行覺得眉間微微一涼,緊接著便有一股沁涼流水潺潺湧入額心神海,與此同時喉頭魂海,前胸意海,小腹氣海齊齊一震,便好像是有一根利劍將自己從上到下一舉貫穿,錐心劇痛剛如浪潮湧起,便又有一股沁骨涼意及時撫慰,一時間又是舒爽又是痛苦,說不出的難受。
劉文都抬頭遠眺向心湖遠方影綽群山,輕歎道:“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眉頭忽的微微皺起,“奧,又錯了,應該是胸中元自有丘壑,盞裏何妨對聖賢……”
劉文都身影漸漸模糊,偶有一陣輕風拂過,湖麵波皺千萬道,“叮咚”一聲輕響,似有一粒石子墜入湖中,卻轉瞬間便消逝不見。
雲台峰頂,一黑二紫兩道身影在崖頂往來蹁躚,不時有電光紫氣相撞炸裂,卻是林靈噩左手雷刀,右手電劍將李楓元與陳平瀾死死拖住。
另一麵王文卿閑庭信步,繞著沒了九品蓮花大陣庇佑的華山金天劍陣走了一圈又一圈,右手勾劃揮刺,遙遙禦雷騷擾正與金龍搏鬥的巨靈神將,左手時不時伸指一戳,便有電光蜿蜒,射穿沒了華山三真押陣的金天劍陣,攪得一眾不知該如何靈活變陣,又要護持坐照內觀還未迴神的白易行的華山弟子苦不堪言。
林靈噩以一敵二還顯得大有餘力,左手雷刀隨手劈碎李楓元的倒騎青牛手印,右手電劍向上一掠挑開陳平瀾指劍,大聲嘲笑道:“道門第十印的倒騎青牛被你使得連隻老鼠都轟不死,羞也不羞?華山絕學一劍斷江被你用的連蚯蚓都砍不斷,愧也不愧?”
李楓元神情不變,十指連環相扣,連結封山印,渡水印,酆都金剛印,陳平瀾臉色漲紅,劍芒吞吐如蛇行龍盤,一劍起滄瀾,劍氣滾滾如江河濤濤而下,林靈噩刀劍並舉,左手刀摧枯拉朽,電光爆閃間輕鬆劈開封山印,右手劍一引一拖,便將滾滾劍氣牽引著迎向渡水印,哈哈大笑道:
“且讓道爺看看到底是老幺的劍氣猛,還是老三的手印硬,不過同室操戈,兄弟鬩牆好像正合你們華山門風。”
“賊豎敢爾!”
陳平瀾終於忍不住一聲怒喝,指尖劍氣青芒爆吐卻是凝結成一線,不管不顧便向林靈噩胸口戳來,正是華山絕技“一線天”。
李楓元一貫沉靜的神色終於變化,瞠目道:“平瀾小心!”
林靈噩嘴角勾起一抹陰謀得逞的微笑,袍袖揮卷間右手電劍倏然不見,大喝一聲來的好,左手刀連畫四個大圓稍稍頂住酆都金剛印的威勢,左手隻憑肉掌便迎向陳平瀾足可開山斷江的一線劍氣。
陳平瀾方才意識到情勢不妙,想要撤迴劍氣,右手便已被林靈噩哈哈大笑著伸手扣住,陳平瀾隻覺渾身真氣濤濤外泄,滿腔劍意似乎也不受控製的向奇經八脈湧去。
林靈噩右手不知何時戴上了一副泛著古怪熒光的手套,拇指扣陽溪,中指扣陽池,拚的後背硬挨一記李楓元的全力催發而來的酆都金剛印,借勢拖住渾身無力的陳平瀾逍遙遠遁三十丈,風送笑聲至:“謝華山掌劍養意六十年精純劍氣,哈哈哈哈!”
但世事變幻,星移鬥轉,曆朝曆代總有背負天命,應運而生的一代人傑。
他們或是征戰沙場,縱橫捭闔,是為將星;或是力挽狂瀾,功在社稷,是為相星;或是座南麵北,獨享一國,是為帝星。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人因命星主殺伐,故而天生自帶煞氣,腦後生有反骨。太平盛世時便老老實實蟄伏民間,或為鄉霸山主,或是嘯聚一方,做些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無本買賣,隻待時勢稍有動蕩便要揭竿而起,去做攪亂天下風雲的一方雄主。
三百年前,便有這樣一人:文武雙全卻屢試不第,怒而返鄉投身義軍,隨後率軍一路北上攻城拔寨,幾經周折後攻入長安,短短數年時間便使神州陸沉,留下千古兇名。
那人,名叫黃巢。
白易行心膽巨顫,耳邊便好似有夔牛怒吼,所謂如雷貫耳也不過如此。
劉文都似乎並未看出少年呆滯神色中隱藏的驚懼,接著道:“黃巢起兵之初隻能算一個出類拔萃的江湖武夫,但草軍漸成氣候以後,為了長享富貴,黃巢也不免走上了曆代帝王辛苦追溯的求長生之道。”
劉文都大袖一揮,湖麵水汽氤氳,化作了四塊黑色石碑,白易行湊近打量,隻見石碑似被歲月侵蝕導致字跡模糊,瞧不真切,隻有各自碑首四字金光奕奕,大放光彩,分別是《五行風法》,《五行雨法》,《五行雷法》,《五行電法》。
“黃巢曾盜挖乾陵,本意是掘斷大唐龍脈,順便收斂軍費,不想卻在藏風聚水的金井下掘出了四塊壓鎮山水,滿刻生僻蝌蚪文的石碑。”
“黃巢軍中有個名叫皮日休的當世大儒,他幼時曾偶然讀過上古《倉頡書》殘本,辨認出石碑上的幾個蝌蚪文字疑似玄功秘法,黃巢聞之大喜,便下令此後行軍途中遇儒者不殺,大肆網羅隱士碩儒,將碑上文字一一打亂譯出。”
水汽飄搖不定,四塊石碑緩緩重疊,最終卻是變成了一部古舊泛黃的書典。
劉文都續道:“曆時數年,四塊碑文也隻被斷斷續續整理出來一小部分,黃巢文武全才,隻拿這殘缺碑文與道典相互印證便修編而成了這本《長生訣》並對照修行,修為可謂一日千裏,短短兩年便連破五關,修為直逼大真人境。”
白易行目瞪口呆,一方麵驚訝於黃巢遭逢之妙,另一方麵也震驚於其天賦之高,雖然隱約覺得師祖話語中哪裏似有些語焉不詳的疏漏,但心神震撼間卻又無法靈敏捕捉,隻好暫且擱置一邊。
劉文都又道:“黃巢兵敗之際,唐皇心知此人天賦太高,野心太大,為永絕後患便派曾為黃巢義子的朱溫招攬三山異士,五嶽能人圍攻黃巢一人,但黃巢此時已然躋身散仙境,神功妙法層出不窮,軀殼體魄也是刀劍難傷,一番大戰後江湖異士死傷無數,最終卻仍是被他隻身一人逃出陳州。”
稍頓了頓,劉文都像是覺得前麵無關緊要的廢話說的太多,便加快了語速:“但黃巢經此一役,也是元氣大傷,經脈幾乎全斷,神魂意氣四海也損傷慘重,隻得隱居少華山以五行秘法吸納山水靈氣,修補體魄。”
“然後就遇到了太祖和祖師?!”白易行腦海中靈光一閃,忍不住脫口而出。
劉文都點頭笑道:“祖師陰陽讖緯之術震古爍今,當年遊經此地之時看此處風雲淒慘,草木枯萎,便隨手算了一卦,略加推演便得知黃巢隱匿在此,當即便動了降妖伏魔的念頭。但一來怕兩人鬥起法來,地動山搖,傷及無辜,二來也是憐惜黃巢之才,不忍殺戮,便悄然布下禁製,逆轉五行大陣,悄無聲息得便將其羈押在雲台峰山腹內,並以他的血氣真元反哺此地水土。”
白易行聽聞當年祖師豐功偉績與絕世風流,心頭一熱,油然而生出一股向往與敬意。
劉文都卻歎了口氣,無奈道:“可惜祖師一念之仁,卻給華山派留下了巨大後患。”
白易行不解問道:“可是因為太祖陛下?”
劉文都點點頭:“太祖皇帝當年途徑華山,得道高人點撥,一路遮蔽氣息尋至眠龍台,先用話語將住祖師,無奈之下,祖師隻得與之對弈作賭,這才有了太祖以華山一地加部分龍運換華山派一半宗門氣運,隻求將黃巢一人性命消磨轉化為大宋國運。”
“但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黃巢被羈押在此的消息,一人知則百人知,百人知則天下皆知。世人皆有貪念,修道之人雖跳脫紅塵之外,但三屍難斬,對證道飛升的執念反比凡夫更甚。”
劉文都目光深邃,輕聲道:“若我沒有猜錯,那白衣少年當是來自幽燕關外,而王文卿和林靈噩則必然是朝中權貴的手下附庸了。”
白易行神色複雜,不可置信得望向師祖:“既然我們是在幫著朝廷壓勝起運,朝廷又怎會這般自毀長城?!”
“禦座之前,舉世皆敵。其中道理,以後你自然會懂得。”劉文都眉眼舒展,苦澀笑道。
“所以今日,若是對手實在勢大,我們就不得不強行起陣,哪怕拚的華山方圓百裏之境盡皆湮滅,也不能讓他們放出黃巢,以免萬靈塗炭,從此中原永無寧日,再現當年餓殍盈野,流民皆作兩腳羊的人間慘象。”
猛然間一陣地動山搖,白易行腳下蔚藍如鏡的湖水隨之波瀾起伏,驚濤迭起,劉文都在湖麵下的投影也變得扭曲搖晃起來。
“這麽快就把九品蓮花給破了啊……”劉文都搖搖頭,語調裏帶些遺憾,“可惜平瀾的劍意殺伐有餘,婉轉不足,楓元的法印沉穩有餘,靈巧不足,否則,有我九成的神魂意氣護著,怎麽著都還能再撐上個一兩柱香的。”
說罷,劉文都神色驀然嚴肅起來:“華山六代弟子白易行接掌教法旨。”
白易行隻覺耳畔如有蠅蟲亂飛,心頭一陣煩悶欲嘔,聽得劉文都吩咐,想也不想便本能躬身道:“六代弟子白易行恭請法旨。”
劉文都周身青光流溢,法相莊嚴如天神降世:“我現傳你三才伏魔陣運轉之法,你且用心聽著。《易經》有雲: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白易行瞑目靜聽,卻不知捧於掌心的紫金蓮子正在大放光華,一邊緩緩浮起一邊抽芽拔穗,待升至白易行額前時光華收斂,已經變作了一朵大不過指的小小白色無根蓮花,無風自搖,純潔可愛。
劉文都笑意溫柔的伸手撥弄了一下花瓣,白蓮花枝馴服得在劉文都指尖輕輕摩挲。
“……劍切陰陽,血薦軒轅。”說至最後一句,劉文都右手拇指與無名指虛扣意橋,清嗤一聲:“咄”,白蓮隨之印上白易行眉心,青光一閃,消失不見。
白易行覺得眉間微微一涼,緊接著便有一股沁涼流水潺潺湧入額心神海,與此同時喉頭魂海,前胸意海,小腹氣海齊齊一震,便好像是有一根利劍將自己從上到下一舉貫穿,錐心劇痛剛如浪潮湧起,便又有一股沁骨涼意及時撫慰,一時間又是舒爽又是痛苦,說不出的難受。
劉文都抬頭遠眺向心湖遠方影綽群山,輕歎道:“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眉頭忽的微微皺起,“奧,又錯了,應該是胸中元自有丘壑,盞裏何妨對聖賢……”
劉文都身影漸漸模糊,偶有一陣輕風拂過,湖麵波皺千萬道,“叮咚”一聲輕響,似有一粒石子墜入湖中,卻轉瞬間便消逝不見。
雲台峰頂,一黑二紫兩道身影在崖頂往來蹁躚,不時有電光紫氣相撞炸裂,卻是林靈噩左手雷刀,右手電劍將李楓元與陳平瀾死死拖住。
另一麵王文卿閑庭信步,繞著沒了九品蓮花大陣庇佑的華山金天劍陣走了一圈又一圈,右手勾劃揮刺,遙遙禦雷騷擾正與金龍搏鬥的巨靈神將,左手時不時伸指一戳,便有電光蜿蜒,射穿沒了華山三真押陣的金天劍陣,攪得一眾不知該如何靈活變陣,又要護持坐照內觀還未迴神的白易行的華山弟子苦不堪言。
林靈噩以一敵二還顯得大有餘力,左手雷刀隨手劈碎李楓元的倒騎青牛手印,右手電劍向上一掠挑開陳平瀾指劍,大聲嘲笑道:“道門第十印的倒騎青牛被你使得連隻老鼠都轟不死,羞也不羞?華山絕學一劍斷江被你用的連蚯蚓都砍不斷,愧也不愧?”
李楓元神情不變,十指連環相扣,連結封山印,渡水印,酆都金剛印,陳平瀾臉色漲紅,劍芒吞吐如蛇行龍盤,一劍起滄瀾,劍氣滾滾如江河濤濤而下,林靈噩刀劍並舉,左手刀摧枯拉朽,電光爆閃間輕鬆劈開封山印,右手劍一引一拖,便將滾滾劍氣牽引著迎向渡水印,哈哈大笑道:
“且讓道爺看看到底是老幺的劍氣猛,還是老三的手印硬,不過同室操戈,兄弟鬩牆好像正合你們華山門風。”
“賊豎敢爾!”
陳平瀾終於忍不住一聲怒喝,指尖劍氣青芒爆吐卻是凝結成一線,不管不顧便向林靈噩胸口戳來,正是華山絕技“一線天”。
李楓元一貫沉靜的神色終於變化,瞠目道:“平瀾小心!”
林靈噩嘴角勾起一抹陰謀得逞的微笑,袍袖揮卷間右手電劍倏然不見,大喝一聲來的好,左手刀連畫四個大圓稍稍頂住酆都金剛印的威勢,左手隻憑肉掌便迎向陳平瀾足可開山斷江的一線劍氣。
陳平瀾方才意識到情勢不妙,想要撤迴劍氣,右手便已被林靈噩哈哈大笑著伸手扣住,陳平瀾隻覺渾身真氣濤濤外泄,滿腔劍意似乎也不受控製的向奇經八脈湧去。
林靈噩右手不知何時戴上了一副泛著古怪熒光的手套,拇指扣陽溪,中指扣陽池,拚的後背硬挨一記李楓元的全力催發而來的酆都金剛印,借勢拖住渾身無力的陳平瀾逍遙遠遁三十丈,風送笑聲至:“謝華山掌劍養意六十年精純劍氣,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