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妙儀此語猶如朝著洪武帝扔了一顆炸彈,朱元璋頭疼欲裂,麵色僵硬且慘白,一時被堵得說不出話來。
這算是承認了吧,朱元璋果然心虛!目的達到,徐妙儀適可而止,說道:“臣女莽撞,這話被不該說出口,畢竟為君者諱,為長者諱,為尊者諱。您是大明皇帝,九五至尊,要顧著大明千萬子民的身家性命,謝家也好,謝再興也罷,估計您已經不記得他們的模樣了,可是他們對於臣女而言,是母親,是外祖父,是血濃於水的家人,臣女不能對他們的死亡和冤屈坐視不理。”
“臣女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在麵前,往事一件件迴憶起來,臣女猶如生活在一片迷霧之中,臣女看不清反向,辨不清善惡忠奸人,幾次撞得頭破血流,差點丟了這條小命,迷霧一日不散,臣女一日便走不出去,永遠困在此地,不得安寧。”
一時強硬試探過後,徐妙儀麵露迷茫之色,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
朱元璋看著階下跪著的少女眼含淚光,迷惘無助,總算沒有命人將她拖出去砍了,隻是冷冷道:“你屢次明知故犯,違抗君命,觸怒龍顏,好大的膽子!你是不是以為朕不敢罰你?”
徐妙儀說道:“臣女微不足道,皇上要打便打,要罰便罰。”
不過朱元璋還真不能把徐妙儀怎麽樣,身為君王,應有容人之量,何況沒有外人在,外頭無人知徐妙儀敢當麵質問帝王,朱元璋的君威並沒受損。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打算輕易放過徐妙儀,他要黃儼將等候在外麵的魏國公徐達叫進來。
朱元璋說道:“養子不教,父之過也。你這個女兒很有些頑劣,接迴去好好當做千金大小姐教養著。朕聽說你把她當半個兒子養著?這就是你當父親的不對了。”
“自古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要順從天理,莫要顛倒雌雄。她將來還要嫁人生子,相夫教子,整天舞槍弄棒,在血雨腥風裏冒險,豈是為婦之道?”
徐達見龍顏不悅,臉色僵硬慘白,似乎剛剛動過怒氣,自然不敢在皇上氣頭上忤逆聖意,低頭說道:“是。微臣嬌寵女兒太過了,迴去一定好好教養她。”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朕也養閨女,也疼閨女,優待皇室公主們,要星星不給月亮,可是公主寵歸寵,但你可見朕的那位公主敢耍小性子非要參與國事?當年謝再興案,還有現在年大人,劉大人的死亡,早就不是你女兒和幕後之人的私人恩怨,而是關係江山社稷的禦案。”
“朕隻命錦衣衛徹查此案,連刑部,大理寺等不得幹預,連你這個一品公爵都不能過問,你女兒卻頻頻幹預此案。朕看在她年幼無知,以前還救過朕和皇後的份上,從不和她計較,可從今以後,朕不希望再看見她瞎蹦躂了。”
聞言,徐妙儀大急,說道:“皇上,臣女並非故意幹預此案,臣女隻是協助破案,以盡微薄之力而已。”
朱元璋說道:“你還在狡辯!年大人是怎麽死的?若不是你擅做主張,私下找年大人說話,年大人會自裁嫁禍給你?倘若你本本分分的當大小姐,年大人自有錦衣衛從暗中查訪,年大人說不定會招出幕後黑手,揭開真相。是你的莽撞無知使得一條條線索斷裂,案件一次次走進死胡同。你總是不甘心放手,是覺得錦衣衛無能、朕識人不清嗎?”
徐妙儀性子再強,也知此時不好再撩朱元璋的龍須了,跪地說道:“臣女不敢!”
朱元璋看著徐妙儀順從的跪拜身影,婀娜的身軀縮成一團,像一隻受驚的鵪鶉似的微微顫抖,朱元璋暗道:還知道怕就好,倘若此女目無君威,藐視皇權,縱使再有才華,出身高貴,斷不能容她了!
看著倔強的女兒終於服軟了,一旁的徐達即慷慨,也心疼,跪地說道:“都是微臣的錯,微臣當年沒有保護好她,導致父女分離十年,女兒流落民間十年,性子野了些,微臣以後定好好管束她。”
朱元璋擺了擺手,“都起來了吧,快要過年了,不許再生事端,若再有下次,定不輕饒!”
“謝主隆恩!”徐達鬆了一口氣,忙扶著徐妙儀退下。
外麵下著鵝毛大雪,朱棣一直在殿外等候,見徐家父女出來,兩人臉色雖都不好看,剛才裏頭肯定發生過大事,但徐家父女能全須全尾的出了大殿,至少說明風暴已過,父皇並沒有將徐妙儀如何。
朱棣和徐妙儀四目相對,眾目睽睽之下,兩人盡量克製著思戀和擔心,對視一眼便挪開了目光。
徐妙儀在父親的攙扶下走出皇宮,徐達展開狐裘,將女兒護在懷中前行,盡量不讓風雪吹著女兒,低聲一歎,說道:“你……從此改了吧。”
徐妙儀沉默垂首不語,她明白這句話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父親已經屈服皇權,取消了她“半個兒子”的特權,以後她必須和三個妹妹一樣,從此守著閨門,繡花看書打發時光,然後等著父親給她找一門親事,嫁出去,在另一個宅門裏看著四角天空,不得自由。除了相夫教子,也不得有其他的理想和追求了。
偌大皇宮,飛雪連天,皇宮冗長的甬道裏,隻有這一對父女緩緩前行,留下一大一小兩隊腳印。
徐達說道:“你還記得我們父女重逢的那天嗎?也是這樣的一個下雪天,我在殿前惶恐不安的等候,聽說給太子妃接生的女醫和當年謝氏十分相似,我就怕等來的又是個貪慕富貴,冒人親戚的騙子。以前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和你有些相似,我雖直覺她不是,但那張臉……那張相似的臉就足夠了。”
“我沒有給她大小姐的名分,但是給了她大小姐的富貴。我從不見她,隻是偶爾在花園遠遠看她玩耍的身影,明知是幻像而已,卻情不自禁想留下這一點點虛無的東西,直到騙子被揭穿,我無法繼續自欺欺人,看在她那張和你相似的臉的份上,給了騙子母女一些銀子安家,將她們送出瞻園。”
“女兒,我知道你覺得父親膽小,懦弱,不敢過問謝家事,但無所謂了,我並不在乎這些。我以前可以為了留住一個虛無的幻象自欺欺人,現在為了保住你的性命,更加不在乎你如何看我,你可以恨我,討厭我,但隻要活著,活著就好……”
一路上都是徐達絮絮叨叨說給女兒聽,徐妙儀並無反應,或許是隱忍,或許是默從,或許再想著應對死局的法子……
待父女兩個終於走出宮外,坐上了自家馬車,離開了父親懷抱的徐妙儀突然開口問道:“父親,您以前和皇上少年時,都在鳳陽種地度日,你們如何相處的?”
沒想到女兒問起這些,徐達一怔,而後說道:“我們是兒時好友,當時幾乎連連饑荒,我家裏的人都餓死了,我被逼無奈,去當了土匪混飯吃。皇上的幾個妹子和大哥也餓死了,皇上為了家裏少雙筷子,出家當和尚。”
“後來我們都加入明教,在紅巾軍裏重逢,皇上居長,聰明豁達,我和常遇春都服他,便拜了他為大哥,誓死追隨。”
徐妙儀說道:“父親和開平王,就像三國裏頭關羽張飛拜劉備為大哥一樣,桃園三結義?那你們之間是以兄弟像稱?”
徐達說道:“算是吧,那時候我和常遇春都叫皇上為朱大哥。”
徐妙儀突然說道:“可是從今日我在皇宮西暖閣裏,隻見君臣,不見兄弟。”
觸不及防被女兒紮了一刀,徐達心中微微刺痛,不過很快安慰自己:女兒心裏難受,就讓她發泄一下吧,諷刺我總比頂撞皇上好。
徐達說道:“這個……其實從皇上自封吳王,成為一方霸主開始,我和常遇春便跟著眾人一起稱唿皇上為主公,而不是大哥了。這也正常,畢竟要做大事,必須先明尊卑,用各種政令和軍令代替以前的江湖規矩,否則一群稱兄道弟的烏合之眾,早就被人吞並了。”
徐妙儀說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古人誠不欺我,當年鳳陽農民,有朝一日也能登基為帝,封為王侯,富貴榮極。可見有誌者,事竟成。隻要努力向前,總能踏出一條路來。”
沒想到自己居然無意間激發了女兒的鬥誌,徐達忙說道:“女兒,你別想歪了,鑽牛角尖,胳膊擰不過大腿,螂臂擋車,終究以卵擊石,下場淒涼啊。”
徐妙儀搖搖頭,說道:“父親誤會了,既然皇上對我下了口諭,不準我再追查下去,如有違旨,恐怕要連累家人和朋友,我不敢輕舉妄動。您和皇上昔日是兄弟,如今還戰戰兢兢伴君如伴虎,不敢有半點違逆,何況我一個普通臣女呢。我隻是想著,天無絕人之路,越是遭遇困境的時候,就越不能放棄。”
難道女兒想通了,真的從此改了?徐達又驚訝又心疼,拍了拍徐妙儀的肩膀,說道:“你放心,等著一陣風聲過去,我會許你出門玩耍的,橫豎你二哥也無事,要他陪著你。”
徐妙儀將馬車的窗戶打開一個小縫,看了看外麵的街景,敲了敲馬車板壁,吩咐道:“車夫,在下一個巷子口停車。”
徐達抓緊了徐妙儀的手腕,“你要去那裏?做什麽?”
“下一個巷子有周王朱橚開的百草堂藥鋪,我去當大夫。”徐妙儀說道:“既然不能再為謝家平反昭雪了,我也沒有那麽厚的臉皮繼續享受徐家的榮華富貴。倘若繼續在瞻園裏生活,每一頓珍饈美味,每一套錦衣華服都會讓我不堪重負,得之有愧。我還是重操舊業當大夫吧,自食其力,粗茶淡飯,吃的舒坦。”
徐達終究在巷子口放下了女兒。
雪地裏,百草堂門口正在施粥,等著米粥填飽肚皮的乞丐隊伍從藥鋪門口排到了巷子口,和徐家華麗的馬車隊截然兩個世界。
徐妙儀從藥鋪後門進去,她在院子裏聽著馬蹄聲漸漸消失,突然搬起竹梯靠在院牆上,抓緊梯子爬到了牆頭,伸出一個小小的、頂著滿天飛雪的頭顱。
她看著徐家馬車消失在飛雪裏,突然明白了父親方才和她說,明知以前那個相貌相似的冒牌貨是騙子,明知是幻像,卻情不自禁想留下這一點點虛無的東西,直到騙子被揭穿,被迫麵對現實。
其實她和父親是同一種人,父親為了虛無的希望而強行留住一點幻象,而她為了不連累父親,而狠心找借口離開了他。
父女情深,可惜緣分太淺,短暫和好後,就要分離。
徐妙儀此語猶如朝著洪武帝扔了一顆炸彈,朱元璋頭疼欲裂,麵色僵硬且慘白,一時被堵得說不出話來。
這算是承認了吧,朱元璋果然心虛!目的達到,徐妙儀適可而止,說道:“臣女莽撞,這話被不該說出口,畢竟為君者諱,為長者諱,為尊者諱。您是大明皇帝,九五至尊,要顧著大明千萬子民的身家性命,謝家也好,謝再興也罷,估計您已經不記得他們的模樣了,可是他們對於臣女而言,是母親,是外祖父,是血濃於水的家人,臣女不能對他們的死亡和冤屈坐視不理。”
“臣女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在麵前,往事一件件迴憶起來,臣女猶如生活在一片迷霧之中,臣女看不清反向,辨不清善惡忠奸人,幾次撞得頭破血流,差點丟了這條小命,迷霧一日不散,臣女一日便走不出去,永遠困在此地,不得安寧。”
一時強硬試探過後,徐妙儀麵露迷茫之色,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
朱元璋看著階下跪著的少女眼含淚光,迷惘無助,總算沒有命人將她拖出去砍了,隻是冷冷道:“你屢次明知故犯,違抗君命,觸怒龍顏,好大的膽子!你是不是以為朕不敢罰你?”
徐妙儀說道:“臣女微不足道,皇上要打便打,要罰便罰。”
不過朱元璋還真不能把徐妙儀怎麽樣,身為君王,應有容人之量,何況沒有外人在,外頭無人知徐妙儀敢當麵質問帝王,朱元璋的君威並沒受損。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打算輕易放過徐妙儀,他要黃儼將等候在外麵的魏國公徐達叫進來。
朱元璋說道:“養子不教,父之過也。你這個女兒很有些頑劣,接迴去好好當做千金大小姐教養著。朕聽說你把她當半個兒子養著?這就是你當父親的不對了。”
“自古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要順從天理,莫要顛倒雌雄。她將來還要嫁人生子,相夫教子,整天舞槍弄棒,在血雨腥風裏冒險,豈是為婦之道?”
徐達見龍顏不悅,臉色僵硬慘白,似乎剛剛動過怒氣,自然不敢在皇上氣頭上忤逆聖意,低頭說道:“是。微臣嬌寵女兒太過了,迴去一定好好教養她。”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朕也養閨女,也疼閨女,優待皇室公主們,要星星不給月亮,可是公主寵歸寵,但你可見朕的那位公主敢耍小性子非要參與國事?當年謝再興案,還有現在年大人,劉大人的死亡,早就不是你女兒和幕後之人的私人恩怨,而是關係江山社稷的禦案。”
“朕隻命錦衣衛徹查此案,連刑部,大理寺等不得幹預,連你這個一品公爵都不能過問,你女兒卻頻頻幹預此案。朕看在她年幼無知,以前還救過朕和皇後的份上,從不和她計較,可從今以後,朕不希望再看見她瞎蹦躂了。”
聞言,徐妙儀大急,說道:“皇上,臣女並非故意幹預此案,臣女隻是協助破案,以盡微薄之力而已。”
朱元璋說道:“你還在狡辯!年大人是怎麽死的?若不是你擅做主張,私下找年大人說話,年大人會自裁嫁禍給你?倘若你本本分分的當大小姐,年大人自有錦衣衛從暗中查訪,年大人說不定會招出幕後黑手,揭開真相。是你的莽撞無知使得一條條線索斷裂,案件一次次走進死胡同。你總是不甘心放手,是覺得錦衣衛無能、朕識人不清嗎?”
徐妙儀性子再強,也知此時不好再撩朱元璋的龍須了,跪地說道:“臣女不敢!”
朱元璋看著徐妙儀順從的跪拜身影,婀娜的身軀縮成一團,像一隻受驚的鵪鶉似的微微顫抖,朱元璋暗道:還知道怕就好,倘若此女目無君威,藐視皇權,縱使再有才華,出身高貴,斷不能容她了!
看著倔強的女兒終於服軟了,一旁的徐達即慷慨,也心疼,跪地說道:“都是微臣的錯,微臣當年沒有保護好她,導致父女分離十年,女兒流落民間十年,性子野了些,微臣以後定好好管束她。”
朱元璋擺了擺手,“都起來了吧,快要過年了,不許再生事端,若再有下次,定不輕饒!”
“謝主隆恩!”徐達鬆了一口氣,忙扶著徐妙儀退下。
外麵下著鵝毛大雪,朱棣一直在殿外等候,見徐家父女出來,兩人臉色雖都不好看,剛才裏頭肯定發生過大事,但徐家父女能全須全尾的出了大殿,至少說明風暴已過,父皇並沒有將徐妙儀如何。
朱棣和徐妙儀四目相對,眾目睽睽之下,兩人盡量克製著思戀和擔心,對視一眼便挪開了目光。
徐妙儀在父親的攙扶下走出皇宮,徐達展開狐裘,將女兒護在懷中前行,盡量不讓風雪吹著女兒,低聲一歎,說道:“你……從此改了吧。”
徐妙儀沉默垂首不語,她明白這句話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父親已經屈服皇權,取消了她“半個兒子”的特權,以後她必須和三個妹妹一樣,從此守著閨門,繡花看書打發時光,然後等著父親給她找一門親事,嫁出去,在另一個宅門裏看著四角天空,不得自由。除了相夫教子,也不得有其他的理想和追求了。
偌大皇宮,飛雪連天,皇宮冗長的甬道裏,隻有這一對父女緩緩前行,留下一大一小兩隊腳印。
徐達說道:“你還記得我們父女重逢的那天嗎?也是這樣的一個下雪天,我在殿前惶恐不安的等候,聽說給太子妃接生的女醫和當年謝氏十分相似,我就怕等來的又是個貪慕富貴,冒人親戚的騙子。以前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和你有些相似,我雖直覺她不是,但那張臉……那張相似的臉就足夠了。”
“我沒有給她大小姐的名分,但是給了她大小姐的富貴。我從不見她,隻是偶爾在花園遠遠看她玩耍的身影,明知是幻像而已,卻情不自禁想留下這一點點虛無的東西,直到騙子被揭穿,我無法繼續自欺欺人,看在她那張和你相似的臉的份上,給了騙子母女一些銀子安家,將她們送出瞻園。”
“女兒,我知道你覺得父親膽小,懦弱,不敢過問謝家事,但無所謂了,我並不在乎這些。我以前可以為了留住一個虛無的幻象自欺欺人,現在為了保住你的性命,更加不在乎你如何看我,你可以恨我,討厭我,但隻要活著,活著就好……”
一路上都是徐達絮絮叨叨說給女兒聽,徐妙儀並無反應,或許是隱忍,或許是默從,或許再想著應對死局的法子……
待父女兩個終於走出宮外,坐上了自家馬車,離開了父親懷抱的徐妙儀突然開口問道:“父親,您以前和皇上少年時,都在鳳陽種地度日,你們如何相處的?”
沒想到女兒問起這些,徐達一怔,而後說道:“我們是兒時好友,當時幾乎連連饑荒,我家裏的人都餓死了,我被逼無奈,去當了土匪混飯吃。皇上的幾個妹子和大哥也餓死了,皇上為了家裏少雙筷子,出家當和尚。”
“後來我們都加入明教,在紅巾軍裏重逢,皇上居長,聰明豁達,我和常遇春都服他,便拜了他為大哥,誓死追隨。”
徐妙儀說道:“父親和開平王,就像三國裏頭關羽張飛拜劉備為大哥一樣,桃園三結義?那你們之間是以兄弟像稱?”
徐達說道:“算是吧,那時候我和常遇春都叫皇上為朱大哥。”
徐妙儀突然說道:“可是從今日我在皇宮西暖閣裏,隻見君臣,不見兄弟。”
觸不及防被女兒紮了一刀,徐達心中微微刺痛,不過很快安慰自己:女兒心裏難受,就讓她發泄一下吧,諷刺我總比頂撞皇上好。
徐達說道:“這個……其實從皇上自封吳王,成為一方霸主開始,我和常遇春便跟著眾人一起稱唿皇上為主公,而不是大哥了。這也正常,畢竟要做大事,必須先明尊卑,用各種政令和軍令代替以前的江湖規矩,否則一群稱兄道弟的烏合之眾,早就被人吞並了。”
徐妙儀說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古人誠不欺我,當年鳳陽農民,有朝一日也能登基為帝,封為王侯,富貴榮極。可見有誌者,事竟成。隻要努力向前,總能踏出一條路來。”
沒想到自己居然無意間激發了女兒的鬥誌,徐達忙說道:“女兒,你別想歪了,鑽牛角尖,胳膊擰不過大腿,螂臂擋車,終究以卵擊石,下場淒涼啊。”
徐妙儀搖搖頭,說道:“父親誤會了,既然皇上對我下了口諭,不準我再追查下去,如有違旨,恐怕要連累家人和朋友,我不敢輕舉妄動。您和皇上昔日是兄弟,如今還戰戰兢兢伴君如伴虎,不敢有半點違逆,何況我一個普通臣女呢。我隻是想著,天無絕人之路,越是遭遇困境的時候,就越不能放棄。”
難道女兒想通了,真的從此改了?徐達又驚訝又心疼,拍了拍徐妙儀的肩膀,說道:“你放心,等著一陣風聲過去,我會許你出門玩耍的,橫豎你二哥也無事,要他陪著你。”
徐妙儀將馬車的窗戶打開一個小縫,看了看外麵的街景,敲了敲馬車板壁,吩咐道:“車夫,在下一個巷子口停車。”
徐達抓緊了徐妙儀的手腕,“你要去那裏?做什麽?”
“下一個巷子有周王朱橚開的百草堂藥鋪,我去當大夫。”徐妙儀說道:“既然不能再為謝家平反昭雪了,我也沒有那麽厚的臉皮繼續享受徐家的榮華富貴。倘若繼續在瞻園裏生活,每一頓珍饈美味,每一套錦衣華服都會讓我不堪重負,得之有愧。我還是重操舊業當大夫吧,自食其力,粗茶淡飯,吃的舒坦。”
徐達終究在巷子口放下了女兒。
雪地裏,百草堂門口正在施粥,等著米粥填飽肚皮的乞丐隊伍從藥鋪門口排到了巷子口,和徐家華麗的馬車隊截然兩個世界。
徐妙儀從藥鋪後門進去,她在院子裏聽著馬蹄聲漸漸消失,突然搬起竹梯靠在院牆上,抓緊梯子爬到了牆頭,伸出一個小小的、頂著滿天飛雪的頭顱。
她看著徐家馬車消失在飛雪裏,突然明白了父親方才和她說,明知以前那個相貌相似的冒牌貨是騙子,明知是幻像,卻情不自禁想留下這一點點虛無的東西,直到騙子被揭穿,被迫麵對現實。
其實她和父親是同一種人,父親為了虛無的希望而強行留住一點幻象,而她為了不連累父親,而狠心找借口離開了他。
父女情深,可惜緣分太淺,短暫和好後,就要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