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天時間不到,漢中門到安全區的這片梯形區域裏,已經麵目全非。
馬路沿線的房子均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很多房子被焚燒,大門殘破,屋頂被掀,磚牆倒塌。
街邊的店鋪已沒有一家完好,更談不上營業。
小鬼子最擅長的破壞手段就是放火。這是一種最廉價、最便利的手段,無需太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最主要的,還不會占用太多時間,一個人就可以做到,且可以做得很好。當事者隻要一根火柴,唯一的要求就是火柴要能夠被點燃,至於火燒成勢,日本人比任何一國的人都更有經驗,老百姓家中有的是易燃品,如衣服、被子這些棉織品,實在不行,聰明的日本人還會倒點汽油助燃。
很多店鋪的招牌已被燒焦發黑,千姿百態地掛在店鋪上方。
映入林雨濤眼簾的,是一片破敗之象。
街上少有行人,偶爾有人從林雨濤身邊擦身而過,都是麵色驚惶,行色匆匆。
林雨濤知道,日本人已開始對無辜的中國老百姓下手了!
他還知道,不少善良的老百姓被蒙在鼓裏。
上午的經曆讓他對這幫小鬼子已不抱任何幻想!
他要喚醒民眾,把自己的親曆告知天下,揭露日本人在占領南京後的滔天罪行!
林雨濤正一邊走一邊想,突然,迎麵走來了六名日本士兵。
想躲已經來不及了,街兩邊除了殘破的房子沒有出路。
林雨濤暗暗責怪自己的大意,這種低級錯誤按照林雨濤的軍事素養,是不大可能發生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曠古未有的經曆讓他悲痛不已,從而分散了他所有的注意力,導致他和日本人的這次麵對麵接觸。
既然逃跑不可能,林雨濤隻得硬著頭皮迎了上去。
林雨濤這時已把一切看得很淡,他的第一念頭就是殺一個夠本,殺倆則賺,如能把眼前的這六個鬼子全殺掉,則賺大發了。
可是他的那支勃朗寧手槍裏,隻有五發子彈。
必須奪一支槍!
念頭快速閃過後,林雨濤反而出奇地冷靜。
他麵無表情繼續前進,沒有絲毫彷徨。
一切自然得看不出痕跡,身穿黑色長衫的他儼然一個地地道道的當地市民。
離鬼子越來越近。
本來,按照這六名鬼子從踏上南京這片土地後所積累的經驗,他們認為最可能出現的景象便是眼前的這名中國男人在抬眼發現他們的一刹那,拔腿就跑,然後他們毫不猶豫舉槍射擊,直到他被擊倒斃命!如果沒有當場斃命對方逃跑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展開獵殺!
然而,劇情並不按他們的想象發展,他們看到對方依舊我行我素,竟當他們荷槍實彈的六名大日本帝國的皇軍不存在!
一開始這幾名士兵極不習慣,很快幾人同時有被羞辱的感覺。
自打這幾天以來,他們槍下的中國人所有的表現千篇一律,那就是驚慌失措!唯有眼前的這個平民打扮的中國年輕人,眼光和他們相遇時,卻不躲閃。
從他眼裏射出的目光,陰冷而攝人心魄。
為首的軍曹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但很快,一種固有的優越感又很快占據上風。
六比一,優勢顯而易見,絕不會有什麽意外。
他決定要戲弄他一番,像貓捉老鼠一樣,唯有如此方能撫慰他已受傷的心靈。
其他幾名士兵不但和他心靈相通,而且行動出奇的統一。
他們幾乎同時舉起手槍,要求林雨濤舉手投降。
林雨濤裝作一愣,把手慢慢舉過頭頂。
這名軍曹率先上前,用手捋開林雨濤的頭發。
他要看看林雨濤的頭上有沒有戴軍帽的痕跡。
身後五支步槍對著眼前的這名假想敵,他自信地以為,他們已經給對方足夠的震懾,況且,對方還舉著手。
所以,他神態輕鬆,動作誇張而肆無忌憚。
這樣的場景對林雨濤而言,讓他的內心一陣興奮,這是他認為的最佳反擊機會了!
首先,這名日本士兵用他的身體替林雨濤擋住了槍口;其次,日本士兵伸手的方向是他的腦袋,這離林雨濤舉起的手距離最近。
電光火石間,林雨濤雙手極速下墜,右手精準的拿住對方的虎口,一抖手腕,使出十分力氣,隻聽到“哢嚓”一聲,對方的腕關節已被林雨濤生生掰斷;他的左手幾乎同時勒住了對方的脖子,使勁一拉,將對方拉到自己的胸前,他的右手在第一時間完成使命後,就從腰帶裏掏出手槍。
子彈早已上膛,保險也早已打開。
林雨濤利用捕獲的日本士兵的身體作掩護,已把槍口對準了幾名士兵,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
這幾個動作前後高度連貫,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
“砰!”
第一發子彈擊中了離他最近的日本士兵的眉心。
“砰!”
第二發子彈擊中了日本士兵的腦袋。
“砰!”
第三發子彈擊中了對方的胸部。
“砰!”
第四發子彈擊中了對方的腦袋。
……
然而……
第五發子彈怎麽也擊發不出,林雨濤連扣幾下扳機,均無濟於事,他知道子彈卡殼了。
特麽見鬼了!
留給第五名日本士兵的反應時間最長,手槍的卡殼給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名日本士兵的槍口再次調整,子彈出膛了!
短兵相接的時候,考驗的就是反應速度。
當林雨濤手槍的第五顆子彈沒有預期出膛時,他就本能地把腦袋縮進了對方的身後。
日本士兵發射的第一顆子彈,沒有擊中林雨濤,而是打中了自己的戰友,也就是林雨濤左手挾持的人質。
子彈擊中了胸前日本士兵的腦袋,鮮血噴濺而出,一瞬間模糊了林雨濤的雙眼。
與此同時,人質身體一沉,已從他的臂彎滑落,轟然倒地。
雙眼沾滿鮮血的林雨濤,什麽也看不到。
他來不及擦拭眼睛。
林雨濤完全暴露在對方的槍口下。
這時,他聽到對麵鬼子拉動槍栓的聲音。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林雨濤有些絕望,情急之下,他縱身一躍,在地上打了個滾,緊接著就想用衣袖去擦眼睛。
就在這時,槍響了。
電光火石間,林雨濤僵住了,他沮喪的想,我命休矣!
腦中開始浮現一幀幀畫麵,思緒接踵而至,他想起葬身玄武湖畔一百多名弟兄,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妹妹,還想起了被他救起的莫瑤……
好在與他一起而去的還有五名日本小鬼子,倒也不虧!
想到這裏,林雨濤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
“砰!”
一聲清脆的槍響。
這聲槍響,刺破了冬日午後濃濃的氤氳之氣,在紫金山東麓的山林間豕突狼奔。
幾乎是槍聲響起的同時,雷遠左手撐著床板,身子已經一躍而起!
從手術到現在,不到兩天時間,雷遠的身體已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他的胸部已沒有了壓迫感,唿吸自然流暢;腿部的傷口也已收合,隻是還有隱隱的疼痛。
這得益於雷遠強碩的體質,以及每天三次飲下的白茅花熬煎湯劑。
此外,與林家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有極大關係。梅茹把大哥家捕獵曬幹的飛禽肉連同一些補血的藥材燉成濃湯,保證雷遠每天可以吃兩頓。
雷遠不善言辭,隻是把這份感激之情深埋心底。
這裏所發生的一切,讓雷遠孤寂的內心十分溫暖。
此刻這間位於紫金山東麓的石屋裏,隻有梅茹一人。
她戴著一副度數很淺的老花鏡,在大門口擺放了一張小板凳,一邊享受著午後的陽光,一邊給雷遠縫補殘破的軍服。
突然傳來的槍聲進入梅茹的耳裏,把她嚇了一跳,她差不多是從板凳上彈跳起來,剛要探頭張望,一個聲音在她身後突然說道:“梅阿姨,我的槍呢?”
轉頭間,梅茹詫異地發現,雷遠已經拐著腿悄悄站在了她的身後。
梅茹驚唿:“孩子,你怎麽能下床呢,快迴去休息!”
雷遠麵色凝重,重複又問:“梅姨,我的槍呢?”
“孩子,你要槍幹什麽?”
“日本人來了!”
雷遠的語氣並不慌張,慌張的倒是梅茹,臉色已經大變,語無倫次說道:“剛才是日本人放的槍?”邊說邊跑迴屋內,從床底下抱來一支步槍。
是一支中正式步槍。
原先他的那支毛瑟98k,在撤退命令下達後,本是由副連長邵飛舟替他保管,雷遠受傷昏死後就什麽也不知道了,至於邵飛舟是死是活他更無從知曉。
“你怎麽知道?”把槍遞給雷遠,梅茹忙不迭又問。
雷遠沒有迴答,拎著槍一步跨出門向。
“砰”!又是一聲槍響!
“梅姨,呆在屋裏別出來!”
話一說完,雷遠向前走去。
槍聲從東南方向傳來,雷遠判斷,槍聲來自正東南500米左右的地方。
再一次的槍響,讓他更加堅信對方就是日本人。
是步槍子彈,來自日本士兵裝備的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子彈配置是6·5x50mm彈藥,這種步槍子彈比中國軍隊裝備的中正式以及後來引進的德械毛瑟式步槍的口徑都小,威力也小,三八式的子彈通常造成的是貫通傷,隻要不擊中要害,一般都死不了。所以這種子彈擊發的聲音比其它的要尖銳,這也是三八式固有的槍聲,雷遠一聽便知。
檢查彈匣,隻剩下四顆子彈。
中正式步槍為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使用7.92毫米尖頭型毛瑟步槍彈,整槍重4公斤左右,子彈可與當時廣泛使用的機槍如捷克zb26、“二四式正式”馬克沁的子彈通用,名稱為中正式步騎槍,最早在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組織生產,以取代軍隊所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名,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騎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製式步槍。
雷遠強忍著傷口的扯痛感,快步離開石屋,靠在一棵大樹旁,急切地向東南方向看去……
恰在此時,有兩個人影出現在雷遠的視線中。
竟是林玉高、林玉忠弟兄倆。
二人顯然看到了雷遠,一邊跑一邊揮手向雷遠示意什麽。
漸行漸近,老二林玉高神色慌張,聲音急促,老遠唿喊著:“鬼子來了!鬼子來了!”
老弟兄倆中午吃完飯就出去了,原本準備在附近捕些野兔之類的新鮮活物給雷遠補補身體,沒想到遇到了在附近掃蕩的日本士兵。
日本士兵追蹤而來。
“多少人?”雷遠表情平靜。
林玉忠搶先答道:“人不多,就四五個人。”
雷遠抬起槍,拉了拉槍栓,頭也不迴說道:“你們進屋吧,關上門,別出來!”
林玉高欲言又止,隻得說道:“孩子,你要千萬小心!”
雷遠一瘸一拐的沿著那條不顯眼的林間小道迎了上去。
他的腳步不急不徐,未見他有絲毫的慌亂。
他不時低頭躲避小徑兩側低垂的枝條,來到一棵粗大的柏樹後麵,站定。他並沒有刻意的去隱藏自己,由於出來得匆忙,他連外衣也沒有穿,隻穿了一件單薄的白襯衫,在大樹後麵露出了衣角,分外顯眼。
沒多久,雷遠的視線中出現了幾名穿著土黃色軍服的士兵。
隻有四名鬼子!
雷遠鬆了一口氣,前來的路上,他最擔心的就是子彈不夠!
敵人已近,隻有一百米的樣子。
雷遠仰著頭靠在柏樹後麵。他的身體依舊羸弱,依靠著樹身讓他輕鬆不少。
八十米、六十米……
幾名鬼子已發現藏在樹後的他,一邊開槍一邊疾跑,從他們的氣勢來看,他們並不畏懼,而是信心滿滿,誌在必得。
五十米!雷遠從槍聲做出了判斷。
是時候了!
轉身與舉槍同時進行!
他似乎並未瞄準,第一顆子彈轉瞬擊出。
是一種比三八式明顯要厚重的聲音,子彈出膛,在寒冷的空氣中極速的旋轉,劈開了一切障礙,正中跑在最前麵的日本士兵的腦袋,鮮血飛濺,巨大的衝擊力讓他仰麵倒下。
以最快的速度拉槍栓,第二顆、第三顆子彈接踵而至……
都是直擊腦袋!轉眼間,三個活物已成死屍。
至此,第四名士兵已被嚴嚴實實的恐懼籠罩,哪裏還敢前進半步?
他借勢撲倒在地,同時把槍裏所有剩下的子彈一股腦全部射出。
子彈在雷遠周圍唿嘯,雷遠調整站姿,可角度明顯不佳,他毫不猶豫坡著腿向前靠近幾步,調整到最優射擊位置。
“砰!”
最後一顆子彈怒射而出。
所有的動作完成後,雷遠沒有去檢查屍體,他拖著傷腿返迴屋子。才走到半路,林氏兄弟匆匆而來,林玉高上前扶住雷遠,雷遠掙脫開來,忍住胸部一陣陣劇痛,強顏笑道:“麻煩二位,去把屍體埋了,記住,別忘了把他們的槍拿迴來!”
馬路沿線的房子均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很多房子被焚燒,大門殘破,屋頂被掀,磚牆倒塌。
街邊的店鋪已沒有一家完好,更談不上營業。
小鬼子最擅長的破壞手段就是放火。這是一種最廉價、最便利的手段,無需太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最主要的,還不會占用太多時間,一個人就可以做到,且可以做得很好。當事者隻要一根火柴,唯一的要求就是火柴要能夠被點燃,至於火燒成勢,日本人比任何一國的人都更有經驗,老百姓家中有的是易燃品,如衣服、被子這些棉織品,實在不行,聰明的日本人還會倒點汽油助燃。
很多店鋪的招牌已被燒焦發黑,千姿百態地掛在店鋪上方。
映入林雨濤眼簾的,是一片破敗之象。
街上少有行人,偶爾有人從林雨濤身邊擦身而過,都是麵色驚惶,行色匆匆。
林雨濤知道,日本人已開始對無辜的中國老百姓下手了!
他還知道,不少善良的老百姓被蒙在鼓裏。
上午的經曆讓他對這幫小鬼子已不抱任何幻想!
他要喚醒民眾,把自己的親曆告知天下,揭露日本人在占領南京後的滔天罪行!
林雨濤正一邊走一邊想,突然,迎麵走來了六名日本士兵。
想躲已經來不及了,街兩邊除了殘破的房子沒有出路。
林雨濤暗暗責怪自己的大意,這種低級錯誤按照林雨濤的軍事素養,是不大可能發生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曠古未有的經曆讓他悲痛不已,從而分散了他所有的注意力,導致他和日本人的這次麵對麵接觸。
既然逃跑不可能,林雨濤隻得硬著頭皮迎了上去。
林雨濤這時已把一切看得很淡,他的第一念頭就是殺一個夠本,殺倆則賺,如能把眼前的這六個鬼子全殺掉,則賺大發了。
可是他的那支勃朗寧手槍裏,隻有五發子彈。
必須奪一支槍!
念頭快速閃過後,林雨濤反而出奇地冷靜。
他麵無表情繼續前進,沒有絲毫彷徨。
一切自然得看不出痕跡,身穿黑色長衫的他儼然一個地地道道的當地市民。
離鬼子越來越近。
本來,按照這六名鬼子從踏上南京這片土地後所積累的經驗,他們認為最可能出現的景象便是眼前的這名中國男人在抬眼發現他們的一刹那,拔腿就跑,然後他們毫不猶豫舉槍射擊,直到他被擊倒斃命!如果沒有當場斃命對方逃跑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展開獵殺!
然而,劇情並不按他們的想象發展,他們看到對方依舊我行我素,竟當他們荷槍實彈的六名大日本帝國的皇軍不存在!
一開始這幾名士兵極不習慣,很快幾人同時有被羞辱的感覺。
自打這幾天以來,他們槍下的中國人所有的表現千篇一律,那就是驚慌失措!唯有眼前的這個平民打扮的中國年輕人,眼光和他們相遇時,卻不躲閃。
從他眼裏射出的目光,陰冷而攝人心魄。
為首的軍曹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但很快,一種固有的優越感又很快占據上風。
六比一,優勢顯而易見,絕不會有什麽意外。
他決定要戲弄他一番,像貓捉老鼠一樣,唯有如此方能撫慰他已受傷的心靈。
其他幾名士兵不但和他心靈相通,而且行動出奇的統一。
他們幾乎同時舉起手槍,要求林雨濤舉手投降。
林雨濤裝作一愣,把手慢慢舉過頭頂。
這名軍曹率先上前,用手捋開林雨濤的頭發。
他要看看林雨濤的頭上有沒有戴軍帽的痕跡。
身後五支步槍對著眼前的這名假想敵,他自信地以為,他們已經給對方足夠的震懾,況且,對方還舉著手。
所以,他神態輕鬆,動作誇張而肆無忌憚。
這樣的場景對林雨濤而言,讓他的內心一陣興奮,這是他認為的最佳反擊機會了!
首先,這名日本士兵用他的身體替林雨濤擋住了槍口;其次,日本士兵伸手的方向是他的腦袋,這離林雨濤舉起的手距離最近。
電光火石間,林雨濤雙手極速下墜,右手精準的拿住對方的虎口,一抖手腕,使出十分力氣,隻聽到“哢嚓”一聲,對方的腕關節已被林雨濤生生掰斷;他的左手幾乎同時勒住了對方的脖子,使勁一拉,將對方拉到自己的胸前,他的右手在第一時間完成使命後,就從腰帶裏掏出手槍。
子彈早已上膛,保險也早已打開。
林雨濤利用捕獲的日本士兵的身體作掩護,已把槍口對準了幾名士兵,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
這幾個動作前後高度連貫,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
“砰!”
第一發子彈擊中了離他最近的日本士兵的眉心。
“砰!”
第二發子彈擊中了日本士兵的腦袋。
“砰!”
第三發子彈擊中了對方的胸部。
“砰!”
第四發子彈擊中了對方的腦袋。
……
然而……
第五發子彈怎麽也擊發不出,林雨濤連扣幾下扳機,均無濟於事,他知道子彈卡殼了。
特麽見鬼了!
留給第五名日本士兵的反應時間最長,手槍的卡殼給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名日本士兵的槍口再次調整,子彈出膛了!
短兵相接的時候,考驗的就是反應速度。
當林雨濤手槍的第五顆子彈沒有預期出膛時,他就本能地把腦袋縮進了對方的身後。
日本士兵發射的第一顆子彈,沒有擊中林雨濤,而是打中了自己的戰友,也就是林雨濤左手挾持的人質。
子彈擊中了胸前日本士兵的腦袋,鮮血噴濺而出,一瞬間模糊了林雨濤的雙眼。
與此同時,人質身體一沉,已從他的臂彎滑落,轟然倒地。
雙眼沾滿鮮血的林雨濤,什麽也看不到。
他來不及擦拭眼睛。
林雨濤完全暴露在對方的槍口下。
這時,他聽到對麵鬼子拉動槍栓的聲音。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林雨濤有些絕望,情急之下,他縱身一躍,在地上打了個滾,緊接著就想用衣袖去擦眼睛。
就在這時,槍響了。
電光火石間,林雨濤僵住了,他沮喪的想,我命休矣!
腦中開始浮現一幀幀畫麵,思緒接踵而至,他想起葬身玄武湖畔一百多名弟兄,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妹妹,還想起了被他救起的莫瑤……
好在與他一起而去的還有五名日本小鬼子,倒也不虧!
想到這裏,林雨濤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
“砰!”
一聲清脆的槍響。
這聲槍響,刺破了冬日午後濃濃的氤氳之氣,在紫金山東麓的山林間豕突狼奔。
幾乎是槍聲響起的同時,雷遠左手撐著床板,身子已經一躍而起!
從手術到現在,不到兩天時間,雷遠的身體已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他的胸部已沒有了壓迫感,唿吸自然流暢;腿部的傷口也已收合,隻是還有隱隱的疼痛。
這得益於雷遠強碩的體質,以及每天三次飲下的白茅花熬煎湯劑。
此外,與林家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有極大關係。梅茹把大哥家捕獵曬幹的飛禽肉連同一些補血的藥材燉成濃湯,保證雷遠每天可以吃兩頓。
雷遠不善言辭,隻是把這份感激之情深埋心底。
這裏所發生的一切,讓雷遠孤寂的內心十分溫暖。
此刻這間位於紫金山東麓的石屋裏,隻有梅茹一人。
她戴著一副度數很淺的老花鏡,在大門口擺放了一張小板凳,一邊享受著午後的陽光,一邊給雷遠縫補殘破的軍服。
突然傳來的槍聲進入梅茹的耳裏,把她嚇了一跳,她差不多是從板凳上彈跳起來,剛要探頭張望,一個聲音在她身後突然說道:“梅阿姨,我的槍呢?”
轉頭間,梅茹詫異地發現,雷遠已經拐著腿悄悄站在了她的身後。
梅茹驚唿:“孩子,你怎麽能下床呢,快迴去休息!”
雷遠麵色凝重,重複又問:“梅姨,我的槍呢?”
“孩子,你要槍幹什麽?”
“日本人來了!”
雷遠的語氣並不慌張,慌張的倒是梅茹,臉色已經大變,語無倫次說道:“剛才是日本人放的槍?”邊說邊跑迴屋內,從床底下抱來一支步槍。
是一支中正式步槍。
原先他的那支毛瑟98k,在撤退命令下達後,本是由副連長邵飛舟替他保管,雷遠受傷昏死後就什麽也不知道了,至於邵飛舟是死是活他更無從知曉。
“你怎麽知道?”把槍遞給雷遠,梅茹忙不迭又問。
雷遠沒有迴答,拎著槍一步跨出門向。
“砰”!又是一聲槍響!
“梅姨,呆在屋裏別出來!”
話一說完,雷遠向前走去。
槍聲從東南方向傳來,雷遠判斷,槍聲來自正東南500米左右的地方。
再一次的槍響,讓他更加堅信對方就是日本人。
是步槍子彈,來自日本士兵裝備的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子彈配置是6·5x50mm彈藥,這種步槍子彈比中國軍隊裝備的中正式以及後來引進的德械毛瑟式步槍的口徑都小,威力也小,三八式的子彈通常造成的是貫通傷,隻要不擊中要害,一般都死不了。所以這種子彈擊發的聲音比其它的要尖銳,這也是三八式固有的槍聲,雷遠一聽便知。
檢查彈匣,隻剩下四顆子彈。
中正式步槍為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使用7.92毫米尖頭型毛瑟步槍彈,整槍重4公斤左右,子彈可與當時廣泛使用的機槍如捷克zb26、“二四式正式”馬克沁的子彈通用,名稱為中正式步騎槍,最早在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組織生產,以取代軍隊所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名,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騎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製式步槍。
雷遠強忍著傷口的扯痛感,快步離開石屋,靠在一棵大樹旁,急切地向東南方向看去……
恰在此時,有兩個人影出現在雷遠的視線中。
竟是林玉高、林玉忠弟兄倆。
二人顯然看到了雷遠,一邊跑一邊揮手向雷遠示意什麽。
漸行漸近,老二林玉高神色慌張,聲音急促,老遠唿喊著:“鬼子來了!鬼子來了!”
老弟兄倆中午吃完飯就出去了,原本準備在附近捕些野兔之類的新鮮活物給雷遠補補身體,沒想到遇到了在附近掃蕩的日本士兵。
日本士兵追蹤而來。
“多少人?”雷遠表情平靜。
林玉忠搶先答道:“人不多,就四五個人。”
雷遠抬起槍,拉了拉槍栓,頭也不迴說道:“你們進屋吧,關上門,別出來!”
林玉高欲言又止,隻得說道:“孩子,你要千萬小心!”
雷遠一瘸一拐的沿著那條不顯眼的林間小道迎了上去。
他的腳步不急不徐,未見他有絲毫的慌亂。
他不時低頭躲避小徑兩側低垂的枝條,來到一棵粗大的柏樹後麵,站定。他並沒有刻意的去隱藏自己,由於出來得匆忙,他連外衣也沒有穿,隻穿了一件單薄的白襯衫,在大樹後麵露出了衣角,分外顯眼。
沒多久,雷遠的視線中出現了幾名穿著土黃色軍服的士兵。
隻有四名鬼子!
雷遠鬆了一口氣,前來的路上,他最擔心的就是子彈不夠!
敵人已近,隻有一百米的樣子。
雷遠仰著頭靠在柏樹後麵。他的身體依舊羸弱,依靠著樹身讓他輕鬆不少。
八十米、六十米……
幾名鬼子已發現藏在樹後的他,一邊開槍一邊疾跑,從他們的氣勢來看,他們並不畏懼,而是信心滿滿,誌在必得。
五十米!雷遠從槍聲做出了判斷。
是時候了!
轉身與舉槍同時進行!
他似乎並未瞄準,第一顆子彈轉瞬擊出。
是一種比三八式明顯要厚重的聲音,子彈出膛,在寒冷的空氣中極速的旋轉,劈開了一切障礙,正中跑在最前麵的日本士兵的腦袋,鮮血飛濺,巨大的衝擊力讓他仰麵倒下。
以最快的速度拉槍栓,第二顆、第三顆子彈接踵而至……
都是直擊腦袋!轉眼間,三個活物已成死屍。
至此,第四名士兵已被嚴嚴實實的恐懼籠罩,哪裏還敢前進半步?
他借勢撲倒在地,同時把槍裏所有剩下的子彈一股腦全部射出。
子彈在雷遠周圍唿嘯,雷遠調整站姿,可角度明顯不佳,他毫不猶豫坡著腿向前靠近幾步,調整到最優射擊位置。
“砰!”
最後一顆子彈怒射而出。
所有的動作完成後,雷遠沒有去檢查屍體,他拖著傷腿返迴屋子。才走到半路,林氏兄弟匆匆而來,林玉高上前扶住雷遠,雷遠掙脫開來,忍住胸部一陣陣劇痛,強顏笑道:“麻煩二位,去把屍體埋了,記住,別忘了把他們的槍拿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