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釘說道:“三件事情我通報一下,一是我們當下最迫切的任務是,要盡可能多找到一些我們的弟兄,這次大撤退,我們隻撤出了五六萬人,除去死傷的不算,南京城起碼還有數以幾萬計的弟兄滯留,找到他們,壯大我們的隊伍,憑我們幾十號人在南京根本幹不了什麽大事。第二件事,據迴形針傳來的情報,十七日將有一名日本軍中高官進城,也就是大後天……不,後天。迴形針指示我們,要盡最大可能利用現有條件,給敵人予以必要的打擊,壓壓他們囂張的氣焰,決不能讓日本人太舒服,在我們大南京為所欲為!我們這些潛伏下來的黨國精英不去牽這個頭,還能指望誰去做?”
淩鬆陽的聲音:“長官,我們該怎麽做?”
圖釘說道:“據情報上說,這名鬼子將領極有可能是華中派遣軍的司令官鬆井老兒,他最大可能會從中華門進城,我要求你們提前一天帶著武器潛過去,各顯神通……當然,這期間日本人肯定會在中華門進行徹底的掃蕩,困難可想而知,你們要想盡一切辦法!”
黃隊長說道:“鬼子會讓我們中國百姓留在現場?”
圖釘不疾不徐答道:“當天,鬼子當天會搞一個入城儀式,隨行應該有很多各國記者,尤其是西方英美德等國的記者會在現場拍照采訪,這麽大的陣勢日本人不會不安排中國百姓參加的。”
圖釘接著補充道:“日本人自從占領了南京,就一直在物色親日勢力,有消息說日本人已經成立了偽下關和鼓樓區公所,而秦淮區公所也在籌備中,他們同樣也在積極培植親日民眾,十七號這天必定會有不少親日民眾出現在歡迎儀式上。”
曹虎咕噥道:“他們這還算是有血性的中國人嗎?”
黃隊長打斷他道:“我們且不論他們,這也是形勢所逼,我們不能夠對手無寸鐵的普通老百姓有太多要求,畢竟他們還要在南京生活下去!”
圖釘說:“最後還有一件事,我給你們的那張字條的內容,你們要盡可能多多複製,把南京城能夠貼到的人流量大的地方都給我統統貼上!”
黃隊長這時略帶疑惑地問:“貼這樣的告示到底是何用意,還有,國華是誰……”
圖釘不耐煩製止了他的話:“黃隊長,不該問的別問!”
轉念一想,他覺得語氣重了點,尤其當著他的下屬,連忙緩和語氣,帶著解釋道:“這是迴形針反複交代的任務,具體用意我也不知道!”
圖釘最後補充道,時間不早了,大家分頭迴去準備,兄弟們,多保重,有事我會用老方法通知你們!
林雨濤知道他們即將散去,連忙越過磚牆,疾步跑出巷子。
他隱身在巷口的一條弄堂內。
陸續有人從巷子裏出來。
第一批是挖槍的黃隊長他們那五人,他們順著原路返迴到拐角處的馬路上,頃刻間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第二批出來的三人一夥,在馬路的拐角處,他們向著相反的方向而去。
最後出來的應該就是圖釘,從發出的細微聲音可以判斷,他先是掩好門,上了鎖……但他並沒有出巷,而是往巷子深處去了。
林雨濤本來想跟蹤圖釘,覺得他最有跟蹤價值,但這個人警惕性很高,沒跟多遠就失去了蹤跡。
林雨濤也隻好迴“家”。
那個他已經睡了一個晚上的橋洞。
他的“家”無門無窗無床,無鍋無碗無凳,有的是刺骨的寒風。
一路上,林雨濤最先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所說的最後一個任務。
他們這幫人被一個代號迴形針的人授意,要在南京城人流密集的地方,張貼一份告示。
那份告示內容,會不會和郝剛臨死前手裏攥著的那張紙條內容一致?
理應是,郝剛的紙條中最後的署名是“國華”,而黃隊長特別強調了“國華”這個名字。
世上哪有這麽巧合的事?
這麽說來,郝剛在生前也秘密加入了藍衣社?
如此說來,安全區西大門告示欄的那份尋人啟事就是他們藍衣社的傑作?
林雨濤在河床上一邊走著一邊思索著。
迴到橋洞,林雨濤依舊沒有睡意,他把在老式平房的窗前聽到的一席話重新梳理了一下。他的思緒停留在了他們的第二個任務,那就是後天從中華門會有位日本軍中高官入城,而且他們還要搞一個入城儀式。
想到一個異族的夷人,竟然在他從小長大的城市,以勝利者的姿態,搞這樣一種儀式,林雨濤的心在莫名地痛。
“這幫小鬼子他真的不把自己當外人!”
林雨濤憤憤地想著,他決心要在當天做點什麽。
如果那支毛瑟98k狙擊步槍在就好了。
林雨濤又想起趙闊海他們,更加了無睡意。
天快亮的時候,林雨濤迷迷糊糊睡著了。
這一睡,直到四個時候後才醒。
他不是自己醒的,是被吵醒的。
先是一連串整齊劃一的隊列跑步聲由遠及近,從東邊方向而來……隊列從橋上經過時,腳步聲震得林雨濤耳朵發痛。
隊列通過漢中門橋,足足用了三十多秒。
帶隊的軍官喊著口令,一聽就是日語。
林雨濤判斷,這個隊列全是日本兵,且人數不低於兩百人。
接下來從聲音可以判斷,隊列中有數名日本士兵出列,分別駐守在橋的兩頭。
隊列繼續從橋上往漢中門外的西南方向而去。
緊接著十多輛挎鬥摩托車以二十多米的間隔,從橋上唿嘯駛過。
這一天是公元1937年12月15日。
日本占領南京第三天。
上午十點鍾多一點。
林雨濤猜想,日本人一定有什麽重大的行動。
林雨濤身體蜷縮在橋洞的橫梁上,手裏握著手槍,子彈已上膛。
外麵發生的一切,他無法看到,所有判斷的依據,全依靠耳朵采集的信息。
正納悶著,幾分鍾後,相同的方向又傳來腳步聲和嘈雜的喧囂聲,以及日本士兵的打罵聲。
不過,這次腳步聲的規模要大得很多。
這支隊伍通過漢中門橋時,腳步聲震耳欲聾。
三十多米長的漢中門橋,這支隊伍花了五分多鍾。
靠,這是一個數千人的隊伍!
從散亂的腳步聲來聽,不會是日本軍隊,倒像是中國戰俘。
林雨濤十分想看個究竟。他用手抱著橋的橫梁,身體最大限度下垂,腦袋探過橋柱,他看到了長長一列望不到盡頭正在遠去的背影。
果然是中國戰俘,從衣服上看出,他們是南京城的軍警。
他們的手被繩子反綁著,所有人都被數根繩子串連在一起。押送的日本士兵在後麵推搡著,嘴裏罵罵咧咧,不時舉著槍托捶打著不安分守己的戰俘。
日本人把他們押解到何處?
關到集中營嗎?可是漢中門外的這個方向都是荒野和水塘,根本沒有什麽地方可以一下子關押這麽多人啊!
難道……難道……
林雨濤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日本人再禽獸不如,也不可能一下子處決這麽多人啊!況且依照1929年7月27日日內瓦第二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是不可以槍殺戰俘的。
就在林雨濤浮思聯翩的時候,隊列消失的方向突然傳來密集而瘋狂的機槍聲!
從密集程度推斷,起碼有二十支以上的機槍參與了掃射!
機槍的掃射聲中,依稀聽到哀嚎聲和怒罵聲,以及紛雜的喊叫聲……
林雨濤幡然醒悟,他終於明白一切。
這過程持續了七八分鍾,直到機槍聲越來越稀落。
早已習慣了機槍聲的林雨濤,從那天起,隻要聽到機槍聲,他就全身發抖。
在長達十多分鍾的折磨中,他對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甚至產生極度厭惡,他覺得自己太過怯懦,甚至連玉石俱焚的勇氣都沒有。
那天,林雨濤在橋下呆了整整一個下午,雖然日本人早就撤離,但他哪兒都不想去。
他的耳畔一直迴響著機槍惡魔般的咆哮聲!
是的,就在這一天,禽獸不如的日本人,把3000多名已放下武器的中國軍警集體解赴到漢中門外,架著機槍掃射,多人當場遇難,負傷未死者亦與死者屍體同樣遭受焚化!
淩鬆陽的聲音:“長官,我們該怎麽做?”
圖釘說道:“據情報上說,這名鬼子將領極有可能是華中派遣軍的司令官鬆井老兒,他最大可能會從中華門進城,我要求你們提前一天帶著武器潛過去,各顯神通……當然,這期間日本人肯定會在中華門進行徹底的掃蕩,困難可想而知,你們要想盡一切辦法!”
黃隊長說道:“鬼子會讓我們中國百姓留在現場?”
圖釘不疾不徐答道:“當天,鬼子當天會搞一個入城儀式,隨行應該有很多各國記者,尤其是西方英美德等國的記者會在現場拍照采訪,這麽大的陣勢日本人不會不安排中國百姓參加的。”
圖釘接著補充道:“日本人自從占領了南京,就一直在物色親日勢力,有消息說日本人已經成立了偽下關和鼓樓區公所,而秦淮區公所也在籌備中,他們同樣也在積極培植親日民眾,十七號這天必定會有不少親日民眾出現在歡迎儀式上。”
曹虎咕噥道:“他們這還算是有血性的中國人嗎?”
黃隊長打斷他道:“我們且不論他們,這也是形勢所逼,我們不能夠對手無寸鐵的普通老百姓有太多要求,畢竟他們還要在南京生活下去!”
圖釘說:“最後還有一件事,我給你們的那張字條的內容,你們要盡可能多多複製,把南京城能夠貼到的人流量大的地方都給我統統貼上!”
黃隊長這時略帶疑惑地問:“貼這樣的告示到底是何用意,還有,國華是誰……”
圖釘不耐煩製止了他的話:“黃隊長,不該問的別問!”
轉念一想,他覺得語氣重了點,尤其當著他的下屬,連忙緩和語氣,帶著解釋道:“這是迴形針反複交代的任務,具體用意我也不知道!”
圖釘最後補充道,時間不早了,大家分頭迴去準備,兄弟們,多保重,有事我會用老方法通知你們!
林雨濤知道他們即將散去,連忙越過磚牆,疾步跑出巷子。
他隱身在巷口的一條弄堂內。
陸續有人從巷子裏出來。
第一批是挖槍的黃隊長他們那五人,他們順著原路返迴到拐角處的馬路上,頃刻間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第二批出來的三人一夥,在馬路的拐角處,他們向著相反的方向而去。
最後出來的應該就是圖釘,從發出的細微聲音可以判斷,他先是掩好門,上了鎖……但他並沒有出巷,而是往巷子深處去了。
林雨濤本來想跟蹤圖釘,覺得他最有跟蹤價值,但這個人警惕性很高,沒跟多遠就失去了蹤跡。
林雨濤也隻好迴“家”。
那個他已經睡了一個晚上的橋洞。
他的“家”無門無窗無床,無鍋無碗無凳,有的是刺骨的寒風。
一路上,林雨濤最先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所說的最後一個任務。
他們這幫人被一個代號迴形針的人授意,要在南京城人流密集的地方,張貼一份告示。
那份告示內容,會不會和郝剛臨死前手裏攥著的那張紙條內容一致?
理應是,郝剛的紙條中最後的署名是“國華”,而黃隊長特別強調了“國華”這個名字。
世上哪有這麽巧合的事?
這麽說來,郝剛在生前也秘密加入了藍衣社?
如此說來,安全區西大門告示欄的那份尋人啟事就是他們藍衣社的傑作?
林雨濤在河床上一邊走著一邊思索著。
迴到橋洞,林雨濤依舊沒有睡意,他把在老式平房的窗前聽到的一席話重新梳理了一下。他的思緒停留在了他們的第二個任務,那就是後天從中華門會有位日本軍中高官入城,而且他們還要搞一個入城儀式。
想到一個異族的夷人,竟然在他從小長大的城市,以勝利者的姿態,搞這樣一種儀式,林雨濤的心在莫名地痛。
“這幫小鬼子他真的不把自己當外人!”
林雨濤憤憤地想著,他決心要在當天做點什麽。
如果那支毛瑟98k狙擊步槍在就好了。
林雨濤又想起趙闊海他們,更加了無睡意。
天快亮的時候,林雨濤迷迷糊糊睡著了。
這一睡,直到四個時候後才醒。
他不是自己醒的,是被吵醒的。
先是一連串整齊劃一的隊列跑步聲由遠及近,從東邊方向而來……隊列從橋上經過時,腳步聲震得林雨濤耳朵發痛。
隊列通過漢中門橋,足足用了三十多秒。
帶隊的軍官喊著口令,一聽就是日語。
林雨濤判斷,這個隊列全是日本兵,且人數不低於兩百人。
接下來從聲音可以判斷,隊列中有數名日本士兵出列,分別駐守在橋的兩頭。
隊列繼續從橋上往漢中門外的西南方向而去。
緊接著十多輛挎鬥摩托車以二十多米的間隔,從橋上唿嘯駛過。
這一天是公元1937年12月15日。
日本占領南京第三天。
上午十點鍾多一點。
林雨濤猜想,日本人一定有什麽重大的行動。
林雨濤身體蜷縮在橋洞的橫梁上,手裏握著手槍,子彈已上膛。
外麵發生的一切,他無法看到,所有判斷的依據,全依靠耳朵采集的信息。
正納悶著,幾分鍾後,相同的方向又傳來腳步聲和嘈雜的喧囂聲,以及日本士兵的打罵聲。
不過,這次腳步聲的規模要大得很多。
這支隊伍通過漢中門橋時,腳步聲震耳欲聾。
三十多米長的漢中門橋,這支隊伍花了五分多鍾。
靠,這是一個數千人的隊伍!
從散亂的腳步聲來聽,不會是日本軍隊,倒像是中國戰俘。
林雨濤十分想看個究竟。他用手抱著橋的橫梁,身體最大限度下垂,腦袋探過橋柱,他看到了長長一列望不到盡頭正在遠去的背影。
果然是中國戰俘,從衣服上看出,他們是南京城的軍警。
他們的手被繩子反綁著,所有人都被數根繩子串連在一起。押送的日本士兵在後麵推搡著,嘴裏罵罵咧咧,不時舉著槍托捶打著不安分守己的戰俘。
日本人把他們押解到何處?
關到集中營嗎?可是漢中門外的這個方向都是荒野和水塘,根本沒有什麽地方可以一下子關押這麽多人啊!
難道……難道……
林雨濤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日本人再禽獸不如,也不可能一下子處決這麽多人啊!況且依照1929年7月27日日內瓦第二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是不可以槍殺戰俘的。
就在林雨濤浮思聯翩的時候,隊列消失的方向突然傳來密集而瘋狂的機槍聲!
從密集程度推斷,起碼有二十支以上的機槍參與了掃射!
機槍的掃射聲中,依稀聽到哀嚎聲和怒罵聲,以及紛雜的喊叫聲……
林雨濤幡然醒悟,他終於明白一切。
這過程持續了七八分鍾,直到機槍聲越來越稀落。
早已習慣了機槍聲的林雨濤,從那天起,隻要聽到機槍聲,他就全身發抖。
在長達十多分鍾的折磨中,他對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甚至產生極度厭惡,他覺得自己太過怯懦,甚至連玉石俱焚的勇氣都沒有。
那天,林雨濤在橋下呆了整整一個下午,雖然日本人早就撤離,但他哪兒都不想去。
他的耳畔一直迴響著機槍惡魔般的咆哮聲!
是的,就在這一天,禽獸不如的日本人,把3000多名已放下武器的中國軍警集體解赴到漢中門外,架著機槍掃射,多人當場遇難,負傷未死者亦與死者屍體同樣遭受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