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發瘋發狂,徐增壽卻還是意猶未盡,光靠著打擊威望,是很難擊敗一個皇帝的。他必須拿出更有用的辦法,來幫著朱棣和柳淳,贏得勝利。


    有人要問,他一個沒有實權的勳貴二代,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幹點通風報信的事情,已經很了不起了,還想逆天不成?


    還真別說,徐輝祖就要逆一把天。


    俺徐增壽可不是像大哥一樣,除了依靠父親的蔭庇,就什麽都不會笨蛋,我的手裏還有一張大牌,一張很大很大,幾乎是王牌的超級大牌!


    到了現在,也該是拋出來的時候了。


    蘇州那邊的作坊,今年虧了多少?


    沒有聽錯,就是虧錢了!


    要知道當初柳淳曾經蘇州折騰了一番,將半個蘇州城都塞到了徐增壽的手裏,那幾年裏,靠著對外貿易,蘇州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徐輝祖的身價也是與日俱增,連著翻了好幾倍。


    但好景不長,等到朱允炆登基之後,大舉用兵,蘇州的商號就被勒令捐款,光是徐增壽的作坊就拿出了十萬匹綢緞獻給朝廷。


    緊接著李景隆慘敗,重新整軍再戰,又從徐增壽手裏拿出了三十萬匹綢緞,如果說這些僅僅是一次性失血,還能撐得住,可隨著厘金的設立,使得商貨轉運困難,就成了持續失血


    老。


    花枝招展的姑娘們,連一個客人都拉不到。


    恐慌像是瘟疫一般,迅速傳播,包括徐增壽在內,都懵了,他引爆的這顆炸彈竟然是如斯恐怖!


    如果說蘇州絲綢作坊倒下,影響最大的是誰?恐怕還要算皇家銀行!


    曾經絲綢作坊是最大的借貸客戶,皇家銀行也樂意借錢給作坊,讓他們擴大生產,畢竟每年海外貿易,換來的金銀,還要入皇家銀行的賬。


    可現在呢,情況完全變了,雙方不再是親密地合作關係。


    皇家銀行的蘇州分行,衝到了絲綢作坊,直接逼債。


    還錢,你們在一個月之內,必須交出100萬貫欠款,不然作坊就要被查封!


    聽到查封兩個字,負責的東家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查封好啊,查封了吧!今天要是不查封,我是你們的孫子!


    皇家銀行的人氣壞了,好大的膽子,欠了錢,還敢罵人,誰給你們的狗膽?


    他舉手要打,而絲綢作坊的東家迴手一指,足足有幾十人之多,銀行這邊還以為是工人呢!


    隻見作坊東家冷笑,瞧見沒有,這些都是要債的!他們有生絲收購的王老板,有船隊的李掌櫃的,有車馬店的韓掌櫃的他們全都來要賬了,你把我抓走,現在就抓走!抓走啊!你把我抓了,他們就不用找我要錢,之前去你們衙門了!


    銀行的人被逼得狼狽不堪,竟然隻能落荒而逃。


    當天夜裏,絲綢作坊的東家,就在廠房的大梁上,自盡而死。


    蘇州銀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隻是借款變成壞賬這麽簡單而是恐慌情緒蔓延,大家擔心銀行承受不起,就紛紛前來擠兌。


    尤其是那些小商人,他們知道銀行投資產業,收益豐厚,能支付得起利息,才把錢存進來。而如今產業衰敗,銀行麵臨天文數字一般的壞賬,誰知道能撐多久?趕快去把錢取出來,放在家裏,不然棺材本都保不住了。


    這就是恐慌!


    當初朱元璋和朱標都嚇得不輕,這一次的規模,比起之前,還要大好幾倍!


    從蘇州開始,向著常州,揚州,鬆江,杭州等地蔓延,整個江南,哀鴻遍野,一地雞毛!


    這一場大亂,終於驚動了大明的中樞,作為皇家銀行的負責者,夏原吉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午門,遞牌子求見。


    在半個時辰之後,他終於得到了召見。


    朱允炆正在商議軍務,黃子澄和方孝孺都在,另外還有新任的吏部尚書張紞,在見禮之後,夏原吉恭恭敬敬道:啟奏陛下,臣此來是向朝廷戶部和兵部討債,在半個月之內,此二部必須向皇家銀行歸還五百萬貫欠款救急。


    戶部和兵部都不在,可在場的三位大臣都聽不下去了,張紞就道:夏大人,此刻正是和燕逆的決戰之際,你們皇家銀行該給兵部出錢才是,哪有逼債的道理?


    夏原吉並沒有懼怕,而是凜然道:張天官,皇家銀行不是夏某人的,而是陛下的,皇家銀行的股份全都是天子所有,我夏原吉隻是負責經營而已!


    張紞怒道:我沒心思跟你咬文嚼字,既然你負責經營,就不該趁火打劫,你這是給朝廷添亂!


    夏原吉依舊冷冷道:如果現在不解決,就不是添亂,而是天崩地裂!


    你!你危言聳聽!張紞怒斥道。


    夏原吉深吸口氣,衝著朱允炆躬身道:陛下,自從去年以來,從皇家銀行陸續借出去一千七百萬貫,支應朝廷百萬大軍的花用,皇家銀行可謂是竭盡心力。但是現在皇家銀行麵臨了困難,借給朝廷的錢收不迴來,官方的海外貿易受到走私衝擊,出現了至少八百萬壞賬,更要命的是,還有無數的百姓擠兌,沒有三千萬貫根本過不起這一關!


    夏原吉怒吼道:朝廷將用兵打仗的重擔都放在了皇家銀行身上,去去歲呢,免除了南直隸和江西等地的田賦,戶部不開拓財源,隻知道借錢,如今借了錢,又不打算還,天下還有這樣的道理嗎?


    夏原吉的話擲地有聲,對於朱允炆來說,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皇帝欠賬也是要還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奮鬥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