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

    急促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驚醒了相對而視、脈脈含情的兩人。

    兩人相視一笑,同時扭頭朝房門望去,隻見鶯兒那小妮子氣喘籲籲的從門外小跑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圓嘟嘟的臉蛋由於方才一番小跑的緣故,露出淡淡的紅暈,甚是可愛。

    “公……公主,皇……皇上來了!”

    沒等鶯兒音落,一陣爽朗的笑聲隨之傳了進來。

    “婉兒,父皇來看你了。”

    常山宮門外,一半百老者步履從容,麵帶微笑的跨步進來。

    一身通天冠服,內襯一襲蔽膝絳紗袍,白紗中單,外披朱裏紅羅裳,白羅方心曲領,腰間用流金二絛帛係著,施珠翠、金博山,黑介幘,組纓翠緌,玉、犀簪導,甚是雍容華貴,威勢逼人。

    赫然是當今皇上,太宗皇帝李世民!

    “兒臣參見父皇!”

    “學生劉弘業叩見皇上!”

    “奴婢鶯兒拜見皇上!”

    唐皇李世民在王公公的服侍下坐定,朝跪拜在地的三人揮揮手,道:“都起來,不用這麽多禮,又不是在朝堂。”

    三人聞言而起,劉弘業坐於對麵,李婉兒坐於唐皇李世民身邊,親昵的挽著父皇的胳膊,附在耳邊說起悄悄話,而鶯兒則是站立在公主身後,秀首低垂,大氣兒都不敢出。

    劉弘業心頭一陣激越,怎麽也沒想到,居然這麽快就見到被後世稱為一代明主,一手開創貞觀盛世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方才跪拜行禮時,因心緒波動,差點不知如何自稱,他沒做官,不能自稱微臣,可自己又不是普通的民眾,自是不能自稱草民。

    幸好,突然記起,自己現在是國子學的生徒,這才以學生自稱,太宗皇帝沒有見怪,看來自己瞎蒙還真是蒙對了。

    前些日子看唐製,劉弘業對唐朝的科舉製度還是少有了解的。

    唐時取士之科,大多因循舊隋,由學館推薦的士子稱為生徒,而由州縣推薦的士子則稱為鄉貢。唐時的學館不能看做一個詞,而是應該拆成兩個字,學和館。

    學,有六等,皆隸屬於國子監,分別是:國子學,生徒三百人;太學,生徒五百人;四門學,生徒一千三百人;律學,生徒五十人;書學,生徒三十人;算學,生徒三十人。

    館,有兩所,一是門下省的弘文館,生徒三十人;二是東宮的崇文館,生徒二十人。

    這些學和館依據級別和隸屬的部門,對所招收的士子身份亦有所要求,就拿他所讀的國子學,要求必須是文武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或者從二品以上官員的曾孫及勳官二品、縣公、京官四品帶三品勳封官員的兒子。

    他父親劉洎官拜門下省侍中,正二品的大官,他故能到國子學讀書。

    “弘業,聽婉兒說,現在天下民眾都在傳言,說我大唐第一才子劉弘業變成傻子了,究竟有沒有這迴事?”

    太宗皇帝停下和婉兒的竊竊私語,朝正襟危坐的劉弘業問道。

    劉弘業見太宗皇帝如此相問,便知又是婉兒從中做鬼,可自己又能怎樣,隻得滿臉苦笑道:“皇上,這些都是市井謠言,當不得真的……”

    “那為何不作解釋?這樣下去,對你和你父親的名聲是有很大損害的。”

    “學生以為,這種事不能去解釋。”

    “為何?”

    太宗皇帝僥有興趣的追問道。

    “古語有言,謠言止於智者,如我去解釋,民眾反而會不信,認為學生心虛,指不定會傳出更離譜的閑言碎語,還不如讓這件事自然平息,時間一久,民眾也就忘了。”

    太宗皇帝龍心大悅,甚喜道:“好一個謠言止於智者,如此說來,弘業不僅沒有變傻,反而對人心有更深入的了解,可喜可賀,看來朕將婉兒許配給你,是沒有錯的。”

    李婉兒聞言,頓時霞透雙頰,嬌羞無限。

    太宗皇帝朝站在身側的王公公揮下手,王公公頓知其意,帶領著眾丫環侍從,輕輕退下,偌大的房間隻剩下翁婿三人。

    劉弘業有些愕然,暗暗思考為何太宗皇帝要讓眾丫環隨從退下。

    見眾人退下,太宗皇帝神情嚴肅的問道:“弘業,聽刑部尚書張大人稟報,你在來的路上遭到刺客暗殺,是否有這事?”

    劉弘業有些明白過來,沉聲道:“迴皇上,是有此事,托皇上洪福,學生幸無大礙,隻是背部有些劃傷。”

    李婉兒一聽自己的心上人受傷,頓時驚慌失措,連聲吩咐鶯兒,讓她去找太醫過來,可沒人應聲,這才想起方才父皇讓丫環隨從都下去了。

    太宗皇帝見狀,安撫道:“婉兒,不要著急,刑部尚書張大人早已說過,你的駙馬爺沒有大礙的。”

    等李婉兒平靜下來,太宗皇帝旋即問道:“可知是何人所為?目的為何?”

    劉弘業對今早發生的刺殺也是一頭霧水,無奈道:“學生不清楚,從刺客口音來判斷,隻知刺客是一女子。”

    太宗皇帝沉思片刻,才說道:“方才刑部尚書張大人也是如此對朕說的,同時還補充了一點,說是從武功上推斷,刺客很可能是佛門中人,弘業要留意一下。”

    佛門中人?劉弘業暗自心驚,意識到事情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他很清楚,武德九年的那場玄武門之變,以法琳為首的佛教徒選擇支持的是太子李建成,而不是現在的太宗皇帝,如果不是有以王遠知為首的道教徒支持當時尚是秦王身份的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很可能會兵敗。

    最為重要的是,玄武門之變後,太宗皇帝翻遍整個長安城,也沒找到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子女,後來才是佛門中人把他們就走了,自此佛教就成為太宗皇帝的心腹大患。

    正因為這樣,太宗皇帝即位後,就把道教作為皇家宗教加以扶持和宣揚,來對抗聲勢越見壯大的佛教,隨後又於貞觀十一年借道教之口,發動滅佛戰爭,佛教元氣大傷,佛教徒已由前朝的幾十萬眾銳減到現在的幾萬人。

    如果刺客真是佛門中人,那刺殺之事很可能隻是前奏,後麵還藏有更大的陰謀。

    “弘業,最近聽聞門下省不是很安寧,你迴去後和你父親說下,別在陰溝裏翻船,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婉兒考慮下,不然後果很嚴重的。”

    太宗皇帝意有所指的說道,雖然沒有更多的表示,可警告之意已然若示。

    劉弘業心裏一緊,隨即鎮靜的迴答道:“是,學生劉弘業謹記教誨,定不負皇上厚望!”

    窗外,寒風漸起,天色也逐漸陰沉,入冬的第一場雪看似很快就要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貞觀十九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望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望長安並收藏夢迴貞觀十九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