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僙臨到晌午,才從宮裏迴來,獲悉李秉真氣的事情之後,並不慌張。
親自帶著他去了一趟“蓷蒙”府上,路上還道:
“即便蓷蒙沒辦法,也有別的地方可以給你治好。李家的底蘊要比你想象的大,不過這是皇子之間才知道的隱秘。現在還說不得,總之這事不大,你且放心。”
好在剛到蓷府,蓷蒙問清了情況號了脈,一口便答應了下來,隻道需要幾天準備妥當,便定在年初五來辦這事情。
那蓷蒙已經到了耄耋之年,身材傴僂,枯皮白發,走起路都顫顫巍巍,這李秉想象中的術法宗師完全不同。
李僙解釋道:“他本身並不會任何武功,是以算學、星象研究入竅,在渡化中修為雖然高卓,筋骨卻重來沒有練過,會的術法也多屬觀星一脈;能測吉兇、占風水、知運勢、望興衰,在肅宗、代宗兩位先帝身邊,輔佐三十年,是奇人。但要真的交手起來,恐怕還打不過市井無賴。”
從蓷蒙府上出來,李秉總算略微輕鬆些,迴到王府,總算能放下負擔,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除夕夜,本該是全年最熱鬧的一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即便城衛軍、巡防營宵禁的命令,也不能阻擋人們慶祝一年到頭,辭舊迎新的熱情。
子時一到,百姓爭相湧入街道,放炮仗的放炮仗,點燈籠的點燈籠,三茶五酒奉神明,燒紙焚香迎祖宗,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一同守祟(歲)。
法不責眾這句話,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充分的體現過。
昨日謀反的事情,不僅沒有阻擋新春時節的熱絡,反而成了年節席間、街頭巷尾最大的談資,徒增百姓樂趣。
宮裏張燈結彩的布置一如往昔,不過這氛圍就比宮外嚴肅了不少。皇帝甚至取消了年終的闔宮覲見和團年飯,改成了分府賜菜。
李豫自己去了皇後宮中,剩下的皇子公主也都是在各宮分別慶賀新年,相比百姓家,宮裏這個年可真沒什麽滋味。
襄王府大大小小二十來口人圍坐在一起,一大桌筵席,基本集齊了長安各個酒樓的招牌菜色,豐盛無比,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一個年輕姨娘坐在李僙身邊,懷裏抱個四五歲的小姑娘,正是李僙最小的孩子。她不吃菜,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李僙滴溜溜的打轉,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襄王見了,笑著摸了她的鼻尖:“我的寶貝女兒,今天怎麽不吃飯啊!一直看著父王?”
那小丫頭,吐了吐舌頭,抿了抿嘴唇,一臉俏皮笑道:“父王,父王。你怎麽還不發百歲錢啊!”
一句說完,一桌人哄笑成一團,那姨娘連連拍小丫頭個肩膀,把她抱在懷裏,左右顛了顛,麵色唰一下漲紅,連連笑道:“童言無忌,讓大家看笑話啦。”
李僙反倒是覺得這小丫頭可愛,給下人使個眼色,又把小丫頭攬入懷裏,逗她道:“寶貝女兒想要百歲錢,那該和父王說什麽呀?”
小丫頭熟練的拱手作揖,奶聲奶氣:“祝父王長命百歲,福壽綿長。”
她作揖時,起初還看著李僙,等下人帶著一托盤上來的時候,那眼睛就挪不開了——十二個大紅素布荷包,整整齊齊的放在托盤上,每一個都鼓鼓囊囊。
李僙看著這丫頭的天真爛漫,真是愛不釋手。他笑的燦爛,抓過一個荷包,交到這小丫頭手上:“新的一年,要乖乖聽話喲!”
小丫頭雙手把荷包摟入懷裏,笑靨如花,倒在李僙懷裏,雙手摟著他的脖子:“謝謝父王!”
這一撒嬌,真是把李僙的心都融化了。不知十多年後,這丫頭又要勾走多少世家公子的魂去。
姨娘把這小丫頭抱開,李僙又從小到大給所有孩子都發了百歲錢,那荷包也是一個比一個更鼓些,連糜歆的一雙兒女也有份。
發到最後,盤中隻剩下兩個荷包,安子還愣在席上。李秉撞一下他的胳膊道,輕聲對他道:“該你了!”
“哦”安子連忙起身,走到李僙身邊,學著剛才李秉幾個妹妹的樣子,給李僙也磕了個頭:“祝義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好!”李僙扶安子起來,將沉甸甸的百歲錢放在他手心,慈眉善目說道:“既然已經正式在府上住下了,以後就是一家人。每個月也可以照著規矩在府上支例錢,不會虧待了你的。
對了,秉兒托我給你找個先生,也找好了,過完年就到府上來,一來教你認字,二來也學些規矩,你要好好跟著學,不要像你義兄一樣,小時候沒個正形。”
李秉朝著李僙做個鬼臉,安子卻感激連連,又道:“謝謝義父。”
看著他的眸子,李僙忽然之間有了個念想,問道:“對了,聽你口音,不像是關中人,你家在哪啊?家裏還有些誰?需要寫信迴去嗎?”
“我父母早亡,從小流浪,在鄂州一帶長大。家裏已經沒有別的親人了。”
李僙微微點頭:“哦!是個苦命的孩子。”說完,他又若有所思:“我記得秉兒說,你是十四歲吧。是至德二年生人?”
“正是。”
李僙摸了摸胡子,看著他麵頰的輪廓,麵色略微凝重起來,又問:“你父母早亡,那‘安慶方’這個名字,是誰取的啊?”
“我很小的時候,本來有個乳娘帶我,不過我四歲的時候她就死了。之後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街坊鄰裏說乳娘叫我這個名字,之後就一直用著。”
李僙點頭:“哦!沒事,我就隨便問問。”說完,他重新整頓出笑容來,看著李秉,笑道:“今年的百歲錢就發到這裏了。到處闖禍的孩子,是沒有百歲錢的,今年你的就沒收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歡快的聲音,又充滿了整個王府。
這有的地方熱鬧,就有地方冷清。
太極宮的天牢裏,從天牢大門,到牢房,一共四層守備,每一層的人員,均來自不同的機構:吏部獄卒、兵部衛司、大內太監、北衙禁軍。各司其職,且相互監督,想在這裏動點手腳,怕是比登天還難。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事在人為。
睦王脫了朝服,一身褐布囚衣,背靠著冰冷的牆根坐著,神情哀傷,沉默不語,聽著外麵的爆竹劈啪作響。
這天牢除了地麵上一層之外,還有四層地下牢,每層又分“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個隔斷,隔斷之間,以鐵門封閉,防止串供。每個隔斷中,又有東南西北四間獄室,以圓木柵欄相隔。
睦王身份貴重,關在最第一層,坎子組北向房裏,還能有些光亮透進來。他旁邊其他三間獄室,空空如野。這一整天,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嗚~~~”伴著一聲狹長又沉重的聲響,牢房的門被打開。
禁軍將一個食盒從一個太監手接過上,又將令牌交還給他:“你在這裏等我,不許進來。”
那太監點頭哈腰,對著禁軍連道:“謝謝大人體諒,我們也是奉旨辦事。勞煩大人了。”
禁軍不理會他,拎著食盒,順著台階,走到睦王牢前,取出一盤角子,放在柵欄邊。
又聽鐵門口,那太監嚷到:“殿下,這是德妃娘娘托我帶來的‘角子’。娘娘還記著殿下呢。她相信殿下是清白的,殿下一定要挺住啊,德妃娘娘會想辦法的。”
德妃娘娘,正是睦王生母。
睦王一聽是德妃,心中暗喜,但依舊裝出失落神情,坐在牆根,一動不動。
“嘭!”厚重的大門,轉瞬又被鎖住。
聽著禁軍走遠,睦王連忙爬到牢房口,拿起這碗角子,仔細瞧了瞧。黃梨木的碗,裏麵十個清湯角子,看起很正常。
天牢之中,送飯隻能用木器,不能用瓷器鐵器,是為了防止牢飯以此為工具生事。
他將碗摸了一圈,毫無發現,又將角子細細嚼了嚼,裏麵也是普通肉餡,並沒有什麽特別。
“怎麽會,剛才那太監的樣子,明明就是有消息傳進來。”
他心中思量如此,將清湯倒掉,又把碗倒個過來,仔細摸了摸,果然有一道十分細微的拚接痕跡,即便用手摸,也難以察覺。
這正是精細木匠的傑作,靠著隼牟結構,拚接出這雙層的碗來,兩層木頭顏色相同,紋路相近,又不用釘子漿糊做在一起,宛如一塊實木。
睦王將碗放在地上,一掌劈下,碗列成碎片,一張薄薄的油紙,出現在夾層中間,密密麻麻的寫滿蠅頭小字。
“睦王殿下,我已查明,蒙海遠和阿跌瑟均是太子的人。
阿跌瑟一年前通過進貢大量銀錢混成我們的心腹。我亦未料到,他會一朝叛變,打的我措手不及。
此次尾祭行刺事件,是太子借我等給司空聞接風之機,故意謀劃栽贓,欲將我等置於死地。
他一年前就開始謀劃此事,可見心思之重。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他手,我等已無辯白機會,唯有背水一戰。
年初五,天牢四層守備均是我的人,我有辦法將殿下救出,同時派兵一萬從宮外圍攻。我知殿下宮中仍有勢力,控製宮門,放我們進去,應該不難。
到時裏應外合,大事可期。
初五戌時逼宮,是我等唯一機會,望殿下早作決斷。”
信上的落款是“朝恩”。
睦王看完,不僅不生氣,反而更加平靜,他將油紙放入嘴裏,慢慢嚼碎吞下。一切的疑惑終於解開了。
那日,他和魚朝恩在睦王府,給司空聞接風,隻有拉攏意思,並沒有談及任何其他事情。年終祭禮行刺一事,睦王確實半點不知情,的確冤枉。
“好你個李適!居然比我下手還狠!一年前就開始籌謀殺我。事到如今,我就讓你看看,到底是誰笑道最後!”
李述一拳打在柵欄上,嘴角露出一絲詭譎的笑容。
與此同時,同樣的笑容,也出現在了鄭國公府。
他年近五十,皮膚有些許皺紋,卻依舊白皙,比同齡人保養的好不少。那狹長的一字眉下,一對眸子也露出精明的目光。
這人正是鄭國公——魚朝恩。
“義父為何發笑啊!”說話的正是魚朝恩的義子——魚令徽(見一卷)。
整個鄭國公府上下都被禁軍包圍了裏外三層,所有鄭國公家眷全部被軟禁起來,不得外出。
“宮裏終於傳來消息了!”魚朝恩指著桌上的食盒笑道:“你且看看,陛下賜的這個菜,有何不妥?”
魚令徽仔細看了看,連食盒筷子都一並檢查了:“好像並沒有什麽特別,食盒沒有暗格,筷子裏也沒有……我瞧不出……”
“眼睛是瞧不出來的,要用心去看!”魚朝恩說著,將盤中的菜全部倒在地上:“陛下賜菜,從來隻用銀碟瓷碟,何時用過木碟?”說完,把碟子交到魚令徽手上:“你再仔細瞧瞧?”
敲了敲木碟,又仔細看了一圈,伸手將兩麵都摸了個遍:“實木做的,不空心,沒有機關,也沒有暗紋?”
魚朝恩笑道:“這是隼牟結構,看似一個整體,實際卻是兩層貼在一起,不這樣的話,怎麽能騙過禁軍?你把它掰開!”
“啪!一聲脆響!”木碟裂開,裏麵果然夾著一張宣紙。
“義父,你看!”
魚朝恩拿過紙條,同樣是滿滿的蠅頭小字:
“愛將朝恩,我已查明,蒙海遠和阿跌瑟均是太子的人。
阿跌瑟一年前通過進貢大量銀錢混成我們的心腹。我亦未料到,他會一朝叛變,打的我措手不及。
此次尾祭行刺事件,是太子借我等給司空聞接風之機,故意謀劃栽贓,欲將我等置於死地。
他一年前就開始謀劃此事,可見心思之重。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他手,我等已無辯白機會,唯有背水一戰。
年初五,天牢四層守備均是我的人,我有辦法脫困,並控製宮門。我知你擺脫軟禁,不是難事,望你能籌備兵馬,帥軍攻打皇城。
到時裏應外合,大事可期。
初五戌時逼宮,是我等唯一機會,望愛卿不負所托。”
信上的落款,隻有一個“述”字。
魚朝恩將信交給魚令徽,笑道:“我便知道,這事情是太子在背後搞鬼!”
“我本想坐山觀虎鬥,兩邊下注。李適啊,李適!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了!”
——————————————
怎麽樣?你們猜到這個結局了嗎?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到底是誰在撥弄風雲?
app的書圈上,有個投票,大家積極參與呀!
親自帶著他去了一趟“蓷蒙”府上,路上還道:
“即便蓷蒙沒辦法,也有別的地方可以給你治好。李家的底蘊要比你想象的大,不過這是皇子之間才知道的隱秘。現在還說不得,總之這事不大,你且放心。”
好在剛到蓷府,蓷蒙問清了情況號了脈,一口便答應了下來,隻道需要幾天準備妥當,便定在年初五來辦這事情。
那蓷蒙已經到了耄耋之年,身材傴僂,枯皮白發,走起路都顫顫巍巍,這李秉想象中的術法宗師完全不同。
李僙解釋道:“他本身並不會任何武功,是以算學、星象研究入竅,在渡化中修為雖然高卓,筋骨卻重來沒有練過,會的術法也多屬觀星一脈;能測吉兇、占風水、知運勢、望興衰,在肅宗、代宗兩位先帝身邊,輔佐三十年,是奇人。但要真的交手起來,恐怕還打不過市井無賴。”
從蓷蒙府上出來,李秉總算略微輕鬆些,迴到王府,總算能放下負擔,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除夕夜,本該是全年最熱鬧的一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即便城衛軍、巡防營宵禁的命令,也不能阻擋人們慶祝一年到頭,辭舊迎新的熱情。
子時一到,百姓爭相湧入街道,放炮仗的放炮仗,點燈籠的點燈籠,三茶五酒奉神明,燒紙焚香迎祖宗,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一同守祟(歲)。
法不責眾這句話,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充分的體現過。
昨日謀反的事情,不僅沒有阻擋新春時節的熱絡,反而成了年節席間、街頭巷尾最大的談資,徒增百姓樂趣。
宮裏張燈結彩的布置一如往昔,不過這氛圍就比宮外嚴肅了不少。皇帝甚至取消了年終的闔宮覲見和團年飯,改成了分府賜菜。
李豫自己去了皇後宮中,剩下的皇子公主也都是在各宮分別慶賀新年,相比百姓家,宮裏這個年可真沒什麽滋味。
襄王府大大小小二十來口人圍坐在一起,一大桌筵席,基本集齊了長安各個酒樓的招牌菜色,豐盛無比,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一個年輕姨娘坐在李僙身邊,懷裏抱個四五歲的小姑娘,正是李僙最小的孩子。她不吃菜,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李僙滴溜溜的打轉,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襄王見了,笑著摸了她的鼻尖:“我的寶貝女兒,今天怎麽不吃飯啊!一直看著父王?”
那小丫頭,吐了吐舌頭,抿了抿嘴唇,一臉俏皮笑道:“父王,父王。你怎麽還不發百歲錢啊!”
一句說完,一桌人哄笑成一團,那姨娘連連拍小丫頭個肩膀,把她抱在懷裏,左右顛了顛,麵色唰一下漲紅,連連笑道:“童言無忌,讓大家看笑話啦。”
李僙反倒是覺得這小丫頭可愛,給下人使個眼色,又把小丫頭攬入懷裏,逗她道:“寶貝女兒想要百歲錢,那該和父王說什麽呀?”
小丫頭熟練的拱手作揖,奶聲奶氣:“祝父王長命百歲,福壽綿長。”
她作揖時,起初還看著李僙,等下人帶著一托盤上來的時候,那眼睛就挪不開了——十二個大紅素布荷包,整整齊齊的放在托盤上,每一個都鼓鼓囊囊。
李僙看著這丫頭的天真爛漫,真是愛不釋手。他笑的燦爛,抓過一個荷包,交到這小丫頭手上:“新的一年,要乖乖聽話喲!”
小丫頭雙手把荷包摟入懷裏,笑靨如花,倒在李僙懷裏,雙手摟著他的脖子:“謝謝父王!”
這一撒嬌,真是把李僙的心都融化了。不知十多年後,這丫頭又要勾走多少世家公子的魂去。
姨娘把這小丫頭抱開,李僙又從小到大給所有孩子都發了百歲錢,那荷包也是一個比一個更鼓些,連糜歆的一雙兒女也有份。
發到最後,盤中隻剩下兩個荷包,安子還愣在席上。李秉撞一下他的胳膊道,輕聲對他道:“該你了!”
“哦”安子連忙起身,走到李僙身邊,學著剛才李秉幾個妹妹的樣子,給李僙也磕了個頭:“祝義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好!”李僙扶安子起來,將沉甸甸的百歲錢放在他手心,慈眉善目說道:“既然已經正式在府上住下了,以後就是一家人。每個月也可以照著規矩在府上支例錢,不會虧待了你的。
對了,秉兒托我給你找個先生,也找好了,過完年就到府上來,一來教你認字,二來也學些規矩,你要好好跟著學,不要像你義兄一樣,小時候沒個正形。”
李秉朝著李僙做個鬼臉,安子卻感激連連,又道:“謝謝義父。”
看著他的眸子,李僙忽然之間有了個念想,問道:“對了,聽你口音,不像是關中人,你家在哪啊?家裏還有些誰?需要寫信迴去嗎?”
“我父母早亡,從小流浪,在鄂州一帶長大。家裏已經沒有別的親人了。”
李僙微微點頭:“哦!是個苦命的孩子。”說完,他又若有所思:“我記得秉兒說,你是十四歲吧。是至德二年生人?”
“正是。”
李僙摸了摸胡子,看著他麵頰的輪廓,麵色略微凝重起來,又問:“你父母早亡,那‘安慶方’這個名字,是誰取的啊?”
“我很小的時候,本來有個乳娘帶我,不過我四歲的時候她就死了。之後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街坊鄰裏說乳娘叫我這個名字,之後就一直用著。”
李僙點頭:“哦!沒事,我就隨便問問。”說完,他重新整頓出笑容來,看著李秉,笑道:“今年的百歲錢就發到這裏了。到處闖禍的孩子,是沒有百歲錢的,今年你的就沒收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歡快的聲音,又充滿了整個王府。
這有的地方熱鬧,就有地方冷清。
太極宮的天牢裏,從天牢大門,到牢房,一共四層守備,每一層的人員,均來自不同的機構:吏部獄卒、兵部衛司、大內太監、北衙禁軍。各司其職,且相互監督,想在這裏動點手腳,怕是比登天還難。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事在人為。
睦王脫了朝服,一身褐布囚衣,背靠著冰冷的牆根坐著,神情哀傷,沉默不語,聽著外麵的爆竹劈啪作響。
這天牢除了地麵上一層之外,還有四層地下牢,每層又分“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個隔斷,隔斷之間,以鐵門封閉,防止串供。每個隔斷中,又有東南西北四間獄室,以圓木柵欄相隔。
睦王身份貴重,關在最第一層,坎子組北向房裏,還能有些光亮透進來。他旁邊其他三間獄室,空空如野。這一整天,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嗚~~~”伴著一聲狹長又沉重的聲響,牢房的門被打開。
禁軍將一個食盒從一個太監手接過上,又將令牌交還給他:“你在這裏等我,不許進來。”
那太監點頭哈腰,對著禁軍連道:“謝謝大人體諒,我們也是奉旨辦事。勞煩大人了。”
禁軍不理會他,拎著食盒,順著台階,走到睦王牢前,取出一盤角子,放在柵欄邊。
又聽鐵門口,那太監嚷到:“殿下,這是德妃娘娘托我帶來的‘角子’。娘娘還記著殿下呢。她相信殿下是清白的,殿下一定要挺住啊,德妃娘娘會想辦法的。”
德妃娘娘,正是睦王生母。
睦王一聽是德妃,心中暗喜,但依舊裝出失落神情,坐在牆根,一動不動。
“嘭!”厚重的大門,轉瞬又被鎖住。
聽著禁軍走遠,睦王連忙爬到牢房口,拿起這碗角子,仔細瞧了瞧。黃梨木的碗,裏麵十個清湯角子,看起很正常。
天牢之中,送飯隻能用木器,不能用瓷器鐵器,是為了防止牢飯以此為工具生事。
他將碗摸了一圈,毫無發現,又將角子細細嚼了嚼,裏麵也是普通肉餡,並沒有什麽特別。
“怎麽會,剛才那太監的樣子,明明就是有消息傳進來。”
他心中思量如此,將清湯倒掉,又把碗倒個過來,仔細摸了摸,果然有一道十分細微的拚接痕跡,即便用手摸,也難以察覺。
這正是精細木匠的傑作,靠著隼牟結構,拚接出這雙層的碗來,兩層木頭顏色相同,紋路相近,又不用釘子漿糊做在一起,宛如一塊實木。
睦王將碗放在地上,一掌劈下,碗列成碎片,一張薄薄的油紙,出現在夾層中間,密密麻麻的寫滿蠅頭小字。
“睦王殿下,我已查明,蒙海遠和阿跌瑟均是太子的人。
阿跌瑟一年前通過進貢大量銀錢混成我們的心腹。我亦未料到,他會一朝叛變,打的我措手不及。
此次尾祭行刺事件,是太子借我等給司空聞接風之機,故意謀劃栽贓,欲將我等置於死地。
他一年前就開始謀劃此事,可見心思之重。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他手,我等已無辯白機會,唯有背水一戰。
年初五,天牢四層守備均是我的人,我有辦法將殿下救出,同時派兵一萬從宮外圍攻。我知殿下宮中仍有勢力,控製宮門,放我們進去,應該不難。
到時裏應外合,大事可期。
初五戌時逼宮,是我等唯一機會,望殿下早作決斷。”
信上的落款是“朝恩”。
睦王看完,不僅不生氣,反而更加平靜,他將油紙放入嘴裏,慢慢嚼碎吞下。一切的疑惑終於解開了。
那日,他和魚朝恩在睦王府,給司空聞接風,隻有拉攏意思,並沒有談及任何其他事情。年終祭禮行刺一事,睦王確實半點不知情,的確冤枉。
“好你個李適!居然比我下手還狠!一年前就開始籌謀殺我。事到如今,我就讓你看看,到底是誰笑道最後!”
李述一拳打在柵欄上,嘴角露出一絲詭譎的笑容。
與此同時,同樣的笑容,也出現在了鄭國公府。
他年近五十,皮膚有些許皺紋,卻依舊白皙,比同齡人保養的好不少。那狹長的一字眉下,一對眸子也露出精明的目光。
這人正是鄭國公——魚朝恩。
“義父為何發笑啊!”說話的正是魚朝恩的義子——魚令徽(見一卷)。
整個鄭國公府上下都被禁軍包圍了裏外三層,所有鄭國公家眷全部被軟禁起來,不得外出。
“宮裏終於傳來消息了!”魚朝恩指著桌上的食盒笑道:“你且看看,陛下賜的這個菜,有何不妥?”
魚令徽仔細看了看,連食盒筷子都一並檢查了:“好像並沒有什麽特別,食盒沒有暗格,筷子裏也沒有……我瞧不出……”
“眼睛是瞧不出來的,要用心去看!”魚朝恩說著,將盤中的菜全部倒在地上:“陛下賜菜,從來隻用銀碟瓷碟,何時用過木碟?”說完,把碟子交到魚令徽手上:“你再仔細瞧瞧?”
敲了敲木碟,又仔細看了一圈,伸手將兩麵都摸了個遍:“實木做的,不空心,沒有機關,也沒有暗紋?”
魚朝恩笑道:“這是隼牟結構,看似一個整體,實際卻是兩層貼在一起,不這樣的話,怎麽能騙過禁軍?你把它掰開!”
“啪!一聲脆響!”木碟裂開,裏麵果然夾著一張宣紙。
“義父,你看!”
魚朝恩拿過紙條,同樣是滿滿的蠅頭小字:
“愛將朝恩,我已查明,蒙海遠和阿跌瑟均是太子的人。
阿跌瑟一年前通過進貢大量銀錢混成我們的心腹。我亦未料到,他會一朝叛變,打的我措手不及。
此次尾祭行刺事件,是太子借我等給司空聞接風之機,故意謀劃栽贓,欲將我等置於死地。
他一年前就開始謀劃此事,可見心思之重。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他手,我等已無辯白機會,唯有背水一戰。
年初五,天牢四層守備均是我的人,我有辦法脫困,並控製宮門。我知你擺脫軟禁,不是難事,望你能籌備兵馬,帥軍攻打皇城。
到時裏應外合,大事可期。
初五戌時逼宮,是我等唯一機會,望愛卿不負所托。”
信上的落款,隻有一個“述”字。
魚朝恩將信交給魚令徽,笑道:“我便知道,這事情是太子在背後搞鬼!”
“我本想坐山觀虎鬥,兩邊下注。李適啊,李適!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了!”
——————————————
怎麽樣?你們猜到這個結局了嗎?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到底是誰在撥弄風雲?
app的書圈上,有個投票,大家積極參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