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來到,與富察元怒做戰馬生意這事,趙擴直接降旨讓趙貴和一手負責。


    對於張韻來說,也是樂的清閑!不過他的清閑日子終究是到頭了。


    就在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降下的時候,墨三他們總算是把第一把膛線燧發槍研究了出來。


    望著手上的這把燧發槍,張韻顯得異常激動!尤其是當墨有才拿著紙包火藥和米尼彈出來的時候,張韻的雙手已經開始顫抖。


    古人的智慧真的不是一般的強大,或者也可以說,在當下的大宋,科技已經達到了世界的頂端。


    由於是下雪天,張韻有5次試射都沒有點火成功,這反而讓墨三等人有些掛不住臉麵。


    好在,成功的幾次,比之前沒有膛線的火槍無論威力還是射程都要提高不少。


    “火藥受潮,並非你等之過!”張韻笑著做了總結,此言一出,墨三等人才長出一口氣。


    “小郎君,如果用油紙包裹火藥和彈藥,隻要不是下大雨,應該影響不大!”墨有才及時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張韻對此很是讚同,不過在下雨天沒有遮擋物的話,燧發槍也不會打出第三槍。


    “有才說的沒錯,即便是此槍能打四百步之遠,但他依舊存在弱點!”張韻一邊說著,一邊反複的檢查者手中的燧發槍。


    “現在的產量如何?”放下了燧發槍,張韻繼續自己最關心的話題。


    接下來墨三的迴答,讓張韻更加的激動起來!


    采用了流水線作業後,火槍製造以平均三天一支的速度開始批量生產。


    按照墨三他們的熟練度,三天時間就打製出一支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製約產量的,還是其他構件的鑄造。


    不過,一旦熟練度上升,產量提高到二天一支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如果可以大規模的采用模具,一天一支應該也不是問題!”沉思了半晌,張韻自言自語道。


    現在自己手下還缺工匠,雖然墨家有二十多人,但想要大規模量產,這點人根本就不夠用。


    “若是能讓官家支援點工匠,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猛然間,張韻茅塞頓開。


    但是如何說服趙擴這事,張韻反而有些頭大了。好在自己目前並不打算大規模的裝備,充其量也就是個百人隊罷了。


    在當下大宋,所有的兵種中,訓練難度最大的是騎兵。


    一個合格的騎兵,沒有三年以上的訓練,別想拉上戰場與那些生下來就在馬背上長大戰士較量。


    而想要達到對方的那種隨心控馬的程度,沒有個七八年是不可能的。


    其次就是長刀大斧的重裝甲士,先天條件比不用說,再經過大半年的訓練,基本上可以派上用場。


    再次就是花費時間與費用最少的長槍兵與刀盾兵。


    大宋的廂軍大多都是由長槍兵與刀盾兵組成,為何?廉價啊!


    長木上裝槍頭就是長槍,再加上一把劣質鐵刀與薄皮盾,這樣最基本的兩個兵種都有了。平日裏,嚇嚇老百姓絕對的夠用了。


    弩兵雖然訓練容易,但也隻有防禦的時候用處最多。


    至於重甲兵?顧名思義就是最貴的兵種,州府一般不會養,也隻有朝廷的精銳才會配上步人甲,數量注定不會很多。


    而火槍兵的訓練,就要簡單許多!


    一個完全沒摸過槍的人,有十天半個月天時間,基本都能能熟練使用。張韻的新式練兵之法,對於火槍兵來說在合適不過了。


    排隊槍斃這事,再配合上四百步的射程,即便是遇到鐵浮屠,那也毫不畏懼。


    而裝填的速度,則成了火槍兵訓練的重中之重!


    如果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普通士卒平均做到一分鍾四發還是沒問題的。


    試想一下,有了高精度的膛線火槍,四百步就開始齊射,四輪之後,再兇猛的騎兵恐怕也被打蒙了!


    如果再結合大炮這種東西,不說碾壓,至少在天氣晴朗的野戰中,足以讓彪悍的蒙古老鐵喝一壺了。


    冬去春來,火槍的儲備已經不少,自打張韻被撤去刺史一職,那支當初跟隨他北上的軍隊也隨之解散。


    但他們從未離開過,一直被張韻好吃好喝的供養著。


    鳳凰山北麓的一片山穀之中,一支百人隊正緊張的進行著訓練。


    每排十人,一共十排,人手一支鋥光瓦亮的燧發槍。張韻在隊列中不停的穿梭,口中不斷的發著號令。


    “槍上肩,瞄準!”就這一個動作,反反複複的訓練,但依舊達不到張韻的要求。


    “二狗子,眼睛不要離那麽近,除非你不想要了!”


    “三點一線,記住刻度上所代表的距離!”


    ......


    半個時辰以後,隨著張韻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都知道要開始每天一次的實彈射擊了!


    “第一排注意,向前進入射擊位!槍上肩,裝彈,瞄準,射擊!”隨著一連串的口令下達,所有人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雖然動作不是那麽整齊,但比起半個月前,卻要好很多!


    “砰!砰!砰!”一連串爆響,眼前硝煙彌漫,五十步外標靶上的鐵甲葉四下激飛,一輪齊射之威既然如此。


    燧發槍,因為有了膛線而大幅度提高了命中率,訓練得好的話,一槍一人不是難事。


    分段擊這種射擊方式,早在使用神臂弩的時候就訓練過,因此大家並不陌生。


    張韻自己親自測試過,他最快時,一分鍾內可射擊五次,平均十秒一發。這多虧了采用紙包定裝火藥,大大節約了時間的緣故。


    當然了,墨有才那個家夥居然打出了一分鍾八發,平均不到八秒鍾打出一發。


    在前裝槍而言,這樣的紀錄絕對是空前絕後的。


    但這與人的體質有極大的關係,所以,隻能算是個特例!


    除了實彈射擊之外,張韻也想不出什麽好的方法來訓練了。


    即便是臨安府有盜賊,那也不可能輪到他們去練手!


    “砰!砰!砰!”又是一陣槍響,除了有幾支槍啞火,進行了二次射擊外,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準確命中五十步外的目標。


    由於張韻的啟發,燧發槍上已經出現了有刻度的標尺,這也使得學員們命中率大大提高。


    五十步的標靶,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的成績,已經比後世的西方火槍隊強出許多。


    而在標靶移至百步,仍然達到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


    不得不說,這樣的命中率及火力,即便是野戰,金軍的騎兵也很難靠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南宋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衣米豆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衣米豆腐並收藏迴到南宋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