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曹昂就看著曹澤朝著玉璽去了,在曹澤與玉璽之間的金、玉、寶錢以及其他珍惜之物皆被劃拉到一旁,然後曹澤就抱住玉璽不鬆手了。
曹操哈哈大笑,讓丁夫人看著曹澤,自與曹昂往書房去。
大貓自己趴在席子上,懶洋洋的在那裏打哈欠。
曹操令親衛往四下戒備,“子修,如今書院也成,朝堂當如何清洗,汝可有計?”
曹昂沉吟道:“父親,此非一日一時之功也,如今尚需世家子以充朝堂也。”
曹操皺眉道:“如今天下未定,確是不急於一時,隻恐風波定後,爭權奪利難免也。”
曹昂點了點頭,“到那時送些人去死便是。”
曹操大笑稱善。
父子二人又商議些事,曹操頭疾忽犯,忙使人往宮中去請太醫。
卻說宮中有太醫令,名喚吉本,字平,洛陽人也,其醫術過人,人多讚之,故被召入宮中為醫令,頗善治頭疾,以是曹操頭痛難耐時,常使其來醫。
卻說曹操頭痛,曹昂忙使人燒熱水,取錦帛浸之,敷在曹操頭上,助曹操減緩痛楚。
過了半刻鍾,吉本依舊不至,曹操痛的麵色慘白,眉頭緊皺,曹昂不由得大怒,往階下喚軍士來:“速將那吉本與吾綁來,無論其為誰診治,若有敢擋者,盡殺之!”
“諾!”
不多時,吉本便被綁來,曹昂麵沉如水,“下人無禮,還請先生速速為吾父診治!”
吉本本在為漢帝配藥,聞曹操頭疾又犯,心下卻是有些不情不願,隻因他雖非是朝堂之人,亦聞曹操稱公後威勢更重,入朝不拜,劍履入殿,好不威風!
故其欲令曹操先痛一陣,吃吃苦頭。
這下見曹昂陰沉著臉,大貓朝其慢慢踱步而來的那種壓迫,吉本忙拿著藥箱入內為曹操診治。
曹昂從腰間取一玉環扔給先前軍士,“此玉賜汝,再去喚幾個醫匠來。”
“諾!”那軍士大喜而去,曹昂牽著大貓往內去。
吉本正與曹操道:“魏公之疾在內裏,需施針方可將顱中淤血化去。”
曹昂皺眉,曹操呻吟道:“公隻以湯藥治吾便可,不需施針。”
吉本方欲再勸時,曹昂與大貓至,吉本心下大駭,不敢再言,將心思壓了下去。
遂手書一張藥方,使下人去抓藥。
曹昂令醫匠看了這張藥方,確認無恙之後方要人去煎藥,煎好藥之後,曹昂又讓吉平喝了幾口,曹昂這才喂曹操服下。
曹操痛了良久,這藥下肚,起碼心理上有了些許安慰,又折騰良久,這才昏昏睡去。
丁夫人將曹澤交給曹昂之後親來照料,曹昂遂使人送吉本歸。
曹昂不知吉本,卻知吉平,心下便覺得這姓吉的太醫估計不是甚麽良善之輩,便看這廝來診治卻一點都不積極就知道這廝不是丞相府這邊兒的。
曹昂長歎一聲,抱著曹澤牽著大貓歸家去了。
他不是不想給曹操介紹幾個醫生,但是漢末有名的醫生幾乎都被他籠絡了,就算是他介紹給曹操,曹操也不一定用啊。
卻說魏諷識破了盧毓之謀,未入盧毓設計的那般結連,盧毓心下暗恨,隻消如今隻得扶持曹丕來抗曹昂,因此多於曹操麵前顯露才學,曹操愈愛其才。
卻說徐州那邊已然走上正軌,軍政一體,因為書院跟州學的緣故,徐州的識字率應當是天下各州之中最高的。
識字,懂理,做工也快,因為聽指揮懂調度,效率自然能大大提高。
如今已然入秋日,天氣微微轉涼,曹昂與曹操於府中下棋,曹操忽想起荀彧來。
曹操方提到荀彧,然後便是一歎,曹昂頓知曹操之意,“若父親想念令君,不若使其歸來如何?”
曹操方想應下,又覺得無可用之人,擺了擺手道:“再議便是。”
此事遂罷,隻是這念頭已在曹操心裏種下。
卻說陳、鄭、崔謀事不成,過了這近一個月,崔琰再也忍不住了,使崔林往許都來問陳群。
陳群聞崔林至,忙請其入府,問其何來。
崔林拱手道:“此次吾來,為求庫之事也,敢問長文,那書,究竟燒沒燒?”
陳群想起曹植府上那滾滾濃煙,斬釘截鐵的道:“那書定然是燒了!”
崔林又問:“那書既然燒了,曹昂又怎地辦成了書院?”
陳群默然不言,良久方道:“吾等所為,終究小道也,不能成事,亦無可奈何。”
崔林冷笑道:“怕是長文顧及舊日恩情,沒舍得將曹昂那萬卷藏書燒了罷!”
陳群皺眉,冷冷的看著崔林,崔林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陳群冷笑道:“孰輕孰重吾能明也,一時之得失與吾世家萬世之得失,孰輕孰重吾不知?要汝來教訓?”
崔林大怒,剛想發作,陳群冷笑道:“許都城中前些日子有人暗中查詢那家多購進煉丹之物,告訴汝兄長,小心些,到時若漏了馬腳,可莫要怪吾不救命!”
崔林冷汗涔涔,他自然知曉那物是甚麽由來,聽的陳群這話,忙拱手拜了陳群,“某先前無狀,請長文見諒。”
陳群麵色一緩,擺擺手道:“無事也,吾知汝心急,然此事急不得,隻得另行謀劃。”
崔林忙拱手告退。
卻說盧毓在丞相府混的更是如魚得水,曹操忽想起荀彧之事來,便召曹昂與曹丕同至。
曹丕聞曹操召喚,忙往丞相府來,行至門前,見曹昂騎赤兔亦至,隻得拱手行禮見過,“大兄。”
曹昂擺了擺手,“吾兄弟二人之間何須多禮。”
二人遂同往官署中去。
一路無言。
“拜見父親。”二人同拱手而拜。
曹操點了點頭,“今日喚汝二人前來,是欲問汝二人一事也。”
二人垂手而立,待曹操問詢。
曹操沉吟道:“前者子桓舉薦一人,名喚盧毓,子修可聞此人?”
曹丕聞此言心下大喜,隱隱約約的猜到甚麽,而曹昂則皺了皺眉,曹丕舉薦的人,問徐州作甚?
“父親,吾未聞此此人之名也。”曹昂拱了拱手。
曹丕笑道:“大兄不知,盧毓,大儒盧植之子也,才華橫溢,腹中滿是韜略,當今之世大才也!”
曹操點了點頭,曹丕雖有些吹捧,但是大體意思還是不差的。
曹昂皺眉道:“既此人這般有才,為何先前不聞其名?”
曹丕道:“想來是先前不好名利,今者見父親當位,欲為天下盡一份綿薄之力也。”
曹昂輕笑,笑的曹丕有點兒尷尬。
曹操輕咳了一聲,“吾欲以之為冀州主簿,子修以為如何?”
曹昂皺眉道:“父親之命,兒子自是遵從,隻是這冀州主簿之職事關緊要……”
曹操沉吟道:“來人,喚盧毓來。”
“諾!”
不多時盧毓至,曹操道:“盧毓,今有一任欲托付與汝,汝可願為之?”
盧毓瞥見曹丕眼色,忙拱手拜道:“願為丞相效力。”
曹操笑道:“在此之前,汝卻要被子修考教一番,若是過關,那自是極好,若是不可,汝則需潛心修學也。”
盧毓拱手謝過曹操,又朝著曹昂一拱手,“請中郎將賜教。”
曹昂點了點頭。
“吾亦不瞞汝,父親欲授汝冀州主簿一職,故問吾二人如何觀汝,冀州,中原要地,又結幽州、並州,臨近西涼,主簿之位,非閑職,故吾必考量細致,汝可願接題?”
盧毓心下大喜,冀州主簿?那盧氏可在冀州好好休整也。
曹昂笑道:“吾隻問汝三題,且聽好了。”
盧毓拱了拱手,示意曹昂盡管放馬過來。
曹昂笑道:“何謂主簿?”
眾皆愕然,曹丕大驚,看著盧毓,汝這廝莫不是搭上了曹昂?!
曹操跟盧毓都覺得這題實在是忒簡單了些。
盧毓沉吟半晌,小心翼翼的道:“主簿,乃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之佐吏,冀州主簿,自是掌管冀州主要文書,行文書之事也。”
曹操點了點頭,這迴答的不偏不倚,是一個好迴答。
這時候盧毓才迴了曹丕一個我絕對沒叛變的眼神。
曹昂又笑道:“汝可知冀州情勢?”
這下卻是直接將難度提了不止兩個檔次,如今通訊不是那般發達,盧毓若是能知曉不少冀州之事,那說明盧毓還真是對天下各州情勢下過一番功夫。
曹操點了點頭,這題出的有水平。
盧毓整理了一整理語言,“如今冀州,乃是夏侯惇將軍主軍,辛毗先生主管政事,先前因中郎將之故,冀州還算安穩,賦稅所得正穩步提升,糧食產出亦有所提升。”
曹操又點了點頭,說的不差。
曹丕心下大喜,冀州,那可是曹昂的地盤,要是能在曹昂的地盤上釘一把劍,就算這把劍明晃晃的照人,那也是一把利器!
隻剩下最後一個題了!
曹昂輕笑道:“若是冀州世家不滿辛毗治政之法,汝這主簿,應當何為?”
“自是應當居中調解!”盧毓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
世家,大也,辛毗,小也,便是仗著手中有權又當如何?
殊不知盧毓這話一出,曹操的臉黑了三分,娘的,以為是個光杆世家子,這屁股居然還是向著世家!
曹昂心下冷笑,辛毗行政之法則乃是他一條條製定的,將世家壓的死死的不敢放肆的那種,老子廢了這麽大的勁兒,汝竟然說調解?
曹昂衝著曹操拱了拱手,“父親,兒已然問完了。”
曹丕大喜,以為盧毓迴答的不錯,定能取得冀州主簿一職位。
盧毓跟了曹操這麽多天,自然學會了看曹操的臉色,這下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曹操擺了擺手,示意盧毓暫且退下,然後又看了看曹丕,擺擺手又示意其退下。
曹丕與盧毓心下大駭,知道這次機會是沒了,心裏不服氣,嘴上又不好說,隻得怏怏而退。
待二人退去,曹操長歎一聲,“這世家,當真這般根深蒂固否?”
曹昂失笑。
曹操瞪了曹昂一眼,“笑甚?”
“父親,曹氏,夏侯氏,大漢開國時便立,吾等亦是世家也。”
曹操輕笑,確是這樣,隻是如今把握了這最高權柄,不舍的再分潤與他人啊!
“父親再稍待幾年,再書院、學院所影響之學子讀書有成,到那時,舉賢之法便可變也。”
“哦?”曹操來了興趣,“變?如何變?”
“便似吾今日這般,出些題目與之上,讓學子來答,合心意,有道理者為上,無理無據不願取者貶絀便是。”
曹操輕哼一聲,“汝言之易也,如何出題?如何組織?如何評判?此皆需縝密思慮,豈是一日之功?”
曹昂笑道:“那便請父親慢慢籌劃。”
曹操搖了搖頭,“汝可知吾攻袁紹時因何下招賢令?”
曹昂搖了搖頭,知道也得搖頭。
曹操長歎一聲,“吾如何不知如今舉賢之法弊處也,隻是偌大天下,可用之士甚少,若是不用世家子,這天下如何運轉如意?”
曹昂點了點頭,“是君主皆欲將權柄籠絡在手中,從眾臣手中收迴。”
眾臣,也即世家也。
“汝若言之以題選才,可有名字?”
“名之為,躍龍門。”
“躍龍門,好一個躍龍門!”曹操長讚了一聲。
曹昂笑道:“天下萬鯉橫江過,隻盼龍門為己開,到時權出於君,君統於權,隻消君王有手段,這權,便不會為外人所掌!”
曹操撫掌而歎,“隻是如今不可為也。”
曹昂點了點頭,“如今向學者少也,吾隻能以書院優中選優,充賢才之庫,若是如今貿然行事,所選之人,八成亦世家子也。”
曹操失笑:“汝先前不言說合心意便取?”
曹昂道:“隻安慰父親之言也,父親何必拿捏。”
曹操嗤笑,“若不拿捏汝,汝如何能定出一個章程來?”
父子二人相視大笑。
曹丕與盧毓出府,滿肚子火氣,“汝之所言,切實可用也,父親因何色變?”
盧毓搖了搖頭,他知道,但是他不能說,若是曹丕知道了與世家站在一起,正當途徑是不可能繼位,那他還會繼續合作?
曹操哈哈大笑,讓丁夫人看著曹澤,自與曹昂往書房去。
大貓自己趴在席子上,懶洋洋的在那裏打哈欠。
曹操令親衛往四下戒備,“子修,如今書院也成,朝堂當如何清洗,汝可有計?”
曹昂沉吟道:“父親,此非一日一時之功也,如今尚需世家子以充朝堂也。”
曹操皺眉道:“如今天下未定,確是不急於一時,隻恐風波定後,爭權奪利難免也。”
曹昂點了點頭,“到那時送些人去死便是。”
曹操大笑稱善。
父子二人又商議些事,曹操頭疾忽犯,忙使人往宮中去請太醫。
卻說宮中有太醫令,名喚吉本,字平,洛陽人也,其醫術過人,人多讚之,故被召入宮中為醫令,頗善治頭疾,以是曹操頭痛難耐時,常使其來醫。
卻說曹操頭痛,曹昂忙使人燒熱水,取錦帛浸之,敷在曹操頭上,助曹操減緩痛楚。
過了半刻鍾,吉本依舊不至,曹操痛的麵色慘白,眉頭緊皺,曹昂不由得大怒,往階下喚軍士來:“速將那吉本與吾綁來,無論其為誰診治,若有敢擋者,盡殺之!”
“諾!”
不多時,吉本便被綁來,曹昂麵沉如水,“下人無禮,還請先生速速為吾父診治!”
吉本本在為漢帝配藥,聞曹操頭疾又犯,心下卻是有些不情不願,隻因他雖非是朝堂之人,亦聞曹操稱公後威勢更重,入朝不拜,劍履入殿,好不威風!
故其欲令曹操先痛一陣,吃吃苦頭。
這下見曹昂陰沉著臉,大貓朝其慢慢踱步而來的那種壓迫,吉本忙拿著藥箱入內為曹操診治。
曹昂從腰間取一玉環扔給先前軍士,“此玉賜汝,再去喚幾個醫匠來。”
“諾!”那軍士大喜而去,曹昂牽著大貓往內去。
吉本正與曹操道:“魏公之疾在內裏,需施針方可將顱中淤血化去。”
曹昂皺眉,曹操呻吟道:“公隻以湯藥治吾便可,不需施針。”
吉本方欲再勸時,曹昂與大貓至,吉本心下大駭,不敢再言,將心思壓了下去。
遂手書一張藥方,使下人去抓藥。
曹昂令醫匠看了這張藥方,確認無恙之後方要人去煎藥,煎好藥之後,曹昂又讓吉平喝了幾口,曹昂這才喂曹操服下。
曹操痛了良久,這藥下肚,起碼心理上有了些許安慰,又折騰良久,這才昏昏睡去。
丁夫人將曹澤交給曹昂之後親來照料,曹昂遂使人送吉本歸。
曹昂不知吉本,卻知吉平,心下便覺得這姓吉的太醫估計不是甚麽良善之輩,便看這廝來診治卻一點都不積極就知道這廝不是丞相府這邊兒的。
曹昂長歎一聲,抱著曹澤牽著大貓歸家去了。
他不是不想給曹操介紹幾個醫生,但是漢末有名的醫生幾乎都被他籠絡了,就算是他介紹給曹操,曹操也不一定用啊。
卻說魏諷識破了盧毓之謀,未入盧毓設計的那般結連,盧毓心下暗恨,隻消如今隻得扶持曹丕來抗曹昂,因此多於曹操麵前顯露才學,曹操愈愛其才。
卻說徐州那邊已然走上正軌,軍政一體,因為書院跟州學的緣故,徐州的識字率應當是天下各州之中最高的。
識字,懂理,做工也快,因為聽指揮懂調度,效率自然能大大提高。
如今已然入秋日,天氣微微轉涼,曹昂與曹操於府中下棋,曹操忽想起荀彧來。
曹操方提到荀彧,然後便是一歎,曹昂頓知曹操之意,“若父親想念令君,不若使其歸來如何?”
曹操方想應下,又覺得無可用之人,擺了擺手道:“再議便是。”
此事遂罷,隻是這念頭已在曹操心裏種下。
卻說陳、鄭、崔謀事不成,過了這近一個月,崔琰再也忍不住了,使崔林往許都來問陳群。
陳群聞崔林至,忙請其入府,問其何來。
崔林拱手道:“此次吾來,為求庫之事也,敢問長文,那書,究竟燒沒燒?”
陳群想起曹植府上那滾滾濃煙,斬釘截鐵的道:“那書定然是燒了!”
崔林又問:“那書既然燒了,曹昂又怎地辦成了書院?”
陳群默然不言,良久方道:“吾等所為,終究小道也,不能成事,亦無可奈何。”
崔林冷笑道:“怕是長文顧及舊日恩情,沒舍得將曹昂那萬卷藏書燒了罷!”
陳群皺眉,冷冷的看著崔林,崔林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陳群冷笑道:“孰輕孰重吾能明也,一時之得失與吾世家萬世之得失,孰輕孰重吾不知?要汝來教訓?”
崔林大怒,剛想發作,陳群冷笑道:“許都城中前些日子有人暗中查詢那家多購進煉丹之物,告訴汝兄長,小心些,到時若漏了馬腳,可莫要怪吾不救命!”
崔林冷汗涔涔,他自然知曉那物是甚麽由來,聽的陳群這話,忙拱手拜了陳群,“某先前無狀,請長文見諒。”
陳群麵色一緩,擺擺手道:“無事也,吾知汝心急,然此事急不得,隻得另行謀劃。”
崔林忙拱手告退。
卻說盧毓在丞相府混的更是如魚得水,曹操忽想起荀彧之事來,便召曹昂與曹丕同至。
曹丕聞曹操召喚,忙往丞相府來,行至門前,見曹昂騎赤兔亦至,隻得拱手行禮見過,“大兄。”
曹昂擺了擺手,“吾兄弟二人之間何須多禮。”
二人遂同往官署中去。
一路無言。
“拜見父親。”二人同拱手而拜。
曹操點了點頭,“今日喚汝二人前來,是欲問汝二人一事也。”
二人垂手而立,待曹操問詢。
曹操沉吟道:“前者子桓舉薦一人,名喚盧毓,子修可聞此人?”
曹丕聞此言心下大喜,隱隱約約的猜到甚麽,而曹昂則皺了皺眉,曹丕舉薦的人,問徐州作甚?
“父親,吾未聞此此人之名也。”曹昂拱了拱手。
曹丕笑道:“大兄不知,盧毓,大儒盧植之子也,才華橫溢,腹中滿是韜略,當今之世大才也!”
曹操點了點頭,曹丕雖有些吹捧,但是大體意思還是不差的。
曹昂皺眉道:“既此人這般有才,為何先前不聞其名?”
曹丕道:“想來是先前不好名利,今者見父親當位,欲為天下盡一份綿薄之力也。”
曹昂輕笑,笑的曹丕有點兒尷尬。
曹操輕咳了一聲,“吾欲以之為冀州主簿,子修以為如何?”
曹昂皺眉道:“父親之命,兒子自是遵從,隻是這冀州主簿之職事關緊要……”
曹操沉吟道:“來人,喚盧毓來。”
“諾!”
不多時盧毓至,曹操道:“盧毓,今有一任欲托付與汝,汝可願為之?”
盧毓瞥見曹丕眼色,忙拱手拜道:“願為丞相效力。”
曹操笑道:“在此之前,汝卻要被子修考教一番,若是過關,那自是極好,若是不可,汝則需潛心修學也。”
盧毓拱手謝過曹操,又朝著曹昂一拱手,“請中郎將賜教。”
曹昂點了點頭。
“吾亦不瞞汝,父親欲授汝冀州主簿一職,故問吾二人如何觀汝,冀州,中原要地,又結幽州、並州,臨近西涼,主簿之位,非閑職,故吾必考量細致,汝可願接題?”
盧毓心下大喜,冀州主簿?那盧氏可在冀州好好休整也。
曹昂笑道:“吾隻問汝三題,且聽好了。”
盧毓拱了拱手,示意曹昂盡管放馬過來。
曹昂笑道:“何謂主簿?”
眾皆愕然,曹丕大驚,看著盧毓,汝這廝莫不是搭上了曹昂?!
曹操跟盧毓都覺得這題實在是忒簡單了些。
盧毓沉吟半晌,小心翼翼的道:“主簿,乃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之佐吏,冀州主簿,自是掌管冀州主要文書,行文書之事也。”
曹操點了點頭,這迴答的不偏不倚,是一個好迴答。
這時候盧毓才迴了曹丕一個我絕對沒叛變的眼神。
曹昂又笑道:“汝可知冀州情勢?”
這下卻是直接將難度提了不止兩個檔次,如今通訊不是那般發達,盧毓若是能知曉不少冀州之事,那說明盧毓還真是對天下各州情勢下過一番功夫。
曹操點了點頭,這題出的有水平。
盧毓整理了一整理語言,“如今冀州,乃是夏侯惇將軍主軍,辛毗先生主管政事,先前因中郎將之故,冀州還算安穩,賦稅所得正穩步提升,糧食產出亦有所提升。”
曹操又點了點頭,說的不差。
曹丕心下大喜,冀州,那可是曹昂的地盤,要是能在曹昂的地盤上釘一把劍,就算這把劍明晃晃的照人,那也是一把利器!
隻剩下最後一個題了!
曹昂輕笑道:“若是冀州世家不滿辛毗治政之法,汝這主簿,應當何為?”
“自是應當居中調解!”盧毓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
世家,大也,辛毗,小也,便是仗著手中有權又當如何?
殊不知盧毓這話一出,曹操的臉黑了三分,娘的,以為是個光杆世家子,這屁股居然還是向著世家!
曹昂心下冷笑,辛毗行政之法則乃是他一條條製定的,將世家壓的死死的不敢放肆的那種,老子廢了這麽大的勁兒,汝竟然說調解?
曹昂衝著曹操拱了拱手,“父親,兒已然問完了。”
曹丕大喜,以為盧毓迴答的不錯,定能取得冀州主簿一職位。
盧毓跟了曹操這麽多天,自然學會了看曹操的臉色,這下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曹操擺了擺手,示意盧毓暫且退下,然後又看了看曹丕,擺擺手又示意其退下。
曹丕與盧毓心下大駭,知道這次機會是沒了,心裏不服氣,嘴上又不好說,隻得怏怏而退。
待二人退去,曹操長歎一聲,“這世家,當真這般根深蒂固否?”
曹昂失笑。
曹操瞪了曹昂一眼,“笑甚?”
“父親,曹氏,夏侯氏,大漢開國時便立,吾等亦是世家也。”
曹操輕笑,確是這樣,隻是如今把握了這最高權柄,不舍的再分潤與他人啊!
“父親再稍待幾年,再書院、學院所影響之學子讀書有成,到那時,舉賢之法便可變也。”
“哦?”曹操來了興趣,“變?如何變?”
“便似吾今日這般,出些題目與之上,讓學子來答,合心意,有道理者為上,無理無據不願取者貶絀便是。”
曹操輕哼一聲,“汝言之易也,如何出題?如何組織?如何評判?此皆需縝密思慮,豈是一日之功?”
曹昂笑道:“那便請父親慢慢籌劃。”
曹操搖了搖頭,“汝可知吾攻袁紹時因何下招賢令?”
曹昂搖了搖頭,知道也得搖頭。
曹操長歎一聲,“吾如何不知如今舉賢之法弊處也,隻是偌大天下,可用之士甚少,若是不用世家子,這天下如何運轉如意?”
曹昂點了點頭,“是君主皆欲將權柄籠絡在手中,從眾臣手中收迴。”
眾臣,也即世家也。
“汝若言之以題選才,可有名字?”
“名之為,躍龍門。”
“躍龍門,好一個躍龍門!”曹操長讚了一聲。
曹昂笑道:“天下萬鯉橫江過,隻盼龍門為己開,到時權出於君,君統於權,隻消君王有手段,這權,便不會為外人所掌!”
曹操撫掌而歎,“隻是如今不可為也。”
曹昂點了點頭,“如今向學者少也,吾隻能以書院優中選優,充賢才之庫,若是如今貿然行事,所選之人,八成亦世家子也。”
曹操失笑:“汝先前不言說合心意便取?”
曹昂道:“隻安慰父親之言也,父親何必拿捏。”
曹操嗤笑,“若不拿捏汝,汝如何能定出一個章程來?”
父子二人相視大笑。
曹丕與盧毓出府,滿肚子火氣,“汝之所言,切實可用也,父親因何色變?”
盧毓搖了搖頭,他知道,但是他不能說,若是曹丕知道了與世家站在一起,正當途徑是不可能繼位,那他還會繼續合作?